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第30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好给您做个全面的规划。”
这个时期的荆襄之地,可以说,成也在水,败也在水,有丰富的水系支撑,这里的农田几乎不愁灌溉,土地从不缺肥力。
可一旦上游来水多些,甚至只要本地降雨多些,这里的洪涝灾害,就会毁掉大部分农田。
直到后世的三峡大坝修筑好以后,这片地区的水患情况才稍微好些,但依然存在,因为整个云梦泽地区,洞庭湖区,大小的水泊太多了,随便找块地,挖三尺深便能出水。
孙享福是大致知道这一地区的农业历史的,从水稻逐渐普及开始,这里的百姓就开始摸索出了一套防御水灾,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种植水稻的农业技术,在后世,称之为‘筑垸成田’。
孙享福经历过三峡大坝还没有修好的一段时期,那时候人们都还是靠修堤筑垸,来保证当地的农业生产,大家有一句口头语,叫‘水进人退,水退人进’以当地略温的气候条件,只要洪水不长期淹没农田,百姓们总能种植一些农作物来维生。
明清时期所谓的‘湖广熟,天下足’便是建立在‘筑垸’工程大成之后,那时,整个荆襄地区,堤垸多者五六十,少者三四十,每垸大者六十七里,小者二三十里,足有五百多个垸,几乎所有滨湖之地,尽皆筑垸为田,遍布周边八百里之地。
然而,在初唐时期,水稻都还没有普及,就更加别提所谓的筑垸了,将整个荆襄地区的筑垸工程完成,那可是集合了宋,明,清三朝人,近千年的努力才做到的,孙享福可不会自以为是的现在就来上马这个浩大的工程,虽然弄好了之后,这里一年的粮产,就足够人口稀薄的大唐百姓吃十几年的,但那不现实。
他只能在现有劳动力允许的情况下,给武士彟一些建议,择少量优质,能起到治水作用的地区筑垸成田,大规模的筑垸,那也是在将当地豪强打散之后,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做。
武士彟将孙享福送至船头后才道,“此事,老夫一早就交办下去了,这几日各州县,就应该能将地图陆续送来,另外,荆州之害,在豪强,豪强不灭,地方迟早还是要出问题,正明若是有其它计划,老夫也好早做准备。”
孙享福闻言,想了想才道,“整个山南道,除了几大氏族掌控的州县之外,在册的普通百姓,还不到三十万户,其实要处理起来,也简单。应公可以允许那几大氏族控制的州县,以及附近州县的百姓,出售自己手中的永业田给他们几大家,而后,将这些没有田地的百姓全部以雇工的形式,招募,迁居到洪湖,监利等水患频发的区域,按照我所授之法,筑垸,开新田,种植占城稻。”
地方豪强不是想玩土地兼并么?我直接卖给你土地,大唐现在别的不多,就是他么土地多,把土地卖给你,我把人口迁走,看你种不种的过来。
而且,等这些原本处于湖区边缘的沃土筑垸成功之后,产出的粮食,是原本那些土地的两三倍还多,这就会让那些豪强手中的粮食大幅度贬值,到那个时候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手中掌握的土地,就是个鸡肋,种之,收获不大,弃之,又十分可惜。
而这些卖了土地给他们的平民百姓,首先就会得到一笔不菲的购地款,又会因为给朝廷打工,而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不说直接奔小康,起码完成了自耕农到工农的转变,以后,他们是可以随时转行去做工商业的。
大唐现在缺的,就是工商业方面的人手,几十万工人,渭南其实就可以直接消化掉,到时候他们是继续种地也好,是去渭南打工也好,都比抱守一地的氏族家的百姓富裕,就跟后世南下打工的民工,混的差些的,也比窝在家种田好,混的好些的,那就前途无量了。
“行,老夫就按照这些日子跟你商议出来的办法做准备工作,等你和那些水匪谈妥了之后,就开始全面实行。”
和武士彟交待好之后,孙享福便与之拱手告别,待得武士彟下船,船工们便起了锚,大船开始顺着江流,往洞庭湖区而去。
船仓之中,侍卫一早摆放在案几上的点心不知何时,少了几块,孙享福也没在意,见笔墨纸砚都有,便提笔将自己能够想到的一些筑垸时能够用的上的铲土车,吊机等画下来,回头,让武士彟找工匠打造。
“孙叔叔,你画的是些什么啊!媚娘怎么看不懂。”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硬是把孙享福吓了一跳,转头看去,一个小丫头不知何时站在了他的桌案旁,不是武士彟的二女武媚娘又是谁。
“小媚娘,你怎么到船上来了?”
这几日在荆州都督府,孙享福也见过她几面,没想到小丫头还记得两年前自己给她送见面礼的事情,这几日倒是好生与之玩耍亲近了一番,当然,身上的零食饰物,又被她讨要去了不少,然而,武士彟是知道孙享福要去办什么事的,绝不可能让自己才五六岁大的女儿跟着赴险,而且还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
“哥哥他们欺负媚娘,不跟媚娘玩,还把你送给媚娘的跳棋抢走了······”
即便是这丫头长大以后可能非常强,但此时,她还是六岁左右的小女孩,受了委屈之后,那种嘟着嘴,眼泪婆娑的求抱抱的表情,让孙享福都不好意思继续审问她了。
孙享福送给她的跳棋,可是不同颜色的琉璃珠子制作的,虽然成本不值几文钱,但是放到市面上,那可是价值千贯的宝贝物件,武元庆,武元爽之辈,自见到这样的宝物,自然会起贪心,倒是孙享福送东西的时候,考虑不周了。
“好了好了,媚娘乖,不哭了,告诉孙叔叔,你是怎么避过船上的侍卫,到这船仓里来的?”
被孙享福抱在怀中摸了摸头,武媚娘马上就停止了哭泣,一脸笑意道,“那些侍卫叔叔好傻哟,眼睛只知道看远方,媚儿紧跟着最后一个人侍卫走,他回头了三次,都没有看到我。”
闻言,孙享福哑然,这小丫头才五六岁而已,就知道利用侍卫的视线死角了,以她的身高,还不到侍卫们的大腿高,居然被她一路混上船了。
“那你是怎么从城里来到码头的呢?”
“我跟爹爹的侍卫说,要和爹爹一起到码头送你,侍卫叔叔怕冻着我,就用自己的披风把我包着,一路把我背过来的。”
孙享福都不用细想就知道,让那个侍卫用披风将自己包住,也是武媚娘给那个侍卫出的主意,小小年纪竟然用脑如斯,真是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了。
“那如果,我现在要船家掉头,把你送回码头去,你会怎么办?”
武媚娘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拆穿了,却一点也不担心道,“冬日里刮北风,顺江直下的船会走的很快,孙叔叔别看现在只走了一个时辰左右,想要把船逆风逆水再撑回荆州去的话,只怕要一天以上的时间,这会耽误您办事的,另外,就算您把我送回去了,一定也会跟我爹爹讲清楚缘由,那么,大哥就该把我的琉璃跳棋还给我了。”
“你,你这样的聪明,怎么会被你大哥二哥那样的傻子欺负?”孙享福简直是服了,五体投地的那种服,这哪里像个六岁的孩子,只怕六十岁的人,也没几个比她精的。
“哎,聪明人不怕聪明人,就怕傻子,他们从来都不跟我斗智慧的。”
看着一个小大人模样的丫头在自己面前叹气自夸,又一脸无奈的模样,孙享福简直是哭笑不得。
不过,既然这小丫头这么聪明,让她跟着,倒不会成为自己的累赘,笑了笑又道,“你知道孙叔叔这次去洞庭湖,是招降水匪去的么?”
“知道,爹爹和娘亲说过,孙叔叔之才,大唐罕有,朝廷这次派你出马,荆襄之忧可解也。”
好吧!本来孙享福还想问问这小丫头,可有什么好计策的,却被人家一句话给堵了回来,你是大唐罕有之才,好意思问人家一个小姑娘,怎么招降水匪么?
“那个媚娘啊!平时你爹爹都是怎么教育你的,孙叔叔现在也有两个孩子,想把他们也教的像你一样聪明。”
闻言,武媚娘有些得意道,“爹爹没有教啊!认字都是媚娘自己跟着夫子学的哩,哥哥他们到现在连论语都不会背,媚娘每次在爹爹面前背诵,爹爹就会气的责罚他们······”
这算什么?以报复为目的学习么?
这一套刺激学习的方法,别人可真是模仿不来啊!
在此之前,他是不怎么相信世界上有天才的,可现在,他完全信了,历史上这丫头能做女帝,不是偶然的,待得她心智更加成熟的时候,这天下还真的没有人能压的住她。
第410章 无知的百姓
顺水行船的速度真的很快,不到一天时间,三艘官船便已经到了洞庭湖区,这里属于山南道岳州治下,这你水域宽广,人口并不多,小股的水匪一旦在湖区落了草,不出动大军,是很难找到他们的踪迹的。
好在之前一段时间武士彟已经派人跟他们联系过了,靠岸歇息了一夜之后,次日一大早,便有从湖区里面驶来的小渔船找上了他们,张轲按照约定好的切口,与船夫进行沟通之后,三艘大官船,便跟着那艘小渔船开始在洞庭湖里撑行。
又走了大半天时间,才算是到了地方,靠岸的位置是一处比较隐秘的湖坳,即便是张轲手上有望远镜,没有这艘小船的带领,也很难发现这处地方。
湖坳的岸边停了不少渔船,但都不大,未必经的起长江里的风浪,可见这些有意接受招安的水匪,并不是很专业。
“都督,到了。”
外头冷风大,孙享福没事不会跑出来吹风,张轲过来通传之后,他才穿上棉袄,牵着武媚娘一起出了船舱。
岸上的树林里,一高一矮两个皮肤黝黑的汉子看到官船上的人并没有恶行恶相的兵痞样子,顿时松了一口气,其中矮个的汉子开口道,“大哥,这个当官的来谈招安的事情,还带着一个小女娃来,可见并没有跟咱们动刀兵的意思,林子里埋伏的那些兄弟们,差不多可以撤了,免得引起什么误会。”
孙享福怎么也想不到武媚娘的出场是有特效的,瞬间就降低了水匪们的戒心,抱着小丫头,紧跟着张轲等人从跳板上登岸之后,便随着引路的人,往山坡上的黄泥巴路上走去,不一会,众人便看到了一些临时搭建的窝棚,同时,那一高一矮两个黑皮肤汉子,也领着一两百号寨丁迎了出来。
“你们,就是在这样的窝棚里度日的?”
孙享福都没有问那些迎上来的人的姓名,便先指着那些泥巴桔梗糊成的棚子道。
“你们这些当官的,住贯了雕龙画凤的豪宅,自然是看不得我们这些苦哈哈的窝棚了。”
为首的高个汉子见了孙享福这幅模样,语气略带酸味的道。
“呵呵,这位大哥,想来你是误会了,几年前,我还没有做官的时候,住的房子,未必比你们的好,我说你们住的差,可不是嫌弃你们,而是说,你们怎么宁肯在这里过这么艰苦的生活,也不愿意让朝廷帮你们想办法,改善你们的生活呢!”
刚才的那句话,就是孙享福开始忽悠模式的一干扣子,这个水匪头子很上道,让孙享福毫无难度的将话题打开了。
“朝廷,朝廷能管的到我们这些庶民?”
那大汉听了孙享福的话,面色稍微和善了些,只是他心里对于官府的人,早已有了成见,除了收税的时候官府会找上他们,其它时候,可是懒得管他们死活的。
“以前或许不怎么管,现在,却是肯定会管,这不,陛下就派了本官来解决你们的问题了。”
“你,你是皇帝派来的?”
大汉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这些当官的口中说的陛下,是指皇帝的意思,然而,以他们的信息闭塞程度,显然是不可能知道朝廷往荆州派钦差的事情的。
“正是,本官安北大都督,农部尚书孙正明,除了能管安北大都护府的所有事情之外,还管天下老百姓种田的事情。”
对于孙享福报出来的这一串官职头衔,大汉显然是听过不少,毕竟,报纸早就已经问世了,孙享福曾多次在全国范围散播过一些关于安北大都护府的消息,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在这里落草,肯定听到过一些传言。
“朝,朝廷派了你这么大的官来处理我们这些人的事情?”大汉内心十分忐忑,以至有些结巴的道。
即便他不认识字,从前也在集镇上听别人说起过孙正明,这个天下最会种田的人的故事,夏季的时候,许多关中来的瓜果销往山南道,据说就是这个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