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赝品 >

第245节

赝品-第245节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更是发布了一系列优先发展河东路的政策,彻底免除了整个河东路的农业税,将大片荒芜的土地收归官府所有,并从一些地主手中收购了不少的闲置土地,用来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并在晋州划拨出一大片土地来,为之后即将登场的各种大型工场作准备。
    虽然在河东路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但是总体上来说,对我宣布禁止外来势力染指河东的作法,大家还是比较支持的。
    河东路,也就是后世的山西,这个地方比较特殊,从地理结构上来看,东有太行,西有吕梁,两座大山脉将河东路变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既少兵祸,又阻隔了外来人口的进入,居民比较具有传统沿袭性,因此比较容易形成保守心理。
    我针对这一个特殊情况,以昊天上帝的威名为号召,以我刚刚驱散了盐池红潮为引子,着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到上天庇佑,来到河东路造福人民的救世主形象,又因为免除了整个河东路的农业税赋,又在农业上面投入了很多资金,极大地刺激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他们对于河东路划归到我的保护之下非常支持,而地主阶级受到的优惠也是显而易见的,每年地租的大幅增长已经可以预料,这也意味着他们的财产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唯一有问题的,就是被朝廷派到河东路来做官的那些人。
    对于这些官员们,最大的阻碍就是那个虚无地朝廷所带来的影响力。既然还是大宋朝廷的官员,就要听从皇帝地差遣,这似乎是不容置疑的。长期以来的官员养成教育也是以此为目地来进行地,将一个小孩子由启蒙到入学,再到童生试、乡试、会使、殿试。最终获取功名。走上仕途。外放职务,提升回京,平步青云,出将入相,这整个地过程,都有一个参照的坐标系。就是要对朝廷忠心不二。
    虽然忠心这东西看起来是虚无的不可捉摸的,但是表现确实可以看得到的,因此,在河东路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地时刻。河东路的官员们就必须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选择,要么投向平西王也就是我,要么就继续效忠朝廷里面的那个年轻皇帝,至于楚王这个反叛,似乎他地影响力不达不到如此地步。
    大批官员撤离河东路的景象出现了,不过并没有引发什么不良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离去而空缺出来的职位,很快就有人填补上去。
    同朝廷的科举取士的用人方式不同,我选拔人才的标准非常简单,一个就是要忠心为平西王办事,另一个就是具有真才实学,可以胜任目前所占据的职位,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不过也有些不信邪的官员们认为我不敢拿他们怎么办,旗帜鲜明地在各自的辖区内提出了反对平西王的口号。不过他们显然低估了大家对于免除税赋的热情和前些日子我在消除盐湖红潮中的种种神异行为在民间造成的影响。
    毫无疑问,在封建社会里,神异是一种相当强大的武器,所谓的天子,也不过自称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言人而已,也仅仅是自称而已。
    如今,我在盐湖设坛作法消除红潮的作为却向世人说明了一个事实,我是一个可以直接沟通上天消除人间祸患的统治者,用事实向众人说明,上天已经将人间使者这个权力放到了我的身上。
    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整个河东路,已经获得了实惠的老百姓们,尤其是盐湖附近的百姓及依靠解州盐务来生存的盐工们,已经行动起来,在盐湖旁边修筑起了盐湖圣君神庙,里面的塑像不是别人,正是我平西王的。
    家户里面也渐渐地将盐湖圣君的画像与牌位供奉起来,以求得保佑,据说还非常灵验。这个事情我虽然觉得有百利而无一害,却也感到有些好笑,若说斩妖除魔吧,我还有些靠得上谱儿,求官求财,也比较对路,可是那什么求子嗣延续香火可是人家送子观音的买卖,我可抢不走。
    朝廷的死硬派纷纷说盐湖附近的百姓私建神庙,供奉邪神,应当取缔,也准备付诸行动,却找不到肯下手的人,毕竟大家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里面树立起来的神像活脱脱就是一个平西王,建庙的百姓们听说居然有人赶来拆庙,立刻扛着锄头扁担从四方围了过来,结果吓得几个吵得最凶的官员们屁滚尿流落荒而逃,再也不敢去神庙生事。
    我的政策非常明确,反是不能够向我宣誓效忠的官员一律罢免,我可不能在自己的地盘中留下不稳定的因素,尤其这里是与朝廷和楚王相距最近的地方,更要小心对待。
    “那个盐湖圣君看起来很像夫君你哦?”闻讯也拉着我去盐湖圣君庙凑热闹的宋迪,看到那个神像之后就笑个不停,一面还看看神像又看看我。
    “什么很象,根本就是。”四郎撇了撇嘴道。
    其实大家口中说笑,但心里面都很是疑惑,毕竟自古以来的神话传说实在是太多了,多的大家都已经将这些神话当作真事儿来讲述,既然每个朝代都会有神仙出现,那么我为什么就不可以是盐湖圣君呢?
    四郎则是在思量我这个六弟是不是真的被上天给赐福了,成了新一代的救世主,要是这样的话,那么杨家的前途就不仅仅局限在西北与河东路这一片小小的空间了。
    我手下的心腹们显然对于神化自己的主公怀有浓厚的兴趣,不但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帮助各地的百姓们建立圣君庙,还联络地方上的一些文人们广泛为圣君庇佑河东路一事大做文章。
    很快地,整个天下都知道了盐湖圣君降临河东路地事情。而平西王则是盐湖圣君的化身,上天派往人间来救赎大家的唯一使者,并得知了圣君降临以来所示地种种神迹。
    各地的舆论贬褒不一。基本上是诋毁的多一些,除了在事发地地河东路以及受到优惠最多地西北路以外,多数地方都是一片咒骂之声。纷纷谴责平西王妄图染指帝位。蓄意神化自己来达到不可告人之目地。
    对于这些非议。我们西北的官员们则很轻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
    由西北官员们与解州盐池的盐务衙门官员们联合提供,并由西北印刷厂承印的大型图书《圣君神异录》与我亲自编写的科普入门读物《成神之路》在全国范围内出版发行了。这两套图书装帧精美,格调高雅,以其详实地内容,令人信服的事例,大量名人所提供的证言。向众人描述了平西王由一个普通人逐渐成为上天眷顾的救世主地心路历程。
    这两套书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众人的抢购,即使在朝廷明令禁止的情况下,仍然有不少的黑市贩子们冒着被抓被杀的危险。将这两套书籍偷偷地运到了东南各路。
    而后来由于供不应求,已经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有限,西北印刷厂有向各地提供了简装版本,并将大量的油印版本免费向广大的村庄传播,与儿童启蒙书籍一起提供给那些乡村私塾。
    宣传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各地都有不少的百姓开始信奉盐湖圣君,因为宣传里面讲得很清楚,信圣君者将获得圣君的双重保护,生前可以得到圣君的庇佑,过上小康生活,死后也可以在圣君的引导下进入极乐天堂,不再受生老病死之危困。当然,这也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作奸犯科,而且要遵循圣君的指引。
    由于楚王与皇帝作战的影响,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上,人民苦不堪言,饱受兵祸,再加上不少的地方官吏们因为自己的官位朝不保夕,而对当地百姓们大肆盘剥百姓的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时忽然听到了圣君的宣传,并听人描述了整个西北与河东的美好生活后,就对盐湖圣君统治下的乐土产生了无限的憧憬,这也造成了我在敌占区的信徒们比西北还多的怪异现象。
    无数科普入门的知识被我传播了出去,其中不乏百姓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解之谜的答案,这使得众人对我更加信服,而对于和尚道士们的一些小把戏的揭露,更是使得佛道两门在群众中的威信名声扫地。
    本来入宋以来,朝廷对于佛道两门的限制就不小,尤其是佛门的影响力在大幅度下降,此时在圣君事件的冲击之下,更是举步维艰,难以维持,因此便同朝廷绑在了一起,妄图反击。
    为了对信徒们统一管理,我非常汗颜地效仿了圈子功的管理方式,在盐湖圣君的发祥地设置了圣君神教总坛,并设置了大祭酒与大护法等职务,由铁杆儿信徒担任,并在一些有影响力的地方设置分坛,不断地发展信徒。为了提高信徒们入教的积极性,分坛也负责了向当地的穷人们提供医药及农具种子的任务,这使得我在西北与河东路的名声上升到了无神可及的地步,对于大家来说,谁能带来看得见的实惠,谁才值得膜拜。
    朝廷对于圣君神教的突然兴起完全没有任何的控制力,因为他们的势力根本就到不了河东路或者是西北,现在楚王的步步紧逼,使得真宗皇帝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到其他的问题,直到圣君神教已经在西北大地和河东路上生根发芽成长成参天大树之后,并向朝廷控制的地方大肆扩张的时候,朝中的大臣们才发现圣君神教在河东路以东以南的大片地方上,已经有了难以计数的信徒。
    对于这种渐渐无法控制的局面,朝廷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本来与楚王的争端就已经很头痛了,若是内部再出现问题,更难以收拾,可是渐渐地,就连军队里面也开始有了圣君神教的信徒。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真宗有些恼怒地拍着桌子对大臣们说道,“再过两个月,恐怕上朝的大臣们拜的就不是朕了!”
    大臣们都各自揣摩,不拜你拜谁呢?难道是拜那个盐湖圣君吗?不过想到平西王在西北与河东路弄出来的大动静,心中暗想,其实若是平西王做了皇帝,似乎也不错,起码不会像现在这四分五裂的样子,国将不国啊!
    “朕决定了!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取缔这个圣君邪教!”真宗拍案而起,发出了振聋发聩的龙音,这也是他即位以来最有威势的一个决定。





    第十九卷 天命神话 第四章 武装干涉
     更新时间:2009…7…3 17:47:20 本章字数:5293

    真宗皇帝的想法是天真的,大臣们却都有些不以为然。
    根据现在的形势来看,朝廷实际能够控制的区域已经大为缩水,仅仅保证了在洛阳以东长江以南和湖广以东的地区行使统治权力,不足以往的三分之一,而对圣君神教的发源地河东路及西北,完全没有能力去干涉。
    不过楚王对这个圣君神教也怀有警惕之心,现在他忙于进攻泗水关,大军都集中到了洛阳到泗水关之间的地区,大片的后方并没有多少兵力可以使用,因此对于属地上的神教活动也不能做出太大的限制,致使圣君神教在楚王属地上的活动异常猖獗,发展速度也极为迅猛,信徒人数与日俱增越发不可收拾。
    面对圣君神教的迅速发展,真宗皇帝与楚王都感到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双方暂时停止了边境上的冲突,转而研究应当如何处理此事。
    虽然楚王与真宗的统治区内,圣君神教的发展方式不太相似,但是两个人心中的想法却是惊人的一致,都希望将自己统治区内的神教给剿灭,而希望对方的统治区内神教一发不可收拾,真是将人性的阴暗面完全体现出来了。
    真宗皇帝考虑的事情要更多一些,在他的内心深处,不论是楚王的属地,还是西北与河东路,这些都是大宋皇朝的领土,是大宋皇朝版图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发生在这些地方地大规模邪教活动。都会给自己日后的统治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他在对待圣君神教地问题上,立场也是向当地坚定,就是严厉打击!
    很快地。朝廷下诏书,限制圣君神教在全国各地的活动,并将圣君神教定义为邪教。同时将佛道儒三教抬了出来。用以打压圣君神教的发展。
    而楚王地方式则比较柔和。他派出了使节来到河东路我地行辕,来商讨如何处理楚王属地内部地圣君神教问题,特使其人,依然是同我打交道最多的阴明雨。
    “王爷的手段越发厉害了!”阴明雨看到我之后,醒了个礼,然后苦笑着对我说道。
    “哪里哪里——”我笑着回答道。“楚王殿下的手段才厉害,如今已经攻克洛阳,看来京师也是指日可待,本王在此先行祝贺了。”
    阴明雨摇头道。“王爷是明眼人,自然看得出泗水关是块儿硬骨头,不是那么好啃的。”
    原本在真宗皇帝与大辽主力在河北交战之时,正是楚王袭取京师的最佳时间,可惜泗水关横在中间,又有郑途与石崇义二人同各路义师协同防守,终于没有将泗水关拿下,如今朝廷主力已经回师南下,想要攻克泗水关地难度无疑又增加了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