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

第224节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2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是一般世间佛学院,排上几十门课程、十几门课程这样来修,这是杂修乱修,不如我们办培训班有效果。培训班的时间虽然短,一门深入,你们能够得到一点效果,道理在此地。所以我们的课程标准、课程拟定,我们教学的方法,必须跟教育主管我们要来研究讨论,希望他们了解,我们教学的目的、我们教学的方法,与世间教学完全不相同,这一点很重要。
  这是总持大光明,谁懂得、谁能掌握,他这一生必定成就。佛法的修学最忌讳夹杂,最忌讳散乱,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一杂一乱,充其量变成佛学,某人佛学很渊博,那是佛学常识,你看得多、听得多,你没有入门,你没有开悟,换句话说,你烦恼没有断,你依旧有分别执著妄想,你还是凡夫,你没有能转境界,你还是被境界所转,那有什么用处?这样我们把佛法当作世间学问来学习,这错了,我们不干这个事情,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每位同学来参与,不仅是将来你要参与佛学院,你到念佛堂来念佛,你每天到此地来念经,目的是什么?作佛。有这样的志愿,有这样的恒心毅力,你怎么会不成佛?你有立下这样的志愿,你听经才会听得懂,开经偈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才会解。为什么?你想作佛,佛力才加持你;你不想作佛,天天听,听上一百年你也听不懂。为什么?目标不一样,你把方向搞错、目标搞错了,到这里来是来作佛的。
  所以「总持」两个字的意思很深很广,我们一定要细心去体会。即使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你能够掌握到生活的原则,你就不是凡人;凡人过日子,说老实话没有原则,随顺烦恼、随顺习气、随顺人情过日子,所以日子过得很辛苦。学佛的人生活比较好一点,他有个原则,很多同修发心素食,素食就是一个原则,把你在生活里头圈子就缩小很多,你掌握到一个原则。素食再要能加上清净心、加上慈悲心,你这一生生活就非常美好,健康长寿,虽然不能讲长生不老,可以说不容易衰老,可以做得到的;这里头要有清净心,要有慈悲心。
  这两天从台湾有个小朋友到这里来访问,也许你们都见到,今天他回去了。这个小朋友,我们中国人讲,他有一点特异功能,他能够见到一般人见不到的无形的那些妖魔鬼怪,他有能力见到,所以他会看。他到我们这个道场观察,他很赞叹,这个道场佛菩萨很多。妖魔鬼怪有的时候他也碰到,碰到的时候他有法术把这个妖魔鬼怪赶走。这几天他跟我在一起,他问我,他说:为什么妖魔鬼怪不沾你的身?他觉得比我矮一层,妖魔鬼怪沾他的身,他有办法把他赶走,但是妖魔鬼怪不沾我的身,他问我什么道理。我就告诉他:心地清净,所有一切邪就不能够侵入,凡是邪毒侵入都是你的心不清净,你心里有三毒,外面邪毒才会感染;你里面清净,外面再严重的毒害也不能够侵犯你,就是这么个道理。他还会有妖魔鬼怪找他,他心不清净。
  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再有慈悲能解毒、能解冤,纵然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的冤家债主,你的心清净、你的心慈悲,都能把他化解。所以我提示他,妖魔鬼怪来了何必把他赶走?你有本事把他转变成护法神,那多好!用什么方法来转变?慈悲,你有智慧、你有慈悲,把所有一切这些妖魔鬼怪都变成护法神,都叫他来学佛,都给他授三皈,这个好,这才叫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我们本来说度众生,人度,妖魔鬼怪把他赶走不度他,那成什么话?四弘誓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妖魔鬼怪我不度,哪有这种讲法?讲不通,统统要度。毕竟他还年岁很小,但是这种能力会失掉,如果年岁再大,接触这个世界,心里要是起贪瞋痴慢,这个能力就失掉了。
  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六通从哪里来?禅定得来。在我们净宗就是讲清净心,你心愈清净,你的能力愈广大,六通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的本能。为什么能力丧失?佛讲你有障碍,障碍不外乎烦恼障、所知障;只要障碍轻,你的能力自然就恢复。所以世间读书人都常讲,心地正大光明,鬼神看到你都尊敬你;你心地有邪恶,鬼神瞧不起你,所以常常鬼神来作弄你,拿你来开玩笑,你就觉得一身不舒服了。遇到这种事情,自己要生惭愧心,我为什么叫鬼神瞧不起?为什么被鬼神作弄?是自己的不是,不是别人的不是。为什么人家读书,有德行的人,正人君子,鬼神对他尊敬,我们招惹鬼神戏弄?凡事回过头来求诸自己,这是圣贤的教诲。至於「陀罗尼总持」,后面还有很多地方都会讲到,这个地方就介绍到此地。大光明就不必说,大光明是真实智慧,《无量寿经》里面教我们「住真实慧」,跟这一句的意思完全相同,住真实慧就是总持大光明。第六尊菩萨的德号:
  【不思议智慧天王。】
  我在这里统统称菩萨,诸位要听懂,这些人全都是佛菩萨化身的,他们以天王的身分来出现,以神众的身分来出现,那是示现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样的身分,实际上都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所以我们统称菩萨。『不思议智慧』,这个名号里要紧的就是「不思议」这一句,凡是落到思议就不是真实智慧;般若智慧是我们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哪里需要思、哪里需要议?思是思惟,议是议论,这是说明真实的智慧绝不通过思惟。如果像我们平常一般人,遇到有什么事情,「让我想一想,再告诉你」,想一想就思了;想明白之后再来跟你说,说就是议论,就是议,那不是真智慧。真智慧决定不落思惟,在我们佛法里面讲不落在意识,不但不落在意识,离心意识,法相宗讲「离心意识」;心是阿赖耶识,意是末那识,识是第六意识,也包括前五识。离心意识怎么离法?这个问题很重要,你不能离心意识,你就是凡夫;你果然会离心意识,你就是佛菩萨;佛菩萨跟众生不一样就在此地,这是法相宗所说的。这个事情很难懂,我们从它作用上来看,比较容易明了。我们从下面往上说,识管分别,第六意识分别的功能最强;末那称为意,它是执著的功能最强,它执著;阿赖耶识含藏种子,用我们现代话来说,落印象,我对於某某事情印象很深,是阿赖耶种子力量很强,印象就很深。离心意识之后,是什么现象?不分别就离第六意识,不执著就离末那识,不落印象就离第八识。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你们会吗?见色闻声我不分别,我不要分别,你有没有离第六识?没有离,「我不要分别」已经在分别,「我不执著」,你已经执著了;你执著一个「不执著」,你分别一个「不分别」。你看看,这个事情难!
  怎么样才能做得到?禅宗里面叫坐禅,用坐禅的方法,禅堂里面堂主,堂主拿一个长长的香板,你起心动念落在心意识里,供养香板,狠狠的打你,把你的妄想执著打掉;你没有妄想执著了,还要打你,为什么?你落在无明。换句话说,有念也打,无念也打,那是禅堂的办法。不过堂主很慈悲,一定打到你开悟为止,如果打死都不开悟,他不会打你的;为什么?看你没用处,你不会用功夫。这是堂主的慧眼,他是过来人,他能够看得出来,你会不会用功,你功夫会不会得力,他有善巧方便诱导你。如果你遇到的不是一个具眼知识,他也学堂主的样子天天打你,那叫造罪业,你被他打得很冤枉,他打人造罪业,所以这个事情很难。而在念佛堂当中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所以当你念头一起的时候,南无阿弥陀佛,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归到阿弥陀佛,这个法子妙!除了阿弥陀佛之外,再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就一个「阿弥陀佛」,这叫带业往生。因为你带著妄想分别执著阿弥陀佛,行!能往生,这是净土宗里面阿弥陀佛特别开的方便法门。
  如果说是真的离心意识,我们太难做到,不容易;诸位要晓得,八万四千法门,哪一个法门都不能违背这个原理。所以佛门里面有三种功课是共同科目,第一个是戒律,无论你修学哪个宗派,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不能不持戒,所以戒律是基础,共同科目,一定要遵守。基本的戒律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是五戒,其实不是;五戒还高一层,五戒还有基础,基础是三福。《观经》上世尊说得多么明白,这三种净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菩萨修行成佛,都是以这个为基础。这个基础,真正的基础是孝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才是基础;从这个基础上先修十善,十善是做善人,断恶修善,然后才受戒,到第二福才「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你才晓得五戒的基础是十善,十善的基础是孝敬,你要不把这个搞清楚,你怎么能入门?我们看到多少学佛人,出家、在家修行几十年功夫不得力,什么原因?没有打好基础,很可惜!在佛经里面讲,很可怜!可怜在什么地方?没有人教他。《无量寿经》,佛也很感叹的说「先人不善」,没好好教,不能怪他;在家里面父母没教他,在学校里面老师没教他。
  古时候教,父母教、老师教,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已经看不到父母教,也看不到老师教,你说现在世间人多可怜!尤其看到儿童、青少年,我们看到很同情、很怜悯。这是社会问题的根源之所在,谁注意到?谁能够体会到?所以我们今天说我们教育很特别、很特殊,其实这种教育在古时候很平常、很普通。在古时候世出世法,家庭跟老师都是教孝、教敬、教忠、教仁、教义,从小培养。儒家教人修养,道德仁义礼,从最基本的礼节礼貌表达我们的孝敬,然后从礼再往上提升,提升到义,提升到仁,提升到德,提升到道,这一生他真的有方向、有目标,他人生有意义、有价值,这一生决定没有空过。
  我们的修学既然达不到这种境界,佛菩萨教给我们一个方法,转变。净宗的方法,在所有法门里面最方便、最稳当,稳当就是不会出毛病;出毛病,在现在人讲著魔,念佛人不会著魔,什么原因?念佛人有阿弥陀佛加持,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加持,不容易著魔。我们看最容易著魔的是学密跟学禅,最容易著魔的。尤其是心里面不清净,喜欢神通、喜欢感应,这是最麻烦的事情;要知道喜爱是烦恼,烦恼会跟魔相应。世尊在《八大人觉经》里面,跟我们讲四种魔,烦恼魔、天魔,内有烦恼,外面很容易招惹天魔,天魔就是外面的妖魔鬼怪,他跟你起感应,这个东西一惹上身,麻烦就大了。你心地清净,他贴不上身,没有办法沾惹你,慈悲还能够感化他,那就更好;纵然我们不能感化他,我们也要有能力保护自己,不让他贴身。所以自己有清净心,一定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这是说念佛人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这一句阿弥陀佛就离心意识,这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起心动念都想著阿弥陀佛,不一定念在嘴上,你心里真有阿弥陀佛,这叫念佛,这就是不思议智慧,这是真实的智慧。这样的智慧,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诸佛赞叹,天龙善神恭敬护持。
  这部经就叫《大不思议经》,而这部经古大德告诉我们「结归净土」,《华严》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隋唐大德们跟我们讲:《华严》、《法华》也只是《无量寿经》的导引而已。如果我们用佛经的体例来说,佛经有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华严》、《法华》是序分,《无量寿经》是正宗分,小本《阿弥陀佛经》是流通分。前清彭际清说得不错,他讲《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这是他说的,《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这三部经里面内容完全相同,只是说得有简略、有详细,讲得最详细的是《华严》,讲得最简单的是《阿弥陀经》,一而三、三而一。这是不是彭居士的创见?未必。何以见得?明朝时候莲池大师注解《阿弥陀经》,我们去读《阿弥陀经疏钞》,这是莲池大师的著作,里面解释几乎完全是《华严经》的境界;可见得莲池大师早就肯定,小本《弥陀经》跟《华严》没有两样。他拿《华严经》来注解《阿弥陀经》,所以《疏钞》不好懂,看《阿弥陀经》的经文好像不难懂,看看莲池大师《疏钞》反而就难懂了。都是说明这个法门是真正不可思议的智慧。第七尊:
  【轮脐天王。】
  『脐』是中心的意思,「轮脐」就是轮的中心,我们从这个意思去体会。佛说法称之为「转法轮」,所以在佛门最早就是用轮来表法,轮确确实实可以代表圆满。在任何一个形相当中,要同时代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