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443节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443节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第一类后备军全力以赴进行野战。国民军在敌入侵时保护交通线。实行坚壁清野、配合常备军作战。参加者为17——50岁所有未加入前两个军事组织的男子。”

    冯云山知道,这种武装力量体制,将普鲁士贯彻寓兵于民、平战结合的原则、便于三者相互配合,既利于常备军和第一类后备军排除后顾之忧,实施机动作战,又增强了军事潜力。这对小国寡民的普鲁士保持较强的军事实力和潜力是十分有利的。对于国大民多的中华帝国,虽不至于全部要效仿这样做,但至少边疆的省份要借鉴才行,否则便会像满清一样。

 723 章 完善征兵制度(下)

    听完毛奇的解释,总参谋部的众人都恍然大悟,皇帝这是想借鉴普鲁士的普遍义务兵役制,难怪这个洋鬼子毛奇一来,便任命作战处处长的高位。

    果然,冯云山清了清嗓子,直接宣布道:“朕觉得目前的讨虏军兵力太少,严重不符合帝国军事需要。因此,必须要扩兵。但不能像以前的太平天国那样招收民壮,凑人数扩编。为此,朕想效仿普鲁士来进行,此次涉及到总参谋部的职责和人员职位变动,希望众爱卿有所准备。日后,帝国的军队分为四类,一是常备军,二是准常备军,三是后备军,四是地方民兵。其中现役的讨虏军甲等师和乙等师全部转为常备军;其余的讨虏军,地方守备旅全部转为准常备军;新组建一支预备役部队,由抽调的讨虏军将士和退役士官担任军官,包含退役士兵和新兵组成预备役部队,为后备军;预备役服满若干年后退役,转为地方民兵。这样,一旦发生战争,便能有数量众多的兵员可派。”

    冯云山不待众人消化完,便继续道:“朕准备在中华帝国新设立国防部,由义王石达开来出任这个国防部部长,提升左宗棠为总参部总参谋长,任命毛奇为讨虏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新设立的国防部,对内阁负责,主要职责为统一管理帝国的武装力量的建设,如常备军以及后备军、民兵的征集、编制、装备、训练、军事科研以及军人衔级、薪给等。而总参谋部只对讨虏军的最高统帅…………也就是朕…………负责,主要职责为执行朕的旨意,制订一切作战计划并负责实施。”

    冯云山的这句话,让众人大吃一惊。这样一来,总参谋部的地位大大提高了,简直与内阁提高到相同的地位。内阁也是直接对皇帝负责,而总参谋部也是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同的仅仅是内阁负责除军事外的国家各方各面,而总参谋部只是军事方面。但没有军事,一切都是空谈,这特殊的地位便决定了总参谋部的地位丝毫不弱于内阁。

    这样说来,这左宗棠的实权可就大了,比义王石达开的这个并没有实际军事指挥权的国防部长来说,权力要大很多。而那个洋人毛奇,不知为何,陛下更是看重,本以为直接任命为作战处处长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没想到这才没多久,又直接提升为总参谋部的副总参谋长。这种重视程度,整个帝国之中,也一时无两啊。

    众人羡慕之余,更是暗暗憋着一口气,要干出名堂来,否则再出来几个洋人,将他们位置都抢过去,他们这帮跟随陛下的圣国老人,可就脸上挂不住了。不过,对于陛下的这个决定,他们丝毫不敢有所怀疑,看伍大人翻译的那毛奇的话里来看,的确很有一套。

    冯云山直接宣布:“总参谋部负责将帝国军队的改组计划列出来,朕要看到在一年以内,常备军兵力达到六十万兵力;准常备军兵力达到四十万,后备军兵力达到五十万,地方民兵五十万规模。所有军费开支,列出各预算清单,和财税部一起提交给朕看看。三天后,朕要看到详细计划。”

    等众人散去,冯云山又将左宗棠和毛奇以及伍崇曜三人留下,仔细交代一番。

    对于毛奇说的普鲁士的征兵制度,冯云山很是赞同。不过,他记得在即将到来的两年之后,普鲁士又在战争部部长的主持下,对兵役动员制度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革,将预备期服役时间延长,并将一部分后备军训练成常备军。正是这种强化常备军,弱化后备军的做法,将原本常备军服役2年预备役、3年现役一共5年,而后备军服役14年的规定,常备军服役8年,后备军服役11年,主要的做法,并增加每年征召入伍的士兵数量,这样一来,便显著扩大了常备军人数。

    同时,冯云山又和左宗棠和毛奇两人讨论了军官培训制度。这方面,冯云山并没有很好的想法,他直接放毛奇将普鲁士的军官培训传统说出来参考。

    “陛下,普鲁士的军官培训,主要是从军事家沙恩霍斯特创建的军事学会为基础,建成了柏林军事学院,着重培养高水平的总参谋部军官。他要求总参谋部军官与现役作战部队中的军官,比如旅团长、营长等定期相互调换,以保持总参谋部的活力与军官轮流锻炼。后来,普鲁士战争部又开办了候补军官学校,师旅办学校、炮兵工程兵等技术兵种学校,初步建立起军官培训的制度。”毛奇说完,面含期待地看着冯云山,似乎意犹未尽。

    因为毛奇语速过快,而且口音奇怪,本来自认为英语不错的冯云山,竟然只听了个半懂不懂的,无奈,只能通过伍崇曜朝他翻译道:“毛将军还有什么建议么?”

    在冯云山印象中,似乎原本再过两年,毛奇便会出任普鲁士的总参谋部总参谋长。然后,他便进行了总参谋部的一些改革,这其中,便有对军官的培养一些新的尝试。

    果然,毛奇说道:“谢陛下给臣这个机会!中华帝国,是个伟大的国家,疆土和人口规模,是普鲁士甚至俄罗斯帝国所不能比的。而且,陛下对军队如此重视,现在开始改革扩军,未来的军队数量和种类规模日益扩大、复杂,武器和战略战术也变化多端,因此,我认为最重要的、改变效果最快的,便是对军官的培养。首先便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军官培训机制!”

    “陛下,对总参谋部的军官的选拔,一定要严格把关,总参谋部的军官,要成为整个讨虏军中军人的表率。讨虏军总参谋部如今的军官,在我看来,几乎没一个人具备担任总参谋部参谋的军事才能,建议陛下允许微臣先将总参谋部彻底解散,让微臣对他们进行筛选,选拔出合适的人员后,再进入微臣在总参谋部开办的培训班,经过微臣半年的亲自指导与授课,再正式组建新的总参谋部!”

    毛奇的这番话一说出来,将冯云山和左宗棠以及伍崇曜都吓倒了。伍崇曜倒还好,只是翻译一下,不过,他还是觉得这个洋人实在是太不会说话与做人了些。

    左宗棠可就十分不爽了,自己的这个洋人副手,竟然会如此看待自己苦心经营二年多的总参谋部,这几乎是赤裸裸地打脸了。自己倒要看看他有何本事,口气竟然如此狂妄!

    其实不单他这样想,连作为皇帝的冯云山也觉得自己脸上火辣辣的。这总参谋部是他一手组建的,虽然大部分是左宗棠在具体负责,但总体方案都是按他的意思。而且,作为一名穿越人士,空有一百多年的见识,却被这老外如此贬低,真实欲哭无泪啊。不过,冯云山另一方面又很是佩服这老外的耿直。毛奇能这样说出来,说明他应该有他的一套见解,而且性格直爽,这让冯云山又很是高兴。怕的就是不肯说问题,跟后世的某些官僚一样,溜须拍马,那就麻烦了。

 724 章 帝国军事变革

    “陛下,最后一点,便是后勤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毛奇完全不知道自己说的话会得罪了左宗棠和冯云山,他完全没考虑这些东西,只是实话实说地想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已:“陛下,这两个月微臣任职总参谋部作战处以来,想查阅一些相关资料,结果发现基本没有资料可查。无奈,只能询问了一些同僚,从他们的嘴里,微臣得出结论:帝国讨虏军对后勤这块,基本还停留在有粮便能打仗的阶段!”

    “这十分可笑!要知道,后勤不仅仅是发动战争的一切工具和安排,而且还是拟定战略战术计划的一切工具和安排!后勤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直接关系着军队动员与集结的速度,从而决定作战的胜利。兵员的补充、弹药的供给、粮食的供应,集结和运兵的速度,武器的配备与运输,都是后方的总参谋军官和前线指挥官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微臣看来,打仗就是打后勤。帝国一旦像普鲁士一样实行普遍兵役制,军队人数便会急剧增加,而帝国幅员辽阔,这样便会造成补给困难,让国家的财政也陷入困境,甚至还会影响其他国内生产。因此,平时的常备军就算扩兵,也不能影响到百姓种地,而一旦战争发生,便要马上集结军队,迅速赶往战场,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彻底击败敌人。只有最短时间击败敌人,才是最为节省的做法,这才是要发展后勤机制的关键。”毛奇侃侃而谈,他似模似样地朝冯云山一拱手,取来一张白纸,用个木炭在白纸上信手一画,没多久,便是一副中华帝国的疆域图呈现在众人眼前。

    “陛下,帝国应该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工业化进程。这其中,修建铁路,形成全国范围内的铁路网,便是最好的快速输送兵力的途径。因此,微臣建议,在总参谋部中要有个机构专门负责铁路的修建与规划。有了铁路,兵力、大型火炮等物资弹药可以迅速运往战场,不需要囤积大批物资到前线去,而且军队通过铁路赶赴战场,可大大节省体力,马上投入战场,还可以及时增援与撤离。因此,总参谋部要将铁路的军事化应用,形成制度,比如新建一个铁道处。而最后的,也是后勤中最重要的一点,陛下,微臣认为便是新式武器的研发与使用。1841针发枪非常不错,但若是再加以改进,让射程更远,射速更快,则更为合适。还有帝国克虏伯钢铁公司生产的克虏伯后膛大炮,想不到这遥远的东方——对不起,臣没贬低帝国的意思——臣只是替普鲁士悲哀,这克虏伯先生是普鲁士的国宝,居然被陛下给请了过来,普鲁士国王会为此后悔的。还有,微臣还没在帝国发现电报这种神奇的通讯工具,实在是太糟糕了,传递消息与下达命令还得靠快马来进行,实在是致命的。陛下,一定要尽快发展电报,这太重要了。普鲁士的电报早在十多年前便开始投入使用,前几年更是将电报业务扩展到整个王国。帝国在这方面,落后太多,必须要建立起来。”

    “……”

    随着毛奇的一番讲解,将帝国与普鲁士的一番对比后,讨虏军的不足完完整整地呈现在冯云山和左宗棠两人面前。此刻,左宗棠郁闷地看着侃侃而谈的毛奇,他不明白,这洋人的小小脑袋中怎么装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至于那电报,他完全不明白是什么,可皇帝一副点头认可的样子,让他明白,那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服气,这洋人东岸目前为止,只是夸夸其谈而已。

    冯云山可顾不得左宗棠的想法,毛奇的一番话,让他意识到自己建立的总参谋部还只是一个简单模仿的机构,并没有真正发挥总参作用。而帝国的军事制度,也必须加以改革才行。于是,他直接对左宗棠道:“左爱卿,你是总参谋长,但对于总参谋部的改革方面,还是以毛奇将军为主,你主要协助他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方向上把关便成。至于如何改革,便都交给毛奇将军吧。”

    左宗棠虽有些不愿,但皇帝既然如此交代,他也只能服从命令,他倒要看看,这洋人到底能给总参谋部带来怎样的变化!

    几天后,皇帝冯云山正式下诏,宣布在全国各地进行扩兵,正式颁布《中华帝国兵役章程》。在章程中,并没有全部效仿普鲁士的征兵制度,而是规定,帝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常备军与预备役以及地方民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只要是中华帝国的子民,不分汉苗、职业、出身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章程服兵役。帝国的武装力量,由野战的讨虏军和预备役部队、地方守备的后备役部队,以及地方民兵组成。

    紧接着,新成立的国防部,通过地方政府,特别是各地乡镇公所,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宣传,号召青壮参军入伍,服兵役。

    而与此同时,总参谋部也进行了一轮改革,所有藏参谋部的副处长以下人员,全部免职,参加由副总参谋长毛奇开设的军事参谋强化培训班的培训课程,经过二个月的培训后再予以考试,根据成绩合格程度,再予以安排职位。

    这天一早,左宗棠和总参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