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

第654节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65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个星期康国泰打电话给我,好像是加州大学校长,是哪一位,想替我安排,跟美国现在两位竞选总统的人见见面,小布希跟高尔,现在的副总统。我实在抽不出时间,以后再说。如果有机会我很想跟他见见面,当面劝告他不要当警察,美国当世界警察,哪个人看到他都头痛、都讨厌,小孩看到警察都吓呆了,都跑掉了。所以不要当警察,当圣诞老人,小朋友看到圣诞老人不都欢喜吗?美国要换一个态度,做世界的圣诞老人,不要做世界警察。我要有机会我一定劝他,把这个利害得失说给他听。当圣诞老人才是真正世界领袖,当世界警察,世界上许许多多国家怨恨你。它现在是没有力量,有力量总想报复你,搞得你自己身心不安,你何必干这个傻事?你把发展军备这些钱,用做圣诞老人的礼物,到处送礼,到处布施,世界上哪个不爱美国人?就在一念之差!所以要领导这个世界,要叫全世界的人服你,心服口服,尊敬你,佩服你,他要好好学四摄法才行。圣诞老人就是四摄法,绝不可以用武力,武力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报复非常的残酷,何必搞这个?我们在新加坡、澳洲做的这些成果,我们有一些录像带,我跟康国泰说,我说:你把我们这些东西先送给他看看。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有机会见面,我劝他们作圣诞老人,放下警察的包袱。
  「种种方便」,行门全是方便门。我们今天净宗行门提的五个科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是我们「种种方便利群生」的纲领。我们这些科目,认真努力修学,是为利益群生,不是为利益自己。诸位要晓得,假如你在佛法这些纲目修学是为利益自己,你来生得人天福报;如果你所有一切的修学是为便利群生,你将来成佛作祖;同样干一桩事情,用心不一样。所以为自己出不了六道,三界有漏的福报。我们今天看到这个世间,你看到有很多大富长者,财富百亿千亿的,大贵的,作总统、作国王,都是前世修得的福报,他以种种方便利群生,但是他归自己。
  我为什么做社会慈善事业?是为名,是为利,没有忘掉自己,果报就在世间;更大的到天上去作天王,佛经里面讲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错就错在没有把自私自利放下,名利没有放下,这一点我们要提高警觉。我们今天很认真努力在修学,如果还有一丝毫名利心夹杂在里面,还有个人的希求、欲望夹杂在其中,我们的果报在三界。所以要把这些东西舍得干干净净,念头都不生,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这个光明自己看到,不需要求别人给我们作证,自己看到,清清楚楚,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在这个境界当中不要忘记,决定求生净土,为什么?求生净土是快速圆满成就;不求生净土,你会生到四圣法界。你超越六道,你会生到四圣法界,四圣法界是不错,但是要达到究竟圆满的佛果,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真正聪明,没有不选择念佛求生弥陀净土的。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偏赞西方净土,道理在此地。
  龙主菩萨这几句话,虽然只有四句,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此地做个总结,首先把我们的观念转过来,自己要肯定我们自己的观念是错误的,真的错了!由於这个错误的观念,造成六道轮回,造成三途苦报。我们把这个观念转过来,从今而后,起心动念、一切作为是为众生的,决定不为自己。穿衣吃饭都是为众生的,我在这里活一天是为众生活的,决不是为自己活的,自己生死就了了!这个身体躯壳是为众生服务的工具,我们在哪一个工作岗位,就利用这个工作岗位行菩萨道。所谓菩萨道就是在这个岗位上做出榜样,做出为一切众生服务的榜样,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没有贪瞋痴慢,一切为利众生,无论什么身分,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示现乞丐?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在我们这个大社会里面,乞丐是最贫穷、最苦的,他要示现最苦的,这叫普度。要示现个大富长者,那只在上面阶层,下面阶层不行,不能接触了。他示现最下面的,最下面可以通最上面,完全贯通,所以做这个示现。他示现得很妙,示现得很善,出生是太子的身分,最高的,结果修道的时候他示现乞丐的身分,从帝王到乞丐他整个贯通了,妙不可言!我们从这些地方去体会,你才能真正懂得佛种种作为、种种方便利益群生,你才体会得到,我们在这里头才能学得到。他真平等,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全都圆融成一体,所以这个示现是真实智慧,现在讲的确是高度艺术,这个世间人谁都比不上,我们从这里体会,从这里领悟,从这些地方学习。这是龙主鸠盘茶王他的修学报告,我们读了、讨论了,知道如何来学习。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七一卷)  2000/3/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71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鸠盘茶王偈颂,第三首:
  【佛以大智救众生,莫不明了知其心,种种自在而调伏,严幢见此生欢喜。】
  第三位庄严幢鸠盘茶王,他得的法门是「知一切众生心所乐解脱门」,我们看他的赞颂,与前面长行对照起来看,意思格外的明显。苦乐二法,可以说是一切众生,真的是不分国土、不分族群、不分宗教,没有一个不关心。所以说是谁不愿意离苦得乐?乐的根源在哪里?苦的源本在哪里?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唯有佛能够彻法底源,这是世出世间大圣都不能比的。
  菩萨在此地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佛以大智救众生』,这一句话非常重要。救众生必得先救自己,这是佛在经上常讲,自己没有得度而能度人者,「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我们要体会到这个意思,你就能够明了怎样自度、怎样救自己?「大智」,没有智慧是救不了自己,也救不了众生。真正要救自己,要开智慧,要开真实智慧。真实智慧不是学来的,凡是学得来的,你自己学的、跟别人学的,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勤学学得来的,都是属於记问之学,不能解决问题,救不了自己,也救不了众生。
  广学多闻是手段方法,目的在哪里?目的在开悟。有人广学多闻开悟了,有人广学多闻不开悟,这个原因又是什么?总在用心不同,关键在心。心要是为自己就不会开悟,心要是为一切众生决定开悟,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起心动念为自己,这糟了,这是什么?这是迷的根源、烦恼的根源、灾祸的根源,自私自利。愈是有福报,这个福报是前生、今世所修积的,自私自利不断,福报愈大造业愈重,将来堕落的愈苦,他要堕饿鬼、要堕地狱。如果念头转过来,念念为一切众生,他的福报会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总在一念之差,这一念差别就太大太大了,古人常说差之毫厘,毫厘之差就是指念头:一念为自己,一念为别人。在果报上不能够想像,不只天堂、地狱,天堂、地狱讲起来是小可之事。我们学佛,什么叫真实智慧?你把这些话听懂了,听明白了,觉悟了,肯回头,肯把观念改正过来,你就是开智慧了;从这个时候起,智慧分分长,烦恼分分轻。
  佛教导我们,实在讲,佛家的教学就是教你开智慧。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现在我们的智慧为什么不开?佛说过,我们智慧被东西障碍住了,三种障碍:见思、尘沙、无明。我们有这三重障碍,所以智慧完全不能现前,把无量的智慧转变成无量的烦恼,随顺烦恼造作无量的罪业,受无量的苦报,这是六道众生。佛救我们是用三学,戒、定、慧三学。戒是什么?我们今天看到这个字,就想到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萨戒,就想到这些,错了,这是狭义的见解,不是佛的本意。佛的本意是什么?我们在大乘经上看到,要用现在的话来说,戒是法律、法规,方法、规矩,持戒是遵守方法规矩。
  佛在经论里面,所有的教诲都是属於戒律,戒律不限於那几条,那几条是世尊举例而说,举几个例子;会学的人他明了,可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更聪明的人,一闻千悟。譬如我们听到「不杀生」这一个条目,我们一定会联想到,决不能让众生因我而生烦恼,这是不杀生意思的引伸。再反过来最好是怎样?一切众生因我而生欢喜心,这才是不杀生这一条本意。「不偷盗」的本意,绝不能够让众生因我而得到损害,这是不偷盗的本意,更圆满的是令一切众生因我而得到利益。戒律的深义,现在明白的人愈来愈少了。一定要守法、要守规矩,佛在经上怎么样教导我们,我们依教奉行,这叫持戒。
  我们净宗修学的纲领,诸位都记得很熟,全是规矩,全是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教诫。三福是戒律,我们要把它做到,这叫持戒;六和是戒律,一定要做到;三学、六度、普贤十愿,你们想想哪一条不是戒律?我们要深明大义,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落实在自己工作里面,落实在自己处事待人接物,你就像个菩萨了。这是我讲的,我们要有佛菩萨的形相。我们学佛,四众同学都是佛菩萨的形相,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己要常常反省,常常回光返照,自己像不像菩萨?不必问别人,要问自己。
  世法常讲,登天难、求人难,这是真难。圣贤的教诲,凡事反求诸己,而不求人。佛菩萨教化众生,他求自己,自己做到了,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别人。自己没有做到,说得再好,别人总是怀疑,总是给你打许多问号:你自己没有做到,教别人做,你的用意何在?是不是来骗我!必须自己先做到。释迦牟尼佛教我们放下自私自利,他先做到了;教我们起心动念要为一切众生服务,他老人家率先做到;教我们舍弃名闻利养,他也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教我们断贪瞋痴慢,他先断了。所以我们听他的话相信,一丝毫都不怀疑。他是做到之后再说,所以我们能够守法,守规矩。
  在早年,我们为净宗同学定了一个《修行守则》,守则里面节录《无量寿经》精要的教诲六十二条,节录了《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的经文四十几条,我们能把这些教训做到了,你是真菩萨,你是真修行,肯定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你就自度了,什么样的灾难你遇到都不会受害,所谓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这个话不是赞叹的话,是事实。我们找到祸福的根源,追随佛菩萨,真正的追随,不是一天到晚跟在佛菩萨的后面,那个没有用的;要懂得佛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这是真正追随。换句话说,放弃自己的妄想习气,决定不随顺自己的意思,随顺佛菩萨的教诲。我们现前智慧没有开,没有明心见性,我们能够这样做就是真实智慧。怎么晓得是真实智慧?诸大菩萨、诸阿罗汉,他们是这样学法,我们也学习。我们虽然禅定没有得到,智慧没有开,我们在生活行持当中,迹象上跟菩萨跟阿罗汉没有两样,所以我们懂得,这种生活、这种行持是智慧。我们常讲高度的智慧、圆满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无不是从真实智慧当中得来的。
  第二句是『莫不明了知其心』。佛要帮助人,帮助一切众生,一定要了解这一切人心里在想什么,这一点很重要。要顺从他们的欲望,他才容易接受佛菩萨的教诲。所以佛教学讲求观机,第二句就是观机,第三句是授法;第一句是根本,迷悟苦乐的根本。佛家大慈大悲救众生,大慈大悲依什么?依大智;没有智,慈悲也没有用处。所以要观机,观机决不是在讲经说法的时候,我要仔细观察观察听众的根机,实在讲,你上台的时候观机,还是看错了。观机在什么时候?一切时、一切处,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处所,无论跟什么人接触,这都是学习观机的时候。
  你对於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类,不同的宗教,全盘了解,通达明了,你才有能力帮助大家,你才会把自己为众生服务的工作做得好、做得圆满;不了解众生的根机,不知道他想什么,不知道他需要什么,我们服务的工作就做不好、就做不圆满。热心为人服务,人家还嫌弃你、讨厌你,你好意的布施供养,他拒绝,不接受;过不在他,在我们自己,我们自己一定在方法态度上产生了错误。所以「了知其心」,这四个字比什么都重要,这四个字里面境界无限的深广,我们不可以轻易看过。在《内典教学》我们给同学们讲过三番审机:人、时、处,这个地方「了知其心」全都包括了,我们把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