东汉重生-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名小兵,一说到保命,钱二狗子好像突然就想明白了,于是他就说道:“那怎么办啊?”
钱二狗子一句话,差点没把他的心腹气死,可是你别看钱二狗子,在钱世跌的面前是条狗,可是他在这些手下的面前,可是凶恶的很,所以,这些人都十分的惧怕钱二狗子。
这名小兵又耐心的说道:“大哥,我们撤啊,你下令吧!”他说完之后,就看着钱二狗子,心里想道你再不说话,我就自己走了,你瞎啊,看不出来现在的形式啊。
“好,撤撤,立即撤退。”钱二狗子的声音都变了,只见他高喊道。
可是,战场上面瞬息万变,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主将一个错误的决定,每当误一分钟,就会有很多的士兵死去,就更别说由一个白痴来指挥战役了。
这个时候,赵云一声令下,张志刚的亲卫们就已经开始冲锋了,并且公孙府里面那些埋伏好的亲卫,也都开始围堵敌人了,这些人马也是赵云的安排,为得就是不放走敌人。
公孙府,这一处小战场上,就已经开始混战了起来,说是混战,其实钱家仅存的私兵,也只是为了逃命,才会跟张志刚的亲卫拼杀,此消彼长,这就是一场屠杀。
长话短说,又过了一会儿,张志刚的亲卫们就已经结束了战斗,张志刚看了看这个血腥的战场,他并没有说什么,其实张志刚自打来到东汉这个乱世以来,虽然也经历了不少事情,但是第一次这么亲身经历战役,这还是第一次,就算他上一次受伤,那也更像是几个人在斗殴一样。
所以,这一次张志刚对战争,对乱世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是血粼粼的,这是真实的,不是和谐后世的电视一样,镜头前的东西毕竟只是演戏。
就在张志刚有点失神的时候,赵云已经下令开始打扫战场了,等赵云交代下去之后,他来到张志刚的面前,行礼道:“主公,末将不辱使命。”
“好,子龙,杀的好。这就是和我们作对的下场。传令下去,让亲卫们都仔细着点,别给敌人留活口。再好好的照顾伤兵。我们立即撤走。”张志刚也有一些激动的说道。
“诺!主公放心。”赵云说道,之后他就下去亲自交代去了。
千万不要拿和平年代和乱世相比,也不要把和平时期的做人准则,搬到东汉这个乱世来,否则的话你会死的很惨。
长话短说,等亲卫们都打扫好战场之后,张志刚又带人把自己的母亲,以及一些自己府上比较亲近的人,或者说是愿意跟自己走的人,都带走了,这一次,张志刚又兵分两路,一路人带着张志刚的母亲和家人从密道撤出了右北平,张志刚让他们带着母亲去和妹妹她们会合。
而张志刚和赵云则是带着两百名亲卫,直接赶奔钱家府邸去了,张志刚也是灵机一动,就想到了这么一招,张志刚这一招也是用对了。
而与此同时,整个右北平已经乱了起来,原因就是右北平的北门已经被人攻了下来,别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张志刚和赵云却知道。
且说,右北平的北门,刚才鲜于辅一声令下,这里就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攻城战,虽然张志刚的命令,是让他们在这里吸引敌人,可是你不把敌人打疼的话,又怎么能吸引的住敌人呢?
所以,双方的伤亡都比较大,好在后来,鲜于银率领着五百名亲卫,偷袭了北门,现在不但右北平的北门已经丢了,其他三门也都让鲜于兄弟给拿下了。
张志刚在自己的府邸吸引敌人,他又派出了鲜于兄弟相互配合攻下右北平,这一系列事情,其实没有用多少时间,也就不到两个时辰的事情,张志刚的人马就已经把右北平攻下了。
只不过,后续的事情,却让张志刚和他的手下。
第四十一章 收复右北平()
他们整整忙活了一晚,昨晚,张志刚带人偷袭了钱家府邸,结果却让张志刚十分的意外,因为钱家已经不设防了,所有的私兵,都在攻打公孙府的时候,被白马义从给消灭干净了。
幽州右北平郡守府的大堂之中,张志刚已经是一晚没有休息了,因为他在这里处理事情一直到了深夜,那么有他什么事情,有赵云和鲜于兄弟就好了。
可是有些事情,没有张志刚他的命令,还是行不通的,虽然张志刚决定不在右北平久留,可是他当一天和尚就得撞一天钟,只要张志刚在一天,就要为百姓做些事情,再怎么说这里也是他的家乡。
收编右北平的郡兵和钱家的私兵,其实说控制或者说俘虏更为合适,他又出榜安民,张志刚一看这里的百姓,生活是一天不如一天,张志刚又下令给百姓下发了一定的粮食。
等一切大概进入了正规之后,张志刚就一声令下,把钱家给满门抄斩了,其实张志刚这么做。
就有一点不合法,或者说不合规矩。
因为凭借张志刚的官职,他哪有权利去杀一个郡丞啊,更何况还是郡丞的一家。
但是,人到了张志刚这种情况之后,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就只有消灭要害自己的敌人,更何况东汉末年这个时期,这种事情已经习以为常了。
这一次,张志刚特别强调的就是速度,他一边派人去灭了钱家的满门,一边张志刚又命令兵马,要立即整军,把钱家和郡府还有自己府邸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这些东西就是包罗万象了,总之就是一些钱粮军械马匹衣服之类的东西。
带不走的张志刚眼珠子一转,就想让人找地方藏起来,后来他一想东西不能藏在城里,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张志刚特意强调不能丢下伤兵,除非伤兵不想再跟着他了。
所以,很快张志刚就率领两千多人马,放弃了右北平,至于他们想去哪里,张志刚想了想,就下令向北行军。
很快,大军就进入了徐无山,终于张志刚又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了,倩儿、宓儿还有宁儿看见自己朝思暮想的男人和哥哥的时候,也都不管不顾的扑进了张志刚的怀里。
侯氏在一边看着也是流出了开心的眼泪,她在心中向着公孙瓒说着什么,别人就不知道了。
“你们都好吧。”张志刚看了看三女,又跟她们暧昧的亲热了一下,接着就说道。
三女虽然害羞,可是她们的心里却是十分的甜蜜,其实张志刚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倩儿,说实在的,倩儿的举动好像有点超越了兄妹,有的时候,公孙倩也会同宓儿和宁儿一样跟张志刚抱在一起。
可是,张志刚现在生死存亡,带着手下和家人逃命的时候,就没有多想什么,后来张志刚觉得自己的妹妹抱一下自己,偶尔亲密一下也正常。此事,我们暂且不说。
张志刚让大军又向北行进了一天,后来他就下令全军暂时再次修整。
此时,张志刚也累的够呛,他刚刚陪着母亲和三女坐下,吃了口东西,喝了口水。但是张志刚一歪头,就看见赵云在想着什么出了神。
于是张志刚就说道:“子龙,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没有啊主公,我可能是累了。”赵云立即说道。
“师兄,你不用骗我了,我这点眼力还是有的,你有什么事就跟我说说吧,不然你不能专心带兵也不行啊。”张志刚慢慢的说道。
说道这里,赵云的心情也是有了一点波动,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后来赵云才反应了过来,自己的身边还有主公在呢?
于是赵云就说道:“我的家乡,还有一个哥哥和我担心他们的安全。”赵云一句话,张志刚就明白他的意思了,以前虽然这个大乱的天下,也有很多的危险,但是赵云的家人,也可以自己保护自己。
可是,用不了多久,赵云保护张志刚的事情,就会传出去,如果让袁绍知道了,等袁绍夺下了幽州之后,凭借袁绍那副心胸,赵云的家人会有什么危险,这个结果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张志刚就说道:“子龙,你先写封书信,就把我们的情况大概的说一下,重点是让你的家人一定要搬走躲避袁绍,等我们安定下来之后,我就派人去把他们接过来,你看可好?”
赵云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志刚的一句话,就好像是救命的丹药,开锁的钥匙一样,让赵云的心情大好,赵云看着自己的主公,自己的师弟,他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于是赵云立即感激的给张志刚行礼道:“多谢主公,我”“子龙,不用说了,我明白。”张志刚立即打断赵云的话道。
就这样大军在此修整了起来,这期间张志刚就在想着自己的路在哪里?幽州一定是待不了了,袁绍不会放过他自己的,向北有三韩、匈奴、鲜卑、乌桓和扶余等国。
可是,张志刚担心自己去北方,不容易被北方人接受,就算接受,等张志刚将来南下的时候,会不会被东汉诸侯所诟病,说自己勾结北方蛮夷呢。
两害相权取其轻,张志刚没有选择,至于将来的事情,有什么后果,只能到时候再说了,如果现在不北上的话,张志刚很可能就没有未来了。
于是,张志刚就下定了决心北上,至于去哪,张志刚也有初步的计划,最好是去辽东或者辽西,这样在那里先站住脚跟,从辽东入主中原,或者从中原北上,都易守难攻,这样就能够给张志刚成就大事的时间和机会了。
可是,他不能就这么去,先得有实力,再有机会才行,所以,最后张志刚就说道:“子龙,去把鲜于兄弟找来。”
“诺!”赵云应声后,转身就去找鲜于兄弟去了。
时间不大,鲜于兄弟就来到张志刚的面前行礼道:“参见主公,不知道主公找我兄弟二人有何要事?”兄弟二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于银于辅啊。你们兄弟是乌桓人对吧!来大汉多少年了?”张志刚问道。
鲜于两兄弟,听见主公的问话,他们连想都没有想就说道:“主公,我们是乌桓人,来大汉已经快十年了。当初是跟随刘虞大人,后来才投奔了老主公的。”
“恩,都快十年了,你们当初跟随刘虞这个大家都知道。我想知道你们当初为什么会来大汉呢?有什么原因吗?”张志刚问道。
“说来惭愧,我们兄弟二人,当初都是乌桓大人丘力居的部将,后来丘力居大人,感觉身体越来越差,时日无多,就想让我们辅佐他的儿子楼班继位,可是这个消息。
第四十二章 乌桓()
却让丘力居大人的养子踏顿知道了,结果踏顿就设计害死了丘力居,他还想要击杀我们,多愧有人给我们兄弟两个通风报信,我们才逃的一命,最后我们没有办法在乌桓待下去了,就来到了大汉,也就投奔了刘虞刘大人。”鲜于银说道。
“哦,原来你们兄弟还有这段故事,那个现在乌桓的形势如何?”张志刚又问道。
“主公,乌桓本来和鲜卑都是东胡的一支,后来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就从此没落了,有一段时间也归附了大汉,可是世事难料后来大汉没落,鲜卑又举起了,我们乌桓一支都在夹缝中生存”鲜于银一点一点的讲述着他们兄弟的过往,也讲述着他们乌桓的血泪史。
张志刚一听,再结合自己后世的历史知识,这才清楚,原来乌桓是有来历的,他不是凭空出现的。
“乌桓“,中国古代民族之一。亦作乌丸,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公元前3世纪末。
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后世的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又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公元49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即后世的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西汉武帝时期,乌桓族主要活动在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相当于后世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东部、赤峰市北部、河北省北部、辽宁省北部地区。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乌桓首领大人朝贡于汉朝,接受侯、王、君长的封号。不久,率众大规模迁居缘边十郡。其向西发展到后世的内蒙古河套、鄂尔多斯一带,东汉末年,因曹魏政权的征讨,除部分乌桓人远迁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