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118节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118节

小说: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昌明到底没有大才,而且也太过年轻,生活阅历不够,加上才智不足,搅乱朝政也就仿佛顺水推舟一样了,他的太子司马德宗又是比司马衷还蠢的白痴,东晋败亡已可预见。

    (本章完)

第225章 刘显覆灭() 
北方的最新形势如下:

    后凉相比平静,一无外患,二无内乱,凉州百姓终于得以休养生息。

    吐谷浑一如既往打酱油,看着邻居们互相掐架斗殴,有时为了避免波及自己,给强悍的邻居送点礼物。

    后仇池有东晋这座靠山,虽然不怎么靠谱,但至少免除了后方威胁,得以专心联合老朋友,一起为苻坚报仇雪恨。

    前秦在苻登的领导下,成绩斐然,虽只蜷缩在关中的边缘地区,但理正身直,士兵们底气十足,信念坚定,为了终极目标而不懈奋斗。

    后秦的向心力仍旧不容小觑,姚姓氐人子孙众多,姚苌又足智多谋,敌人或许会评价他为阴险狡诈,但不可否认其才华,即便败仗不断,但仍能掌控全局,并无致命威胁。

    西燕处在三国的夹缝中,发展前景黑暗,而且国内缺乏优秀的人才,多撑一天是一天,突破什么的,是完全没有希望的。

    后燕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国内叛将四起,老百姓和太监也都横插一脚,搅得慕容垂心神难安。

    西秦与吐谷浑的情形并没有多大差别,内部还算稳定,扩张缺乏后劲。

    北魏与南面的两个匈奴部落,深居塞外,与中原的英雄们难有机会争锋,但不代表就能因此相安无事,权力之争处处存在,且处处精彩。

    匈奴酋长刘显的处境越来越恶劣,老朋友刘卫辰与他几乎是死敌,而他又曾得罪北魏的首领拓跋珪,塞外已无立身之处。

    同部落的另一个酋长刘奴真,不堪忍受四面的危机,准备归队拓跋珪。

    刘奴真有个哥哥叫刘鞬,住在拓跋珪的娘舅家——贺兰部落,刘奴真派人报告拓跋珪,请求让刘鞬回国,并声称愿意把自己的部众交给哥哥领导,然后一起接受拓跋珪的节制。

    拓跋珪当然没有理由拒绝,但刘鞬拥有部众后,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向拓跋珪报道,而是派弟弟刘去斤,先给贺部落的酋长贺讷,送去了大批黄金和骏马,以表达对收留自己的感激之情。

    知恩图报本是好事,但贺讷的兄弟贺染干乘此机会蛊惑刘去斤说:“我待你们兄弟恩情如何?你今天既然统领部落,应该跟我们一起,何必在拓跋珪那个小孩手下做事。”

    刘去斤在贺兰部落待的时间很长,真的要转移阵地,倒也有些不怎么开心,便接受了贺染干的提议,并秘密通知哥哥刘鞬,刘鞬也欣然接受。

    消息传出,刘奴真大为愤怒,带着一小队人马,跑去找刘鞬兄弟,当面质问:“自从祖父以来,咱们几世都是代国的忠臣,我之所以把部落让给你们,就是要你们按大义行事,现在可好,居然倒行逆施,打算背叛谋反,大义何在?祖宗的颜面何在?”

    刘鞬并没有被打动,反而劝刘奴真也待在贺兰部落建立一番功业,刘奴真不由分说,把刘鞬和刘去斤当场斩杀,气呼呼地准备带着自己的部众投奔拓跋珪。

    但他身处贺兰部落,并不容易脱身,贺染干立刻率军将其包围,若非拓跋珪派人向贺讷求情,刘奴真小命不保。

    拓跋珪的实力就因此壮大不少,但刘显则越来越微弱,几个月后,老弟刘肺泥,也率部投奔北魏。

    事已至此,真枪真刀地打,刘显已注定不是对手,便费尽心思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准备瓦解北魏。

    当年前秦消灭代国时,代王拓跋什翼犍最小的儿子拓跋窟咄,被送到长安,后来追随西燕迁往东方,燕帝慕容永任命拓跋窟咄为新兴郡长。

    刘显便想借着这层关系,派弟弟刘亢泥迎接拓跋窟咄,然后带着拓跋窟咄进逼北魏的南方边境,声称这才是真正的魏王。

    此举果然奏效,各部落骚动不安,拓跋珪的左右侍卫人员甚至阴谋发动政变,幸亏穆崇及时提醒,才终于化险为夷。

    这件事对拓跋珪打击很大,为避免再次遭遇,于是放弃盛乐,向北撤退,一路越过阴山,投靠贺兰部落,然后派政务总监、辽东人安同,向后燕求救。

    从政治上看,当然没有所谓的朋友和敌人,单纯就是为了利益权衡而已。前秦苻登的情况则比较特殊,属于个例,不能混为一谈。

    慕容垂也不喜欢刘显的部落,因为刘卫辰进贡的礼品,多数都被刘显从半路上拦截了,所以便答应了拓跋珪的请求,派赵王慕容麟一起夹击拓跋窟咄,以削弱刘显。

    386年10月,慕容麟的军队还没抵达,拓跋窟咄大军又向北推进,加强对拓跋珪的压力,而贺兰部落贺染干,又趁机侵犯北魏的北境,与拓跋窟咄遥相呼应,北魏部众大为震骇,人心骚动不已,北部总监叔孙普洛直接逃奔刘卫辰。

    半道上的慕容麟得到消息,立即让使节安同带人先行返国,报告燕军来援的消息,北魏的部落民众才稍稍安定下来。

    几天后,魏燕联军终于会师,对拓跋窟咄实施迅猛攻击,拓跋窟咄大败而回,本来准备投靠刘卫辰,但刘卫辰是亲燕派,当即把拓跋窟咄斩杀。

    一场风波终于平息,拓跋珪吞并了拓跋窟咄的部众,实力又增长不少。

    次年7月,刘显部落内部的争斗越来越明显,北魏秘书长张衮,劝拓跋珪说:“刘显的志向是吞并我们,而今如果不利用他内部溃烂的机会,把他扑灭,一定后患无穷,可是我们无法单独行动,不如再请后燕联合行动。”

    张衮是拓跋珪的得力谋士,听他这么说,拓跋珪深以为然,于是再派政务总监安同,前往后燕请援。

    慕容垂也再度派出援军,并让太原王慕容楷和赵王慕容麟,两个得力干将同时出动,誓将刘显彻底剿灭。

    一个拓跋珪都对付不了,迎战后燕精锐就更吃力了,刘显毫无悬念地遭遇惨败,向马邑西方的山区撤退,拓跋珪趁机与慕容麟会师,攻击刘显据守的弥泽,刘显于是又败一阵,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转投西燕的慕容永,残留下来的部众,和成千上万只马牛羊,则全被慕容麟俘获。

    至于刘显遗留下来的地盘,慕容垂让刘显的弟弟刘可泥担任乌桓王,安抚残余部众,并强迫迁移八千多篷帐到中山。

    事后拓跋并没得到什么物质上的好处,但能除掉刘显这个威胁,对于日后的发展来说,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本章完)

第226章 翟魏冲燕() 
解决了刘显这个烦人的家伙,慕容垂终于可以专心清理各处的叛将了。

    但他这种最低级的镇压,并不能清除根源,只能解一时之苦,但一处平息,另一处重新冒泡,这是最大的问题。

    花甲之年的慕容垂,折腾了一辈子,可说身心俱疲,已没有精力在国内进行深度整顿了,英雄暮年,无奈是必然的。

    此时的后燕,起兵叛乱的人数不胜数,当然绝大部分都是小打小闹,过不了多久便被扑灭,真正有严重威胁的还属丁零部落。

    翟辽骗取东晋城池之后,带领部众在晋燕边境大肆掠夺资源,成了两国的祸患,东晋无心理会,只是做好防守的姿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慕容垂终于不能容忍这么大一颗沙子在眼睛里久而不去。

    387年5月,高平的变民首领翟畅,生擒郡长,连同城池,一起献给翟辽,翟辽的部众越发壮大。

    慕容垂对将领们说:“翟辽起初不过是盘踞一个城池,如今竟然在三个国家之间反反复复,跳来跳去,渐渐形成规模,不可以不铲除!”

    将领们都表示支持,慕容垂于是让章武王慕容宙担任全国各军区总司令,辅佐太子慕容宝,留守中山,他则亲率各将领南下讨伐翟辽。

    因为太原王慕容楷担任南征军的前锋司令官,而翟辽的部众多是燕赵子弟,听说慕容恪的儿子前来,居然不战而降,纷纷前往投奔,翟辽大为恐慌,赶紧派使者请求投降。

    慕容垂不费一兵不卒,便降服了这个大恶人,心情十分愉快,任命翟辽为徐州州长,封河南公,然后率推进到黎阳,处理完招降事宜才班师回京。

    就在翟辽请降之时,井陉变民贾鲍,招引北山丁零部落的翟遥等人,聚众五千多人,趁夜突袭中山,并成功攻陷外城。

    这些人当然是想抓住慕容垂不在京城的机会,搞不好就偷袭成功了。

    但章武王慕容宙也不是好惹的,设奇兵悄悄绕至城外,与慕容宝内外夹击,大破丁零部落,只有翟遥、贾鲍等首领落荒逃走。

    后燕的民众仿佛是商量好了一样,南北交替起事,南方刚平定,北方便冒烟,北方才安定下来,南方又出乱子。

    10月,大批变民涌现,并派使节联络翟辽一同起事,刚投降还没半年的翟辽,于是再度叛变,派出军队与变民相结合,在清河、平原二郡,大肆抢劫烧杀。

    潇洒了几个月后,翟辽唯恐再遭镇压,于是派军政官前往后燕国都道歉,请求处分,慕容垂认为他反复无常,下令斩杀使节,断绝一切关系。

    388年2月,找不着组织的翟辽,终于下定决心自己建立一个组织,自称魏天王,改年号为建光,并设立文武百官,不久迁都滑台,与中原几大势力争雄。

    接下来将近一年的时间,慕容垂并没有顾及到翟辽的伪政权,因为国内的叛乱实在太多了,完全疲于应付,太监吴深作乱已久,迟迟不能平定,新起事的变民更是如雨后的苔藓一般疯狂地滋长,将领们基本上无法分心他顾。

    389年正月,镇守龙城已达五年的后燕辽西王慕容农,几年来政绩显著,人事和睦,得知南部诸郡县的混乱形势,上疏说道:“我当初因为讨伐叛逆,行军到此,奉命坐镇,统御的战士安享清福,已有数年,而青徐荆雍四州各处残留下来的盗贼,还有相当的数目,盼望早日派人前来接管我的职位,让我回去竭尽能力报效国家,使我在世时不遗余力,死时不留遗憾。”

    慕容垂这才想到还有这么个能干的儿子,于是征召慕容农进京,担任高级咨询官、京畿卫戍总司令,改任高阳王慕容隆为幽平军区司令长官、征北大将军、幽州州长,接替慕容农的职务。

    不过慕容隆的才华不及慕容农,慕容垂特意下诏在龙城设立留守朝廷,让慕容隆主管留守朝廷机要,又让护军将军平幼为征北将军府秘书长,散骑侍从官封孚为军政官,兼任留守朝廷行政官,一起辅佐慕容隆。

    慕容隆到任后,严格遵循慕容农已经制定好的法令规章,只稍加以修订扩充,辽碣地区平静如初。

    而南下的慕容农,并没有立刻创造成绩,充其量也不过做着和慕容隆同样的工作。

    但他们起码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最大的资本,一死百了,可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

    慕容垂的侄子、乐浪王慕容温,曾在中山颇多建树,此时担任冀州督导官,与翟辽等人遥遥相望,双方不时爆发冲突,后来翟辽意识到这不是办法,便想出一个绝妙的点子。

    本年10月,翟辽模仿起周瑜打黄盖的那一套,公然宣布处罚部属故堤,故堤于是明目张胆地投奔冀州,声称愿做向导讨伐翟辽。

    慕容温正愁怎么除掉这个大麻烦,也不加认真分辨,对故堤十分信任,结果就在当天,故堤便摸进了慕容温的卧室,将其刺死,然后带着亲信狂奔而去,半路上碰到了慕容温的秘书长司马驱,再杀一人。

    事情进展顺利,故堤按照计划,并没有逃回滑台,而是投奔西燕,想以此转移后燕的注意力。

    一行人奔至襄国,辽西王慕容农终于出手了,将几百个叛贼拦腰截住,除了故堤提前逃跑以外,其他人全部生擒。

    手刃指挥官还能全身而退,故堤也算得上是奇人了,但他在历史上的戏份也就此终结。

    太监吴深不久后也被同伙砍下脑袋,送往中山领赏。

    但后燕国内的叛乱却远没停歇,南北各地总有些奇奇怪怪的人物以奇奇怪怪的名义起兵兴乱,慕容家族才人辈出,却也对此无计可施。

    长期的混战直接导致人民流离失所,耕地面积缩小,国内饿荒严重,人民困苦,生活艰难。而穷困潦倒的生活,又直接导致了各地变民揭竿而起,引发更为激烈的冲突。

    这是个恶性循环,将一直持续到后燕的灭亡,堪称悲剧。

    (本章完)

第227章 祸起大界() 
慕容垂像个救火队员一样,在全国各地辗转,虽然并没有什么突出成就,却也没得半分清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