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

第537节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5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世间是为布施的,是为一切众生服务而来的。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为一切众生服务,没有为自己,这个人叫菩萨;为众生服务里面还附带著有自己,这不是真菩萨。怎么晓得不是真菩萨?《金刚经》上佛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不是菩萨。不但不是法身菩萨,四圣法界菩萨都不是,他是什么菩萨?天台大师讲的名字菩萨,名字菩萨就是有名无实。「我」没有放下,你的心不清净,菩萨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你的心不清净、不平等,你是名字位中。
  所以你烦恼不断,你业习不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还是在造业,就是拿著佛法拿著经本劝化众生也是造业,这里头境界很微细,我们一定要明了。什么造业?只要有「我」就造业。什么时候我没有了,就不造业了;不造业,才叫净业。只要有我,你造作的,不是落在善边,就是落在恶边,再一个是非善非恶无记,你造的决定是这三类的业。这三类的业报都在六道,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起,常常提醒同学们,要觉悟!六道怎么来的?妄想分别执著造成六道,六道就这么来的。执著里头的根就是「我」,所以我执破了,六道就没有了;我执没有了,你还有妄想、还有分别,所以还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佛,分别这个念头没断,分别是属於法执。到一切都不分别,四圣法界也没有了,那个时候是一个什么状况?一真法界,就是《华严经》里面讲的「不思议解脱境界」,如来的境界。一切都不执著、都不分别,你就入法界,就入一真法界。可是一真法界里头,诸位晓得,妄想没断干净,妄想就是无明,所以还有四十品无明,要在一真法界里修。一真法界,《华严》是一真法界,这里面菩萨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还有这么多位次。这位次从哪里来的?从妄想厚薄不相同而来的。妄想多,菩萨地位就低;妄想少,菩萨地位就高;妄想统统没有了,是究竟圆满佛。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那是妄想,还有一品妄想,等觉位的菩萨;那一品妄想断了,究竟圆满了。
  这是世尊将六道、十法界、一真,根本的形成因素告诉我们,我们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就是它怎么形成的,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这不仅是宗门提倡的「从根本修」,教下也不例外,念佛还是要遵循这个原则。念佛堂堂主常常提示,「放下身心世界,一心称念」,这个话很多人都会讲。放下身心世界,什么是身心世界?要怎么放法?没讲清楚,只是含糊笼统;没讲清楚,所以收的效果不大。真正搞清楚、搞明白的人,效果就非常明显,非常显著。放下身心世界,就是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你真放下了。妄想分别执著要还在的话,你一样都没放下,你所放下的是枝枝叶叶,不起作用,不管事。世出世间一切法里头再不执著了,不执著你就能随缘,普贤十愿里面讲「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能恒顺众生,自己什么都好,样样都好,顺境善缘好,逆境恶缘也好,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才得大自在,这是真的放下,真的解脱了。还有一念,我要怎样怎样,麻烦就来了,你没有放下。这个心态,这种观念,就是我们讲席当中常讲的轮回心。轮回心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具足,这是轮回心。轮回心,一切所作所为全叫轮回业,你的果报在六道轮回。我们无量劫来用这种心,用这个心生活,用这个心工作,用这种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都叫造业。《地藏经》上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都造业,果报就是六道轮回。
  我们今天觉悟了,发心,发什么心?脱离六道轮回,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这是菩提心。有没有办法脱离?答案是肯定的,决定有办法。我这一生当中能不能脱离?答案也是肯定的,决定可以脱离。关键的问题是你信不信,信太难太难了,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不容易。信佛真难!我们能说我们信佛了吗?我们自己以为我信佛了,佛菩萨看到听到摇头,你不是真信,你是什么?半信半疑;半信半疑已经把你捧得太高了,实在是什么?百分之一相信,百分之九十九怀疑,哪里到一半,到一半还得了!这个比例已经不错了,怕的是你的信心只有万分之一,怀疑是万分里头九千九百九十九,我们是在这个状况里头,所以怎么修、怎么学都不能成功。这个事实真相几个人懂?我是过去幸亏老师提醒我,我才留意到这个问题。我受戒之后,我出家两年之后才受戒,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就讲经,白圣法师找我到三藏学院教书。那时出家人在佛学院上课的有四个:白老、明本法师、净心法师、我一个,我们四个出家人,另外还有三位居士,那时我是三藏学院的老师。两年以后我才受戒,受了戒到台中去看老师,老师一看到我,老远就招手,大声的说:「你要信佛!」我也愣住了。我学佛七年出家,出家之后又教了两年佛学院,九年了,受了戒,怎么还叫我信佛?然后坐下来告诉我什么叫信,如果你没有能够依教奉行,你的信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他给我讲,他说:我们关系不一样,别人面前绝不说这个话的。有很多出家,活到八十、九十,临死了都还不相信;死了又搞六道轮回,那就是不信。如果信了,信了他到西方去作佛去了;没有真正往生到西方作佛去,不信佛!我才懂得经上讲的难信之法,晓得是真难,不是假难。
  真信如何来培养?中等根性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听经、读经。我们才恍然大悟,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为谁?就是为中等根性的人建立信心,信心要断疑才能生信,你有疑,疑是信心的障碍。所以大乘经上,连《无量寿经》都有说,疑为菩萨最大的障碍,这是我们不能不晓得。破迷开悟,真正觉悟,信心才清净。《金刚经》上讲得就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是什么意思?生实相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由此可知,《金刚经》的标准多高,《金刚经》上讲的信心生实相。用华严境界来说,那是圆教初住菩萨才叫信心,才叫信佛。所以圆初住叫发心住,发什么心?发清净信心,跟《金刚经》上的标准相应。我们今天实相没有现前,信心有危机,而我们自己还一丝毫没有觉察,安住在危机里面,这个事情麻烦了。怕的是这一生空过,这一生虚度,这个机缘得来实在不容易。彭际清居士讲得很好,「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哪有那么容易遇到?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遇到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生起清净信心。用这个心供养诸佛、布施众生,福慧就增长了。
  「出现品」是《华严经》里面的一品,佛讲「食金刚喻」。佛用这个比喻,把如来正法比喻作金刚,虽然你尝到一点点,但是永远不坏,所以比喻作金刚种子。你这一生不能成就还有来生,来生不能成就还有后生,纵然过无量劫,什么时候因缘具足了,你这个种子它就起作用。这个比喻实在就是讲我们现前状况,我们的佛种不是在这一生种的,无量劫前。怎么晓得?《无量寿经》上讲的,佛给我们介绍阿闍王子与五百大长者,他们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那要多长的时间,哪有那么容易遇到佛的!所以生生世世无量劫来,遇到四百亿尊佛,都曾经供养过,这样的善根福德,这一世得人身,遇到释迦牟尼佛,听到讲《无量寿经》,才动一个念头,「我将来成佛,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起这么个念头。这个念头是大善根、大福德,但是他那个善根福德不如我们同学,为什么?我们同学念念想往生极乐世界,他还没动这个念头,他不想往生;只是想我将来作佛像阿弥陀佛一样,还没有想到这一生就想去。我们听了之后就发心,这一生要想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超过他们太多太多了。佛不是讲假话,佛不是在这里诱惑我们,佛讲的话句句都是老实话。所以我们看经要会看,看到这里想一想,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超过他们。
  我们这一生能不能真的如愿以偿?就是看你肯不肯放下。你能够放下一切执著,你就能生凡圣同居土,你分别没放下,执著放下了;如果再能把分别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分别了,你可以往生方便有余土,你妄想没放下;妄想能够放下个几分之几,你就能够往生实报庄严土。同样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功夫的浅深是在你放下多少,不是别的;不是我佛念得多,我往生品位就高,没有这个道理。品位高下,不在念佛多少,蕅益大师《要解》里讲得好,在你念佛功夫的浅深。功夫浅深就是你伏烦恼能伏多少,伏烦恼就是我刚才讲的放下,你放下多少?为什么有人念佛往生自己做得了主,预知时至?前天我还听一个同修告诉我,也是不久的事情,一个同修念佛往生自在,坐著走的;家里人问他,需不需要通知同修们给他助念?不必要,他自己盘腿打坐念佛,念念就走了,不需要求人助念,走得这么自在!我十几年前在香港,香港有个欧阳老先生,也是预知时至,没有人助念,他也是坐在那个地方念佛走的。畅怀法师看到这个事实真相,回过头来老实念佛了,亲眼看到。过去畅怀法师他是学天台的,他每天是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不念阿弥陀佛,看到欧阳居士这样往生,他才回心转意念阿弥陀佛,所以他跟我说欧阳先生度了他。我到他精舍去参观,他请我吃饺子。他精舍的佛堂供养的是释迦牟尼佛、迦叶、阿难尊者,是塑这个像。精舍不大,佛像前有个佛龛,佛龛是玻璃的。我去的时候觉得很奇怪,他一张西方三圣的像用黏胶黏在那个玻璃上,我说这怎么回事情?他才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他现在念阿弥陀佛了。在佛龛玻璃上,西方三圣的彩画像,用透明塑胶黏在上面。亲眼看到!真的不是假的,回过头来老实念佛。预知时至,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我们亲眼看到、亲耳听到,都是最近的事情;再不相信,那就没法子,那就是经上讲的一阐提,一阐提是没有善根的人,这一生决定不能得度。如果真的明白了,真的清楚了,念头一转,我们这一生就能成就。
  末后『令不失坏』,这是讲你的清净心,清净信心绝不丧失。「坏」是什么?转变,决定不会改变,你这一生就决定成就。换句话说,凡是不能成就的,清净心不能够相续,它会断,它会夹杂。改变那就坏了,改学余教就坏了,就不能成就。这样的教训,在《华严经》非常多,不止一遍。为什么多次的教导?这是让我们有长时间的薰修,凡夫绝不是一遍、两遍、十遍、百遍就回头了。释迦牟尼佛劝人千遍、万遍,回头那都算是很了不起的人;我们看到许许多多人,千遍、万遍都回不了头。所以自己要好好的去想一想,反省,我们是不是那种人?千万遍都回不了头的人,这就可怜!佛在经上讲「可怜悯者」,是指这一类众生。凡是能回头,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好,今天我们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一六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16
  请掀开经本,日天子长行最后一句:
  【普运行光明天子。得普运日宫殿照十方一切众生令成就所作业解脱门。】
  这个法门里面包括的境界非常广大。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的提示,「使物居业,莫越日光。令人进德,宁过法义」。虽然解释只有四句,意思也是深广无际,给我们最明显的教诲,就是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必须正大光明,日天子表这个意思。菩萨的德号是『普运行光明』,佛法常讲光明遍照,他得法,也就是他自己所修学的是『普运日宫殿』,我们要懂得它表法的意思。光表智慧、表德行,这个德行『照十方一切众生』。能照是菩萨称性的智慧德能,所照的是一切众生,就是四弘誓愿里面所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一切众生」,这里面没有族类的差别,没有国家界限的差别,也没有宗教信仰上的差别,一切众生,这叫普度,十法界一切众生平等得度,就像太阳普照大地,决定没有分别、没有好恶。这个心是真正的平等心、清净心;清净、平等是我们的真心,清净、平等是我们的本性,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前用的这个心,不是真心,不是本性。佛陀教导我们没有别的,恢复真心自性而已,大乘经上常说「佛不度众生」,这句话的意思我们要能体会。佛何以不度众生?真心本性是你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