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第18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高智耀大惊失色,立刻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此事当真?”
“当然是真的。”高贤淑道,“你们这些在外为官的。却闻所未闻。那就说明王总管或是国主并不太信任你们,怕会出乱子呗!”
“怎么会这样呢?”高智耀喃喃自语。仍然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国主能走到这一步,真是出人意料啊。”
“出人意料的事情还不止如此呢。国主亲率精兵横扫蒙古大漠,烧杀抢掠,无所不行,当年蒙古人在我们夏国所做的,国主都做了一遍,蒙古这次恐怕元气大伤了。不久前在居庸关外,国主的大军又全歼了蒙古可汗地中军,就连蒙古可汗也丧命了。眼下国主正在燕京城内呢!”
“什么?”高智耀又一次惊呼起来。
“小点声!”高贤淑轻声道,“这事情还未公开,可不能让别人知道。”
“原来如此,怪不得我们这些地方官全被召到中兴府,却是为了这件大事。国主好心思,怕是还要试试我们是否值得他信任。”高智耀道。
“哥哥,你是怎么想的?如今国主背蒙,有志于天下,你可不要摆错自己的位置。”高贤淑担心的提醒道。
“妹妹放心,国主贤德,我贺兰百姓无论士农工商,莫不所知。他若是有志于天下,至少我贺兰百姓是极赞成的。”高智耀兴奋地在书房内走来走去,“明远是你夫君,他又是国主的心腹,而我高智耀是国主亲授的重镇知府,被外人看作是国主的心腹之臣,所以我想撇清也是撇不清的。”
第二天,高智耀早早地赶到总管府。
这总管府本是皇宫的一部,内里有数重,通常议事地时候,是在最里面的议事厅。议事厅前面是一个花园,眼下正聚积着各地方州府的主管,也包括“京官”。众人都在闲谈着,高智耀刚到那里,大司农吴礼高声呼道:
“高知府、高大人!”
“原来是吴大人啊。好久不见,一向可好?”高智耀寒暄道,“我们这些地方官没见过世面,以往来中兴府时,你们这些京官早就在议事堂里高坐了,这回吴大人怎么也会跟我们都在这里候着?”
高智耀将“京官”两字咬得特别重,吴礼却没在意:“不知道,许是总管府改了章程吧?以往官府草创。也不太讲究上下秩序。眼下我贺兰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官府各衙门也日益完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废除一切繁文缛节。”
“近日国主可还好?”高智耀又问道。
“我已经好长日子未见到国王大驾了。”吴礼道。吴礼是赵诚亲自任命的第一位官员,向来对他也是极看重,赵诚也经常找他来问政。高智耀仔细打量吴礼的表情,却不似作伪,心道吴礼应该也被蒙在鼓里。
高智耀地目光在众官员中搜索着。见夏州知州梁文正在与几位铁工院的正卿、少卿舌战。
“我说陈大人,我夏州铁器局你们铁工院还管不管了?一个月造箭头三万个,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你们倒是给我人手啊?就是不给我添人手,那也得给我铁料啊,要不我夏州铁器局就归你们铁工院管,反正都是与铁打交道。你们要造这么多箭矢干什么用?莫不是替蒙古人造地吧?你们铁工院对蒙古人倒是忠心得很啊!”梁文诘问道。
“梁大人消消气,这可是国主的亲命,我们也只得听命。”铁工院正卿陈有为双手一摊,“我们铁工院只负责计画(划)。试制新式的铁器,制造却不归我们管。你们夏州本就是前朝的军械制造局所在,当然是梁大人就地主持了。”
“哦,既然是国主之命,我一定照办!”梁文一听是赵诚地亲命,脸色立刻变了,变得恭敬起来。
高智耀听着好笑,他恐怕是在这里所有官员中。唯一知道梁文与国主关系的人物。这位梁知州他以前是了解地,官声并不好,自从赵诚来了之后,梁知州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那夏州不过是较小的边州,却被他经营得有生有色。
只是从梁知州方才的口吻中,高智耀知道他也是被蒙在鼓里。高智耀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众人。
时间不大,数声鼓响,有绿衣小官高声呼唤众人入内。高智耀随着众人一哄而入,服色五花八门,全无品级之分。乱糟糟得如同赶集。高智耀暗自摇头。心说将来恐怕就得依次入内,上下礼义之分。
众人一见议事堂。均吃了一惊。总管府总管王敬诚坐在堂上,令人奇怪的是贺兰书院地山长刘翼也在座,刘翼并无任何官职在身,虽说是赵诚地心腹,但对政务并不太关心,也从未在这样地场合出现过。
更让众人吃惊地却是他们两人中间端坐着一衣着朴素的端庄妇人,略施薄粉,却是给人秀外慧中之感,而这位妇人的膝上却是一个五六岁的男童,正好奇地打量着众人。这正是梁诗若与她的儿子赵松。
“这大概是国主的夫人及世子了!”众人都这么想,“不是在蒙古为质子吗?”
梁知州一进来,就死死地盯着梁诗若看,不禁老泪纵横,过去的点滴记忆全都浮现在眼前,只觉得心中一片酸楚。梁诗若起初觉得此人好生无理,正要喝斥,却看着眼熟,她很快就想起此人乃是那个一直为她所憎恨的亲生父亲,她想拂袖而去,但一想到今天的大事,强自忍耐。
“梁知州,你为何还不入座?”王敬诚注意了,故意喝道。
梁文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掩饰地用衣袖拂了一下眼角:“我最近得了眼病,老是流泪。”
高智耀憋红了脸,差点想大笑。
王敬诚起身拱手道:“诸位大人,今天地第一件事,是为诸位引见国主的夫人及世子,夫人与世子刚从蒙古回来,知道诸位大人忠于国事,辅佐国主辛苦的很,特意赏赐诸位金银各百两、骏马一百匹与绫绢一百匹。”
“多谢夫人!”众人齐声拜谢。那夏州梁知州的嗓门最大。
“诸位大人请坐。”梁诗若说道,“我是妇道人家,不想干预政务。今天只是想见见诸位,顺便也让我儿赵松见试一番。”
梁诗若冲着王敬诚示意,王敬诚整整衣冠,沉声说道:“今日有件大事要向诸位宣布!”
高智耀心中暗道:“终于要公布天下了!”
然而过程却出乎高智耀的意料。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小说,欣赏最新文学章节请访问:wap。qixinge。
第三十二章 三京风云㈡(
王敬诚站在台阶之上,高声说道:
“我贺兰国王天纵之资,抚育百姓,仁爱有加,三千里江山,无不沐浴其仁心厚德。然蒙古残虐,以天下百姓为食,烧杀抢掠,无所不做。国主不忍百姓为奴,数月前已经率精骑三千长驱蒙古。”
“啊?结果如何?”无数人惊呼道。
“国主不幸在沙漠中染病,薨!可恨出师未捷身先死。”王敬诚面露悲色,身旁的刘翼、梁诗若也是面有悲痛之意。
“啊……”众人惊呼。有人目瞪口呆,有人面色苍白,也有人交头结耳,议事堂中乱成一锅粥。
“国主虽薨,但却有一子名赵松,国主留有遗言,欲立赵松为王。今日召位回朝,即是商议此事,望诸位大人不吝赐教!”王敬诚环顾左右,沉声说道。
高智耀心知这是个圈套,正要站出来表示一下自己的忠诚之心,没想到却被人抢了先。夏州知州梁文站出来说道:
“国主爱民之心,日月可表。我夏州七千户百姓愿奉国主遗愿,以世子为王自立。”
“我西平府乃重镇,今有百姓两万余户,皆对先王感恩戴德,我等愿背蒙自立,与蒙古决裂!”高智耀连忙道,“我西平府钱粮充足,又有勇敢儿郎,皆可一战,实现吾主之宏愿!”
高智耀长衫如雪,怒发冲冠,看上去十分忠义。他心中却是气恼比梁知州慢了一步。
“国主虽薨,但国主之仁义永世长存。”吴礼道。“五年前我贺兰三千里沦陷,家家妻离子散,不是死于屠刀,就是被掳为奴隶。然国主仅用五年,就让我贺兰大治。近年来有不少中原百姓逃来我境,即是明证。然国主不幸蒙难,我等应揭竿而起,秉国主之遗命,与蒙古人势不两立。”
众人也大多附和。
然而却有人说道:“蒙古人势大,东西灭国无数。我贺兰人少地狭,怎可抵挡蒙古人的进攻。况我等无一兵一卒,仓促成军。无异于螳臂当车以卵击石也。”
说话者是宥州知州李清。
“李知州以为以如今之势,我等应如何应付?”王敬诚问道。
“卑职以为,此事当绥不当抗。”李清道。“前朝嵬名氏当政时,也曾有甲兵数十万,可也抵挡不住蒙古人的铁骑。蒙古人动辄屠城,极尽残虐之能事。我等若是背蒙,我恐百姓要遭祸了,为了天下苍生,我等应对蒙人示恭顺悔悟之心。况且国主在沙漠中不幸,蒙古人又并不知吾王有反叛之心。不如……”
“李大人,你以为这样就能平安无事了?”铁工院正卿陈有为喝道,“我贺兰岂能再一次屈膝投降,先王之高义,百姓归心,我等正应趁此机会,大干一场。林雷”
夏州知州梁文血往上涌。上前一步。给了李清一巴掌,痛骂道:“前朝就是亡在你这样的胆小之人手中!我地儿子皆惨死于蒙古人屠刀之下。白发人送黑发人,此仇不报,焉能瞑目?”
“是啊、是啊!”众人附和道,众人或大或小皆与蒙古人有血仇。只有少数人一言不发,静观其变。
高智耀心中冷笑,他在为李清默哀了。有道是大难临头各自飞,有人是坚决的抵抗派,有人虽然害怕但并不反对背蒙,而有些人却表现出胆怯退让之心,考虑自家性命。王敬诚这一番故弄玄虚,考验着所有人,官员们在不知不觉中挑选了立场。这对官员们并非十分公正,但却毫无商量的余地,一念之间,就是生或死。
众人议论纷纷。高智耀只听身后一阵急促的脚步,一声惨叫声在左手处响起,紧接着一颗头颅滚落到他的脚下。
“啊!”众人惊呼。
高智耀转头望去,见一个剽悍地铠甲武士正若无其事地用一块布擦着手中的长刀,他的身前正躺着宥州知州李清的尸首,正汩汩地流血抽搐着。此人正是中兴府总提刑官卫慕。高智耀再回头往正座上往去,梁诗若母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开了。两边的屏风已经撤去,露出藏在后面的两百披甲的兵士,立如标枪,正冷冷地看着众位官员,他们大概是早就站在那里,却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卫慕将手中沾满鲜血的布扔到尸首之上,一挥手,两位军士上前将那尸首拖走,在地上留下长长地一道血迹,令人触目惊
王敬诚冲刘翼点点头。刘翼站起身来,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篇目曰:《贺兰讨敌檄文》。
赫赫神州,雄立东方。
巍巍贺兰,英雄辈出。
今有贺兰赵王诚者,华夏之俊秀,天降其材,聪明睿智,仁义厚德,果敢勇毅,光被遐荒,百姓莫不归心。
吾王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蒙古崛起于大漠,肆意征伐,天下豪强辅其为凶,百姓流血困苦,痛不堪言。吾王起于贺兰,治一方之太平盛世,欲有志于天下,抚育神州亿万子民,缔万世之伟业也。
故,吾王体天意,顺民心,招豪杰,亲率贺兰雄军三万余,出黑水,渡流沙,千里奔袭蒙古大漠。赖天之庇佑,横扫大漠数千里,封狼居胥。又得三军猛将义士襄助,斩蒙古可汗于居庸关外。
此不世之功,吾辈景仰。吾王自燕京诏曰:凡我贺兰,无论官、士、农、工、商、军,值此非常时期,各守其职,各务其业,积蓄实力,以备不时之需。
以总管府总管王敬诚为监国大臣,全权负责一切事宜,代行王命;
以卫慕为镇国将军。挑选乡勇弓箭手,巡逻乡里,缉盗捕贼,保境安民,维护治安。
以大司农吴礼为迎柩使。在中兴府选弓箭手两千人,配合贺兰军凌去非部,经草原奔赴居庸关,迎回我贺兰阵亡之儿郎骸骨,并负责抚恤亲属事宜;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那刚才义正词严者此时个个笑逐颜开,先前那些沉默不语的,悄悄捏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肠子都悔青了。他们唯一庆幸地是,他们没和宥州知州李清站在一边,否则早就成了那两百披甲军士地刀下之鬼了。人们为李清惋惜。如果王敬诚没有耍花招,李清也许就不会选错了立场,他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项上人头。
梁知州愣愣地看着刘翼与王敬诚,还不敢相信刚才所听到地。起初当他听到赵诚病逝的消息。心中十分惋惜,不料却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赵诚若是背蒙自立,甚至称帝,那他梁文就是名副其实地国丈了。他不敢确定自己那失散多年的女儿是否还会认自己,他心中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