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第5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完全没有必要的的,只要有运输船队,未来,大量船坞之中,也会有众多的风帆战舰投产,到时候,就算是季风季节来临,定海军也会有足够的运力的,保证这一条线路的运送,运力会越来越高,而不是出现问题。
那么,在这个运送的东西选择上面,就有众多的组合了。
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登陆,还是在千里之外,定海军做的非常的小心,实际上,在之前,第一波援军出发,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当时做了三个选择,如果战局不畅,有可能会出现问题的时候,那么军事支援是肯定,一定是复制之前军队运输,最多中间进行一番的取舍、
第二个方向是以物资为主,如果,在土著那里没有缴获到足够的粮食,又增加了2000人,甚至更多俘虏的前提下,必须要运送粮食保证定居点不崩盘。
现在,根据琉球发回来的战报,战局顺利,土著们的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0人足以解决土著的问题,而粮食,也得到了解决,在占据土著的山寨的时候,得到了大量的粮食,最起码,在短时间不缺。
既然第一个,第二个不用执行,那么很显然,就必须要执行第三个了。
第三个说起来简单,那就是利用一次,或者是多次的运输,为定海军的大规模登陆奠定基础。
定海军之前,没有大规模登陆的经验,可是在定海军本身的发展,就是经验。
一个城市,一个拥有足够的人口,并且有工业基础的城市,需要什么?
首先,就是各种基础材料,目前定海军运送到琉球的基础材料,主要是钢筋,水泥,砖头,前者,建设一个大规模的炼钢厂,需要时间,更需要足够的人力,在定海军发展的初期,也是依靠这大名府的钢铁,开启的建设。
这样算下来,在琉球的发展初期,钢铁厂可以先押后,那么水泥厂和砖厂就必须要提到前面了。
水泥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石灰,砖头主要的材料是黏土,这两者,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大量存在的,不存在有没有矿的问题,那么派遣足够的工程师,还有熟练的工人的,这是必须的,只要的把他们送上琉球,并且初步的建立各种的工厂,琉球对于建筑原料的需求,就最少可以减少一多半。
水泥厂和砖厂,是必须第一时间保证的,他们的存在,代表着定居点的扩大,可是这不是急需运送到琉球的全部。
接下来的选择,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造船厂在内的大量的工业,琉球是一个庞大的土地,一些不适合在定海军,或者是在定海军,没办法扩大的工厂,都可以送到琉球去,琉球的位置,距离长江口,距离泉州更加的近,这本身就是优势,只要有足够运力,当琉球的工厂投产之后,必然可以创造出很高的利润。
可以送到琉球的多了,可是在幕僚们的不断考虑之下,否决了一个又一个,最终选择了农民。
没错,在第二批运送的人员之中,除了水泥厂和砖厂的熟练工人之外,最多的就是农民,包括了12位农业专家在内,100位积年老农,还有500青壮。
要知道,第二批运送的人员,总共就800多人,单纯农业的人员,就超过了600人,这几乎占据了全部人员的七成以上,这样的倾向性相当的明显。
第五百九十九章 农业根基
无农不稳,这句话说一个国家,说一个岛也没错,虽然说,从泉州,从定海军运送,更快一点,可是他们不持久,琉球本身,就是一个适合种植的岛屿,地处热带,可以一年两熟,适当的开发,就可以让琉球,获得强大的支撑。(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虽然说,现在开启农业,稍稍的早一点,却并不浪费,台北地区肥沃的土壤,加上定海军出色的种子,一定可以获得良好的收成,只要一年的时间,台北盆地就拥有承接10万人以上的能力,那才是大开发的时候。
定海军现在的农业非常的发达的,因为合成氨的成本的关系,尿素暂时,还是没有办法生产出来,不过农家肥和良种的结合,已经让定海军的农业,走出了另外的一条路。
在实验室的温室状态下,一年之间,定海军的良种可以生长3季,而参考后世的良种选育,这个最简单的,只是知道了理论,就可以实施的农业科技,早已经在定海军开启了。
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自然界的发展,因此推动了植物科技的发展。
在同样种植的土地之中,各种的植物,呈现出不同的特性,而进化论的方法,是不断的强化优势的。
这种方法,本身就是整个粮食种植的方法,老农民在选择种子的时候,不会选最差的,而是选择最饱满,颗粒最好的,这本身就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可是,对于真正的植物科技来说,这还不够的,因为单独强化一种特性,会在其他的特性上面,有些缺憾,而且每一代的进展并不明显。
在整个中国种植的历史上面,无论是小麦,还是水稻,都有从自然界到人工种植的转化,然后缓慢的提升产量,偶尔提升的太过了的,还会出现的倒退的情况。
良种的培育,跟这种人工的留种完全不一样,产量是最关键的,可是其他的项目也都不漏下,比如说,抗病虫害,抗倒伏。
单独针对某一个单项的培养,容易让这个单项获得巨大的提升,然后,就是杂交,在杂交的过程之中,留下了保留全部,或者大部分优势的品种,然后才投入到市场之中。
目前定海军的农业科技,做不到这样的程度,可是经过几年的培养,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要知道,在没有使用化肥,合理的提供肥力的前提下,就算是农民们留下的种子,他们看起来是颗粒饱满的,可是未必就是整个种子之中潜力最好的。
农业科技种植之中,各种的肥料,都是按照比例,经过了最佳的测算添加的,产出远高于普通的农田,从中间挑选最好的,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杂交手段,让这个优势固化下来,之后就优势明显。
保守估计,就产量上面,极限的产量,最少也比之前提升30%左右,施肥之后,效果就更佳了。
目前在农科所的小田之中,麦子的产量,极限甚至达到了7。5石,放到大田,精心照顾之下,也可以达到5。5石的平均,单纯这个,已经完爆整个北宋的产量了。
这样种子,已经通过定海军的渠道,开始小规模的出售,主要是跟定海军关系亲密的,比如说,保州苗家庄的田地,全部都种植了的这种种子,属于仁宗皇庄的土地,也差不多种植了3成左右,剩下的,就是一些跟定海军关系亲密的,一直都有往来的商人。
不是不继续的扩大,而是定海军的农科所的土地有限,每年生产的种子,可能只能够供20万亩左右的土地使用。
开发台北盆地,也是一个方向,第一批的人员之中,12名农科所的专家,还有100多位熟悉种田,甚至清楚农科所培育过程,他们肩负的任务,除了把台北附近的土地,尽可能的开发出来,然后就是扩建农科所。
赵信始终认准一点,无工不富,无农不稳。
以北宋的富庶,工业,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甚至就算是如同英国那样的工业水平,把工业产品,倾销到周围,也不可能换取更多的粮食。
虽然说,北宋的周围,产粮区很多的,可是那些地方的人却很懒,工业产品,或许可以推动他们,进行粮食生产,可是天生的习惯,在他们获得了一定的产品之后,就不开发了。
北宋到现在,已经拥有一亿的人口了,伴随着赵信的穿越,还有各种产品和科技的出现,北宋的人口一定可以较快的增长,这就是一个问题。
人口的自然增长,连21世纪,都是没有办法的,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认为是反人道主义的,可是却不得不这样。
中国的耕地面积太少了,如果不是计划生育,控制了人口的爆炸增长,中国的人口,到21世纪,再多出几亿人来,那就麻烦大了,单纯解决口粮的问题,就是一个绝对的大问题,人口增长根本等不及粮食科技的进步,到时候,一旦动荡起来,一切都完了。
这也是赵信在定海军,以工业立基,可是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农业,哪怕定海军没有农田,土地也非常稀少,却也画出了最少10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农科所的建设,要知道,这可是定海军总面积的三十分之一。
多年的投入,种子总算是步入了正轨,也开始初步的产生了收益,以水稻,小麦和棉花为主体的种子,开始逐步的影响了整个北宋的农业,别的不说,目前小麦20万亩的种植,水稻30万亩,还有接近120万亩的棉花,都会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之中,产生效果,所有种植这些的农田,他们的产量,都会大规模的上升。
600人,如果按照北宋传统的模式,撑死了一人10亩地,这还不是精耕细作,而是类似粗放型的种植,这样的种植方法,一亩地能够产出2石已经算不错了。
可是定海军不一样的,农业科技的研究,除了种子和化肥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的农耕技术。
实际上,在定海军未来不断扩大,当大规模的招募工人,几乎肯定,工业肯定会跟农业争夺人口,这个如果尖锐起来的话,甚至会引发动荡。
毕竟,人人都向着好生活,定海军开出的工资水准,只要是来过的,可以接受劳动的,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出现,农民们为了过好日子,甚至放弃种植,都会来定海军工作的。
足够的劳动力,这对于定海军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因此而影响到了整个粮食的生产,那就不是好事情了。
哪怕后世工业再怎么的发达,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是永远无法忽视的,那就是粮食的总量。
没有足够的粮食,再多的钱,再多的黄金,又有什么作用,工业如果没有了基本的粮食作为支撑,那就成为无根之木。
当然了,跟工业相比,农业的总量不高,只要够养活人口,并且略有盈余的前提下,就够了,再多的粮食,只能带来贬值,而不会有别的。
为了加强劳动效率,赵信主导农科院和钢铁厂结合,进行了新式农具的开发。
以赵信的见识,本来最适合开发的,是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这样的,可惜,在蒸汽机没有大规模的突破的前提下,就算是制作出来的蒸汽机,也只是具有实验的功效,而没有实际运用的功效,就算是勉强弄出来,成本也太高。
没办法做出来拖拉机,也未必不行,对现有农具进行改造,比如说,用更加坚硬,锋利的工具,可以减少耕地的时候,牲口的消耗,可以在同样的时间,耕种更多的土地。
同样的,参考后世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办法,制作出更加庞大的犁,比如说,可以供八头,甚至是十头牛共同操作的犁,这对于分成小块土地的江南,或许没有太多的效果,可是对于大片地块的,这是没问题的。
台北盆地,在清理掉了土著之后,是一片旷野,在砍掉树木,清理了杂草之后,就是天然的土地。
类似的农耕器械非常的多,定海军的科技发展,特别是力学等基础理论的研究,物理学和化学的深入,一些小巧的,可以节约劳动力的工具。
这些工具,推行需要时间,甚至完全推动,可能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这还是在定海军大幅度的让利,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可是在定海军本身,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之前定海军的小岛,也就是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就算是全部的变成良田,也不过是45万亩,听起来很高,可是对于定海军来说,根本不够用。
按照巅峰时代,定海军1000万人口来计算,单纯每年的消耗,就高达3000万石,也就是说,可能一亩地要上百石,才支撑的起消耗。
实际上,土地可能上百石么,除非是种植红薯这样的,一亩地产量8000斤,甚至1万斤的这种,普通的粮食,最高产的,也不过是玉米,在小麦勉强的达到千斤的时候,玉米的产量早已经突破了1000公斤,极限甚至可以达到1300公斤以上。
更别说,如果种粮食了,就不可能有那么多人,这是一个相互争夺的数据。
现在,开发台北盆地,虽然说,台北盆地的,跟定海军差不多大小,也就是300多平方公里,可是抛开未来的定居点和城市,划分出来200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没有问题的,这也就意味着3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