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逍遥王爷-第6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公主肯定地点头,四下看了看,又小心地低声道,“已经有人来通知了,姐夫啊,你可是说过带我去大唐的。而且我想见见那位被你称道的弟弟”
李恪不禁苦笑一下,搞了半天,她是想跑出去玩,摇了摇头,心想这样也不错,能不能去是她的事,自己只管去找李泰就成了。当下拉小公主去找她姐姐,在这处古堡,是作为李恪暂时居住的地方,他也能算是个主人了,毕竟在阿拉伯,女子的权力可不高。
。。。。。。。。。。。。。。
而在大唐国内,非洲的甘棠国在贞观十年(636年)向唐朝入贡,据载,甘棠在“大海南”,今人认为应在“非洲东海岸”。殊奈国在“林邑南,去交趾海行三月余日”,被史家目为“绝远”之地,殊奈国自古未通中国,在贞观二年(628年)十月,曾首次遣使唐朝。
李泰等人是去了波斯,但对非洲的帮助也开始进行,大唐以商业贸易为由,船队与波斯湾南部沿海停下补给之后,直接越过阿拉伯半岛的也门,进入红海地区或非洲东海岸。原本要最晚至9文学上半叶,唐朝人才对东非沿海某地的风俗、物产及其与大食的关系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商船等在东海岸登陆的先经过孝亿国,即古代的上埃及(Siut,埃及南部——尼罗河上游)再向下埃及(勿斯离国)进发,也就是自公元前三、四文学开始,一直被外族占领、统治的埃及部分,处于尼罗河汇入地中海的区域。
对于与非洲的贸易,大唐选择了陶瓷。在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陶瓷与丝绸一样,也是连接东西文化交流的纽带。与丝绸不同的是,陶瓷器具有沉重和易碎的特点,对于以畜力运输为主的古代陆路贸易而言,大规模、长途转输陶瓷器皿,存在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而海上交通的发展则使陶瓷器皿的大规模出口成为可能。
唐代在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考古工作者在全国各地发现了许多唐代生产陶瓷的作坊和窑场遗址,大体上说,唐代陶瓷生产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在制作绿釉和褐釉陶器技法的基础上,在北方出现了以釉彩绚烂、造形生动着称的“唐三彩”陶瓷器,唐三彩器物有许多是用来作陪葬的冥器。二是北方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和南方越窑生产的青瓷器以制作精美、技艺高超、特色鲜明,成为唐代两大陶瓷系统。
如同香料作为唐代海上对外贸易重要进口物一样,陶瓷器是唐代海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品。本文学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朝鲜、日本、越南、柬埔寨、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阿曼、也门、土耳其以及东非、北非各地,都发现了中国古代的陶瓷制品,这些陶瓷制品的发现表明了古代海上贸易活动的繁荣状况。其中在“日落之地”东非及北非沿海,特别在是埃及的福斯塔特(Fustat)发现的大批唐代陶瓷残片,以及在“日出之地”日本各地出土的大量唐代陶瓷,最具有典型意义。
唐朝外销陶瓷不仅丰富和便利了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对输入地的手工业生产和审美情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了输入品外,福斯塔特(南地中海和北非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埃及土伦王朝时期,是尼罗河流域的中心城市)陶瓷残片大部分是本地产品,这些产品的突出特点是,它们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中国陶瓷器的仿制品。如多彩纹陶器和多彩划刻陶器仿唐三彩,白釉陶瓷仿唐代白瓷,而黄褐釉线刻陶器则是越窑瓷的仿制品。同样的情形还出现于波斯,八九文学时,当唐三彩和输入波斯之后,在本地很快就出现了多彩彩纹陶器和多彩线刻花纹陶器,人们将这种华贵的陶器形象地称作“波斯三彩”。这时在邢州白瓷的影响下,在波斯还出现了白釉蓝彩陶器。大量当地仿唐陶瓷器的发现,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唐朝文化对世界各地文化产生的强烈的吸引力。当然这些输入地生产的陶瓷器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唐代器物,而是经过改造,具有了本民族的风格。
直接将大唐文化、商品注入非洲,这是李泰想出的主意,趁这白衣大食不敢与大唐闹翻的期间,只要李恪还在白衣大食那,李泰坐镇萨珊波斯。大唐可以先一步将手伸向埃及,原先历史中的埃及因进入铁器时代晚于西亚、北非,灌溉工具落后,金矿挖掘过多,黄金来源减少被他国灭亡,自此开始了上千年的奴役生活。如今直接让大唐去影响埃及,这也是不得不做的,毕竟埃及离阿拉伯半岛太近,只有直接让大唐的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进行冲撞了,这是试验大唐儒家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对抗的一次尝试,但关键是能否做到将大唐文化传播来。这是与时间比赛啊,西线、北线僵持,东线回复战斗力,大唐军队早日到达波斯,那事情就开朗许多了。
第十五章 丝绸之路文化传播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有一条着名的圣训,称:“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表明了阿拉伯世界了解中国的迫切愿望。与亲历西亚的唐朝人相比,东来中国从事贸易及相关活动的大食人要多得多。直接将唐文化西去;但却是将儒家教义西传,陆路缓慢就走海路,不仅要在埃及产生影响,还要在沿途等影响到白衣大食统治地区。大唐人在白衣大食地区可是十分吃香的,这个落后民族十分渴望能了解大唐,了解中国文化。这是为何李泰敢大胆提出的缘故,李世民也欣然同意将大唐的影响力通过文化交流向西,虽然儒学在中亚、西亚、北非未必会发展得如何,但至少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尤其是大唐时期,中国领先于整个世界。要想改革国内一些不适合的文化,还得靠引进其他文化,对外交流方可。而西方很多东西都非常值得嘘唏和引进,与阿拉伯世界的交往也势在必行。而白衣大食阻挡在大唐西进的道路上,若要与拜占庭等联系,除了草原丝绸之路外,沙漠丝绸之路仅可以贸易与文化交流为主,作为借口。
在与唐朝长期交往的过程中,大食的器物也传入了中国。唐代的伊斯兰玻璃器就是突出的代表。伊斯兰玻璃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所周知,在罗马时代玻璃制造业曾达到了相当高超的水平,当欧洲进入中文学黑暗时代之后,玻璃制造也随之衰败。阿拉伯人在7文学占领地中海东岸地区之后,继承了罗马精湛的玻璃制造工艺,并使之发扬光大,形成了玻璃器制造史上的伊斯兰时代。近年在西安法门寺唐代地宫中出土了约20件完整的玻璃器皿,为研究伊斯兰玻璃器和唐朝与大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而原本早在贞观十七年(643年)拜占廷国王波多力遣使献赤玻璃、绿金精。与波斯、大食不同,唐朝与拜占廷距离辽远,直接交往也并不频繁,相互间的了解往往并不真切,如《旧唐书》描述拜占廷的宫殿称:“其殿以瑟瑟为柱,黄金为地,象牙为门扇,香木为栋梁。”一望可知,这种描述中有非常浓重的夸张成分,但正是这种理想化的传闻,为双方增进了解,促进交流提供了强烈而恒久的动力。
走草原丝绸之路的一个目的在于联合西突厥。在突厥人之前,丝绸之路交通主要是沿着欧亚大陆腹地的边缘地带进行的,当时的交通路线主要是将中国、印度、波斯和罗马连接起来,而通往罗马的道路则需要从波斯境内通过。在东方与拜占廷帝国间的丝织品贸易中,波斯人长期都充当着“中间人”的角色,并得到了丰厚的收益。古代丝绸之路贸易的显着的特点是,这种贸易是通过“转手”的方式进行的,买方与卖方往往并不是商品的直接消费者或生产者。在漫长的丝绸之路上,贸易物品在流通过程中一次次地在大的商业集散地“转手”,然后陆续转入消费者的手中。减少中间环节不仅意味着生产者能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意味着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作为中介的波斯人在东方与拜占廷帝国间的丝织品贸易中得到的利益越多,对突厥或拜占廷利益的损害就越大。对波斯人而言,尽量维持丝绸之路贸易的原有格局,是保持自己优势地位的最有效的手段;而对于罗马人和突厥人来说,当务之急则是改变丝绸之路贸易被波斯人控制的局面,以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罗马人和突厥人共有的改变丝绸之路贸易原有状况的强烈愿望,对唐代草原丝绸之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突厥汗国是6文学中叶由突厥人建立的游牧政权。在最兴盛的时期,突厥汗国统治了东尽大漠,西至里海,南抵波斯、印度的欧亚内陆广大地区,使许多较小的草原或森林居落,以及被荒漠隔开的相对孤立的绿洲社会都打上了深深的突厥的烙印,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各种古代文明之间久已存在的联系。正如汉、唐等朝代在世界各地对中国的称谓中所起的重大影响一样,在西方,突厥的名称甚至取代了旧有的“斯基泰人”的称呼,在许多文学中,成了“野蛮人”的通称。反映出突厥政权在东西交往的历史上所起的重要的作用。
这场亚欧大陆变动,突厥这一民族也是有必要拉近来的,不管大唐是否将之消灭,至少目前还是要通过这一民族适当得给西方施加压力。而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唐趁此机会一举消灭西突厥或削弱乃是有利的。
与西突厥汗国的斗争,贯穿于唐朝初年经营西域的整个过程之中。贞观初年,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去世之后,西突厥汗国分裂成了泥孰系与乙毗咄陆系两派,双方为了争夺大汗的位置,互相征战不已。唐朝最初虽然没有介入西突厥的内战,但是始终坚持以泥孰系西突厥为正统,并将势力范围向西推进到了伊吾,设立了伊州。贞观十二年(638年)之后,乙毗咄陆可汗迅速向东方推进,引起了西域东部地区局势的大变动,原来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的高昌国也倒向了乙毗咄陆可汗,转而与唐朝为敌,图谋联手攻击伊州。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唐太宗毅然发动了对西域的战争,驱逐了乙毗咄陆系西突厥在西域东部的势力,消灭高昌国,并在高昌、北庭等地设置了西州和庭州,与伊州一起推行与内地相同的制度。唐太宗还不顾大臣的反对,在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留兵镇戍西域,将唐朝的势力范围推进到了西域东部地区。
如今李恪人在白衣大食控制下,西突厥内乱,波斯、拜占庭无力东顾,大唐若以势如破竹之势西去,大破西突厥全境,将西边疆域推进到萨珊波斯东部。那么,纵使宗教狂徒组成的白衣大食,也该明白大唐决非好惹的,大唐的军事力量有多强了。
而若是唐朝对西域的长期统治,使西域社会摆脱西突厥各派长期混战的局面,促进了西域各国生产的发展,又能为陆路交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物质保障。大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都将会被大唐囊括,也通过草原直接与拜占庭贸易,也可以间接通过波斯与白衣大食贸易。而大唐的影响力,也等若是直接影响到了波斯,在这个古老的帝国中,几种文明相遇,大唐完全可以把这文化交流中最好的引进大唐。
。。。。。。。。。。。。。。。。
长安魏王府,因为李泰离开已经一年多,众女则依照李泰早就安排好的计划行事。
菊儿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有些恼火也有无奈,而武媚娘等几女则略微好笑地看着她,“这殿下也真是,去了这么久,连封家书都没有,他自己在那享乐,而我们则在家给他打白工,哼!”说完,小嘴一撅,不乐意地坐下了。
原本正悠闲地坐在草地上的崔莺莺,也不禁皱了皱好看的眉头,“殿下他到底想干什么?怎么又要渗透印度?还要将大唐的儒家、道家文化以及其他一些文化传去印度呢?虽说这印度是西南丝绸之路的要点,但他并未得罪大唐啊?”
听到崔莺莺这么一说,武媚娘也不禁苦笑,想起了李泰的话。贞观十四年(640年),唐玄奘与拘摩罗王一起晋见戒日王,戒日王谈起他听到的有关太宗李世民即位前的传闻。当李世民任秦王时(618626年),民间作“秦王破阵乐”,摹拟战阵动作,歌颂他的武功,这首歌舞曲在唐朝流传甚广。戒日王对玄奘提及“秦王破阵乐”,并说“闻其雅颂,于此久矣”。破阵乐迅速在天竺得以传播,可知唐朝与印度间的文化交流信息非常迅捷,而且唐朝音乐舞蹈,也曾对印度产生了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度,与其他地区一样,印度的蚕丝也是由中国传入的,除了丝以外,中国传往印度的还有纸和钢等一些物品。
而印度传入中国的,则是那无能的佛教,最后他自己国内佛教被灭,却可耻的让大唐来流传,还有逃亡大唐传播教义的。贞观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