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龙剑啸清风 >

第7节

龙剑啸清风-第7节

小说: 龙剑啸清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正待出门看个究竟,那汉子已大踏步地走了进来。只见此人三十余岁年纪,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步伐稳健,身手矫捷。背上背着双钩。一看此人,便知是一位练家子,众人心中一凛,皆将兵器操于手中。
  袁天罡最先按捺不住,一拍凳子道:“你这鸟汉!哪里来的道理?只许给你家哥哥瞧病,就不管俺家兄弟的死活么?”
  那汉子似也脾气不好,将虎目一瞪道:“你这贼囚,为何骂俺?”
  袁天罡怒道:“爷爷今日不光骂你,还要打你!”不等说完,举起钢叉就向那汉子叉来。那汉子身手也不弱,后退两步,抄起双钩,一招“霸王卸甲”,连消带打。袁天罡亦不示弱,一招“力拔千钧”,二人的兵器钩挂在一起,搅的难舍难分。可怜莫大夫家的桌椅板凳,被这一叉一钩,砸得支离破碎。
  莫言乾又不敢上前相劝,只得在旁边告饶:“二位英雄且住手,有事好商量。”
  二人正斗得兴起,哪里管他。忽听门外传来一声:”住手!“只见又来了两名好汉,走在前面这位,眼如丹凤,眉似卧蚕,身高九尺,背负双枪,肩膀上还裹着纱布。
  另一条黑衣汉子,手提一口朴刀,腰中别着一把云龙吞口的软剑。
  司徒登一眼便认出了那使双枪的汉子,正是昨夜被自己所伤的双枪客,不禁心头一紧,心思一场血战在所难免。纵然能擒得这三人,自己也恐难全身而退。了空和尚早已提起了禅杖,枯竹道长长剑在手。
  司徒登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忙将袁天罡拉过一边,一拱手对三人言道:“三位英雄,今日且罢斗,三日之后,便是比武大会。咱们的恩怨,到时在比武大会上一并了断,如何?此处乃是莫大夫的宅院,我等皆承莫大夫的情,打烂了他的家私可不好。”
  言罢,从怀中掏出三张红底烫金的帖子,上书“英雄帖”三字,双手递与双枪客道:“昨日误伤大侠,还望海涵,此间一概费用,小弟愿为承担。”
  双枪客鼻中哼了一声道:“不必了!三日后见!”
  司徒登一行人忙匆匆向莫言乾告辞,回府而去。那使双钩的汉子余怒未消,问双枪客道:“刘大哥,这人伤了你,还害了三位弟兄,难道就这样放他们走?”
  那提朴刀的汉子插言道:“二哥莫恼,大哥自有计较。”
  原来这三人正是闯王手下大将,那领头的大哥姓刘,名宗敏,擅使双枪,轻功也甚是了得。那使双钩的姓孙,名有望,性刚勇,擅使双钩,专锁拿敌人兵器,有万夫莫当之勇。插话的是三弟,姓田,名见秀,一把朴刀使得出神入化。腰中一把缅铁软剑,更是轻易不出鞘,出必见血。乃是防身保命的利器。
  刘宗敏缓缓言道:“二弟休怒,这六人,个个都是高手。若真打起来,咱兄弟三人恐怕要命丧于此。死倒不怕,只怕误了大事,有负闯王所托。”
  孙有望,田见秀二人纷纷点头称是道:“大哥言之有理,今日且饶了这厮,三日后再找他们算账!”
  刘宗敏道:“四妹接李公子,已去了大半日,为何还不见回来?李公子足智多谋,若得他来出谋划策,则事可成矣!”
  孙,田二人喜道:“对呀!咱们的大军师就要来了。有他出点子,这仗就好打了。大哥莫急,待兄弟去寻。”
  刘宗敏叮嘱道:“此处比不得军营之中,行事切勿鲁莽。”
  二人抱拳道:“大哥放心,但接得李公子,立马就回。”
  说罢大步流星出得院来,跨上马,飞奔而去。
  南京古称建业,自孙权迁都于此后,历经南北朝,隋唐宋元。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驱逐元蒙,复我华夏,又定都于此。六朝繁华,千年古都,一片繁华盛世。街道集市亦是热闹非常。
  二人骑着骏马,一边观赏沿途街景,一边向码头疾驰。及至码头,见一群人围在一起,吵吵嚷嚷,似要动起手来。二人皆是好打不平之人,见状忙下马,朝人堆中挤来。
  只见一个背着竹竿的老汉正与几名小吏争执。那几名小吏个个生得肥头大耳,五大三粗。再观那老汉,佝偻着背,身形枯瘦。
  那小吏一把揪住老汉胸前衣襟,大声道:“老东西,还敢抵赖!明明在你竹杠中藏着私盐,人赃并获,还有什么可说的?你是认打还是认罚?若认罚时,交上十两纹银,咱放你走。若要认打,嗬嗬!保管打得你屁股开花,还要重重治上你一罪!”
  老汉嘴角还留着一丝血迹,想必刚才还动过手,只见他拱手告饶道:“官爷饶命,官爷饶命!小老儿在山中砍柴为生,哪有本钱贩卖私盐?如今侯爷封山,改建园林,断了我等的生计,没奈何帮人扛竹竿,赚几个铜子,孰知里面竟藏有私盐。呜呜!俺如今穷得跟鸡脚杆一般,哪有油水可刮。官爷就是将竹杠敲破了也没用啊!”
  说罢老泪纵横,惹火了那小吏,又是一巴掌扇了过去,“啪”的一声脆响,口里还怒骂道:“还装蒜!没钱给就跟我上衙门。”
  孙,田二人见这小吏欺人太甚,正欲动手。忽闻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来,定睛望去,只见一红衣女子与一白袍公子携手而来。正是四妹红娘子与军师李岩。
  只听红娘子笑道:‘诸位官爷,为何与一个老汉过不去?”
  那几名小吏见了红娘子这般标志的人物,不禁眼前一亮,嘻嘻哈哈的围了上前道:“小娘子,莫非与这老儿沾亲?”
  红娘子道:“不曾沾亲。”
  “那就是与他带故咯。”小吏问道。
  “亦不曾带故。”红娘子答道。
  “那你为何多管闲事?〃众小吏道。
  红娘子道:“天下人管天下事,俺就偏爱管这天下不平之事。我且问你,你说这位老伯贩卖私盐,盐在哪里?”
  那领头的小吏道:“刚从竹杠中起获的十包私盐,罪证如山,岂容抵赖?”
  红娘子笑道:“那好,劳烦官爷将这十包都打开。若是私盐,便带这老伯去见官。若不是,便要放了这位老伯,还要赔偿他汤药费。”
  众吏怒道:“哪里来的野丫头,好没分数,这呈堂的证物,岂是让你随便看的?”
  红娘子道:“俗话说的好,拿贼拿赃,捉奸捉双。你们既然说这是赃物,为何不敢亮给大家看?难道其中有鬼?”
  言罢长剑出鞘,将那十包纷纷挑起,玉腕一抖,一瞬间刺了十下。顿时一股白雾,随风飘散,围观众人纷纷掩鼻后退,原来却是石灰粉。
  那几名小吏躲闪不及,个个弄了个灰头土脸,不禁恼羞成怒,拔出腰刀,纷纷喝道:“大胆狂徒,竟敢毁坏证物,戏弄官府。快快束手就擒!”
  红娘子也不答话,仗剑相迎。孙有望,田见秀二人也冲了过来。三下五除二就把这几名小吏给收拾了。
  孙有望不解道:“奇怪!奇怪!方才明明看到十包私盐,如何转眼间就变成了石灰粉呢?”
  田见秀哈哈笑道:“二哥,你难道忘了四妹以前走江湖卖艺时曾经学过变戏法么?”
  红娘子亦笑道:“这不叫变戏法,这叫障眼法。还是李公子的点子多,若是依俺的脾气,早就冲上去将这帮狗奴才一顿砍杀了。”
  孙有望道:“咦!李公子呢?方才还跟你在一起的。”
  红娘子将嘴努了努,道:“还不是去干他的老本行了。每到一地,他都要宣扬闯王的好处。”
  三人回头望去,只见李岩拿出十两银子赠与老伯,转身对众人道:“众位乡亲父老,在下初来乍到,本不敢多管闲事。只因见这位老伯委实可怜,不得不拔刀相助。这位老伯原本靠打柴为生。只因官府封山禁林,断了生计,靠肩挑背扛养活一家老小,勉强糊口。哪知这些恶吏就是不肯放过穷苦人,青天白日诬陷好人贩卖私盐。官盐的价格年年涨,近两年更是涨得离谱。一斤盐比一斤肉还贵,老百姓哪里吃的起?纺织娘,没衣裳;挖盐人,喝淡汤。官府不许老百姓买卖私盐,自己却凭官盐生意牟取暴利,完全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这等腐败的官吏该不该打?”
  一番话说得众人动容,纷纷拍手称快道:“打的好!该打!”
  李岩接着言道:“金陵乃一方福地,物产丰盛,饿死人少。河南,河北,陕西一带,连年大旱,家家户户都有人饿死。官府不仅不施救助,反而派兵镇压饥民。如今这些灾民皆拥我闯王为主,齐曰“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若是我主闯王至此,断不会令诸位乡亲再受官府欺压。”
  众人听得正有兴致,街口突然来了一队官兵,大声喊道:“快快捉拿反贼,休叫他们跑了!”
  众人忙哄的一声散去。李岩,红娘子等四人亦夹在人群中,偷偷跨上马背,两人一骑,扬尘而去。###第10章 江湖豪杰聚 比武论英雄
  紫金山下,玄武湖畔,这几日格外热闹。形形色色的江湖人物齐聚此地,三五成群,携刀带剑。这群江湖人物长的凶神恶煞,加之言语粗鄙,周遭商户哪敢招惹,纷纷关门闭户。
  只有一家酒楼,非但不关门,楼中灯火日夜不熄,这便是翠香楼。这几日从三山五岳赶来参加“魁爵大会”的武林人士纷纷到翠香楼聚集,一时间好不热闹。
  出翠香楼东行五百步便是玄武湖,中间一块空地上已搭好擂台。台四周立着四根齐腰粗的朱漆木柱,正前方木柱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三山五岳豪杰汇聚于斯,以武会友。”
  下联是:“九州四海英雄云集此地,论功授爵。” 台上方横挂一副大红横幅,上书“魁爵大会”四字。
  擂台正前方,摆着一排太师椅。正中一张镂空雕花镶玉楠木椅上端坐着一官服长者,正是司徒戚。左手边须眉皆白,身着袈裟者,乃是少林住持慧言大师。右手边一袭道袍,面容清瘦者,乃是武当掌门清虚道长。两旁依次坐着峨眉派掌门绝尘师太,昆仑派掌门费长青,崆峒派掌门廖化龙,点苍派掌门丁不凡。其后立着一排人,皆是门下弟子。再往后,或坐或立,皆是此次武林大会请来的英豪,有山寨的大王,水路的舵主,黑道的枭雄,白道的侠士;帮主,寨主,门主,舵主,咸集于此。有的初次相逢,有的久未谋面,互道问候,共话江湖,一时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正热闹时,忽闻鞭炮声响,鼓乐齐鸣。一白衣公子跃上擂台,冲台下一抱拳道:“各位英雄,小弟司徒登,奉家父之命,接待诸位数日,想必大家都已认识。此次比武大会,乃奉当今圣上御旨,招纳江湖英雄,武林豪杰。但凡愿为朝廷效力者,一律加官进爵,荣华富贵指日可得。只是有一条,武功有高低之分,官爵亦有大小之别。是以今日之大会冠名以魁爵大会,就是要在武学上分个高下,以便授以相当的官衔。待剿贼成功之日,再依功劳大小,授以不同的爵位。大丈夫报效国家,无非求个封妻荫子。今日朝廷广开进贤之路,此乃千载难遇之良机。诸位英雄切勿犹疑等待,只管将压箱底的真功夫都使出来!”
  “好!”,“要得!”台下一片鼓掌叫好声。自古名利动人心,江湖好汉亦然。司徒登这一番话,显然将台下群豪的激情调动了起来,不少人跃跃欲试。司徒戚眼见此景,拈须微笑,心思:“登儿平素虽然顽劣,临到大事时,却不怯场,将来堪以大用。”
  台下群豪虽有跃跃欲试者,却都自知本领有限。今日比武大会上高手云集,谁也不敢第一个上去打头阵。司徒登见无人敢上台,忙给袁氏兄弟使眼色。袁天罡早就按捺不住,见司徒公子示意,再无顾忌,一提钢叉,使一个“旱地拔葱”跃上台来。
  台下有认识袁天罡的江湖朋友,纷纷打趣道:“袁老大,就你这两刷子,还敢跑到台上献丑?”
  袁天罡也不恼,咧嘴一笑道:“你们懂得甚么。袁某自知武艺低微,今日上得擂台,只为抛个那啥的砖,引块那啥的玉。给司徒老爷,司徒公子捧捧场。若似你们,个个跟羞姑娘一般,舍不得抛头露面,那这武林大会岂不冷了场?”
  袁天罡快人快语,一番话说得台下大笑。玩笑开过,袁天罡整了整衣襟,冲台下一抱拳,正色道:“列位英雄请了,在下袁天罡,乃石佛山灵光寨二寨主。今日有幸与各位武林同道相聚于此,若有哪位英雄不嫌袁某武艺低微,请上台来指教。”
  话音未落,只见人丛中一道身影“嗖”的一声窜了上来,一个“鹞子翻身”稳稳落在台上。台下已有人喝彩:“好轻功!” 袁天罡上下打量了一番,只见一个黑脸膛的汉子,穿一身黑色短打紧身衣,足蹬一双牛筋弓底靴,手中拿着一把九节鞭。心思:“乖乖!好黑的汉子。手中拿根哭丧棒,就成黑无常了。这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