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2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

第3节

2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第3节

小说: 2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获得职场前辈宝贵的指导。我们经常在韩剧中看到新来的员工恭恭敬敬地叫老员工〃前辈〃,因为工作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前辈对本行业的就业秘密和长期职业发展了如指掌, 他手中也积累了宝贵的人脉资源。如果能获得前辈的帮助,哪怕仅仅是一些经验的分享、 找工作的指导,你都很有可能少走一两年的弯路。    
(3)积累经验。如果你实习的工作性质和你的求职目标一致,那么即使短短一周的实习, 也能让你积累一定的经验。         
第12节:立定志向,让梦想照进未来   
● 立定志向,让梦想照进未来    
生活中有两类人:一种是非常清楚自己该做什么的人,另一种是糊里糊涂不知怎样打发日子的人。在现实中,很多人都是清醒的人,能够为自己所确立的目标孜孜以求。但也有不少人没有明确的目标,抱着模糊的人生态度。    
这里举个例子。你和你的对手们将要进行一场有趣的竞赛:看谁最早穿越玉米地,到达神秘的终点,同时手中的玉米又最多。也就是说,你穿越玉米地既要比别人快,手里的玉米又要比别人多,而且要时刻保证自己的安全……这是〃玉米地游戏〃的三个生存要素:速度、效益和安全。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时,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穿越玉米地。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这次的结果: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刚进大学时,大家似乎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而毕业时为什么差距会如此之大呢?很大原因就在于有的人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且将这种梦想变成一个目标。也就是说,你应该用想象力在头脑里把目标绘成一幅直观的图画,直到它完完全全成为现实。    
约翰·戈达尔自半个世纪前还是美国洛杉矶郊区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15岁的孩子,他拟了一个《一生的志愿》的表格,上面这样列着:〃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迈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主演一部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谱;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子;参观月球……〃他把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127个目标。当他把梦想庄严地写在纸上之后,他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实行。    
16岁那年,他和父亲到佐治亚州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洛莱兹探险。从这时起,他按计划逐个地实现自己的目标。49岁时,他已经完成了127个中的106个,还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荣誉。如今,约翰·戈达尔生活得很充实,很快乐,他依旧照着既定的目标前行着。    
拿破仑说:〃希望成功,就必须确立目标,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一本书的作者曾访问了几百个成功者,问他们有哪件事是他们今天已经懂得,但在年轻时却留下了遗憾的事情。在受访者的回答中,最多的一种是:〃希望在年轻时就有前辈告诉我、鼓励我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但是,任何前辈的指导都只能是参考。因为理想和志向是你个人的事情,只有你自己才能为自己制定一个最合适的志向。真正的成功者并不都是全能人,而是些优缺点分明的人,所以说找好自己的位置很重要。而大学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这个,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定好目标,并分析好要达到这一目标需具备哪些能力,有哪些要求,然后从各个方面去为其努力,这就是你在大学里所必须应该做的,也是最应该做好的。         
第13节:积极主动,创造机遇(1)   
● 积极主动,创造机遇    
一直以来,无论是平日的学习还是面临上哪所大学、读哪个专业这样的大事,我们都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指导,于是,我们习惯于一切事情都被动地等待他人的提醒和指导。其实,真正能对你所做的决定和选择负责的,也只有你自己而已。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也没有人比你自己更知道你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活出自己的价值是你的责任。许多同学到了大四才开始做人生和职业规划,而一个主动的学生应该从进入大学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那么,什么才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呢?    
积极的态度    
在大学里,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同学因为自己选择的专业不合自己的兴趣而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因为上的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而郁郁寡欢。几年前,一所非名牌的重点大学发生了一个悲剧:一位高分考生因未能如愿考上自己中意的名牌大学而在开学之际跳江自杀了。这件事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选择什么样的学校,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有时候并不能如你所愿。当你处在这样一个不满意的状态中,与其意志消沉,不如打起精神,换个角度看问题。有两个基督教徒一起去问牧师祈祷时能否抽烟。其中一个教徒先上前问:〃在祈祷时能否吸烟?〃牧师生气地回答:〃不可以!〃这个教徒闷闷不乐地走了。另一个教徒上前问道:〃在吸烟时能否做祈祷?〃牧师愉快地回答:〃当然可以!〃有时就是这样,同一个问题不同的问法就会得到完全相反的效果。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当我们改变不了客观时,就改变主观吧。伟大的心理学家阿弗瑞德·安德尔在花了一辈子的时间研究人类所隐藏的能力之后,他说,人类最奇妙的特性之一,就是〃把负的力量变成正的力量〃。    
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勇敢面对人生    
我曾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名为《大学生九宗罪》的文章……    
罪名一:生活腐化。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外出上街,常坐出租车;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对他人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         
第14节:积极主动,创造机遇(2)   
罪名二:堕落傍款。〃傍大款〃在今天的中国女大学生嘴里,说起来不再那么时髦了。时下全国高校的美女群就是绑款族,越是名牌大学越是公开,越是校花美女越有可能。〃傍大款〃也不再是社会女青年的特许,随着商品狂潮的冲击,女大学生也毫不逊色的投入这一新兴的〃第三产业〃,她们以自己年轻的肉体作为资本,参与绑大款的行业。     
罪名三:玩物丧志。一起床就开始玩《传奇》、半夜了宿舍楼还在激烈地打CS……〃日前,以〃CS〃(〃反恐精英〃的简称)、〃传奇〃为代表的网络游戏在大学校园中十分盛行,一些大学生甚至沉溺于网络游戏中,荒废了学业。     
罪名四:寄生依赖。大学生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收入,维持高消费无疑要依赖父母,有钱就花,花完就要,花得心安理得,全不顾父母的窘迫。在糟蹋父母的辛苦钱、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时,从未想过脱离寄生后的日子只能靠自己。     
罪名五:理性的侏儒。当今中国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三大能力:辨别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以及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大学生不敢怀疑现实、尤其是权威,无条件相信报纸、电视、教科书,用所谓的〃唯物辩证法〃来对待现实中的经济混乱、政治腐败,以及一切污浊的社会现象。     
罪名六:政治的冷漠与投机。一方面,大学生们表示自己厌恶现行政治,但同时,他们又不可避免、不顾廉耻地投靠现行政治。他们既不理解又不相信共产主义,但同时,为了各种实际利益,他们又踊跃参加党课学习,主动申请入党。面对中国的腐败潮流,大学生们并不痛心疾首,而一旦他们有机会,则决不放弃腐败的机会。     
罪名七:学术精神的失落      
他们睡懒觉、逃课、上网、打工、谈恋爱……但就是不肯认真读书。临到考试,他们便毫无羞耻地作弊,其作弊手段完全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至于学术论文,他们便四处剽窃、任意拼凑。他们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学术意识,一切为了混一个烫金毕业证,为了找一个出力不多、但报酬丰厚的工作,满足自己的高级物质生活享受。         
第15节:积极主动,创造机遇(3)   
罪名八:道德素质低下      
当今中国大学生中鲜有雅皮士,而更多的是嬉皮、泼皮。他们行为放荡,毫无基本的道德感。不尊重老师,不尊重同学,不尊重自身。教师上课,他们自顾聊天、吃巧克力、听随身听、化妆、呼呼大睡、半搂半抱着谈情说爱、打手机,旁若无人     
罪名九:生理与心理缺憾      
现在,大学里经常活动着的只有两种人:迷恋足球的男生以及练健美操的女生。某校一位女生刚爬上八楼,就犯了心脏病,死在楼梯边,另一男生则死在运动会800米跑道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差,他们缺乏信仰,缺乏毅力,缺乏进取精神和承受力。稍有成绩,他们便趾高气扬,得意忘形;遭遇挫折,他们便斗志全无,灰心丧气。即便是失恋这类生活小事,他们也无法承受,或凶残报复,或痛不欲生。颓唐、堕落、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篇文章虽然夸张了点,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大学生中呈现出的〃地狱现象〃。如今的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似乎在日渐淡薄,对待一切包括自己的学业、未来的态度均日趋冷漠化。有些人终日在迷茫中玩乐,又在玩乐中更加迷茫,最后忘了自己来到大学最原始的目标是什么,不再关心父母为了供我们读书所要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也不再懂得老师对我们的厚望和期待,终于不再提醒自己把肩上的担子担起来……我们开始了另一种人生的过活方式。    
直到有一天,毕业了却没有用人单位愿意接纳,踏出校门却不知道路在何方,我们才突然间发现,自己已经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很久了。或许那时,我们惟一可做的就是问自己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对自己负责,是为了走好今后的人生。    
不要等机遇上门,而是要把握住机遇、创造机遇。    
大学里,每到毕业时节,常常可听到某师兄、某师姐被知名企业〃预订〃的喜讯,这些喜讯让我们对这些师兄、师姐们的幸运羡慕不已。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点,就是这些幸运的降临恰恰是这些师兄、师姐们平时事事用心、处处认真的结果。         
第16节:积极主动,创造机遇(4)   
九年前,暨南大学二年级学生梁磊,凭着脑子里无数与众不同的新奇想法,以及源于对杂志和网络的热爱,创办了自己的网络杂志《磊周刊》。因为崇拜令狐冲,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令狐磊,并由此开始了一个人的〃江湖游走〃。    
很快,杂志引起《新快报》的关注,在头版予以报道。当时,令狐磊正在《南方都市报》实习,那天开会,领导指着《新快报》的报道训道:〃这才是新闻,你们怎么就不会考虑到这么新的报道?〃而令狐磊就在他们眼皮底下偷笑。     
2000年11月,身边的同学都在心浮气躁地寻找工作的机会,但不愿意和他们一样的令狐磊,试图借助网络杂志实现他的〃传媒突围〃。于是,他开始在《磊周刊》连载自己写的《传媒日记》。     
事情总是那么凑巧,或者说,机遇终将眷顾有准备的人。他在传媒日记中写的《中国主流杂志新格局》引起了各主流媒体的关注。《新周刊》总编辑封新城因为该文章来到《磊周刊》网站,约见了令狐磊,并最终录取他到《新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