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实智慧,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超越时空,尽未来际,正是古德所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法身无生,无所不生。法身是我们自己真正之身,禅宗里面常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法身是本来面目。法身无相,能现一切相;法身无生,无所不生。这是讲意生身。
我们现前应当怎么学法,跟这个意生身有个几分相应。每个人在这个世间上同时都具有好多种不同的身分,儒家所讲五伦十义,这个跟意生身就很接近。现代的社会比古时候复杂太多,人与人的关系往来比过去不知道要增长多少倍。我们以清净心,清净心是最重要的,清净心能生,清净慈悲,清净心常常保持自己一念不生,在一切境缘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什么时候做这个功夫?静坐的时候、念佛的时候,没有工作,一切万缘放下的时候,整个身心放松,最好是经行散步,这个时候万缘放下,恢复自己的清净心,用这个清净心来念佛,效果无比的殊胜。这个要平常多下功夫,然后我们在生活里面、工作里面、应酬里面,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的功夫就能用得上。什么功夫?清净心。清净心对一切人事物照见,跟平常决定不相同,你自己会感觉到现在有智慧。从前处事待人接物迷惑颠倒,常随境转;现在好像有一点智慧,聪明了、清楚了、明白了,这就是受用之处。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对待、去处理,这就接近意生身。随他意,令他生欢喜心;随自意,清净无染。这就把这段经文的义趣,应用在我们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再看下面这一行,第四行∶
【无边色相。圆满光明。遍周法界。等无差别。】
这句经文是说「相好庄严身」。『无边色相』,色相无有穷尽。在大经里面我们才读到,世尊告诉我们,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是的;身有无量相,每一个相里又有无量好。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一般经上说的劣应身;实在是说,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所现的身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什么不多现几个相?为什么不少现几个相?一定要三十二?三十三不行吗?三十不行吗?诸位要晓得,佛到这个世间来示现,随他意。他意是谁意?佛示现在当时的印度,随印度人的意思。那个时候在印度这个社会,他们大家以为这三十二种是贵相,像我们中国看相的,哪些相好是贵相,一般人喜欢的、尊重的。世尊示现你们认为是尊贵的那个相,我一示现统统都具足,一样也不缺。所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众生的分别执著。佛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是这么个意思。佛在极乐世界、在华藏世界现报身,报身也是随他意,也不是随自己意,他是谁?法身大士。法身大士心量跟我们不一样,他本身的身相也大。他们是以相好,圆满的相好,无量相,相有无量好。
这个相好还放光,圆满光明。光,光有放光,有常光;放光周遍法界,常光也周遍法界,才叫圆满。周遍法界的意思我们逐渐能够体会到一些,确实是周遍法界。光照得愈远,波渐渐的就微弱。像我们现在在天文望远镜里面看到的星球,现在能够观察到的星球几乎都是本身发光的,像太阳一样。不发光的,本身不发光的星球,一定是发光体照著它,它有反射的光,我们才能见到。如果它连反射的光都没有,这个星球我们就见不到。我们现在知道有几万光年星球,距离我们远近是用光年来计算,光的速度走一年。几十万光年、几百万光年、几亿万光年,光就非常微弱,真的是周遍法界。佛菩萨的光强,不是像星球发这个光,这个光不强,太阳的光不强。为什么知道它不强?依报,它不是正报。佛菩萨的身光、放光是正报,比它的光要强得多,这才合理。为什么佛光我们肉眼见不到?实在说,我们肉眼的能力非常有限。科学家用仪器侦测到,证明这个光的波度不一样,就像电的频道不相同。光波有长波的,比我们现在能见的这个波度长,我们见不到;比我们现在能见的波度短,我们也见不到。我们肉眼能够见,在这个无数的光波里面,我们能够见到是很窄小的一个波度,跟我们耳听也是一样。音声频率高的,高音的,我们听不到;比我们能听频率低的,我们也听不到。这些音波跟光波充遍在空间,尽虚空遍法界,这个是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明了。所以佛的音声遍法界,佛的佛光遍照法界,我们能相信。从科学这些证明,我们能够相信。
佛说的这些境界,实在讲,都是我们自己本性里面具足的,一切诸法从心想生。心是一切诸法的根源,心遍法界,心所起的作用哪有不周遍法界的道理?体周,用也周;体用都周,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相也周,相也周遍。所以诸佛菩萨就有能力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只要有感,决定就有应。他的感应那么圆满、那么快速,也有个道理:无分别心。换句话说,才有分别执著,这个能力就没有了;只要没有分别执著,这个能力就现前。能力是本能,不是学得来的,不是外面得来的。相好庄严身,我们要学,非常的重要。佛以相好光明接引许许多多众生,帮助许许多多众生;善根、福德、因缘还差一点没成熟的,佛用这个方法让他接触到之后,就能把他的善根、福德、因缘提前成熟,得度的人无量无边。所以我们不能不注重相好庄严,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晓得。
佛菩萨为众生示现有种种差别不同,可是他的用意是相同,不同当中有相同。相同是什么?接引众生,帮助众生觉悟。因此,观机就非常重要,这是智慧。一定要对众生的根性才能够帮助他们,才能够去诱导他,所以法是活活泼泼的,不是死呆板。正是世间人常说「通权达变」,你才能够普度众生,才能令正法久住。现在这个世间众生追求美,没有一个不爱美,可是美而不善,美而不真,美里头没有智慧,有愚痴,你说糟不糟糕?我们在今天要给他做什么示现?美,美里面有真、有善、有慧,他们才喜欢接触,喜欢来修学。他喜欢美,你把这个美断掉,他就不来了。投其所好,改他的毛病,这就叫佛法,这叫善巧方便。我们在经典里面要学习这些原理、原则,体会佛菩萨度众生的深心。所以相好庄严身,我们也常讲招牌、门面、包装,不能不重视。妖魔鬼怪他也会,但是他那个美里面,没有真、没有善、没有慧。再看下面一句∶
【演一切法。如布大云。】
这一句里面是讲「愿身」,志愿的愿,愿身演法。我们特别注意这个「演」字。他为什么不说「说」,说一切法,如布大云。他为什么不说「说」?说只有口业,三业里只占一个。演,三业具足。演是表演,要做出样子来给人看,这个叫演。佛所说的一切法统统都可以表演,用表演的方法来弘法利生,是最高明的。我们在一般上讲,歌舞、戏剧,我们佛法里有没有?有。《华严经》末后五十三参那就是唱戏,就是戏剧。如果有人发心把五十三参写成剧本,到电视台上去演连续剧,比我们苦口婆心在这里讲,那个效果不知道要增长多少倍,应该要这么做法。现在有许多写剧本的人找不到材料,他不晓得佛经里面的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释迦牟尼佛每一次的法会、每一次的讲经,都可以把它编成故事,都可以把它编成剧本。用歌曲来弘法,《大藏经》里面的歌词,我看不下一万首,都可以演唱的。我看过是《中华大藏经》,精装本,这么厚的两册。在哪一本,我忘掉了,全部都是歌词,都是唱的。正式把它写成剧本的也有,《归元镜》。这个剧本说三位法师的故事,我们净土宗的,第一位是慧远大师,第二位是永明延寿大师,第三位是莲池大师。写成剧本,也都收在《大藏经》里。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舞台、通过电视表演。这是说了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演」是我们自己切身做到。我们生到这个世间来闻到佛法,明白了,发了大愿,从今之后,我们就干表演的事情,专门表演给社会大众来观看。社会是我们的大舞台,我们是演员一个。一切为佛法,为佛法就是为剧本,演得要像那个角色;一切为众生,一切为观众、为社会大众,帮助这一切社会大众。我们表演的目的只有一个∶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我们所表演的,帮助一切众生开悟,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我们演这么一场戏。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勉同修,学佛最低限度要把我们这个业报身;我们来的时候迷惑颠倒来的,糊里糊涂来的,不知道过去、不晓得现在、也不晓得未来,迷惑颠倒;我们是业报身,随业流转。今天遇到佛法,明白这些事实真相,心里做一个大的转变,把我们这个业报身转成愿身,愿身就是乘愿再来。我们的愿力超过业报,你就转过来了。每个人都能转,只要你下定决心,依教修行,就转了。哪些是业报?我们用六度来做个比喻。过去我们悭贪心,自己有的,舍不得布施,叫吝啬;自己没有的,想尽方法去贪求,这是业报身。不知道修善、不知道持戒,念念还作恶,随顺恶习气,这是业报身;对人、对事、对物没有耐心、没有恒心,业报身。如何把业报身转成愿身?从今之后,我依佛的教诲修布施波罗蜜,你不就转业报成愿身吗?原来你这个心安住在六道轮回,现在安住在道场,马上转过来了。过去起心动念皆是恶业,现在我们发心持清净戒,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真正发心修学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就转过来了。
我们净宗学会成立之后,提出修行五个科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都守著这个规矩,就转了;决定不违犯,转业报身为愿身。诸位同修必须要知道,佛讲这十种身,你一种得到,其他九种都得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想想看,舍弃业报,如法修行,你心地自然真诚、清净、慈悲,你就得相好圆满身。你的慈悲心、智慧心时时刻刻像诸佛如来一样,护念一切众生、关怀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意生身不就现前了吗?一个转了,统统都转了。不是佛这十身一个一个修,不是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从哪里转最方便?愿转最方便,发愿我要学佛、我要学菩萨,我的心像佛、像菩萨,我的身也像佛、也像菩萨,我的言语造作也像佛、也像菩萨。愿一发,身语意三轮都转。这是愿身演法,演一切法,这一切法包括我们的生活。生活当中点点滴滴要做得很圆满,没有一点缺陷,这个才行,身语意三业没有过失。
所以时时刻刻要学,学习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读诵大乘。我们今天依照《无量寿经》学就好,《华严》太大,分量太多,不容易抓到纲领,依《无量寿经》学就好。《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浓缩,《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纲要、《华严经》的总纲领。佛在经上教我们怎么做,我们老老实实的做,很细心的去做;粗心大意是我们的毛病。我们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我们看一本书,看完之后,随便往桌上一丢,这不是菩萨、不是佛,这不是一个好榜样。诸佛菩萨这本书看过了,不看了,一定把它合起来,合得好好的,一定放在那里整整齐齐,决定不会有一点凌乱。不常看的书一定放在书架上,或者放在书橱里,整整齐齐,一点都不会凌乱;人家一看,心里多么舒畅,恭敬之心油然而生,自自然然就生起来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做得整齐、端庄,端正庄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细节里面养成好习惯。为谁养?为一切众生做样子,不为自己;为自己,身都不要了。所以随顺自己,一念不生;随顺众生就要做表演,要做社会大众的好样子。
此地的「云」,云后面就是大雨。佛是用云表慈悲,用雨表演法,慈云法雨。你要表演一切法做给人看,先要有大慈悲心,没有大慈悲心,你决定做不到,如布大云。经里面说:「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无上轮就是指《华严经》。也有说法,云比喻身;身前面讲,身是幻色,不是真的。像云我们看到,远看有,近看就没有了;相有体空,用云表这个意思。把说法比作雨,广现化身,表演一切法,就好像浓云密布,这要下大雨了。先布慈云,后注法雨,取这个比喻。经上跟我们说,世尊,乃至菩萨、声闻,以及祖师大德善知识说法,一定要随顺众生的根性,然后才能令众生得真实的利益,所以说法一定要契机。
讲到说法,虽然只是说到语业,说一条,身语意也都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