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赝品 >

第23节

赝品-第23节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恰逢空中飞过一只乌鸦,嘎嘎地叫了两声,我抬头望去,老头儿的脸色在月光的映衬下显得异常惨白,仿佛一只刚从坟墓里面跳出来的吸血鬼一般,我的身子不由得晃了一晃,倒退了一步,愕然靠在观星台的护栏上。
难道他竟然能够看出我的真正身份?!我的脑海里面闪过一个个念头,如电光火石一般飞了过去,终究还是定下神来,强作笑颜反驳道,“前辈又说笑了!我不是这里的人,又会是哪里的人呢?难道我会是妖怪不成?哈哈——”
“你自然不会是妖怪了!哪有妖怪敢在此地现身的?光是这观星台上三千年间积累下来的浩然正气就把你打得魂飞魄散了!”老道见我不怕,有些泄气,遂一本正经地对我说道,“原本想要吓你一跳的,谁知你居然没有反应!真是败给你了!不过依老夫来看,你也绝对不是普通人,我看你周身神光环绕,似乎有紫气氤氲升起,慧目里隐约可见灵神涌动,印堂之间更是光彩照人,更难得的是所作诗词更如神来之笔,书画样样精通,恐怕你是天上星宿下凡吧!”
“这话听起来要比刚才顺耳多了!”我笑嘻嘻地答道,“不过晚辈现在刚刚挂了个官名,离青云还是稍献远了一点儿,不知道老前辈——”说着双眼紧紧地盯着陈抟不放。
“锦上添花的事情,老道做起来还是很拿手的,小兄弟你尽管放宽心好了,吃了你的酒菜,怎么也要回报一二不是?”陈抟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明白了我的意图,当下大包大揽地应承下来。
我微笑着同老头儿走下高台,心中充满了胜利的感觉。
不是我市侩,实在是自己的官位太低,出去不好意思见人呐!身为一个受过二十一世界高等教育的有志青年,不想站在世界的最高处,那是绝对不可能地!





    第三卷 皇事纷争 第七章 将取先予(上)
     更新时间:2009…6…28 23:50:45 本章字数:2889


“衣服衣服——”
“帽子帽子——”
“腰带腰带——”
屋子里面的人乱作一团儿,十几个丫鬟婆子拿着诸般服饰围着我转来转去,不时地用尺子丈量一下,然后回头高声报一下数目,立刻有专人在纸上记录下来,闹了个不亦乐乎。
我有些苦恼地看着这些忙碌的人儿,摇头叹了口气。
不就是去相亲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难道凭我的相貌还会被人看不上?还是我家的荣耀不够多,难入人家的法眼?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吧!
“这个好,给我来两套!这个也不错,不过颜色要换一换,先来一套试试——”一个烦人的声音在我屁股后面嗡嗡嗡地叫着。
“这到底是谁要相亲?”我僵直地站在那里任人摆布,一面很不情愿地质问道。
“自然是六哥你了,不过六哥你要吃肉,兄弟们总得喝点儿汤吧?”七郎笑嘻嘻地跟在我后面,唰地打开一把金丝楠木扇骨的折扇,翩翩地摇了起来。
我没好气地翻了一下眼睛,索性不再搭理。
因为皇帝要召见陈抟,我们分道扬镳后,我就回到了杨府。而此时府中都在紧张地为我的相亲做准备,待我回到家中的时候,就发现本来很新的大门又被重新上了一遍朱漆,院墙墙头的琉璃瓦也换了新的,看起来黄光流转,一派新新气象,巨大的石狮子也洗刷的干干净净,家丁们也换上了崭新的装扮,神气十足地在门前走来走去。据说是管家下了死命令,谁要是敢在大门外面瞌睡聊天打哈欠,扫了杨府的威风,折了杨府的面子,立刻走人,决不姑息!因此大家都振作起精神来,瞪大了眼睛做事。
听老太太唠叨了一通以后,我昏昏沉沉地随着府中的裁缝去量身定做新衣服,七郎自告奋勇来把关,明里是兄弟情深,实际上是借机揩油罢了!我不就是借用了他的荷包而已嘛,何必这么斤斤计较呢?
“哪里是斤斤计较了?那可是我攒了两个月的私房钱呢!”七郎有些委屈。
“知道你辛苦,早晚是要还你的——”我顿了一下说道,“我倒是有些来钱的路子,小弟你有没有兴趣参上一股?”
“什么路子?”七郎一听可以赚钱,耳朵立刻象猎狗一样竖了起来。
大宋朝与后世的明清不同,对于商人并不压制,反而是鼓励商业的发展,这一点从后世发现的宋朝海船就可以看出来,而汴梁城内的小商小贩的数量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开明的政治制度极大地刺激了各种行业的飞速发展,北宋的街头之上,尽是衣光鲜楚,油头粉面,难得见到衣杉褴褛形容枯槁的乞丐,丰富的物质生活基础促进了精神文明的进步,仓廪足而知礼仪,在北宋建国之后的短短几十年内,大宋已经毫无疑义地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如果我是回到了明清,由于自上而下的抑制工商的风潮会使我放不开手脚,无法实现自己勤劳致富的伟大理想,可是在宋朝,无疑是为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平台,藏富于民的宽松政策构成了强有力的商品交易平台,即使我不立足于发展实业,也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暴富起来的。
“放眼过来——”我对着七郎一招手,一道明晃晃的光芒射了过去。
“啊呀——”七郎大惊失色,一屁股坐在地上,心中犹自扑通扑通乱跳个不停。
此时正值中午时分,阳光甚是强烈,我手中的小光碟反射出去的光线照在七郎的眼中,同直视太阳没有什么区别,以为出其不意,自然给他带来很大的视觉上的冲击,一时间眼中光影绰绰,无数碎碎的金光在眼前飘动,过了良久才恢复过来。
“六哥你搞的什么鬼名堂?好似打了一个闪——”七郎很没有面子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有些畏惧地问道。
“仔细拿着——”我微微一笑,将手中的光碟递了过去。
“哇啊——”七郎瞪大了眼睛,用双手捧着小小的光碟,先是对着自己照了半天,然后又用它来反射太阳的光芒,将强烈的光线发射到屋子里面的各个角落,爱不释手地抚摩着周围的圆边儿和中央的小圆孔,再不想放下。
“汴梁城中,可有出售奇珍异宝的地方?”我对七郎询问道。
七郎眼睛一亮,立刻领会了我的意图。
汴梁城中的珠宝铺子不下四五十间,但其中能够城得上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行业翘楚的百年老店,当首推位于宣德楼南的艺宝斋无疑。
“店家,最近可有什么稀罕的宝贝?”一个女声传了过来。
“原来是王夫人,有失远迎了,真是罪过,且请上内间观赏。”掌柜的是个五十开外的胖子,长得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见到客人总是笑嘻嘻的样子。
艺宝斋的铺子开得很大,据说在江南一带都有它的分店,自前朝的时候就已经扎根在汴梁城中了,能够在乱世之中安然无恙的坚持下来,要说没有深厚的根底那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来到的这一家是艺宝斋的一家分店,虽然是分店,也比普通的珠宝铺子大了许多,光地方就占了三重院落,大大小小的房间有二十几间,用于陈设宝物的房间约有两百多个平米,采光良好,设置精巧,里面有小厮为客人作介绍,外面则有武师作保镖,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消费场所。
“就是这一间了!”七郎引着我,指了指对面的阁楼上横挂着的巨大匾额,对我说道。
“看上去还不错!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识货的人!”我嘟囔了一句,一摇手中的折扇,迈开八字步,率先向里面走了进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能给我手中的“奇珍异宝”提供更为有力的说服力,我和七郎特意等到新衣服裁好之后,方才很臭屁地带着几个家丁招摇过市,一路晃到了艺宝斋的大堂。
“两位公子里面请——”掌柜的看到我们两个人后,眼睛一亮,立刻迎了上来。
“这里的东西还不少嘛!”七郎学着我的样子,两手背在身后,把鼻孔仰到了天上,眼睛不住地在那些古玩和字画上面扫来扫去。
“二位公子是初次来小店吧?”掌柜的很热情地招呼我们在大堂周围的椅子上面坐了下来,然后吩咐小儿上茶。
“然也——”我打量了一下大堂里面,有点儿象是后世的图书馆一样,大堂的中央立着些一人多高的红木架子,一个个的方格子中摆满了各种古玩,而字画则悬挂在四面的墙壁上,几个零星的客人在小厮陪伴下挑选着自己可心的物件。
这时一个小厮跑了进来,在掌柜的耳边嘀咕了两句什么,掌柜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不住地看着我们,点头不止。
“原来是杨老将军的两位公子,真是失敬了!”掌柜的站起身来,重新施了一礼。
“掌柜的客气了!”我同七郎也回了一礼,心中却有些惊异,这家珠宝楼的势力也太大了,连初次上门的客人的底细都能摸个一清二楚,果然有些门道。
“公子不必惊奇,老朽只是因为觉得两位有些眼热,就吩咐小厮去外面请教了一下贵下属,方才知道是杨老将军的六公子和七公子光临,倒不是有什么其它的门道儿。”掌柜的看出我们两个人眼中的疑惑,就大方地解释道,接着补充了一句,“其实,大公子同二公子曾经光临过敝店,故此老朽觉得两位有些眼熟。”
“原来如此啊——”我心中的一块儿的石落地。
我还以为自己是遇到了传说中无孔不入的大内密探零零发,谁知道人家是认得大哥二哥的,外加能够妥善地利用鼻子下面长的那张嘴。





    第三卷 皇事纷争 第八章 将取先予(下)
     更新时间:2009…6…28 23:50:46 本章字数:2672


“不知道两位公子想要点儿什么?小店的兵器也是非常有名的!西门家的剑,还是老李家的刀?就是要霸王枪,小店也能搞到手的,不过银子就花得多一点了!”掌柜的非常热情地向我们两个人推销他的藏宝,接着很认真地看了七郎一眼,有些犹豫地说道,“旧闻七公子箭法通神,一般的兵器自然是难入法眼,所幸小店还有珍藏下来的射日神弓一把,虽然并不是后羿用过的,不过确是好东西,两位不妨看一看在说!”
我皱了皱眉头,看了七郎一眼,发现他双眼发亮,显然是听到有上好的兵器,武痴的毛病又发作了,于是赶紧咳嗽了一声,谦和地对掌柜的说道,“掌柜的你真是太客气了,我们家虽然以武传家,但也不是成天只讲究打打杀杀的,这个附庸风雅的事情,偶尔也是要做一做的。”说着打开了手中的折扇,不停地在自己胸前摇着。
“明白明白——”掌柜的一副心领神会的样子,连连点头,“只是不知道两位到底需要点儿什么,不如去里面看看如何?哎呀——”
掌柜的一时摸不准我们需要些什么,本来正要将我们迎到里面去的,谁知道眼睛却死死地盯住了我手中的折扇,再也转不到别处去了。
也难怪掌柜的会如此惊奇,在宋之前,世上并无折扇一物,上自王公大臣儒林学士,下到贩夫走卒升斗小民,手中握着的不过是纱质的纸质的竹质的羽毛质的平扇而已,又有谁见到了如此精巧大方而且携带方便的折扇?
我一向认为古代的读书人,一袭青衫,手中没有把折扇的话,实在有些无所适从的感觉,当得知世面上并没有折扇出售的时候,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以金丝楠木为骨,装饰以玳瑁,扇骨分为十八股,采用上好的宣纸为扇面,上面是我精心绘制的琴溪兰草图,笔调简单,雅量高远,看上去非常有格调,就算放到后世,也是不可多得的上品,更不用说在这从未出现过折扇的北宋初期了。
“六公子——六公子——”掌柜的不愧是老于世故的古玩行家,立刻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脑门儿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儿,呼吸顿时显得有些急促起来。
“恩——”我故作不知,扭头轻咦了一声,看着掌柜的不语。
掌柜的好不容易抑制住心中的激动情绪,艰难地说道,“且请里面说话!”
老掌柜所说的里面并不是指放置珍贵珠宝的里间,而是店中商议大事的地方,同外间的奢华景象不同,摆设比较简单,上方供奉着香烛,一张超大的半圆形实木桌子摆在屋子中间,显然是用来对帐的。
“六公子,你手上的东西,可否借老朽一观?”掌柜的将我们安排坐下后,非常恳切地征询道。
我微笑着将手中的折扇递了过去,掌柜的小心翼翼地接在手中,顺着势缓缓打开,一面惊叹着一面翻来覆去地仔细观看,口中还不时地发出一声声由衷的赞叹。
“果然是设计巧妙,画工更是上乘,实在是上品啊!不知道六公子是从何处得来的?老朽不才,以前从未见到过如此精妙的扇子啊!”掌柜的双眼神光灼灼,密切注意着我的表情变化。
“自己做着玩的,难入方家法眼,掌柜的如有兴趣,就送给你好了!”我很大方地答道。
“这却如何担当得起?”掌柜的连忙谦辞道,他粗略一看,且不说书画的价值,单凭制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