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神圣之业火 >

第255节

神圣之业火-第255节

小说: 神圣之业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的情况,赠品包括帕提亚生长的农作物、葡萄酒。汉书又描述安息人“在皮革条子上平行书写”以作记录,那些皮革条子就是羊皮纸。帕提亚是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经济上因过境贸易而得到好处。为此帕提亚与大汉朝一直保持友好关系。公元前115年,汉朝遣使节至帕提亚,米特拉达梯二世令二万官兵迎接。公元87年,帕提亚王遣使来大汉朝献狮子、苻拔。148年,王子安清(字世高)来中国传布佛教,译经多种。

    由于安息进行版图扩展时,在里海东南及木鹿地区建立了一些城市,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打通后,这条路上的城市就有着商业性的价值,减轻了安息城市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亦增加了一条国内东西运输的纽带。

    公元1世纪初,帕提亚进入所谓“反希腊化”时期。在此以前,帕提亚的统治阶级追求古典希腊方式的享受,使用希腊语,欣赏希腊戏剧,崇尚希腊风习;但被征服的地区绝大部分并未被希腊文化所渗透,一直保持古来的伊朗文化传统。当帕提亚王权衰落,各省总督和部落首领纷纷独立时(公元1世纪中叶以后有18个小王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主流。同时,帕提亚人接受了琐罗亚斯德教(祆教、拜火教)。

    衣着服饰

    在埃利迈斯沙米发现的著名安息贵族铜像可以作为例子说明安息人的骑马装束。那个高1。9米的石像身穿v形上衣、以腰带束紧的v形束腰外衣、以吊袜带固定的宽松折叠裤子,在整理过的短发上戴上王冕或头箍。

第530章 日暮西垂() 
从古至今,步兵的用处往往大于骑兵,无论是何种战役,步兵总是双方最基础的兵种之一,而骑兵更像是一种晋级军种,它能够提供突然的袭击和震慑力,骑兵最好的装备就是长长的骑枪,正如帕提亚帝国的重骑兵,以及其后继者或是另一种传承者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著名的西帕希枪骑兵一样,这些重骑兵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公元前一世纪中,安息硬币上的雕刻常见这种装束。伊拉克西北哈拉特挖掘出来的雕刻品是受到安息衣着服饰激发的例子,竖立的雕像展示出典型的安息衬衫、裤子及饰物。哈拉特的贵族人物也接纳了安息宫廷贵族的短发、头巾及束腰外衣的装束。硬币上的图像显示安息君王也会穿着裤套装,帕提亚帝国的裤套装与安息正面肖像的艺术一同授到巴尔米拉和叙利亚。帕提亚帝国的雕刻品描述富有的女子在穿着的裙子上盖上长袖长袍,戴上颈项、耳饰及以珠宝修饰的头巾,折叠裙子由单肩上的饰针固定,她们的面纱垂挂在头巾后面。

    从帕提亚帝国的硬币上可见,安息君王穿戴的头巾会随着时间而转变。最早的帕提亚帝国硬币显示统治者头戴拉下了帽边的软帽子,称为风帽连防寒头巾,这可能是从阿契美尼德王朝总督所戴的头巾及贝希斯敦和波斯波利斯的浮雕上展示的尖帽演变而成的。米特里达梯一世最早的硬币显示他头戴软帽子,但是后来的硬币却见他戴上了希腊的王冕。米特里达梯二世是第一位在硬币上展示头戴饰有珠宝和珍珠的安息三重冕的君王,他所穿戴的头巾受到帕提亚帝国晚期和萨珊王朝君王的欢迎。

    陶器

    帕提亚王朝时期的陶器,以生产釉陶为主,特别是绿釉陶器的制作颇为盛行。考古家在都拉。尤罗霍斯遗址发现了当时陶工艺的作坊和大量釉陶制品。其中以双耳壶、大口壶、三耳壶、双耳水罐、小水灌等形制居多。这些壶看上去口缘部分翻卷,把手是徒手捏造,而且垂直按接在壶的腹部,并装饰有丁痕一样的泥点,整个造型具有金属器皿的特征。

    文学

    在帕提亚帝国统治时期,宫廷的吟游诗人伴随着音乐朗诵诗词式的口承文学,但是这些诗词并没有流传到萨珊王朝。事实上,在经历了多个世纪以来,现今没有任何安息语的文学原作存在。虽然时代相去甚远,但是凯扬王朝的爱情故事维斯与朗明(visandrāmin)和史诗相信是帕提亚帝国时代口承文学文集的一部分。虽然安息文学没有在书面上体现出来,但有证据显示安息人认可和重视成文的希腊文学。

    宗教

    帕提亚帝国由不同成分的政治和文化所组成,其宗教信仰和体制繁多,当中以希腊和伊朗教派最为盛行。除了少数的犹太人和基督徒之外,大多数波斯人是信奉多神教。希腊和伊朗的神祇时常混杂在一起,例如宙斯相当于阿胡拉马兹达、哈底斯相当于安格拉曼纽、阿芙罗黛蒂和希拉相当于阿娜希塔、阿波罗相当于密特拉神、赫耳墨斯相当于沙马什。除了这些主要的神灵,每个民族和城市都有各自的神祇。安息君王与塞琉古帝国的统治者一样自视为神,这种君主崇拜最为普遍。

    安息人对祆教的崇拜程度仍是现代学术界争论的问题。血祭伊朗神祇对于帕提亚帝国的祆教信奉者大概是不可接受的,但是有证据表示沃洛吉斯一世鼓励祆教的麻葛进入宫廷,并资助祆教文献的著作,促成了日后的波斯古经。祆教在后来更成为了萨珊王朝的国教。

    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在公元229年之前都没有透露他的宗教神示,但是比瓦尔认为他的新宗教信仰包含“曼达教信仰的元素、伊朗的宇宙演化论甚至是基督教的回响这反映出帕提亚帝国晚期宗教信条的融合,萨珊人的正统祆教很快便把它们扫地出门”。

    现时缺乏考古证据证明佛教由贵霜帝国传入伊朗,但是一些中国的来源表示一名叫安世高的安息贵族及僧人远赴中国汉朝的洛阳,将多部佛经翻译成中文。

    希腊化

    在希腊化时代,塞琉古人的希腊文化已广受近东民众接纳,而帕提亚帝国时期却见证了宗教、艺术甚至服饰上的伊朗文化复兴。安息君王们意识到他们的祖先与希腊人和波斯人相关,他们坚称自己是“亲希腊”(philhellenism)。到阿尔达班二世统治时期为止,帕提亚帝国的硬币上都印有“亲希腊”一词,而不再使用这个词汇也意味着伊朗文化已在波斯复兴。沃洛吉斯一世是第一位在铸币上添加安息字母和语言的君王,这些字母和语言还伴随着如今已难以辨认的希腊文字一起出现。不过,伊朗文化复兴并没有影响硬币上的希腊字母,这些字母一直延续使用到帝国衰亡。

    希腊的文化影响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在帕提亚帝国,有证据显示安息人喜爱古希腊戏剧。当克拉苏的首级被送到奥罗德斯一世面前的时候,他与亚美尼亚国王阿尔塔瓦斯德斯二世正在欣赏欧里庇得斯的剧作酒神的女祭司们(thebacchae),演出人决定使用克拉苏严重损伤的头颅替代彭透斯(pentheus)的道具头。

    阿尔沙克一世的硬币上可见他身穿与阿契美尼德王朝总督相似的服饰。据沙赫巴齐所述,阿尔沙克一世的硬币“刻意背离塞琉古帝国的硬币,以强调他的民族主义及皇室志向,他自称为卡尔内,这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最高将军的称号,如小居鲁士”。安息人跟随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传统,把历任安息君王的石雕都刻在贝希斯敦山(mouun),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86年在位)也在该处刻上铭文。

第531章 不死人刑场() 
另外,安息人以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公元前404年-公元前358年在位)家族后裔自居,以提升他们统治曾经是阿契美尼德王朝领土的合法性,成为古伊朗“光荣帝王们的合法继承人”。阿尔达班三名的一名儿子取名为大流士,以取得居鲁士二世的继承权。根据卢科宁所述,安息君王会为自己取上传统的祅教名字,有些名字是来自波斯古经里的英雄人物。安息人采用巴比伦尼亚历法,并借用阿契美尼德王朝伊朗历的名称,以取代塞琉古人所用的古马其顿历法。

    统治

    帕提亚帝国国土广大,但是中央集权的程度却远不如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与其说是个大帝国,不如说这是一个由八个独立小王国、许多自治城邦、贵族领地、行省所组合而成的政治集合体,这些小王国或领地不但拥有政经自主权,还拥有各自的军队,这些军队效忠的对象经常是领主而不是帕提亚国王。这种地方分权的特性表现在其他方面,就是帕提亚帝国并没有一个正式的首都,帝国境内许多大城就是所属地区的政经中心,帕提亚王国早期的首都赫卡东比鲁(hepylus,可能是中国文献记载的番兜城,位于今日伊朗北部,艾布洛士山脉南方)。米底亚地区的埃克巴塔那(ecbatana,今日伊朗的哈马丹市'hamadan')、拉吉(rhagae,今日伊朗首都德黑兰)。埃兰地区的苏萨(susa,圣经翻作“书珊”,位于今日伊朗与伊拉克南方边界附近)。两河流域的塞琉西亚(经济大城)与泰西封(军事都市)。

    因此,由帕提亚国王兼任的帕提亚帝国元首虽然称号也是“万王之王”(kingofkings),但其本质比较像是邦联的元首,他不能无视于其他贵族、国王或领主的意见而一意孤行。帕提亚帝国有其特有的皇族议会,新任帝国元首要经由皇族议会成员开会一致同意后,再由帝国内部势力最庞大的苏瑞恩~巴勒弗(suren~pahlav)家族族长为新元首加冕。所以,如果帕提亚国王的能力与威望不足以服众,那么就可能有贵族起来造反,这让帕提亚帝国内政不是很稳定。

    帕提亚帝国的统一状况不如波斯,安息则不设行省,有些小国只要称臣纳贡就可以继续作为属国存在,当中某些贵族势力强大,对国王实质上也保有某些独立性,例如在公元前53年击退罗马侵略杀死克拉苏的苏勒那,就是安息几大贵族之一,据普罗塔克记载,他出门办事,也携骆驼千头,妻妾二百车,重骑一千,轻骑无数,奴隶一万,权力几乎等于一个诸侯。

    帕提亚帝国虽然政治结构较松散,然抵御外敌时,比波斯坚强有力,这是因为波斯国大,民族矛盾亦比安息多,在安息中,只有两河流域的民族与安息比较疏远,可是两河流域人民对罗马的反抗比对安息更甚,所以在罗马入侵下,帕提亚帝国内部民族可团结外御,正因如此,罗马虽强于帕提亚帝国,却不能在双方斗争中大占优势。

    评价

    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了当时人们对西域部分国家所做的评价,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彊,可以赂遗设利朝也。

    史记大宛列传在介绍当时的安息国时说: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画革旁行以为书记。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黎轩。

    汉书西域传的记载与此基本相同。关于汉朝与安息国的交流,史记与汉书也都有相似的记载:武帝始遣使至安息,王令将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因发使随汉使者来观汉地,以大鸟卵及犁靬眩人(表演杂技、变戏法的人)献于汉,天子大说。

    可见“大”、“奇”、“弱”,是当时汉朝对西域部分国家风土人情和军事力量分析时对安息国作出的评价。

    故事延续到帕提亚之后的萨珊王朝。

    萨珊王朝或萨桑王朝也称波斯第二帝国,是最后一个前***时期的波斯帝国,国祚始自公元224年,651年亡。

    萨珊王朝的居民称萨珊王朝为埃兰沙赫尔或埃兰。萨珊王朝取代了被视为西亚及欧洲两大势力之一的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共存了超过400年。

    在安息帝国衰败及其末代君王阿尔达班五世阵亡后,阿尔达希尔一世建立了萨珊王朝。萨珊王朝一直统治到阿拉伯帝国入侵,伊嗣俟三世被迫逃亡为止。

    萨珊王朝统治时期的领土包括当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高加索地区、中亚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区、阿拉伯半岛海岸部分地区、波斯湾地区、巴基斯坦西南部,控制范围甚至延伸到印度。620年前后,萨珊王朝控制的土地面积达到约56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达1970万。萨珊王朝在当地被称为埃兰沙赫尔,在中古波斯语里意指雅利安帝国。

    古典时代晚期的萨珊王朝被认为是伊朗或波斯最具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是在***对波斯的征服及***教流行之前最后一个伊朗大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