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第3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算是毁的七七八八。
烧屋方便,毁田不易,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
这么做法也是张瀚和孙敬亭等人事前商议好的,如若不把田亩毁掉,房屋烧掉,这些汉民还不会死心踏地的跟着和裕升走。
这几万汉民是很重要的力量,在这个时代是故土难离,想招募人到草原上开荒种地很困难,也很难叫人扎下根来,倒是这些原本就在草原上的汉民可以很轻易的留在草原上拓荒,一旦形成大的汉人聚集地,再招募人北上就容易的多。
原本的板升地距离青城这个蒙古人的核心地太近,而且地域分布太散。
西路采取了主动,这也使得延绥镇和太原镇的压力都大减,当然也是试探出了蒙古人的主力方向在哪……明显的就是在东路。
李慎明就要谨慎许多,他只是力图保障宣府边墙的安全,同时对宣府到蓟镇一带的贸易商道进行保护。
进入暮春之后,各部落青黄不接的情形减缓了很多,蒙古各部对贸易的要求有些减弱,但布匹和茶叶还有蔬菜的需求还是很高,粮食的需求相对要减少一些,同时辽东因为广宁之战努儿哈赤抢掠了大量的财富,减缓了女真统治区的粮荒,他们的粮食需求也减低了,于此同时,女真方面也提出了降价的要求。
四月时,奔驰在草原上的马车已经降低到二百来辆,贸易量缩减了七成还多。
利润当然也大股下滑,好在这个时候是内地商业十分繁荣的时候,和裕升的帐局和骡马行把损失的走私利润补了回来。
大量的马车从北方回到内地,又开设了京师往临清和德州,京师往保定的线路,并没有线路往河南,河南的官道上亲藩和大士绅的税卡太多,地方上的游手无赖也特别多,在这种时候不适合开辟往河南的线路。
往山东也是因为有冬春时的枯水期,可以带货南下的漕船普遍都在通州泊着,有一些商人实在等不急,开春后有马车往临清或德州的话要方便很多,也有一些北上的从淮安到临清,枯水期缓解之前,骡马行可以弥补水运的不足,在这里张瀚看中的不是赚物流的利润,而是临清和淮安庞大的商人集团手中的现银,就算现在不行,将来也可以利用帐局吸纳大量的现银进来。
总体的态式来说,东西两路都还算平静,短期内没有看到爆发激战的可能。
辎兵和民夫们还在修筑十几个未完工的军台和墩堡,车辆继续在给沿线的墩堡做着补给,偶尔会有小股骑兵爆发激战,但也很快就平息……蒙古人不愿打,小股的骑兵战他们的交换比太难看了……和裕升的胸甲骑兵有效射程是七十步,在五十步内装足子药可以射穿棉甲,七十步之内如果是普通的牧民一样可能被杀伤,而蒙古人的骑弓根本无力洞穿板甲,胸甲骑兵们的死伤只是来自从战马上的摔落或是被射中面门或咽喉,交换比一般是十五比一,有时候蒙古人甚至会更惨一些,进入四月之后,这种小规模的骑兵战也减少了很多,几乎很难再发生了。
汤若望和几个教士,还有和裕升的炮组成员们在拆装佛郎机,这些教士对军堡里的两门四磅炮十分熟悉,使用起来毫无滞碍,他们在澳门的制炮工场都呆过一阵子,大明对筑炮技术十分渴求,包括汤若望都学习过制造和使用大炮的技术,在康熙年间,汤若望还被康熙皇帝委托制造大炮……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汤若望和教士们久久的凝视着眼前的小型火器……说小型也不算太小,佛郎机大的重千余斤,可打四里,但因为没有好的承载器,戚继光曾经抱怨过佛郎机不利转运,战场机动性太差,后来干脆放弃了八尺或九尺长的大佛郎机,在蓟镇专用七尺甚至是五尺身管的小型佛郎机。
因为军镇的要求,工部也在万历年间大量制造小型佛郎机,这东西来自正德年间,明军在此之前是用大将军炮,因为没有炮耳,也没瞄准器,亦无炮架,在战场上每发一炮准确率都低的可怜,然后因为没有支架,每一炮都会仰翻,戚继光说大将军炮得数十人来操作,效率太差。
后来出现了佛郎机,有炮耳,瞄准器,也有炮架,明军如获至宝,大量仿制,光是在辽阳一城就有过千门,可惜都落入女真人之后……好在老奴他们也不会用,多半都损毁了。
此时摆在汤若望等人眼前的就是三百斤左右的佛郎机,这东西在欧洲已经是古董了,汤若望几人都不怎么会用。
“炮分子母,母铳长六尺,巨腹长颈,腹有长孔,用提铳三个,每个重三十斤,装弹用铅子一个,每个十两,射程最远至一里半,有效杀伤在一里……”
集宁堡有两门四磅炮,由炮兵旗队长杜伏雷指挥,这名字肯定是后改的,炮兵里有不少军官都根据兵种特点重新改了名,感觉添了几分威风,后来军令和军政二司感觉这样太耗费人力,每次一改名就得重新造册归档,两司一起出、台规定,把这股歪风给刹住了。
除了两门四磅炮,就是有二十多门佛郎机炮,有一半是最近这几天刚送过来,各墩堡也要佛郎机,和裕升的这种火炮是在九边各镇偷买的,多半是监管军器的将领监守自盗,这两年来前后买来的佛郎机有四百余门,还有三百余门盏口炮和虎蹲炮,虽不及佛郎机,也是聊胜于无。
杜伏雷一边说,一边叫人将子铳塞入母铳的缺口之中,然后指指引信,对汤若望道:“点燃之时,子药燃烧,不过这种子母铳的形式气闭性太差,比起前装弹来射程和威力当然要差一些。四磅炮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三里,是佛郎机的三倍有余。”
汤若望对身边的教士们道:“这些日子我们要加强练习,这些火炮的操作看起来比加农炮要复杂的多。”
一个教士说道:“这么多天一直平静,我感觉战争不一定爆发。”
汤若望一脸平静的道:“不管怎样我们已经在这里,大家平安最为重要,如果有战事爆发,我希望大家都能安全渡过,所以不论如何,训练时一定要出尽全力。”
第四百六十章 女墙
在和炮组一起训练了一天后,教士们返回城堡的生活区。
这是一个方圆不到一里的小堡,城中现在居住着一千三百人左右的军人,然后就是民夫在内的一千多平民。
不到三千人居住在三百多间房舍里,略嫌拥挤。
城堡的正中是军营,有一个小型校场,在城门附近是商会预留的地方,主要都是仓库区为主,也有门店和修理区,然后就是小型的居民住宅区。
城中有引流而入的河水,也有几眼水井,不必担心水源被断绝。
按照原本的设计,这个堡在平时应该有四百名左右的战兵和辎兵驻守,居民应该是一千人左右,由二百户家庭组成,再加上一些过路的商行,人口不会超过两千人,现在确实是拥挤了一些。
张瀚在蒋义等人的簇拥下也在堡中巡视,他注重的是防止瘟疫疾病,堡里有一个军医组,有伤风发热迹象的都被隔离了开来。
一个二十来岁的妇人要被军医带走,她身边的青年男子抱着个小娃一路跟着,妇人哭哭啼啼,小孩自然也跟着哭,男子脸上也满是生离死别的表情。
“唉,你们不必如此。”军医劝说道:“又不是带她去怎样,就是隔离起来,还是在堡里住着,治好就回来。”
“俺没病,没事……”妇人道:“就叫俺留下来吧,小宝要吃奶的。”
“快两岁了还不断奶?”军医断然道:“把人拖走。”
这样的事大约也好多次了,几个辎兵是来当助手的,当下不容分说的把人拖走,军医也跟着离去,男子和小孩都哭的厉害。
张瀚上前道:“她是去治病又不是送到远处,你这男子怎哭成这样?”
“听人说为了防止瘟疫,张大人下令把发热的都关一起,然后暗中杀了拖到堡外埋了。”
张瀚吃了一惊,说道:“怎么可能如此?”
“怎不可能?”那男子一脸泪水道:“要和北虏打仗,咱们连家也没有了,堡里住这么挤,大家都说带走的人都被杀了。要不是被杀了,怎么一个也不见回来?”
张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蒋义等人先是恼怒,这时也是笑,张瀚笑了一回,转头对一个军政官道:“这是你们的责任,没有和大伙儿说清楚,也叫人误会了。”
军政官红着脸道:“确实是我们疏忽了。”
张瀚对那男子道:“一会儿叫这个军政官带你去看媳妇,还有之前带走的人也可以一起看看,治病是要隔离,又不是不能离远了说说话。”
男子睁着泪眼,看着张瀚发呆,半响过后才道:“原来你就是张大人,怪不得你能饶了我家娘子。”
张瀚心道:这人可真是蠢到家了。
张瀚没有出声,他看着男子怀里的小孩,一岁多的样子,黑黑瘦瘦的,一点儿也不好看,头上的毛发也很稀疏,毛色还很黄,只有两只眼睛大大的,还有两串泪珠挂在脸上。
张瀚心里泛起一种莫名的感情,似乎有一种柔软的情绪被触动了,他不动声色的道:“谁身上带着糖?”
众侍卫和军官们面面相觑,哪有谁带这东西?
这时一个辎兵过来道:“大人,俺身上有肉馒头哩。”
张瀚也不问这人为何在身上藏着肉馒头,他接了过来,对小孩子道:“你叫小宝是吧?拿去吃吧。”
小孩子有些害怕,但肉香味吸引住了他全部的注意力,犹豫了一小会之后,还是伸出了小手,把馒头接了过去。
“好了,军政官带他们过去。”张瀚捏了捏小孩的脸蛋,这时小孩已经不太怕他,一边小口吃着馒头,一边还向他笑了笑。
张瀚脸上也是露出笑容,这时四周的人已经很多,堡里除了军人要训练外,别人都没有什么事,一点小事也很容易引起众人的围观。
“我的妻子也是有了身孕。”张瀚看着众人道:“现在已经有四个多月,现在要和北虏开战,我必须在这里和大伙儿呆在一起,相信等我回去时,小孩可能已经出生……为了孩子们将来过的好,现在就非得击败北虏不可。”
张瀚说了几句,众人脸上已经露出尊敬的神色,也有不少军人面露感动之色,在这种时候,张瀚亲临前线已经表明了态度,但各人没有想到,张瀚的长子或长女就要在几个月后降生,看现在的局面,可能是真的没办法在家等着小孩的降临。
更多人琢磨着张瀚话语中的意思,人们越想越带劲,就简单的几句话,叫人感觉便是大为不同。
递给张瀚馒头的是卢大,他在自己围裙上擦着手,一脸崇敬的看着张瀚,他感觉自己真是幸运,当了辎兵做的活计舒服不说,每日都有足够的吃食,还能和张大人在一个堡里,当面听他说话,尽管卢大听不大懂,更没有多想过,他他对张瀚的话深信不疑。
“就是要先讨个媳妇,这样才会有孩子,然后再叫娃儿们过好日子。日他娘的,老子三十多了才过上好日子,个王八羔子一出生就天天吃肉吃馒头?”
卢大沉思着想,脸上露出扭曲的神情来。
“汤先生,在这里还住的惯?”
张瀚擦了擦手,大步走到汤若望跟前,笑着道:“堡中生活条件较差,委屈各位了。”
“哪里差?”汤若望心情也是很好,他在大明住了很久,不过还是头一回见到张瀚这样的贵人,当下笑着回道:“和裕升的后勤供给实在是太好了,我看百姓们也是有米面吃,辎兵和战兵都有肉食供给,咱们教士更是每日都有牛羊肉,我正想找个机会去谢谢张大人。”
“份内中事。”张瀚拍拍手掌,开始顺着坡道往堡墙上方爬,汤若望几个也是跟着,张瀚边走边道:“听说汤先生在给炮组成员加开算学课,有你这样的大才教他们是难得的好事,吃些肉哪值得一提。”
汤若望等教士的水平真不是盖的,几何算学水准在后世不知道怎样,在这个时代肯定是最高水平的一群人,不仅自身水平高,而且因为是为了传教方便,这些教士的中国话说的都不错,也特意学了教学的办法,他们教起来,确实是比和裕升的军官教员要强的多。
军官教员们也是跟着几个孔敏行介绍的秀才学,他们的水平比起教士来差的多。
张瀚这时有强烈的**,他很想汤若望等人能留下来。
不过张瀚此时没有说这样的话……日久见人心,现在他留也肯定留不住汤若望,倒是那些想来传教安身的将来有可能留下来,这已经足够了。
众人走上女墙,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