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680节

皇宋锦绣-第680节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度都少了很多。

    根据定海军的行文方式,他很快就看到了主要的内容,整个灭辽之战,进行的非常的快捷,从出兵到结束,一共就用了20天,这也是北宋发现辽国没有消息传回来的20天的时间。

    辽国的数十万大军,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城市,对定海军的攻击,没有丝毫的阻挡作用,最极端的,3天突破30城,这样的速度,极为的惊人。

    当时,把赵信分封到定海军,是没办法的选择,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定海军在四五年之后,已经强大到了这种程度,连辽国都会灭掉。

    在这个时候,辽国也灭亡了,仁宗想的并不是感同身受,害怕定海军威胁到北宋,定海军发展到能够灭掉辽国的势力,肯定不是一蹴而就,那么一两年前,说不定,就有攻击北宋的能力。

    可是两三年前,定海军在做什么呢?他在帮助北宋,当时定海军如果不把先进的装备,还有武器供给北宋,甚至在幽云之战之中,稍稍的使坏,让北宋跟辽国两败俱伤,不是更加容易一点。

    赵信没有选择攻击北宋,而只是攻击辽国,代表着赵信心中有着北宋,最终,为了地位选择了辽国。

    仁宗的想法不能说不对,可是仁宗无法明白,热武器的强大,不是冷兵器时代,能够想想的,如果说能力,早在定海军用以后40万热武器军队的时候,就实际上,有了灭亡北宋的能力了。

    不攻击北宋,并不是顾忌仁宗的想法,当然,不能说没有,最关键的,还是在人力。

    当工业革命开启的时候,人力成为了最为珍贵的资源,没有足够的人力,根本无法支撑的工业爆炸性的发展,后世网上所说的,工业提升一级二级三级,说的就是人口膨胀而引起的,可能一级只需要一两千万就可以了,到了二级就最少需要5000万以上,三级就是一亿到三亿,到了四级就是6亿以上。

    这个理论,没有人验证过,但是工业化带来的人口红利,是确定存在的,北宋好容易累积下来的人口,再加上一定的受教育程度,这是让定海军彻底腾飞的开始,如果没有必要,他并不想要直接对北宋进行攻击。

    工业化的社会,并不是只有战争这么一条路的,人都是趋向于更好的生活,一边是发达的富裕生活,一边却是穷困的,恐怕连饭都吃不饱的状态,在没有遮挡的和平前提下,会如何的选择。

    如果说,定海军,还是原来那么狭小的土地,能够容纳的人口有限,战争或许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可是现在,在占据了辽国,地广人稀,只要不跟北宋直接起冲突,和平的状态下,只要把原来辽国的土地,发展到一定程度,不用20年,北宋也就没有多少人了。

    就赵信这个身体而言,或许,北宋是一个执念,但是从后世的眼光来看,几百万平方公里,已经足够上亿人的开发了,当北宋的人口大部分都被吸引到了定海军的话,北宋也就只剩下资源上面的价值了的。

    这种超前的眼光,就算是在后世,也是到了20世纪后期,之后,才逐步认识到的,在此之前,一战二战,无不是为了生存空间和势力范围。

    在目前,北宋,也只有赵信这么一个人,有现在的这个眼光,这也是一路走来,其他人会看错赵信的根本原因,他追求的,不是一招一式的得失,可是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

    从最初的时候放弃皇子的身份,假死脱身,获得一块可以自己控制的土地,然后到支持北宋,他是一步步的向着目标迈进的,可是其他人却不是这么的认为的。

    仁宗不但不升起,反倒是有些高兴,孩子的成绩,也是仁宗的成绩得,如果之前是非分之想的话,现在,连辽国都已经灭掉了,最起码也是一个辽国皇帝,那么辽国跟北宋,那就真正的成为父子之国了。

    一直以来的担心,不但没有演变成让北宋恐惧的事情,反而对儿子是好事,在占据了辽国的前提下,有没有这个野心也就无所谓了。

    不确定,或者是不能达到的结果,那是非分之想,已经拿到的之高全力,那就不是,这种用实打实的力量拿到的,还是辽国的皇帝,这个谁也拿不走,在仁宗额心中,甚至有一种想法,如果真的,赵信过来求援的话,他会尽一切的能力帮助。

    看到了定海军战斗力,攻击下辽国的整个过程,仁宗的心态反倒是放下来了,儿子哪怕不能成为北宋的皇帝,最起码,也成为了辽国的皇帝,这似乎更好一点的。

    接下来,心态平稳的仁宗,并没有漏掉定海军的发展,饶有兴趣的看着定海军的发展,这才认识到,之前对定海军的看待,多么的肤浅。

    财政收入很高,这一点是估计到的,可能要比北宋的财政收入高,却没有想到,会高到这种程度,超过接近5倍,这就有些可怕了,真不知道,这么多的钱,赵信是如何的赚到。

    更可怕的是定海军的扩张速度,海上也有利益,这一点是北宋没有想到的,历史发展以来,中国都是标标准准的陆地国家,海上只有没办法突破的时候,才会考虑,是末节,可是在定海军,因为靠海的关系,大力发展之下,居然达到了这样的程度。

    输送百万军民,越过数千里的海路,从辽国背后登陆,一下子瓦解了辽国的背后,这才是速胜辽国的根源。

    辽国再怎么的发展,他的根基也是游牧民族,北宋不攻击,一方面,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能力打败辽国,而另外一方面,就是怕辽国跑到了草原之上,真的无所顾忌的话,那就更加的可怕。

    从北方釜底抽薪,阻断了辽国逃走的路,那么收拾只是时间的问题,北宋的实力都可以做到,不过,这个时间上,会拖长很久,或许是一年两年三年,可是比之前估计的快多了。

    移民,这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大型工程的,充实边地,这都需要移民,把人口稠密地方的人口,疏散到人口稀疏的地方的,一定程度上面,是增加效率的做法,也能够平复一些社会矛盾。

    明明这么多的好处,可是除非发生一些极端性的灾害,或者不得已,否则的话,统治者等闲不会选择移民,原因就在于,移民时候的耗费。

    完全用政府来承担,那是不可能的,可是让老百姓自己承担的话,那就是一个血泪史,每一次迁徙,那就是无数的人命,用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的死亡,换取最终的抵达,这个代价不是一般的大。

    同样的,这样的迁徙,需要的时间众多,少则一年,多则几年,那更是累累白骨。

    可是定海军的海运,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从定海军到海参崴,数千里的航程,也相当的遥远,可是,在几十天时间,就越过了几千里的距离,运送到了比北宋幅员更加遥远的地方,这给了仁宗新的灵感的。

    或许这种海运,限制极大,可是对于北宋来说,现在有两个地方地广人稀,一个位于南方,广南的开发,一个位于北方,幽州的开发,把中原人口稠密的地方,移民相当数量过去,促进了当地的发展,也同样的减弱了这边的矛盾。

    总之,看完了奏折和赵信的信之后,仁宗的心情很好,看完就给了朱批,交给了大臣的,这是大事,关系到两国的得将来的发展,肯定是要拿给参知政事们看了,不过由此会诞生什么样的后果,仁宗就不会去考虑了,忙了这么久了,好容易有了一个好消息,他直接就停下了政务的处理,提前的下班了。

 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乐

    走在宫中的道路上,全部都是园林的景观,跟之前完全不一样,这些也是赵信的手笔,虽然说,大部分的景观都是人造的,并不是天然的,可是匠心够了就可以了。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当皇帝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就算是从亲政开始算,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不过一直以来,相当的勤勉,也就是最近几年轻松了很多。

    朝政的事情,是永远处理不完的,之前是不得已,朝堂的状态,已经到了非常恶劣的程度了,只能够一点点的来抓。

    现在,整个北宋的财政状况,处于历史上最佳的时期,这种时候,就算是抛洒一点,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更别说,合理的制度之下,抛洒的,都是少数。

    以前仁宗是没有机会,就连皇宫之中的用度,都需要节约,这样才能够挤出一点点的钱,用于财政上面的改善,现在,单纯北宋的财政收入,已经超过了万亿,这种情况下,就算浪费一点,又如何。

    实际上,在放手之后,用制度来管理,更加的严谨,比起之前,甚至还有结余,这倒是让仁宗没有想到。

    在应用之中,仁宗逐步发现,天天上朝,并不是最有效率,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而不是在大朝会上面讨论,现在,上朝的时间已经从最初的一天一次,三天一次,到现在一旬一次,可是转而之下,效率提升了数倍都不止。

    仁宗今天,还有不少的公务要做,甚至有明天跟参知政事讨论的一些事物,不过,他全部都放下了,有定海军灭辽这么一个事情发生,什么样的东西,都必须要放在一边了,未来几天,参知政事们,他们讨论的重点,就会放在这件事情上面,他也乐得清闲了。

    庞大的人群,簇拥着仁宗,在花园之中,稍事休息,就有内监上前询问,到何处去。

    此时此刻,才刚刚过午,做什么都早,可是仁宗早有打算,简单的回答道:“去贵妃哪里!”

    仁宗的目的很简单,孩子有出息了,当然要跟人分享,而分享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苗贵妃,赵信在过去的几年,回到汴梁的时间减少,见到苗贵妃,就更加少了,如果不是每月固定的3封书信,恐怕苗贵妃都要着急了,就算是这样,偶尔的时候,苗贵妃也相当的想念。

    现在,定海军灭辽的消息,应该是可以让苗贵妃高兴的,甚至说,从某种意义上面,仁宗跟赵信见面的机会,减少了很多,王不见王,就算是赵信可以,他手下的群臣也不会让他亲身前往汴梁,到是苗贵妃见他,没有了问题,可以光明正大的去见,甚至去辽国,都没有问题。

    仁宗这么的不负责任,撂挑子一样的离开,由他亲手朱批,交由中枢来处理的这份奏折,第一时间,送入到了中书门下。

    实际上,伴随着北宋新皇宫的修建完成,在皇宫之中,设有内书房,是仁宗还有内府处理事务的地方,而跟内书房一墙相隔,另外一边,分别是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这三个北宋最重要,最核心的三个机关,相互之间来往比较密切,往来公文也相对较多的前提下,一墙相隔有利于他们之间的联络,反倒是三司更远一点。

    这几年以来,伴随着北宋的财政收入的不停的上升,三司的责权也越来越重,从东西二府之下的地位,直接上升到差不多的程度。

    可是三司主要的责权,在于财政,在于各种体系的管理,跟这边的三大机关的具体事务,是有些区别的,他们在稍稍远一点的地方,周围是各种财政方面机关,更加有利于它的管理。

    因为是韩琦上折,又有仁宗的朱批,第一时间,就送到了中书门下,负责目前事务处理的,正是富弼,他从枢密使调到了东府,成为了韩琦之下的第一人,也在韩琦离开了汴梁,前往幽州的时候,总览东府的事物。

    本来,并不是太在意的富避,看到了是韩琦的上书,只是随手的一翻,以为是正常汇报,这样的东西,在过去的一个月之中,每隔两三天,都会有一封,便利的交通条件,也让很多东西的往来变得顺畅,而不是之前那样,非关键的要务,不会动用八百里加急。

    可是一番之下,却大吃一惊,仁宗的朱批在列,而且内容更是惊人,定海军灭掉辽国,如果不是韩琦亲手的奏折,加上有仁宗的朱批,他差点以为看到了一个假的。

    这可是大事,几乎在一瞬间,他就叫来了手下,拿着他的名次,召集目前在京的全部参知政事,并且递了条子给枢密院,要求枢密使也全部参与。

    一下子,整个汴梁都变得鸡飞狗跳了,负责传令的信使,开始奔波于每一个衙门,参知政事,不一定全部都在衙门之中办公,有在家的,有出去调研的,也有处理其他事物。

    因为事情特别的大,富弼不敢怠慢,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通知,同时,也会让禁军进行准备,防备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不能说,富弼这么做的不对,按照处理的方法的话,富弼这样做都是对,只不过,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