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末当悍匪-第6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蛄角Ф嗳耍缛似锉慷永镉兴母霾祭镅翘赝牛饲Ф嗳恕!�
“现在他们两个军都达到什么位置了?”钱柏吉问道。
“伊尔库茨克军已经通过了我们在赤塔的边防所,目前正在向尼布楚进发,估计需要两到三天左右的时间。而到达雅克萨需要至少要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的时间。”
“这是为何?”
“因为尼布楚附近地区近日来连降大雨,附近的河流大多泛滥成灾。而雅库茨克目前刚刚出发……”
之后大家讨论起来,然后王晓小代表总参开始布置军事计划。
王一道:“第一步兵师,将部署在乌尔甚屯周围地区,负责对付从北方而来的拉杰茨方面军。由丘米坎港沿乌第河负责补给。”
“是!”钱柏吉站起来道。
“具体布置如下……”
“第二步兵师将部署在铎陈,负责掩护雅克萨要塞东侧方向,同时支援第一步兵师对抗拉杰茨方面军。”
郝跃站起来,道:“坚决完成任务。”
“第一炮兵师将部署在黑龙江南岸,随时支援雅克萨和漠河要塞。”
“是!”樊博道。
“第一骑兵师部署在柯尔古纳河东岸,一旦天气转好,可过河袭击尼布楚,攻击对方后勤线路。”
“是!”阿尔斯楞起身道。
王一此时道:“吴晓!”
“到!”电话一端传来声音。
“在第一步兵师到达乌尔甚屯防线之前,由你带人从庙街出发,负责阻挡对方拉杰茨进攻,最好能把他堵在外兴安岭中出不来!”
“队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吴晓高兴了!
“一旦第一步兵师赶到,你就返回庙屯,准备配合海参崴兵船,从海路越过外兴安岭,攻击雅库茨克。”
“是!”
“李霸山!”王一又叫到了大庆的李霸山。
“到!”
“你的部队离战场近,你先从大庆出发,到达后作为总预备队,任何方向上出现困难,都由你负责支援。”
第九十一章 大商统帅
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斯科别列夫,这个双手沾满中亚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出生于1843年的圣彼得堡。1868年毕业于俄国总参学院,有军事天赋,是俄国近代较著名的军事家。
1873年参加了远征希瓦的战争,屡立军功。1875…1876受考夫曼派遣去镇压浩罕民族大起义,在人员严重不足,后勤补给不畅的情况下,仅用几个月时间血腥镇压了这次规模浩大的起义,4万中亚各族人民悲惨遭屠杀。
1876年3月俄罗斯帝国正式吞并浩罕汗国,改为斯科别列夫任省长和军队司令的费尔干纳省。其在中亚任职时间不长,但非常凶狠,依靠军事手段来维持殖民统治。只要土著居民稍微表现出一点不满情绪,马上便会遭到血腥镇压。若是某地发现一具被打死的俄罗斯人的尸体,附近的村落便会被烧光。
其后他参加了第十次俄土战争,战绩辉煌。在1877年战争爆发后,斯科别列夫被从中亚调往欧洲,先是在俄军总司令部任参谋,后来担任混成哥萨克师参谋长,并行使师长职权。1877年7月的第二次普列文大战中,任高加索哥萨克旅旅长,8月猛功洛夫恰时,任独立支队队长(特种部队)。第三次普列文大战中任攻城左翼部队总指挥。以后担任16师师长,出色得指挥16师进行封锁普列文和在恶劣的冬季翻跃巴尔干山脉的伊米特里亚山口的行动。在舍诺沃决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878年2月攻占了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附近的圣斯泰法诺。为俄国最后在谈判桌上的胜利大大增加了砝码。
1878…1880升军长,1880年由于俄军在1879年攻打土库曼阿哈尔捷金绿洲(著名的汗血马——阿哈尔捷金马产地)的重镇格奥克*帖佩时,遭到英勇的土库曼人的沉重打击狼狈窜回。斯科别列夫又被调到土库曼前线,率领11000人的大军带着97门大炮再度大举入侵土库曼,在1881年1月12日攻占格奥克*帖佩,城堡内发现6500具土库曼人的尸体,接着斯科别列夫下令,不分男女老幼,又狂杀了8000名土库曼人。斯科别列夫晋升陆军上将获得一级苏沃洛夫勋章。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人和王一有些相似。
斯科别列夫在亚洲时的名言是:“在亚洲,和平的长久与短暂是与你对敌人的屠杀直接成正比的,我认为这确是一条定理。对他们打击得越凶狠,他们就安分得越长久。”
而今,这就是王一所要面对的主要敌人!
东北共和国被分成了两战区:西战区由驻守雅克萨的郑海涛负责,手下军队除了两个要塞军之外,还有第一炮兵师和第二步兵师的一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团。他们的对手就是中亚屠夫——斯科别列夫!一段时期内因为兵力上的弱势,郑海涛将被迫采取守势,借助要塞的坚固防御,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
东战区分成两步走,第一步由总参谋长吴晓负责,阻挡拉杰茨方面军穿越外兴安岭。若是阻挡不住,则退守乌尔甚屯。抵抗对方向黑龙江及庙街方向的进攻。第二步,由第一师师长钱柏吉负责,联合第二步兵师的一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团,围剿并且消灭对方。而吴晓将从庙屯出发,越过外兴安岭,攻击拉杰茨补给线和退路,甚至沙俄重镇——雅库茨克!
除了两大战区之外,王一还在柯尔古纳河东岸埋伏了第一骑兵师。
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现在都已经知道了消息,都在严阵以待。虽然王一的保险队,现在大部还在黑龙江以南的漠河境内,不过黑龙江将军定安对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奉吉黑三省将军中,无论是盛京将军岐元以及他的接任者——崇绮,还是关系还算不错的黑龙江将军定安,甚至那位与大商恩怨纠缠不轻的吉林将军铭安,此刻都觉得该帮助大商渡过这次难关。因为外东北是大清的土地,而与沙俄开战是国战,他们虽然不会直接参战,但是却暗中发动当地民众,甚至军队,帮助大商保障后勤,出力运输,王一很感动。
不光如此,大商的所有员工,价格联盟内部的所有成员,无论是真的爱国,还是给他王一面子,捐钱捐物。而大商征兵处也是人满为患,若不是王一强行压阻,今年大商附属中学第一批学生中那些年龄大些的学生,就要放弃学业,投笔从戎了!
不过与之相比,今年北京城内的局势,却异常诡异。因为原本的两宫,忽然在所有人的瞠目结舌中,变成了一宫!
慈安太后从4月7日偶染微恙,到4月8日傍晚突然病重,当日戌时,也就是19点~21点之间,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去世了。一个普通人死可能是没什么,不过大清朝两大权利支柱,突然折了一根。不知有多少人,在掐算其中的利益得失。不过对于比慈安还要大两岁的慈禧来说,一切都是从容不迫。安排葬礼,让王大臣们瞻仰慈安太后遗容,接着给慈安准备上好的棺椁,也就是金匮!把所有事情都办的……嗯,妥妥的!让所有人都挑不出一个错来!因为这个在权力中泡了太久的老娘们知道,她已经没了制肘,她可以站在大清王朝权利的最顶峰,用后半辈子的时间,一览众山小,以及夹杂其中的魑魅魍魉!看他们惺惺作态,看他们丑态百出。上半辈子我忍人,下半辈子人忍我!
而与之相对的,恭亲王奕䜣则少了一个可靠的盟友,稳定的三元权力中心,忽然成了两极!而自己还是势弱的一级。他的权利之路开始走下坡,中法战争之后,他也学会了夹起尾巴做人。
大清内部的权利斗争,王一一项没多大的关心。他知道原本的历史,除了外东北地区出了改变之外,其余地方该死人死人,该生人生人。对于发生在外东北这场大商与沙俄人的战斗,真正关心的除了三省将军之外,再有就是已经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左宗棠,还有就是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
给他们二位发去电报,说了目前的形式之后,王一去了大商造船厂。
张敬孝如今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爹了,在那对把王一折腾够呛的龙凤胎之外,去年他媳妇秦鸾再次生了一个儿子。对这种事,王一难免腹诽上几句,这晚上活儿挺勤啊!
自从得了外东北地区之后,大商造船厂就繁忙了起来。除了原本的君子号第三艘姐妹舰之外,还开始制造小型炮艇。二十五米长,内部使用大商独门锅炉,以燃油作为原料,排水量在三百吨,船速轻松达到了25节,装有一门120mm速射火炮,外加两挺电驱加特林机关炮。
目前已经制造了八艘,其中六艘被送往庙屯,两艘留在海军基地使用。
船舶设计院那艘建造已经耗资快五百万大商银币的无畏舰,此时还只是一个雏形,重炮正在研制中,估计即使一切顺利,也还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全部研制完成下水,再加上一年的海试,够王一再念一次大学本科的。不过即便这个研究速度,王一也感动很满足了!船厂里一半左右都是外国人,他们都加入了大商国籍……现在是东北共和国的国籍。也正因为有他们的帮助,大商才能走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稳。当然,王一也算对得起他们。住得好,吃得好,养老,医疗,工伤,意外,造船厂给他们在大商保险公司投了四险,孩子可以进入大商附属小学读书,完全没有后顾之忧。除了保密措施极度严格,让初来之人有些不太适应之外,这里就是人们的理想家园。
船工们操着各国方言,跟王一打着招呼。因为他总过来,所以彼此都很熟悉。
张敬孝此时道:“先生,他们说您要去前线?”
王一一愣,道:“我去做什么?我还是个孩子!”
张敬孝笑道:“当年可是您带我们去剿灭土匪的!那时的您才是个真正的孩子……生理上的。”
王一无所谓,道:“打仗这种事,你不能总指着我一个人吧!”
张敬孝点带头道:“先生,说的是!不上战场亲自指挥,永远锻炼不出一个好的军事家。空谈者比比皆是,其中多半不是赵括,就是马谡。”
王一摇摇头,道:“赵括和马谡未必就不是良将,可惜机会给的太少,锻炼得不够!而且第一次就给那么大的压力,这是揠苗助长。若是多几次经历,不论胜败,我看多半还是能打出来的。”
张敬孝倒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
王一道:“我不否认天地下有天才这回事,但是更多的还是后天培养!赵括和马谡打失败的这两场仗,与其说使他们俩的问题。不如说是选这二人作为主帅的那两位决策者的问题。就像一个孩子没学好,那不是孩子的责任,是老师没教好!”
“老师的意思是……”
“斯科别列夫别看他在中亚能够纵横无双,但是在大商的一亩三分地上,他就等着死吧!第一批十万人不成,我就招二十万,二十万不成,我就四十万!我把我所有的部下都要练成百战之师。我允许他们犯错误,可以打败仗,我会为他们铺好后路。只为让他们能够放手一搏!”
第九十二章 游击战
在大清做生意其实是件满累的事情,因为所谓的厘金制度,从最初的百里抽一,执行到现在早已经突破了“一”的界限,少则二三厘,多则四五厘。问题是在一个地方落地需要收税,运输过一个厘卡也要收税,所以一个商人进行长距离买卖,谁都可以想象其中税金之重。不过每当看到这里时,王一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后世的那些所谓高速公路收费站,感情人家是和大清末期的厘金制度一脉相承的。
不过怎说后世也比清末强盛,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高速公路收费站能本国商人和外国商人一起歧视!没有搞特殊化!而清末则窝囊多了,列强的一份份不平等条约签下来之后,列强们只需向由英国人赫德领导的大清海关上交5%的关税,其后就不用再在地方上被收取厘金。这里面的一进一出,迅速抹平了本地商家的本地优势和大清低廉劳动力的成本优势,给列强向大清倾销产品赋予了条件和特权……
说句题外话,要是活在清末的话……哥们儿要买个Iphone或者ipad3是不是能便宜点?
正是因为税收制度上的差异,所以王一当初才坚定地收购了旗昌洋行的大部分股份,一方面能获得稳定的内外贸航运能力,另一方面也算是拿到了一张免厘金牌照。
大商现在是走两条贸易路线,一条是真正的国外贸易,向国外出口大商本身的高科技产品。另一条就是出口转内销路线,不过这也是被逼无奈后的权宜之法。
王一本身对偷税漏税,变相抗税是没什么心里挂碍的,心安理得的很。他并没伤害平民百姓,这么做只不过是把本应该被清廷地方政府拿走的厘金,间接放回了百姓的腰包。而大商的产品大多也有没外地竞争者,许多连外国竞争者都没有,所以也谈不上打击了本地商家。
大商在过去几年收入是非常喜人的,靠着旗昌这牌子行走大清大江南北。不过大商真正获利最丰厚的却不是那些产品生产企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