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第10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队人马离开后,才有那些亲朋友好的家人进门来,恭喜之后得了准信,回去给自家的主人报信。
曹家上下都是喜欢的很,有人将准备好的鞭炮拖到门口,用信香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炸响起来。
曹世选和曹振彦父子俩却没有什么高兴的神色,两人脸上都有些不自然,想摆出高兴的神色,却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的样子。
“父亲。”曹振彦终于说道:“我想来想去,还是有些不甘心。”
“什么不甘心?”
“我真的不想,儿子刚一落地,就已经成了人的奴才,子子孙孙,一直这么当奴才。”
曹世选没有说话,也没有斥责,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
李方没有出声,只是先竖了一下手掌,正反晃动一下,然后伸出两个手指,屈了一下,最后又屈了一下大拇指。
他藏身在密林外围,也是一处山坡的东边的顶端,四周都是些灌木,有一人多高,很适合藏身。
在李方身后是绵延不断的密林,有松树有枫树,也有白杨和柞木榉木等各种大树,灌木,野草,大树,构成了完成的生物链条。
时近初夏,天气暖和,野兽明显已经从冷酷的寒冬里苏醒了过来,在潜伏的小队身后,时不时的传来猛虎的啸声。
或许有细碎的声响,这时人们就提高警惕,然后可以看到有毒蛇在不远处的绿叶枝条上蜿蜒爬过。
这一切提醒人们这里是危险的深山,除了猎户外没有什么人在深山里活动,这里是野兽的地盘,不象别的地方已经被人类给占领了。
在李方做出手式之后,身后十几步外有人轻声说道:“十个人,两个白甲,一个拔什库。”
“动不动手?”豹眼在地上蛇一样的游动着,爬到李方身边,拿眼往山谷对面看。
这里只有山间小道,到处都是密林和灌木,人踪罕见,但在现在这种时候,宽甸方圆几百里的大山四周最少聚集了两三万人,到处是各方军队的踪迹,看到一队女真兵根本不奇怪。
宽甸六堡之外,从牛毛寨到松树口一线到处是以女真兵为主。
而以宽甸为核心,北端是东江军为主,其核心其实在铁山一带,而十二团则在南端,距离原宽甸堡最近。
旧宽甸堡和几个堡一带已经被女真主力占据,他们沿着鸭绿江和密林山谷追击那些退却的东江兵,一直还没有把手伸到六堡南边,也就是十二团的驻地这边,但温忠发等人未雨绸缪,十二团已经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十二团的驻地其实离云从岛较近,安全上来说比冬天会冰封海面的皮岛还要好一些,当初立足不稳的时候考虑的是可以随时退到云从岛上躲避,还好有铁山的毛有俊一直吸引火力,还有陈继盛等人陆续开发原宽甸各堡,十二团和东江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去年开始,十二团开始修筑在宽甸北方的前进基地,还有在太子河对岸的一些固定情报点,形成了扇形的扩张外沿,在这一次女真人大举进攻之前,十二团放弃了一些基地和情报点,收缩到前进基地一带,对前进基地和核心区是不打算放弃的,如果女真人真的大举进攻这里,就算不想暴露,也只能与女真人狠打一场。
好在努儿哈赤果然没有注意到六堡南边的这一片区域,宽甸地方实在太大,地形也相当的险恶,从连山关到凤凰城是一线,左侧是平原区域海岸地貌的辽南,也就是后世的旅顺和大连地区。
右侧就是以山区为主了,过了连山关这一条线,也就是后世的摩天岭地区,也是爆发过若干次战事,成为清军的防守核心。
这里不仅是长白山山脉,也是鸭绿江的出海口,在后世来说宽甸地区除了风景秀美外,农业和工业都不是很发达,但在此时却是天然的兵家上地,进可攻退可守,仅从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来看,东江兵确实是在危险来临之前就开始后撤,后来女真主力追着打,也就是咬着东江的一点尾巴,根本没有可能伤及根本。
如果要斩断东江在宽甸一带的根基,那就只有渡江而战,从朝鲜那边的义州等地扑向铁山,那么整个东江除了海上各岛之外,岸上的根基就等于是被清洗了一遍。
对毛文龙来说这并没有什么要紧,岸上最多也就是几万壮丁有些可惜,也不是很打紧,可以撤一部份到岛上,撤一部份到朝鲜,这也是早就有预案的事情。
对十二团来说就不可接受了。
宽甸西南方向的基地,距离江口和海岸都很近,每天都有木头从川流不息的江水里放出海上,然后被小船上的人用挠钩一路钩到皮岛港口,然后装上大船,南下往台湾去。
在严重缺乏大木的台湾,宽甸这边基地弄出来的木头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银子可以自己赚,铁器可以由天津或登莱港口出发运往台湾,大不了在福建买,闽铁在福建不是什么稀罕物,也不是很贵,只是运输上要比海运复杂和困难一些,费用也要高一些。
更多的生活物品,包括开拓荒地用的耕牛和良种,各种工具,盐,茶,布匹,这些可以慢慢的自给自足,也可以在福建沿海购买,都不是大问题。
只有合格的大木头实在难得,五六人合抱的榉木可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也就是这个时代的辽东有大量的合格的硬木,别的地方几乎都是找不到了。
加上十二团开垦出来的耕地和辛苦建起来的营地,想叫他们放弃,自然是要问过他们手中的刀枪。
李方等人是温忠发和秃头等军官派出来的分遣队之一,每个分遣队都按小队或中队在密林和山谷要隘处观察敌情,杜绝小规模女真人往南边的渗透。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山涧
女真主力最少在几十里外追着东江的尾巴打,没准要一路追到江口,东江可能是留下陈继盛断后,毛有俊等将领协助,可能毛文龙和一些将领早就回到岛上去了。
“要打,这边离我们身后的基地只有不到十里了,再叫他们渗进来,迟早会发现的。”
李方已经是中队长,这个一年多前的普通的山地步兵经过了战火和多次前方情报任务的洗礼,又通过了战地军官试,成功的由士兵晋级为军官。
这在和记之中是相当常见的事情,如果一个士兵缺乏进取心,按部就班的训练和参加战事,数年时间可能也就到小队队官或是中队级军士长,几年的时间下来总会能升职,如果一个老兵三年时间升不上去,不是兵油子就是身体素质和能力都有所欠缺。
对商团军人来说,兵油子较为罕见,当然也不是没有,对策是调到二线部队或是驻守部队里去,兵油子也有相应的经验,总能发挥作用。
或是干脆转辎兵,再由辎兵退役,成为治安人员,各地的警备士或镇抚兵都有相当大的缺额,不必担心找不到事做。
要是个人能力有所欠缺,那就只能始终当大头兵了,这样的士兵其实并不少,不少六七年前参军的老兵可能最多是个小队级军士,还是因为其有充足的经验和人脉,有很多事情可能轻松的办好。
也有当兵五年以上转辎兵再转治安警备士,这也可以,如果立下过军功又或是伤残人员的话,退伍之后的生活相当惬意,比当兵要舒服的多。
主流当然就是李方这样的愿意上进,训练时愿多吃苦,也愿主动出危险任务的士兵。
经过半年的训练期,再度过一定时间的新兵期,然后被老兵带着出小规模的巡查战斗任务,积累经验之后,自己单独出任务或是带着新人出任务,功劳慢慢积累,上司也认可能力之后,升职也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李方出过好多次渗透任务,早期是带着辽民往宽甸这边逃难过来,后来成为各个伐木小分队的武装护卫,有半年时间就在宽甸到牛毛寨的深山密林里活动。
这些地方在几百年后都是山多水多林地覆盖率全国领先的地方,从风景上来说是无可挑剔。绵延的群山和一眼看不到边的密林,到处都有溪流河水。但长久在这里生活问题就很大了,蚊子快要有拳头大了,到处是毒蛇和猛兽。各个小分队还会时不时的遭遇一些野人女真或越境打猎的朝鲜猎户,争执和厮杀都不可避免,人和野兽毒蛇争斗的同时,还得面临和敌人的殊杀拼杀,每个小分队出去之后,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人员损失。
伐木的主力人手当然是逃难被收容的辽民,他们有勇气也有力气,也有在山地里行走和过夜的经验,士兵组成的小分队帮这些人解决野兽和敌人,而这些伐木工人就贡献血汗,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几条重要的河流和山涧溪流每天都会有大木头在水面上漂浮着,然后汇入鸭绿江,慢慢流出江口,进入大海。
李方经历过这些,已经看不到去年的稚嫩了,从缺乏经验的新兵到潜伏在灌木里被蚊子咬的满头包也不吭一声的老兵,所需要的也就是时间和毅力而已。
在他身后有豹眼和短须,黄脸留在基地种地,没有当兵,短须和豹眼如愿的加入了和记商团军,并且领到了足够的军饷,过起了想对以前想也敢想的优裕生活,这两货当了半年辎兵,成功的转入了战兵队伍,现在来说还算是在新兵训练期,够格出来出任务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近来压力较大,类似的小型的分遣队最少有好几十个,战兵主力则集结待变,所以很多新兵也被派了出来,一方面是人手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叫这些新兵汲取经验。
既然决定要打,所有人都开始进行战前最后的准备。
这个中队并没有满编,其实就是两个小队多些。
其中一个战兵小队,披重甲,蹲伏在地,借着灌木掩护藏身。
一个小队有两名刀牌手,其余的就是镗把手和长枪手,队伍中有三个辽民擅长弓箭,猎户出身,也可说是百发百中,这三人都持着铁胎步弓,箭矢虚抬在弓弦之上。
另一个小队则是火铳手小队,豹眼和短须两人俱在其中。
在皮岛上训练了三个月,除了队列训练外,就是每天不停的打放火枪。
滑膛枪说简单是十分的简单,从枪筒里装入射药,然后塞进子弹,接着压实,然后扳开龙头,扣动扳机,打出火星,引燃药池里的引药,然后引燃射药,射药燃烧推动子弹破膛而出,“砰”的一声,整套流程就完了。
老的火铳手可以完成两分钟三发的训练速度,在战场上也能三分钟两发,完成这样的速度就算合格了。
火铳打放其实要比火炮慢些,火炮的发射流程和火铳是一样的,不同的就是火炮大一些,炮手的数字也很多。
说复杂也是很复杂,引药和射药要发别放置和倒入,子弹要自己平时打磨,装填时不能出错,要塞的不太紧也不能不紧,打放时要端平,瞄准,听候命令……打完之后要迅速清膛,再装药,再装入子弹,压实,然后又是一整套的流程。
在平时训练时新兵还不免会手忙脚乱,把事情弄的一团糟,在战场上,头顶是嗖嗖的箭矢飞掠而过,那些面目凶恶的敌人挥刀冲过来,手脚慌乱不可避免,这个时候就靠着经验和军官还有士官们的喝斥和叫骂,才能把新兵们的魂给叫回来。
打上两三场,新兵成了老兵,手上的动作就不会乱。
哪怕敌人已经跑到近前了,身体能抖,手却不能抖,手一抖,身体就再也不能抖了。
豹眼现在还记得当时训练教官的话,训练时也是看着各人的手,稍微不稳或抖动,鞭子就直接抽过来。
和记的商团兵规矩很严,开始时叫人觉得宽松,没有大明官兵那种动辄斩刑的严苛,将领也不怎么摆架子,没有内丁,也没有什么亲兵护卫,当了连级指挥,麾下三百来人,在辽镇那边抵得一个守备了,最少该有十几二十个内丁,讲究点的守备还有幕僚清客,还要养几房小妾,几百人的兵血根本不够喝的。
这边的连指挥不要说内丁和幕僚,连个护兵也没有,只有统一的勤务辎兵,统一替连里的军官做一些杂务。
战兵不做杂务,任何杂务也不必做,军官们除了管理没有办法役使战兵,也不会随意打骂。
但在训练时,稍微做的不好,军士长们绝不会客气。
藤条打已经算是客气,违纪的话有军棍,禁闭,甚至开革。
只要犯了规矩就一定罚,没有情面,没有例外,看似宽松的表面,其实是慢慢把人训练成商团军需要的样子。
豹眼在入伍前也是个桀骜不驯的人,现在他自己都不知道,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成了一个标准的商团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