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73-古今医鉴 >

第12节

573-古今医鉴-第12节

小说: 573-古今医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乌骨白雄鸡一只,干 去毛,破开,刳去肠杂,刀切烂,铺心胸间,黄退病愈,神效神效。 
x小陷胸汤x 治小结胸,心下痞满而软,按之则痛。 
黄连(二钱,炒) 半夏(五钱) 栝蒌仁(三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不拘时服。 
x开胸散x 治结胸。 
柴胡 黄芩 半夏 枳实 枯梗 黄连 栝蒌仁 山栀子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x玄参升麻汤x〔批〕(按此方治咽痛之剂) 
治伤寒失下,热毒在胃,发斑咽痛,甚则谵语。 
玄参 升麻 甘草(炙,三钱) 加石膏、知母。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x栀豉汤x〔批〕(按此方治懊 之剂) 
治汗、吐、下后,心烦满闷或痛,头微汗,虚烦不得眠,又复颠倒。心中懊 ,乃燥热怫郁于内也。 
山栀子 淡豆豉 
上锉一剂,水煎服。烦躁者,不得眠也,懊 者,郁闷不舒之貌也;烦者,火入肺也;躁者,火入肾也, 
故用栀子以治肺烦,豆豉以治肾躁。呕哕加生姜,陈皮。有宿食而烦躁者,加大黄。下后腹满而烦躁,加 
枳实、浓朴。下后身热而烦,加干姜、甘草。瘥后劳复,加枳实。 
x竹叶石膏汤x 
治伤寒已经汗、下,表里俱虚,津液枯竭,心烦发热。气逆欲吐,及诸烦热,并宜治之。 
石膏(二钱) 半夏(一钱五分) 麦门冬(去心,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上锉一剂,青竹叶、生姜各五片,粳米百余粒,煎服。热极发狂,倍石膏、知母。呕,加生姜汁。 
x温胆汤x〔批〕(按此方治不眠之剂) 治虚烦不得眠。 
陈皮(去白) 半夏(制) 茯苓 枳实(炒,各二钱) 竹茹(一钱) 甘草(五分) 加酸枣仁(炒,二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如心胆虚怯,触事易惊,加麦门冬、柴胡、人参、桔梗。 
x柴胡升麻汤x〔批〕(按此方治声嘶之剂) 治伤寒咳嗽声嘶,或咽喉痛。 
柴胡 黄芩 半夏 升麻 干葛 枳实 桔梗 知母 贝母 玄参 桑皮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x柴胡竹茹汤x 治伤寒潮热作渴,呕逆不止。 
柴胡 黄芩 半夏 竹茹 知母 甘草 
上锉,生姜一片,水煎服。 
x柴胡枳桔汤x〔批〕(按此方治喘咳之剂) 治伤寒胸胁痛,潮热作渴,痰气喘。 
麻黄 杏仁 桔梗 枳壳 柴胡 黄芩 半夏 知母 石膏 干葛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x解热下痰汤x(云林制)〔批〕(按此方治痰嗽之剂) 治结胸痰热气滞,咳嗽失声。 
紫苏子 白芥子 枳实 黄连 黄芩 黄柏 栝蒌仁 石膏 杏仁 乌梅 桔梗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x瓜蒂散x〔批〕(按此方治痰喘上吐之剂) 治伤寒痰壅脑膈,昏不知人,以此吐之。 
甜瓜蒂(炒,一钱) 赤小豆(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豆豉煎汤调服,以吐为度。 
x定心汤x(秘方)〔批〕(按此方治心慌之剂) 治伤寒瘥后心下怔忡。 
生地汁、童便各半盏,二味和合,重汤煮数沸服。 
治伤寒瘥后交接,复发欲死,眼不能开,口不能语。 
栀子三十枚,水三升,煎至一升服, 

卷之三
中寒
属性:x脉x 
大抵中寒,脉虚而微细。 
x证x 
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阴也。寒为天地杀厉之气,多由气体虚弱之人,或调护失节,冲斥道途,一时为寒 
气所中,则昏不知人,口噤失音,四肢强直,拘急疼痛者,先用热酒、姜汁各半盏灌服,稍醒,后用理中汤。 
x治x 
如寒中太阴,则中脘疼痛,宜理中汤。或加藿香正气散同服。寒甚脉沉细,手足冷者,附子理中汤。 
一寒中少阴,则脐腹疼痛,宜五积散加吴茱萸。寒甚脉沉细,手足冷者,四逆汤加吴茱萸。 
一寒中厥阴,则少腹疼痛,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甚者倍附子。此中寒比伤寒尤甚,若不急治,死在旦夕。 
一冷极唇青,厥逆无脉。阴囊缩者,急用葱熨法或吴茱萸熨法,并艾灸脐中与气海、关元二三十壮佳。 
一中寒虽燥热烦渴,可煎理中汤,水中顿冷服之。此寒因寒用之法也。若以寒凉治之。立死。 
x方x 
x五积散x 治寒邪卒中,直入阴经等证。 
白芷(七分) 陈皮(一钱) 浓朴(八分) 桔梗(八分) 枳壳(八分) 川芎(七分) 
白芍药(八分) 甘草(八分) 白茯苓(八分) 苍术(二钱) 当归(八分) 半夏(七分) 
肉桂(七分) 干姜(八分) 麻黄(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葱白头三茎,水煎热服。冒寒,用煨姜。挟寒,加吴茱萸。妇人调经,用醋艾。 
足浮肿,加五加皮、大腹皮。风痹,加羌活、独活、防风。腰痛,加牛膝、杜仲、小茴香。手足挛急,加 
槟榔、木瓜、牛膝。咳嗽,加杏仁、桑白皮、马兜铃。遍身疼痛,加乳香,没药、细辛。难产,加 
麝香、交桂。老人手足痛,合和顺气散。手足风缓,加乌药平气散。湿痹,加乌药顺气散。有湿,加槟苏散。 
按是方气味辛温,开郁行气,发表温里,大有回生起死之功,温寒燥湿之圣药也。夫寒湿属阴,燥热属阳, 
人之有病,不过二者而已。善用药者,以苦寒而泄其阳,以辛温而散其阴,病之不愈者,未之有也。余常 
用防风通圣散治热燥之药,生料五积散治寒湿之药。 
x理中汤x 治五脏中寒,唇青身冷,口噤失音。 
人参 白术 干姜(炮) 甘草(炙,各二钱)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寒湿所中者,加附子一钱,名附子理中汤。霍乱吐泻,加青皮、陈皮各一钱,名治 
中汤。干霍乱,心腹作痛,先以盐汤探吐,后进此药。呕吐,于治中汤加丁香、半夏各一钱,生姜七片。泄 
泻,加陈皮、茯苓各一钱,名补中汤。溏泄不已,于补中汤加附子一钱;不喜欢饮食,米谷不化, 
加砂仁一钱,霍乱吐下,心腹作痛,手足厥冷,于本方中去白术,加熟附子,名四顺汤。伤寒结胸,先于枳桔 
等药,服过不愈,加枳实、茯苓各一钱,名枳实理中汤。乱转筋,加石膏一钱。 
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 
白术,加桂一钱。悸,加茯苓一钱。苦寒加附子一钱。腹痛,去白术,加附子一钱。饮酒过多, 
及啖炙爆热物,发为鼻衄,加川芎一钱。 
x回阳救急汤x〔批〕(按此方治虚寒温补之剂) 
治伤寒初起,无头疼,无身热,便就恶寒,四肢厥冷,或过于肘膝,或腹痛吐泻,或口吐白沫冷涎,或战 
栗面如刀乱,引衣蜷卧不渴,脉来沉迟无力,即是直中阴经真寒证,不从阳经传来者。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半夏 干姜 肉桂 附子 五味子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呕吐涎沫,或小腹痛,加盐炒吴茱萸。无脉者,加猪胆汁一匙。泄泻 
不止,加黄 、升麻。呕吐不止,加生姜汁。仓卒无药,可用葱熨法,或灸关 
元、气海二三十壮。使热气通其内,逼邪出于外,以复阳气稍得苏 
醒。灌入生姜汁,然后煎服回阳救急汤。 
x四逆汤x 治寒邪直入三阴,自利不渴等症。 
附子(一枚,去皮脐,切作八片,生用) 甘草(炙,六钱) 干姜(五钱) 
上锉作二剂,水煎温服,取微汗为度。 
x姜附汤x〔批〕(按此方治中寒温热之剂) 治体虚中寒,昏不知人,身 
体强直,口噤不语,手足厥冷,脐腹疼痛,霍乱转筋,并宜调治。 
干姜(五钱) 附子(一枚,去皮脐,生用) 
上锉一剂,水煎服。肢节痛加桂。挟气攻刺痛,加木香。挟风不仁,加防风。挟湿重着,加白术。筋脉拘 
急,加木瓜。 
熨法 治寒邪直入三阴,无头疼身热,恶寒腹痛,下利清白,唇青面黑,吐沫口噤,或身痛如被杖,四 
肢厥冷,上过乎肘,下过乎膝,引衣蜷卧,不渴,脉来沉迟无力,及一切虚寒,并能治之。 
葱(切细,三升) 麦麸(三升) 盐(一斤) 
上用水和匀,分作二处,炒令极热,重绢包之,乘热熨脐,冷更易一包。其葱包既冷,再用水 
拌炒热,根据前用之,如大小便不通,亦用此法。 

卷之三
温疫
属性:x脉x 
阳濡弱,阴弦紧,更遇温气,变为温疫。左手脉大于右手,浮缓而盛,按之无力。 
x证x 
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悉由气运郁发,迁正退位之所致也。 
x治x 
冬应寒而反温,春发温疫,败毒散主之;春应温而反凉,夏发燥疫,大柴胡汤主之;夏应热而反寒,秋 
发寒疫,五积散主之;秋应凉而反淫雨,冬发湿疫,五苓散主之。凡温疫,切不可作伤寒症 
治,而大汗大下也。但当从乎中治,而用少阳、阳明二经药,少阳小柴胡汤,阳明升麻葛根汤。 
看所中阴阳,而以二方加减和治之,殊为切当。人参败毒散, 
治四时温疫。通用羌活冲和汤,治温疫初感,一、二日间服之取汗,其效甚速。 
x方x 
凡入温疫之家,以麻油涂鼻孔中,则不传染。出以纸捻探鼻深入,令嚏之为佳。 
一方以雄黄、苍术为细末,香油调敷鼻内。或用雄黄末,水调鼻内。虽与病患同卧,亦不相染。 
x宣圣辟瘟丹x 腊月二十四日井花水,在平旦第一汲者是也。盛净器中,量人口多少,浸乳香至岁 
朝五更时,暖令温。自幼至长,每人以乳香一小块,饮水一、二呷咽下,则一年不患时疫。 
x神圣辟瘟丹x(诀云∶圣神辟瘟丹,留传在世间,正元焚一灶,疫疠自祛蠲)〔批〕 
(按上方皆预防瘟疫之剂) 
苍术(为君,倍用) 羌活 独活 白芷 香附 大黄 甘松 三奈 赤箭 雄黄(各等分)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弹子大,黄丹为衣,晒干,正月初一平旦时焚一炷,辟除一岁瘟疫邪气。 
x人参败毒散x 治四时不正之气,冬应寒而反热,夏应热而反寒,春应温而反凉,秋应凉而反温,非其 
时而有其气,故病者大小无异。大抵使人痰涎壅盛,壮热如火,头疼身痛,项强睛疼,声哑 
腮肿,俗呼浪子瘟,或称虾蟆瘟。城市乡村,家户相类,悉根据本方加干葛。若寒热往来,必用小柴胡汤。(二 
方俱见伤寒条下) 
x加味柴胡汤x 治挟岚瘴溪源蒸毒之气,其状血乘上焦,病欲来 
时,令人迷困,甚则发躁狂妄,亦有哑而不能言者,皆由瘀血攻心,毒涎聚胃。 
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 枳壳 大黄 甘草 
上锉一剂,姜枣煎,空心服。哑瘴,食后服。 
x大力子汤x 治大头天行病,腮颊颈项肿胀,头疼发热,证似伤寒。兼治哑瘴。 
黄芩(酒洗,二钱) 黄连(酒炒,二钱) 桔梗(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连翘(一 
钱) 鼠粘子(炒研) 玄参(各一钱) 大黄(酒蒸,一钱五分) 荆芥(三分) 防风(三分) 
羌活(三分) 石膏(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治四时瘟疫,头痛发热,众人一般病者。(孙钝庵传) 黑砂糖一 
盏,入姜汁二盏,化开,令病患服之。当时憎寒壮热,汗出立愈。 
x二圣救苦丸x(万左川传) 治伤寒瘟疫。 
大黄(四两,酒蒸) 牙皂(二两) 
上末,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四十丸,绿豆汤送下,大汗为效。 

卷之三
中暑
属性:x脉x 
暑伤于气,所以脉虚、弦、细、芤、迟,体状无余。 
x证x 
夫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齿而入,伤心胞络之经。其脉虚。或浮大而散,或弦细芤迟。 
盖热伤气,则气消而脉虚弱。其外证头疼身热,口干烦渴,面垢自汗,倦怠少气,背寒冷热。甚者迷闷不省, 
而为霍乱吐利,痰涎呕逆,发黄生斑,皆是其症。又甚者,火盛制金,不能平木,肝邪独旺,以致搐搦,不省人 
事,其脉虚浮。浮者风也,虚者暑也,俗曰暑风。治宜黄连香薷饮加羌活,或只双解散加香薷。 
x治x 
大抵治暑之法,宜清心利小便为主。若自汗甚者,不可利之,以白虎汤清解之,次分表里治之。如在表, 
头痛恶寒,双解散加香薷,及二香散、十味香薷饮之类。在半表半里,泄泻须渴,饮水吐逆,五苓散主之。热 
甚烦渴,益元散清之。若表解里热甚,宜解毒汤、下神芎丸,酒蒸黄连等丸。或人平素虚弱,及老人冒暑,脉微 
下利,渴而喜温,或厥逆不省人事,宜竹叶石膏汤加附子半个冷服。凡夏月暑证,不可服诸热燥剂。若误用 
之,乃致斑毒发黄,小便不通,闷乱而死矣。 
一伤暑与伤寒,俱有发热,当明辨之。盖寒伤形,暑伤气。伤暑则恶寒而脉紧,伤暑则恶热而脉虚微, 
以此为异。经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治宜小柴胡汤加石膏、知母,或人参白虎汤主 
之。天时淫雨,湿令并行,苍术白虎汤主之。若元气素弱而伤重者,用清暑益气汤。 
一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苦头痛,发燥热恶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