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赝品 >

第51节

赝品-第51节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言反驳了。”
        “则平你出的好主意!就这么办罢!”太宗皇帝忍不住笑道。
        君臣二人相视大笑,升起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那些契丹人的使者已经到了京师,陛下打算什么在时候召见他们?”赵普见皇帝的兴致很好,于是问道。
        “恩,不忙,不忙!”太宗皇帝捋着胡须,将双目微微瞑起,只露出些须的眼珠来,“让他们在京师中多呆一阵子,着礼部的官员们带着他们多看看我大宋的富强景象,时不时地将禁军拉出去操练一番,也好杀一杀这些番子们的锐气,叫他们也明白明白,我们大宋的江山也不是他们这些茹毛饮血的生番们所能够觊觎的!”
        “陛下的用意自然是极高明的,只是那些契丹人粗鄙无文,未必能够领会,老臣以为,还是定下一个确实的日子为好,也省得那些番子们无事生非,闲得闹出什么事端来。”赵普建议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太宗皇帝想了想后说道,“这样吧!就安排在殿试之后,也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中原上国的诗礼如何鼎盛。”
        “陛下,老臣有句话一直梗在喉里,不吐不快,还望陛下恕臣无状!”赵普吞吞吐吐地说道,脸上的神色颇有些不安。





    第五卷 名动京师 第六章 帝王私心(下)
     更新时间:2009…6…28 23:51:07 本章字数:3214


        太宗从龙椅上面站了起来,在屋子里面走了两步,来到了赵普的身边,恳切地说道,“则平啊!你我相交数十年,虽分属君臣,实则情同兄弟,有何话不可明言呢?但说无妨!”
        “陛下真的打算答应契丹人的议和要求,与他们结亲吗?”赵普有些不解地问道。
        “呵呵!是颀儿托你问的吧?”太宗皇帝微微笑道,“朕早就知道她会求到你的门上的。”
        “老臣不敢隐瞒,颀儿公主的确来找过老臣,不过臣也很想知道陛下的意思究竟如何?这件事情也是关系到我大宋国运的大事,丝毫马虎不得啊。”赵普先是承认了太宗皇帝的猜测正确,接着继续追问道。
        “朕虽然算不上英明之主,但也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女儿当作政治筹码来使用,和亲只不过是契丹人想要寻衅的借口罢了!一旦他们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宋辽两国必然会重起战端,我可不想自己的女儿去那苦寒之地受苦,更不用说,朕曾经在太祖的面前答应过,必然要让幽云十六州之地重回我汉人之手!”太宗皇帝冷哼道。
        “陛下英明,和亲实乃不智之举,只会更添辽国的嚣张气焰,打击我们大宋国的民心士气,实在不能答应!”赵普立刻附和道,“不过若是公主问起来的话,老臣应该如何作答才好呢?”说完将一双眼睛围着太宗皇帝直转。
        太宗转念一想,笑着说道,“这个好办,你就说朕让她好好呆在宫里准备嫁妆吧!”
        “陛下方才不是说——不打算和亲?”赵普见皇帝居然当着他的面就出尔反尔,心中很是诧异,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太宗皇帝没有答话,只是笑吟吟地望着这位两朝重臣,这位大宋文臣之首,这位自他不到二十岁时就已经跟在太祖身边出谋划策的大宋开国重臣。
        赵普望着满脸笑意的皇帝,心下若有所悟,也哈哈笑了起来,良久之后方才说道,“陛下真是高明,老臣这就回复公主,让她定下心来准备嫁妆,以免将来手忙脚乱,呵呵!”
        “秦王在开封府任上做得有声有色,朕很是欣慰呐。”过了一阵子,太宗突然有些奇怪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赵普觉得很是蹊跷,仔细看时,却发现太宗皇帝虽然口中称善,但是面上却带忧色,心底暗自盘算了一下,立刻恍然大悟,于是进言道,“陛下,还有一事不可不议!”
        “何事?”太宗惊咦道。
        “我朝只有皇子,而没有设立太子之位,实在于礼不合,太子乃是国之储君,以传宝器的人选,此位不可长久空缺啊!否则违逆天道,恐生民变。故臣代表百官,恳请陛下选一位皇子为太子,以安天下臣民之心!”赵普郑重其事地进谏道。
        “则平此言差矣!”太宗不悦道,“当初太后设立金匮遗书的时候,你也是在场的!兄终弟及乃是定数,朕岂能私自修改?况且秦王廷美英明睿智,继承大统也是礼所应当,则平你为何要提议设立太子呢?此事不提也罢了!”说完后叹了一口气。
        赵普是经历过这场事件的老臣,太宗皇帝的心里再想什么,他自然是心知肚明,他可不认为太宗的风格会如此之高,肯将这天下人争夺不休的皇位传给兄弟,否则他也不用一提起这件事情来就一脸衰相了。根据他的猜测,太宗皇帝似乎更属意于将皇位传给自己钟爱的三皇子,而对于实力尾大不掉的秦王廷美,则是猜忌要比信任多得多。
        可是这种话是牵扯到皇家的内部的,自己一个外臣没有办法言明,虽然赵普明白皇帝希望立太子的心思,但是却不能直接说出来,最后他想了又想,跪在地上对太宗谏道,“兄终弟及,只是权宜之计,况且太祖已经自误了,难道陛下你还要重蹈太祖当年的覆辙吗?”说完后在地上连连叩头不已。
        “唉——则平你是忠直之臣啊——”太宗皇帝长叹了一声,无力地挥了挥衣袖,没有再说别的话。
        赵普又陪了一会儿圣驾,自请告退,出了皇宫,返回自己的府邸。
        “相爷回来了!”管家迎了出来,将赵普从轿子上小心地扶了下来。
        “家里有什么事么?”赵普问道。
        宰相视事的时候,往往要在中书省里面办公,遇到了大事经常留宿官邸数日不回,因此很多时候家中发生什么事情,还得有家人禀报方才知晓,这也算是为官者的缺憾了。
        “回相爷的话,家中一切安好,夫人在后堂中观赏梅花呢!”管家恭敬地回答道。
        赵普的府邸比起几位亲王来也丝毫不逊色几分,他一路穿廊越室,来到了后堂,换上了家居服饰后,慢慢地踱进花园中,满圆的花木早已经凋零,惟有梅花依然傲立枝头凌寒绽放。
        “夫人的兴致很好啊!”赵普走上前去,站在夫人的身后叹道。
        “老爷回来了?”夫人转过身来,关切地问道,“这几日在官邸身体可好?老寒腿的毛病有没有再犯?可曾用过饭了?要吩咐厨房上些饭菜么?”
        “有劳夫人挂念了,一切都好得很,倒是夫人你不宜长久呆在雪地里面,如今寒气日重,要小心身体啊!”赵普将夫人扶着走回房间里面,一面细心地提醒道。
        两人回到屋子里面,坐了下来,喝了杯热茶后,夫人说道,“老爷,你也是过了六十的人了,何必再为那些烦心事劳神?我们家里什么都不缺,你又何必非要跟那些后辈们一较长短?在说你已经两度为相了,不如辞官回家养老多好啊!”
        “夫人你说的轻松啊!”赵普叹息道,“一朝为人臣子,就算是把这身老骨头卖给皇家了!且不说皇帝现在正需要我替他做一些他想做而无法亲自来做的事情,不会放我回家,就是皇帝答应,我也得谋好后路啊!”
        “此话怎讲?”夫人问道。
        赵普想了一下后,闷闷不乐地说道,“以前少年气盛,光想着有皇帝照应,自己又有从龙的功勋,总是不将别人放在眼里,该收的,不该收的东西,都收了不少,该得罪的人,不该得罪的人,也都得罪了不少!现在想一想,实在没有必要啊!我们这些作臣子的,就好象是皇帝手里面的一颗棋子,该保的时候他自然会保,可是该弃的时候,他也是绝对不会顾念旧情的!”
        “既然作得不开心,那我们不做就是了!难道别人还会为难你一个告老的重臣吗?”夫人见赵普有些意兴阑珊,就劝慰道。
        “为人臣子者,最重要的就是要知进退,该进则进,该退则退。现下正是皇帝需要我的时候,他怎么会轻易叫我致仕呢?况且,等我做了这件事情,我的那些老对头们也就再难翻身了!到那时候,朝堂之上尽是我的门声故吏,想要如何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赵普耐心地解释道。
        “莫非又要做大事了?”夫人有所察觉。
        “昔日我献上金匮遗书,替当今皇帝洗刷了弑兄篡位的恶名,但是也留下了隐患,现在是该到我为皇帝陛下分忧的时候啦!”赵普仰起脸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道。
        “是为了太子之位?皇帝开始为自己打算了?”夫人深明内情,霍然惊问道。
        “谁人没有存下点儿私心?天子也不例外啊!只是希望这场变故不要伤到大宋的筋骨吧!”赵普的眼睛眯了起来,不经意间有些许的寒茫一闪而过。
        天下第一的位子,无论是谁坐了上去,都不会愿意主动让出来的,即便是亲兄弟也不行!





    第五卷 名动京师 第七章 份属同年(上)
     更新时间:2009…6…28 23:51:07 本章字数:3116


        连着好几日,天波府都沉浸在一片欢歌笑语之中,就连在宫中供职的老大也得到了皇帝的特许,回家来为我祝贺,至于与杨家交好的亲戚朋友们,有来往的上下官员们,甚至于我参股的那些十字街上的后台老板们,都纷纷挤到天波府外递帖子请见,打定了主意就是要结交一下我这个很有希望夺得状元的有志青年。
        本来我是懒得理会这些趋炎附势的家伙的,可是想到以后可能还要跟某些人打交道,如果贸然地驳了他们的面子,恐怕会生了怨隙,所以很是应酬了一阵子。
        出于顺便宣传我的十字街商业区的目的,除了一些特定的人物外,我把宴饮的地点统统设到了我的销金窟,连接几天的流水宴席与各种消遣下来,场子里面的收入暴增,喜得陈金牙每天嘴都合不拢,惟恐别人不知道他镶了两只大金牙一般。
        后来我的感觉就有些淡了,能推的一概推掉,自己钻到了家里,闭门谢客,对外就宣称是要温习功课,准备应付殿试了,这样一来,大部分人就不好意思来打搅了。当然了,某些少部分的人还是无视我的这一决定的,就比如说我的宝贝弟弟七郎。
        “呵呵,刚刚我又得了二百两的引见费哦!”七郎兴冲冲地冲进我的房间,大喇喇地坐了下来,喝了口茶水,然后对我说道,“六哥啊,又有人想要见你,为了小弟能够顺顺利利地攒些银子娶媳妇儿,你还是勉为其难地在百忙之中抽出些时间来接待一下他们吧!”
        听我七郎的话,我顿时有些气结。他这个作法,跟动物园里面售票的服务员有什么区别?我和那些大猩猩有什么分别?不同的就是大猩猩是在笼子里面被人用来赚钱,而我则是坐在家里被人用来赚钱吧!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有些愤然,将手中的书卷向下一惯道,“不去,不去!你收的银子,自己去把他们摆平,不要到我这里来骚扰!”
        “六哥啊——”七郎赖着不走,拉着我的袖子说道,“身为兄长,你怎么连自己兄弟的终身大事都不闻不问呢?就算撇过这件事情不说,看在你初到京师的时候,第一次出去喝酒还是小弟掏的腰包,你就不能出去敷衍一下吗?”
        “你不觉得我这几天很象被人牵来牵去的猴子么?”我忍不住讥讽道。
        “哪有啊!”七郎作出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说道,“猴子哪有六哥你这么英俊漂亮!”
        我翻了翻白眼,懒得理会他。
        “不过这次来的人可是与往次不同呢!”七郎也不管我的反应如何,自顾自地说道。
        “有什么不同的?还不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我不屑地说道。
        七郎凑了过来,从怀中掏了一张帖子出来,递到我的面前。
        我接过来一看,却是一张淡金色的请柬,上面恭恭整整地写着谨邀两个大字,打开里面后看到上面有主人的图章印记,内容大体上是说聚会的地点和时间,留下的落款是关西郑途。
        “郑途?”我觉得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想了半天方才记了起来,那不是同水浒里面被花和尚鲁智深痛殴致死的镇关西郑屠名字同音么?心里顿时觉得非常好笑,于是问道,“那人长得什么模样?是作什么营生的?”
        “是他家的家丁送来的,主人是什么样子就不知道了,不过出手可是很大方,一下子就是二百两银子的仪程,听他的家丁说这人也是本次科考中被录取的士子。”七郎答道。
        “哦,原来如此。”我听了七郎的话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