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赝品 >

第172节

赝品-第172节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何物也?”,众人都是大惊,他们自然从来没有见过利用大气压强地原理制造出来的压水机,一时之间相顾失色,以为神物。
    “诸公勿要惊慌!”我甚是得意地介绍道:“这便是我西北特别制造出来的压水器,可以将井中之水很方便地抽提出来。而且只要你间歇地按压几下,就可以使水流连续不断,比之用水桶辘轳来提升。自然是省事不少!有了此物,在天早河中水枯的时候,就不必太过忧愁了!”
    “此物甚是神异,可否给老夫弄一些带回京师,请皇帝过目,然后在各地推广?”吕蒙正看了以后。觉得此物很是有用,便提出了要求。
    我点了点头道:“有何不可?既然吕相有兴趣,少时本官便吩咐人将此物地样品和图纸交给吕相带回京师,也算是一点点小礼物。只是此物虽然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很麻烦,如果朝廷想要大规模地利用,不妨由我们西北的钢铁作坊来代为加工。价格自然公道,质量也有保障。”
    “杨夫人的建议,老夫会认真考虑一下,就看皇帝陛下如何决断了。”吕蒙正也认为这是个好东西,便一口答应下来。
    众人走到外面后,不远处便有一片小池塘,里面的莲藕正在生长,碧绿的叶子浮在水面上,经过阳光一照,小风一吹,摇曳起来,颇有一些江南水乡的风光。
    吕蒙正看了以后,难得地夸赞了一句道:“杨大人果然是能臣干吏,才到西北一年,就将这地方治理得如同江南丰饶之地一般,确是百官地楷模。”
    众人纷纷附和,毕竟不比不知道,看了这里,在联想先前所到各处,高下自然不言而喻,一名官员有些好奇地问道:“杨大人,方才你在水房之中,压水之前,曾经往那圆柱子里面倒了一瓢水,里面可有什么名堂?”
    “那瓢水,便是一个引子。”我简单地回答道,难道要我跟他讲原理么,谅他一时之间也领会不了。
    “引子?”那官员和众人都感到有些不明白。
    我平挥手臂,虚空抚过对面的小池塘,口中吟咏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半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一瓢水,便是那源头活水。”
    众人虽然还是不明白,但是听我出口成诗以后,为这种情绪所感染,一时间也不好意思再问了,大家出了田间,一路继续向北行去,按照吕蒙正等人的要求,沿途视察西北地屯田状况。
    “大人——“王石雷策马跟了上来,小声对我提醒道:“咱们的屯田工程就只到了前面,再往前走,可就露馅儿了。”
    我的心里面也有些紧张,早先安排的人手也不知道去了哪里,难不成自己赤膊上阵啊?
    “杨大人,再往前就到了哪里了?”吕蒙正跟了上来,丝毫不给我放松的机会。
    “让我来看看——“我也不知道究竟到了哪里,只得装模作样地仰起头来向前看了一番,却意外地发现对面密密麻麻地围起了一群人,将大路给堵得严严实实。
    “那是些什么人?”吕蒙正等人也发现了前面的不对,于是很紧张地问道。
    毕竟这里不是京师,他们也不是武将,党项人虽然已经退却了,难保没有山贼土匪什么地在地方上作祟,我们出来的时候,不过只带了几十个侍卫,大家文官却有十几个人,万一真的跟人冲突起来,确实不沾光。
    我将胸一挺,一马当先挡在了众人的前面,一面安抚道:“诸公不必惊慌,一切有杨某在前策应!”然后吩咐众侍卫道:“保护好众位大人,万一有什么异状,立刻调转回头。”
    “是!”众侍卫大声回答道。将马匹散开,围在众官的周围戒备。都将腰间的佩刀拔了出来,横在胸前。
    说话之间,对面的人群就冲过来了。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不是山贼也不是土匪。而是先前在街市上见到过的那些士子们,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这些士子们大概有数百人之多,冲上来以后立刻就把京师来地巡查官员给围住了。我们仔细一看,他们地准备还真充分,不但举着标语,打着旗号。还有联名状血书什么的,领头儿地几个士子更是群情激愤,挥动着拳头要求请见吕相。
    “大胆狂生!”我黑着脸在前面将众人拦住。然后训斥道:“吕相何等人也?!那是皇帝的股脑之臣,大宋的国之础石,岂是你们说见就能够见到的?尔等身为学子,不好好在家读书作文,却来到这里聚众滋扰生事。是何道理?若是速速退去,本官可以在吕相面前求情,免除你们地罪过,否则的话,一定重重地责罚不贷!”
    “大人啊——“当先的几名学子拉住了我的马头,一下子就跪了下来,泣不成声地哭诉道:“西北完了啊——我大宋西疆从此再无宁日了啊——“
    一众士子们纷纷抱头痛哭起来。声音何其悲壮,宛如六月飞霜一般。
    我看在眼里面,也不由得暗自佩服不已,没想到这些人读书不知道怎么样,演起戏来却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看来事情办的还不错,应该重奖!于是咳嗽了一声后问道:“各位士子,稍安毋躁!你们莫不是受了什么冤屈?尽可将详情道来,就算是本官作不了主,这里还有吕相和各位京师来的夫人们嘛!”
    谁知道众人并没有按照我地设想谢恩起身,然后痛斥给朝廷献上毁弃城池的主意的奸贼,而是伏在地上痛哭不止,几欲气绝,其中几个人更是捶胸顿足,伸出自己还在滴着鲜血地食指,长嘶不已。
    “你们到底是什么意思?”看着这些家伙的表情不似伪作,我心里面顿时有些发毛儿。
    还不等对方缓过劲儿来答话,远处一骑绝尘而来,上面的骑士翻身下马,大声禀报道:“大人,方才接到朝廷的谕令,要大人将长城之外的各处城池尽数毁弃,将其民众迁至关内!”
    “当真?”,我一把抓住那人的衣领,大声喝问道。
    “有公文在此!已经传谕各地军州了!”那骑士从怀中取出一份儿明文,递了过来,然后回答道。
    我抓过公文草草一看,上面鲜红地大印分外清晰,是吏部和兵部、户部联合发出的公文,大抵就是要西北收缩防御!将长城以北的各城尽数毁弃,并指名要毁弃的各处城池,我准备重点发展的几处城池都在黑名单上。
    “年余之功,毁于一旦!”我看了以后愤怒地将公文掷在地上,再没有说其他的话,也不顾后面的各位京官儿了,直接拍马飞驰而去。
    “杨大人——“吕蒙正非常尴尬地站在那里,张口呼了一声,却发现我已经离开了视线。
    还没有等他反应过来,立刻就被哭喊着的众人给围住了,虽然侍卫们都在外围尽量维持着秩序,可是是在架不住人多了,这些人都是些西北地士子,打也不能,骂更不怕,只能用身体将他们尽量隔阻开,不使他扪与官员们有身体上的接触。
    吕蒙正心里面非常别扭,先前他提出了西北防御策略,毁弃坚城,是出于当时党项人气势汹汹,大有越过长城直入陕西,进而渡过黄河进入中原的危机形势下才提出的,在当时的情势下,未尝不是壮士断腕的明智之举,虽然损失不小可是却能够断绝李贼的后勤补给之路。
    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有了变化,很显然党项人被我给打得元气大伤,一时之间聚集不起东侵的兵力,而西北各州在我的统御之下,却大力发展生产,广泛经营,一年之间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照这个样子发展,最多三年就可以比肩京师繁华之处,到时候大有西进剿灭各部兵祸的实力。
    经过这两日的见识,他自己是有心收回原先的建议的,可是出乎他的意料的是,当初自己为相之时都没有通过的建议,居然在此时被朝廷给批准了,这真的是非常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不论是成与不成,毁弃城池这件事情的恶名都会落到自己的头上,看来是朝廷中有人在给自己使绊子了,吕蒙正想到这里,不由得有些忧虑,自己被派到各地巡查农田水利,说起来责任重大,实际上不过是受人排挤而已,如今看来,对方是要将自己重回京师中枢的路子给彻底堵死了!
    “难道你有你的张良计,我就没有我的过墙梯了么?”吕蒙正想通了这一点后,立刻有了决断,转而对伏在地上痛哭流涕的士子们郑重说道:“各位士子暂且不必惊慌!毁弃城池之事,大大地不妥,本官这就回去同杨大人商议,一起奏明朝廷,力争取消此议!”
    说罢,也不管众人的反应如何,拨转马头就跑,众人见状,也争先恐后地随之离去。





    第十三卷 进取之道 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
     更新时间:2009…7…3 17:11:21 本章字数:5464

    “大人,这可如何是好?”王石雷看着一脸晦气的我,有些为难地问道。
    我很恼火地搔了搔头发,气恼地说道:“真想不通是怎么回事儿,朝廷早不下令,晚不下令,偏偏挑吕蒙正率领逃查团来到西北这个时间才下令毁弃边城,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阴谋!”
    本来我是想鼓动士子们利用反对废弃边城这件事情来将吕蒙正一行人撵回京师去,可是却没有想到朝廷居然横插一杠子,直接下令毁弃边城了,现在我所面对的问题,已经不是如何将吕蒙正撵回京师,而是如何说服朝廷,不要毁弃边城了,这个难度显然比我以前所预料的要大很多。
    “或许,吕蒙正本人也被别人算计了呢——“王石雷若有所思地说道。
    “你说的也不是没有可能!”我认真地考虑了一番后点头道:“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看来要解决这件事情,光靠我们的力量还是不够的。”
    王石雷提议道:“大人,您不是同京师的高官们关系良好么?为何不走走他们的门路?比如说像是吕端吕相爷,或者是您的亲家潘仲询潘大人,或者非王千岁?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是无可替代的啊!”
    我摇了摇头道:“不妥,不妥!石雷你终究还是对朝中的事情不太了解,毁弃边城的建议,是吕蒙正大人在去相之前提出的,现在朝廷一旦落实,又怎么会轻易更改?这么朝令夕改的话,不但令朝廷的颜面无存,也会惹来口舌,说是对前任宰相的决定不尊重啊!所以我才说。这件事情不太好办呢!”
    王石雷叹息道:“可是现在毁弃边城明明就不切合实际,强令推行的话,肯定会惹得天怒人怨!西北民众对朝廷地一点点好感。怕是要丧失殆尽了!即便是对于吕蒙正大人的名声,也会造成极大的打击,难道真的会因为这虚无地设想。便尽毁我们西北数十万民众的生存基业不成?”
    我沉默不语,心中却是思潮汹涌,西北边事未靖。朝中却起党争,看来又要进入多事之秋了,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我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呢?
    正在思索之间,忽然有人来报,吕蒙正大人来了。
    “来得好!”我同王石雷对望了一眼。或许他煎是解决这件事情的突破口呢!
    吕蒙正匆匆走进来地时候,我正坐在大堂上面,一件一件地签发公文。
    “杨大人——“吕蒙正来到堂前喊道。
    我抬起头来,有气无力地回应道。”吕相来了?石雷,还不快给吕相上茶?”然后歉意地说道:“吕大人,且请稍待片刻,有什么事情,等我将这些毁弃边城的公文签发下去,再说不迟,朝廷的谕令要紧啊。”说罢低下头来继续用朱笔在公文上面批示。然后命掌印地书吏拿去用印。
    吕蒙正心中焦急,若是任由这些公文签发下去,那毁弃边城就无人可以祗挡了,自己这个恶名也就坐实了,今后在想翻身回到中枢就难上加难了,于是便冲了上来,一把按住我桌子上面的公文,大声说道,“杨大人!如今事情急迫。你身为地方官之首,怎么能够置西北数十万百姓的生命财产于不顾,违心接受这些乱命呢?”,
    “吕大人,话不是这么说的啊——“我无力地摆了摆手道:“公文是朝廷发下来的,吏部、兵部和户部三家签发的公文,我一个地方官怎么可以违逆?再者说,杨某人虽然是西北防御使,有便宜行事的权力,可是这种事关重大的决策,却是必须要执行的!更何况,据说这个毁弃边城的建议可是您在朝中率先提出拉地啊!”
    吕蒙正现在最心烦的就是这个,听了我的话后,很烦恼地一摆手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当日提出要毁弃边城,是为了大宋的国家利益,如今反对毁弃边城,同样也是为了大宋的国家利益,这并不能算是出尔反尔,而是相机行事!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我的个人名望只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杨大人,我是非常诚恳地想请你出来,同我一起上书皇上,取消毁弃西北边城的命令,不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