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73-古今医鉴 >

第50节

573-古今医鉴-第50节

小说: 573-古今医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喘。壮实小儿,宜时少与服之,则免痰热惊风之证,神效无比。 
南星(为末,腊月纳牛胆中阴干,百日取,研,一两) 天竺黄(五钱) 雄黄(二钱 
半) 辰砂(二钱半) 麝香(一钱) 珍珠(一钱) 琥珀(一两) 牛黄(五分) 金箔(十片,为衣) 
上为细末,水煮甘草膏和为丸,如芡实大,金箔为衣。每三岁 
儿服一丸,五岁儿服二丸,十岁儿服三、五丸,滚水待温磨化服,惊风薄荷汤磨化下。 
x珍珠丸x(海一传)〔批〕(按此方治急惊风之剂) 治急惊风眼上视,筋脉 
急,摆头搐搦,涎潮壮热,风痰气喘,及脐风撮口,痰嗽壅塞,停乳,肚腹胀硬等证。 
南星(泡) 半夏(泡) 滑石(各一钱半) 巴豆(二十五个,去壳,去油) 轻粉(五 
分) 朱砂(五分)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量儿大小加减,惊风薄荷汤下,伤食茶下,一二岁三五丸,以利为度。 
x补脾汤x 治小儿脾经不足,土败木来侮,目晴微动摇,微惊 
搐,或潮热往来,脾胃有伤,饮食少进,或泄泻呕吐,面色黄,脉无力,宜调理脾胃。 
陈皮(五分) 白术(一钱三分) 半夏(七分) 黄 (蜜炙,五分) 人参(五分) 
白茯苓(七分) 当归(酒洗,五分) 川芎(五分) 白芍(酒炒,一钱) 黄连(炒,四分) 
肉豆蔻(煨,五分) 干葛(五分) 神曲(炒,五分) 甘草(炙,四分) 
上锉,姜、枣煎服。一方,去天麻、僵蚕,加南星泡、半夏曲、陈仓米二百粒,煎服累验。 
x黑附汤x 
附子(三钱,泡,去皮) 白附子(一钱) 甘草(五分) 木香(一钱半) 
上锉,每三钱,生姜五片,煎服。若是手暖,而苏省即止。 
x异功散x〔批〕(按此方治慢脾风之剂) 治小儿吐泻,不思饮食,此药温中壮胃,疗虚冷。 
人参 茯苓 白术(炒,各一钱半) 橘红(七分)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x紫金锭子x 治急、慢惊风,大有神效。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茯神 赤石脂(醋 ,七次) 辰朱(各二钱半) 
麝香(五分) 牛黄(五分) 僵蚕(五分) 青礞石( ,一钱) 五灵芝(五分) 
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每一粒,薄荷汤磨化服。 
x保幼化风丹x 治小儿四证八候,去风痰,散惊热。 
南星 半夏 川乌 白附子(各一两,水洗净) 郁金(五钱) 
上为末,装入腊月黄牛胆内阴干,百日取出,研,为末,每一两,入雄黄、朱砂、硼砂、 
HT硝各一钱,片脑、麝香各少许,共为末,炼蜜为丸,豌豆大。灯草薄荷汤研化下。 
〔批〕(按此方治一切急、慢惊风之剂) 夫小儿有热,热盛生痰,痰盛生惊,惊盛发搐。又盛则 
牙关紧急,而八候生焉,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是也。搐者,两手伸缩;搦者,十指开合;掣 
者,势如相扑;颤者,头偏不正;反者,仰向后;引者,臂若开弓;窜者,目直似怒;视者,睛露不活,是 
谓八候也。其四证者,即惊、风、痰、热是也,而化风丹,悉能主之。 
治小儿惊风并退,只是声哑不能言,并诸病后不能言。 
天南星去皮、脐,一个,泡,为末。每半字,或一字,三五岁半钱,用猪胆汁,食前调下,即言。 
灸小儿惊风,男左乳黑肉上,女右乳黑肉上。周岁灸三壮,二三岁灸五七壮。 
灸小儿慢惊、慢脾危证,药力不到者。但看两脚面中间陷处,有太冲脉,即灸之;又百会穴,具穴直 
取前后发际,折中横取两耳尖,折中在头之中心。端正旋毛处是也,如有双旋,及旋毛不正 
者,非。艾炷约小麦许,但灸三五壮而止,灸后仍以醒脾散等补之。 

卷之十三
诸疳
属性:x脉x 
小儿脉单细为疳劳。虎口脉纹白色为疳。 
x病x 
夫诸疳者,谓肥甘饮食之所致也。盖小儿脾胃懦弱,多为母之舐犊之爱,不知调养之法,遂令恣食甘肥 
瓜果生冷之物,一切烹饪调和之味,以其朝餐暮食,渐成积滞,胶固而不为疳者鲜矣。或婴幼缺乳,粥饭 
太早,耗伤形气者。又或因久患疟痢吐泻,乃生诸病,误以下药,致损脾胃,亡津液而然者,皆能致身热体 
瘦,面黄肚大,青筋虫痛,泻痢等证。 
x治x 
宜理脾胃,消积化虫,清热止泻住痢。以肥儿丸、疳积饼为主,此二方不问诸疳冷热,服之最效。大抵 
疳之为病,皆因过餐饮食,于脾家一脏,有积不治传之余脏,而成五疳之疾。何为五疳?心、肝、脾、肺、 
肾也。如疳在心,则面赤口干,切牙舒舌,口舌生疮,身热体瘦,以安神丸主之;疳在肝,则面青,筋膜 
遮睛,摇头揉目多泪,头焦发竖,筋青脑热,瘦弱,以补肝汤主之;疳在脾,则面黄身热,肚胀腹大,好食 
泥土,水谷不消,泄下酸臭,困睡减食,肌瘦,以益黄散主之;疳在肺,则面白咳嗽,喘逆,口鼻生疮,咽喉 
不利,壮热恶寒,鼻流清涕,以清肺汤主之;疳在肾,则面黑肌肉瘦,而体生疮,身热尿涩,手足冰冷,口臭干 
渴,以地黄丸主之。内疳则目肿胀,利色无常,或沫清白,渐而瘦弱,此冷证也,宜木香丸主之;外疳鼻下赤 
烂,自揉鼻头,有疮不结痂,绕目而生,当用兰香散治之。大抵疳病当辨冷热肥瘦,而治其初病者 
为肥热疳,久病者为瘦冷疳。冷则用木香丸,热则用黄连丸,临证 
宜审治焉。 
x方x 
x肥儿丸x(刘尚书传) 消疳化积,磨癖清热,代肝补脾,进食杀虫,养元气。 
人参(去芦,三钱半) 白术(去芦,三钱) 白茯苓(去皮,三钱) 黄连(姜汁炒, 
三钱半) 胡黄连(五钱) 使君子(去壳,四钱半) 神曲(炒,三钱半) 麦芽(炒,三钱 
半) 山楂肉(三钱半) 甘草(炙,三钱) 芦荟(二钱半,碗盛,泥封固,置土坑中,四 
面谷糠火煨透用之) 
上为细末,黄米糊为饼,米汤化下。或作小丸亦可。每服二三十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x疳积饼x(毛惟中传) 治小儿五疳诸积,肚大青筋,面黄肌瘦,饮食少进,或泻,或痢,或腹痛。 
青皮(去穣,五钱) 陈皮(五钱) 山楂肉(五钱) 神曲(炒,五钱) 麦芽(炒,五 
钱) 砂仁(炒,五钱) 白术(去芦,六钱) 三棱(煨,五钱) 莪术(煨,五钱) 木 
香(五钱) 槟榔(四钱) 甘草(炙,四钱) 小茴(炒,三钱) 使君子(去壳,二两) 川 
楝子(酒蒸,去核,三钱) 肉豆蔻(煨,四钱) 诃子(去核,四钱) 夜明砂(炒,三 
钱,另研) 干蟾蜍(一大个) 川黄连(去毛,净,六钱,清水浸,取汁和药末) 
上焙干,为细末,用好细白面六斤,微炒黄,以砂糖十两,水 
煮化,和前面药得所,印作饼子,每重一钱。每服三五饼,任意嚼吃。 
x五积饼x(山东德府传)〔批〕(按此方治一切诸疳,一消一补,平和之剂) 治小 
儿疳积、食积、虫积、肉积、气积、冷积,腹胀大如鼓,青黄肌瘦,泄泻发热,不能服药者。 
三棱(醋炒,一钱) 莪术(醋炒,一钱) 青皮(去穣,一钱) 陈皮(一钱) 木香 
(一钱) 黄连(姜汁浸炒,一钱) 川楝肉(二钱) 槟榔(二钱) 神曲(炒,三钱) 麦芽 
(炒,三钱) 砂仁(三钱) 使君子肉(五钱) 胡黄连(五钱) 白术(炒,六钱) 龙胆 
草(六分) 山楂肉(二两) 干蟾蜍(五只) 
上为细末,用炒过白面五斤,黑糖二斤,并前药和匀,用印印作饼子,约重一钱。每服三、五饼,服过 
半月大效。 
x安神丸x 治邪热惊啼心疳,面黄颊赤壮热。 
麦门冬(去心,五钱) 白茯苓(五钱) 山药(五钱) 甘草(炙,五钱) 朱砂(一 
两) 龙脑(一字) 牙硝(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半丸,砂糖水磨化下,慢惊用参术煎浓汁化下。 
x补肝汤x 治肝疳眼闭不开,内有朦雾。 
生地(一两) 熟地(一两) 川芎(二钱半) 赤茯苓(二钱半) 枳壳(炒,二钱半) 黄连(二钱半) 杏 
仁(水泡,去皮,二钱半) 半夏曲(二钱半) 天麻(二钱半) 地骨皮(二钱半) 甘草(炙,二钱半) 
上锉,每二钱,姜三片,黑豆十五粒,水煎,临卧服。 
x益黄散x 治脾疳脾胃虚寒,体黄腹大,好食泥土。肺疳气喘,口鼻生疮等证。 
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 陈皮(一钱) 青皮(五分) 诃子皮(五分) 甘草(炙,五分) 丁香(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古方无参、术。 
x清肺汤x 治肺热疳慝蚀为穿孔,汁臭或息肉。 
桑白皮(炙) 紫苏 前胡 黄芩 当归 连翘 天门冬(去心) 防 
风赤茯苓 桔梗 甘草 生地黄(各等分) 
上锉,每二钱,水煎,食后服。 
x地黄丸x 治肾疳肌肉极瘦,生疮疥,寒热乍作,头极热,足冷如冰。肝疳白膜遮睛,筋疳泻血,骨 
疳喜卧冷地。又治胃怯不言,解颐,小儿年长不能行者,专服有效。 
熟地黄(酒洗,三钱) 山茱萸(酒蒸,去核,取皮,三钱) 干山药(三钱) 泽 
泻(三钱) 牡丹皮(三钱) 白茯苓(三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五、七丸,空心热水化 
下,年长者,量增丸数。 
x木香丸x 治瘦冷疳,及疳在内。 
木香(二钱半) 青黛(二钱半) 槟榔(二钱半) 肉豆蔻(二钱半) 麝香(一钱,另 
研) 续随子(一两,去油) 虾蟆(大壮者三个,烧存性)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至一二十丸,薄荷汤下,食前服。 
x黄连丸x 治肥热疳。 
胡黄连(五钱) 川黄连(五钱) 朱砂(二钱半,另研) 
上为细末,和匀,填入猪胆内,用淡浆煮,以杖子如铫子,上用线约之,勿着底,候一时取出,研入 
芦荟、麝香各一分,饭为丸,麻子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米饮下。一方是虾蟆半两,焙干不烧。 
x兰香散x 治外疳鼻下赤烂。 
兰香叶(二钱,烧存性) 铜青(五分) 轻粉(五分) 
上为细末,干敷之。 
x小芦荟丸x 治疳积瘰 结核,耳内生疮,或疝气囊痈,下疳溃烂,或茎出白津,股腹有疮,或体 
瘦热渴,大便不调,牙龈蚀落,颊腮腐烂等证。 
胡黄连(一两) 黄连(一两) 芦荟(一两) 木香(一两) 白雷丸(一两) 青皮 
(一两) 鹤虱草(一两) 白芜荑(炒,一两) 麝香(二钱)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钱,空心米汤下。 
一小儿,下疳溃烂,发热作痛。一小儿,茎中作痒,不时搔捻。一小儿,肾茎中溃痛,小便闭涩,日 
晡尤甚。一小儿,目痒出水,或项中结核,或两眼连札,或阴囊瘙痒年余矣,俱属肝火,用此立愈。 
x大芦荟丸x 治五疳皮黄肌瘦,发直尿白,肚大青筋,好食泥、炭、米、茶之物,或吐或泻。 
苍术(米泔浸,炒) 陈皮 浓朴(姜炒) 青皮 枳实(炒) 槟榔 神曲(炒) 
山楂(去子) 麦芽(炒) 三棱(煨) 莪术(煨) 砂仁 茯苓 黄连 胡黄连 
芜荑仁 使君子 青黛 芦荟(各等分) 
上为细末,使君子壳,煎汤浸,蒸饼为丸,如弹子大。每一丸,清米汤化服。 
x黄土丸x 治小儿疳积在脾,面黄腹胀,咬指甲, 眉毛,揉口鼻,泥、土、炭、茶、纸之类。 
黄土(一两) 陈皮(一两) 木香(二钱半) 黄连(五钱) 巴豆(去壳,二十粒,不去油) 
上为细末,面丸如绿豆大。每岁十丸,黑豆汁下。直候泄五、七次,疳积尽,与益黄散助药,后与疳药常服。 

卷之十三
癖疾
属性:x脉x 
脉沉细为癖积。 
x病x 
天地气运,固有南北之殊。小儿病患,亦有彼此之异。北方小儿患癖积者,十恒八九;南方小儿 
患癖疾者,百无二、三,是何谓而致之?盖南方水土薄弱,饮食柔软,易于克化,厥疾少矣;北方水土浓实, 
面食坚硬,难于运动,厥疾生焉,亦由脾胃之不和也。故东垣以脾胃为人之主,脾胃和,一疾不生,亏则百 
病生焉。小儿脾胃本自柔脆,脏腑尚且娇嫩,为之母者,多不知调护之法,惟务姑息之爱,不问咸酸甘肥之 
味,瓜果生冷之物,及 粽湿面,油腻煎炙之类,诸股稠粘,干硬难化之物,顺其所欲,食之过多,损 
伤脾胃,脾胃既伤,则不能消化水谷,水谷不化,则停滞而痰发。发热既久,则耗伤元气,元气虚, 
则不能运动其血,血遂不行, 
而停滞不散,留于胁肋之间,遂成血块,居于皮里膜外,不能移动,始则有如钱大。发热则日渐长,其形如 
龟,如蛇,如猪肝、肺者,长短大小之不一也,内有血孔贯通,外有血筋盘固,其筋直通背脊之下,与脐相 
对之间,有动脉之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