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赝品 >

第37节

赝品-第37节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宗又将方才一同送到的战报拿在手中,详细地查阅了一番后,心中思索道,“杀敌三千,俘获五千,生擒敌军主将,朕已经有很多日子都没有听到如此辉煌的战果了吧?没想到这杨大将军的六子,还真有几分能耐呢!难怪王弟廷美和曹枢密使都极力保荐他,似乎是文武全才呢!陈抟呈送上来的那首水调歌头,意境已然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杨延昭啊杨延昭,你真的很令朕期待呢一一”
        少时枢密使操彬与太师赵普及宣徽南院使潘美都奉旨赶到了,气息仍然有些混乱地站在太宗的书案对面,有些忐忑地望着这位大宋之主。
        太宗单刀直入地对三个人说道,“好告知众卿,知代州事、左领军卫大将军杨继业的战报到了,其六子在雁门关外大破辽军的两万骑兵,生擒敌军主将,,毙敌三千,俘获五千,战马近万匹,耶律玄机已经无法成事了!”
        “这是天大的喜事啊!杨将军能够以少胜多,又赢得如此漂亮,陛下应该重赏才是呀!”赵普首先恭贺道。
        潘美在一旁也有些意动,杨家现在好歹与自己有联姻的打算,也算是站到一条战线上了,他们打了胜仗,自己的脸上也有光彩,于是连声称贺。
        曹彬却看到太宗皇帝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于是试探道,“如此大胜,应是好事,奈何陛下有些不悦呢?”
        “先看看这个一一”太宗将一份急件扔给三人。
        “契丹人以燕王韩匡嗣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惕隐休哥、南院大王耶律斜轸、权奚王抹只等各率所部兵马二十万挥鞭南下,会在近日穿越长城防线,突袭保州!?”三名大臣将头凑到一起看那急件,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消息可靠吗?”赵普质疑道。
        “从各地传来的军情分析,很有可能,据我们在契丹中京的探子回报,韩匡嗣此人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在朝堂上露面了。”曹彬答道。
        “不论此事是真是假,你们立刻着手准备,令保州都钤辖刘廷翰秘密操练兵马,随时关注契丹人的动向,再调集顺安军、永宁军及雄州兵马供其差遣,全力拒敌。至于三军供给,国华,你就多担待一些了,此事一定不可外泄!违令者立斩无赦!”最后太宗决定道。
        “臣等领旨!”三个人微微一凛,领命退去。
        “哼哼,大理寺副卿牛儒道?”见三人离开后,太宗抓着那张绝密的军报紧紧地捏在手中,冷哼一声,狭长的眼睛中闪烁着冷森的目光。





    第四卷 雏凤清鸣 第七章 班师回朝(上)
     更新时间:2009…6…28 23:50:58 本章字数:3500


        一夜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次日一早,大理寺副卿牛儒道被发现死在自己的床上,据小道消息说是因为和三夫人的感情生活太过火热,而导致猝死,不过相信的人就寥寥无几了。相熟的人都知道,这位牛大人平时流连于青楼楚馆,自己家却不怎么多呆,能够醉死在欢场之上是有可能的,跟自己的老婆在床上尽兴而王就有些令人怀疑了。
        韩匡嗣的二十万人马果然偷偷摸摸地从古长城口穿过,击破广信军防线,攻占徐水,直扑保州。而保州都钤辖刘廷翰率领本部两万人马与顺安军、永宁军及雄州兵马共计八万人在韩匡嗣的必经之路上设伏,于遂城之西的满城击败敌军,斩首万余人,生擒大将三员,获得战马近万匹,大获全胜。
        消息传回京师后,朝野震动。
        在短短的半月之内,大宋军队就两次击败契丹人的进攻,而且所获甚丰,实在给太宗皇帝的脸上增色不少,次日上朝,太宗皇帝下旨大封群臣。以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事杨继业为枢密副使,加太子少保。以保州都钤辖刘廷翰为归德军节度使,加太尉。齐王廷美进封为秦王,薛居正加司空,沈伦加左仆射,卢多逊兼兵部尚书,曹彬兼侍中,白进超、崔翰、刘廷翰、田重进、米信并领诸军节度使,楚昭辅、崔彦进、李汉琼并加检校太尉,潘美加检校太师,王仁赡加检校太傅,石熙载加刑部侍郎,文武从臣进秩有差。
        一场北疆的危机以群臣的皆大欢喜而收场,我们父子四人也得以奉诏回京。
        临行前,我们依言与耶律玄机进行交换。
        随着大批的战马被圈入雁门关内后,被我们俘虏的五千契丹士兵也有序地回到了对方的阵营之中,蜿蜒的队伍在山间小道上拖了很长。
        “不劳诸位将军远送了,十几日的招待,小女子牢记在心,他日必有所报!”耶律蓉坐在马上,皮笑肉不笑地对我们一行人说道。
        “何必他日,不如今日就以身相许算了。”我嘿嘿一笑道,能够从精神与肉体两方面打击敌人,那可是一件无上的享受。
        “哼——”耶律蓉狠狠地看了一眼,拨转马头向对面奔了过去,很快就融入了大辽的队伍当中。
        “恭迎银平公主回营——”对面的契丹人忽然大声呼喝起来,而那耶律蓉则坦然地面对着跪倒一地的将士们,理也不理地拍马向前而去。
        “银平公主?!”
        我们父子四人听了之后,面面相觑,不由得苦笑起来。
        怪不得耶律玄机肯下这么大的血本儿,原来我们捉住的是一名公主,在女性握有大权的辽国里,公主还是很吃香的啊!
        “还是中了耶律玄机那小子的奸计了!”杨继业有些懊恼地说道。
        “银平公主?!”我望着绝尘而去的背影,用低不可闻的声音喃喃地说道,“我算记得你了!”
        十一月下旬的天气已经相当寒冷了,好在我们没有太大的负担,一路上快骑南下,直奔京师而来,临到黄河边上的时候,天空中飘起了雪花儿,纷纷扬扬地将大地整个装扮成一个银白的世界。
        “好雪啊——”我坐在马背之上,看着那苍苍茫茫的天空,忍不住赞叹道。
        杨继业的心情也不错,策马狂奔一气后,挥鞭对我们三兄弟说道,“孩儿们,加一把劲儿,正午时分就可以饮马黄河了!”
        父子四人带着几十名亲兵一路疾驰,终于在正午的时候来到了黄河边儿上。
        滔滔的黄河之上涌动着厚厚的白雪,随着那河流蜿蜒而下,直奔入海,再不回头。两岸的苍山翠柏相映成趣,在风雪中显得格外的苍茫,我的胸中忽然产生了一种想要放声呼喝的冲动,一首早些年间哼唱过的歌曲不禁脱口而出,伴随着黄河的怒涛在广袤的河岸上回荡起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歌声飘荡在广袤无垠的雪原上,回声经久而不绝,麾下的卫士们纷纷叫好。
        “想不到小六儿还有此雅兴!”杨继业听了觉得新奇,啧啧称赞道。
        七郎接口道,“六哥的本事多着呢——”
        杨继业点了点头,“你的书读得如何了?我已经奏请圣上,特准你直接参加礼部的考试,你可千万马虎不得呀!这可是关乎我们杨家颜面的一件大事!千万不可出现差池!”
        “这样啊——”我皱了皱眉,本来一件不太复杂的事情,怎么到了他们口中就这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呢?我随口问道,“早知道这么麻烦,就不参加了!不知道现在退出还来得及吗?”
        “想也不要想!”杨继业将有些花白的胡子一吹,瞪起眼睛怒道,“既是圣上御批的,满朝的文武自然都会知道,你敢现在溜号儿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这次回家以后不许出门,一直呆在家里用功,知道参加考试才许出门!”
        “啊——不用这么变态吧——”我小声嘟囔道。
        “你说什么呢,我刚才没有听清?”杨继业问道。
        “没有什么了,用功用功——呵呵——”我连忙答道。
        “哈哈哈哈——”七郎与四郎在旁边幸灾乐祸地窃笑不已。
        “你们两个也不要得意!”杨继业回头训斥道,“小六儿都知道要用功读书,为我们杨家改换门庭,你们怎么能够闲着看热闹?回去以后陪读!”
        “嘿嘿嘿嘿——”我看着两个被霜打了的茄子脸,心里顿时平衡了许多。
        一路顺流东下,就到了京师。
        整个京师都被一片片的皑皑白雪所覆盖,那些巨大的高大的宏大的远大的伟大的宫殿们纷纷披上了素装,只露出一鳞半爪曝在凛冽的寒风里。
        路过十字街的时候,我很欣喜地看到各项工程已经到了扫尾的阶段,气势恢弘的牌楼巍然挺立,远在数里之外就可以看到,更不用说那些结构严谨整齐划一的店面,就连其中相通的大路也是用青灰色的石板统一铺就,只不过,这种公益事业自然是由我出钱来作的了。
        “为什么牌楼上面空着没写字?”杨继业一眼就看出了问题,于是回头向我问道。
        “因为走得急,所以还没有顾上。”我回答道。
        “恩——”杨继业点了点头,策马向前,没有再说什么。
        “怎么街道上都没有人呢?”七郎最爱热闹,忽然发现了有些异常。
        听他这么一说,我们都注意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按道理现在已经是巳时了,路面上却不见一个人影,真是奇哉怪也,莫不是因为下雪都窝在家里不出来了么?几个人面面相觑,怎么也想不痛其中的关节。
        “咚咚咚咚——”我们正在疑惑之间,从街道四面传来了隆隆的鼓声,声音之大,像要快将空中飘舞着的雪花都给震碎了。
        接着就见对面的街道中出现了大队的人马,分成左右两列迎面向我们走来,个个甲胄鲜明,气势如虎,手中的兵器寒光闪烁,正是大宋禁军中的精锐神武卫!再下来就是全副的天子仪仗,明黄色的罗盖彩幡在寒风中飘荡着,在金吾卫士们的簇拥下,大宋天子带着百余名朝臣出现在大街上,浩浩荡荡的队伍令我们怎么也想不出今天是什么日子,莫非皇帝要去祭天不成?





    第四卷 雏凤清鸣 第八章 班师回朝(下)
     更新时间:2009…6…28 23:50:58 本章字数:3093


        我们一行数十人连忙让到道路一侧,翻身下马,单膝跪在地上,等候圣驾经过。
        谁知道那庞大的队伍并没有从我们的面前消失掉,而是在先头队伍经过我们面前的时候就停了下来,接着就有承旨官飞马来到我们面前,翻身下马,宣读皇帝的圣旨。
        圣旨上面写得俪四骈六的,极尽咬文嚼字之能事,而我们又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因此具体什么内容我们都没有听清楚,只是听到一句,就是天子亲率文武百官前来迎接我们了。
        还没有等我们反应过来,那承旨官一挥手,立刻有几个小黄门捧着几件袍子冲了上来,直接将我们沾染了雪花和泥水的战袍界下,换上了崭新的袍服。
        那承旨官不住地道歉,“杨大将军,多有得罪了!不过各位总不能穿着脏了的袍子去见圣驾吧,这些新袍子都是内廷监造专门赏赐给功臣的,虽然有些仓促,但是大小还是很合身的!”
        我一看,果然袍子的质地很好,绣工也属上乘,衣领和袖口上都密密地镶了金线,赐给杨继业的是一袭紫袍,佩有金紫双鱼袋,并赐玉带,而我们兄弟三人穿的就是绯袍了,佩的也成了银鱼袋。
        绯袍可是算得上中级官员了,知府通判一级的官员们才有机会穿上绯袍,至于知县等小官吏就只能着绿袍了,再次一些的着青袍,去了一趟边关,就捞了三件红袍回来,倒也划算得很,这位太宗皇帝真的很慷慨呢!
        按照唐时旧例,赐五品以上官员鱼袋,饰以金银,内装鱼符,出入宫庭时须经检查,以防止作伪。武则天时,曾改佩鱼为佩龟,贺知章就有过解金龟换酒的经历。三品以上穿紫衣者用金饰鱼袋,五品以上穿绯衣者用银鱼袋,此即为章服制度。至宋后这种做法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恩赐,不再用鱼符,而直接于袋上用金银饰为鱼形,亲王有被赐以玉鱼者。金鱼袋紫色衣称为“金紫”,银鱼袋绯色衣称为“银绯”,一旦受赐,十分荣耀。
        至于杨继业,他本身已经是一品大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