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江山-第17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损兵超过四万,而回纥与吐蕃兵损失不到三千。
一场惨败,犹如在满心热血的房琯头上泼了一盆冷水。
本来遭遇一场惨败之后,房琯就应该认清自己,吸取教训才是。然而房琯却不服气,只怪风向不对才导致惨败,仍旧坚持指挥大军,再带着收拢的败兵与南路军会和之后,加上也会和过来的回纥军,吐蕃军等,又有了十来万大军,再次与安守忠反军交战。
房琯不听郭子仪,仆固怀恩等经验丰富将领的建议,又自顾的再一次从兵书中照搬了一个古人曾经用过的战术来排兵布阵,还强自下令此次大战,有进无退,违令者斩首等等。
以为这样命令,士兵们就会拼死作战,不敢再败逃。大言不惭的扬言此次一定能够大败反军,仍旧一副充满热血雄心的模样。
岂不知如此自以为是的瞎指挥,拿将士的性命做儿戏,有多么令人寒心。
中路军主将刘贵哲与南路军主将杨希文便恼怒房琯的愚蠢,也恼怒肃宗李亨竟然让房琯这样的人来当大军主帅指挥作战,觉得新朝廷也不过跟玄宗旧朝廷一样腐败无能,根本没有剿灭反军的可能,因此暗生异心。
很显然,猪一样的主帅是不可能赢得战争胜利的,一番大战之后,唐军毫无疑问又遭遇大败!
这一次,不仅又死伤了将近三万士兵,连带着杨希文和刘贵哲也对大唐彻底失望,直接带着麾下投降了安守忠。
不算打酱油一般的回纥骑兵与吐蕃军,十二万唐军总共死伤了七万,加上刘贵哲与杨希文又带着其中一万余投降了反军,唐军一下子没了八万多。
不仅招募的新兵几乎一个不剩,安西四镇和陇右抽调的总共四万多百战精锐也损失殆尽,倒是郭子仪率领的朔方精锐攻守撤退有道,基本上得到保存。
接连两场惨败,房琯才终于认清了现实,心灰意冷之下,回到灵武向唐玄宗请罪。
大唐第一次收复关中与长安之战就这样凄惨落幕。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42章 越发阴鸷的李亨
(全本小说网,。)
三路大军接连惨败的消息传回到灵武,百姓以及新朝廷的文武百官们都震惊了,随即一个个凄凄然然,绝望悲戚无比。
原先各路大军浩浩荡荡刚刚开始出征那会的什么自信,什么雄心壮志,什么高昂的气势这一刻全都没有了,完全被打落谷底。
大好的形势,大好的势头都没有了,一下子好似又恢复到当初潼关被攻破,太子,唐玄宗弃守长安城逃亡的绝望。
“房琯,你辜负了朕对你的信任!朕………”肃宗李亨气得脸色铁青,身体都在发颤,咬牙切齿的盯着跪在下方请罪的宰相房琯,一通怒骂!
此刻,肃宗李亨真想一口老血喷出来。出征前房琯大言不惭的向他保证,他房琯出马,一定能够大败反军收复关中和长安城,可是现在,不仅没有能大败反军,反而连续两次被反军大败,损兵折将。
真正属于大唐的兵马不过十二万啊,现如今一下子就没了八万多,仅剩郭子仪的朔方军,以及安西,陇右军残部,不到四万大军了。这么点人,他还拿什么来收复关中与长安城,拿什么剿灭安禄山反军?
肃宗李亨恨不得将房琯千刀万剐的同时,也无比的绝望,一时之间竟然看不到大唐的希望在哪,难道大唐真的没有办法击败反军,大唐气数尽了?
不,不可能,大唐当传承万世,怎有气数尽之时!
肃宗李亨是真的想杀房琯,不过在隐士李泌的求情下,而房家也颇有势力,李亨还有诸多地方要倚重房家的支持,便最终还是饶恕了房琯的死罪,只是革了房琯宰相之职,贬为空有虚名的太子少师。
而后,肃宗李亨又另外任命了张镐为新宰相。
只是换了一个宰相,并不能有丝毫改变两场惨败带来的影响,整个新朝廷上下仍旧是一片凄凄然然,满是悲观和绝望。
大唐朝廷的悲观和绝望,并没有影响到回纥人和吐蕃人。
不管是回纥骑兵主将还是吐蕃军主将,皆在背后耻笑大唐的无能,越发不将大唐放在眼里了。
原本,唐玄宗后期,大唐虽有隐患,但表面上毕竟还是盛世,而且接连在对吐蕃,契丹族,奚族等战争中取胜,不管是一直在大唐帮扶下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回纥,还是被大唐大败的吐蕃,都对大唐非常忌惮以及敬重,不敢再生出什么歪心思。
然而,安禄山突然造反,并且迅速攻占大唐东都洛阳,而后又攻下潼关,以及大唐的都城长安城,占据半个大唐江山。
特别是肃宗李亨灵武登基之后,派使者低声下气向他们请求援兵的时候,那一刻,大唐的腐朽和虚弱,好似一下子全部展现了出来,大唐不再是那个看似无法匹敌的大唐,而像是一个虚弱多病的老年人,从无比忌惮不敢冒犯,到‘可怜’大唐的地步。
不过,大唐曾经的盛世,曾经强大的一面,毕竟还历历在目,他们仍旧对大唐保有一丝敬重。
只是现在大唐又连遭两场惨败,而且是自己极度愚蠢的情况下的惨败,整个大唐朝廷都被悲观的情绪所笼罩,他们对大唐最后的一丝敬重也消失了,剩下的不过是怜悯和不屑。
特别是回纥人,曾经大唐高高在上的俯视他们,他们要在大唐的帮助下才得以建国,兵慢慢发展强大。如今轮到他们骑在马背上高高在上的怜悯大唐了,这样的感觉,真是令人激动啊。
要说回纥人只是冲着大唐许诺的好处,以及好奇大唐的虚实而来的,并没有更多的想法。
那么吐蕃人谋求则更大得多,看到大唐如此虚弱无能,吐蕃主将暗中嘲讽之余,也不断将消息传回吐蕃国内。
“恐怕这场内乱之后,大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再回到当初了。”吐蕃军主将面含冷笑,他们吐蕃还将继续配合大唐平叛,相信就算大唐平叛成功,国力也会再进一步消耗,到时………
正当灵武朝廷自肃宗李亨而下,皆充满悲观,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
又一个从睢阳传来的捷报,给予了这个朝廷一点提振,吴国公,辅国大将军,安东节度使李飞又在睢阳大破六万余反军,彻底解了睢阳之围。
这一刻,文武百官们几乎都选择性的忘记了李飞在马嵬驿威逼李亨,斥责太上皇错误的狂妄霸道,忘记了对李飞的不满,许多人纷纷称赞起了李飞。
哪怕是肃宗李亨听到这则捷报的时候,一口老血上涌有想吐血的冲动,心里无比复杂对李飞更加忌惮,却也不得不承认李飞的捷报来得及时,对他灵武朝廷上下悲观的士气起到了极大的提振。
说实话,肃宗李亨是绝对不想给李飞丝毫封赏的,甚至他更加怨恨李飞了,因为李飞与他灵武新朝廷内的将领不同,整个天下都知道他曾经在马嵬驿被李飞强逼退缩,李飞战绩越是厉害,便越是显得他这个新皇帝,灵武大唐新朝廷的无能!
不过,就算是出于对现在悲观无比的灵武大唐新朝廷上下士气的提振,以及安抚一下李飞,肃宗李亨也不得不对李飞进行封赏。
可是,真准备对李飞进行封赏的时候,肃宗李亨又难住了,又有一股吐血的冲动。
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封赏李飞!
要说李飞现在已经是国公爵位,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安东都护府节度使,基本上各方面都快到头了,难不成把李飞的爵位提升成王爵?这不可能,但凡还有一丝余地,他都不能容忍把李飞封王。
可是文职方面,李飞也已经加了很多职位,并且开府仪同三司了,再往上,难不成还给李飞加成三公,甚至宰相?李飞才刚满二十二岁罢了,三公?宰相?别开玩笑了!他宁愿给李飞一个郡王爵!
实权方面,李飞掌管安东都护府,节制河南道诸军事,他都还想把李飞这些实权削干净呢,更不可能再给李飞兼领其他节度使实权,增加李飞的实力。
这样拿不定主意,犹豫来犹豫去,肃宗李亨不由得有些恍惚,是什么时候李飞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不知不觉竟然有了这样骇人的地位?
难道李飞是什么妖孽不成?否则常人如何走得出他崛起的路?
想着,肃宗李亨脸色越发阴沉,心里对李飞也越发忌惮了起来,更加不想给李飞任何封赏。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43章 认清现实
(全本小说网,。)
但凡还有一丝可能,肃宗李亨都不想给李飞任何封赏。
只是保住大唐江山更加重要,当前情况,大唐再也经不起任何挫折了,为了不让人心离散,也为了鼓励士气。肃宗李亨可以在心里恨不得将李飞千刀万剐,但他绝不能明摆着在此刻苛待李飞,他要表现他君王的‘大气’。毕竟没有几个人愿意为了一个心胸狭窄的君王拼命。
自己拿不定主意,肃宗李亨让最倚重的太监李辅国帮忙出主意。
“陛下是不想给李飞郡王爵,又不想给李飞增加实权,那么便加其与王爵同等数量的禄田,食邑,再封其为太子太师,另外在加其他十几个可有可无的虚衔便可。”李辅国也是极其憎恨李飞的,他更加不想看到李飞得到郡王爵,或者更多的实权,因为李飞是第一个曾经指着他的鼻子斥骂他‘小小太监’的人,他引以为奇耻大辱,还想在今后找个机会把李飞弄死呢。
“太子太师?李飞可比太子小了差不多十岁,让他做太子少师,似乎不妥吧?”肃宗李亨皱了皱眉头,其他十几个虚名他倒不放在心上,就数量唬人而已,李林甫和杨国忠都曾身兼几十个虚职,其实没什么用处。可太子太师却不同,那可是太子名正言顺的老师啊,而李飞的年龄比太子小那么多,做太子的老师?怎么想都觉得有些别扭。
“陛下,太子太师也不过是虚名罢了。历代太子都有许多老师,也没见哪个真能得封太子太师之名。而且历代得封太子太师的人,也没几个真正教过当时的太子。这不过是历代安抚重臣,或者有功将领之用的虚职,听着响亮,却也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陛下用之换李飞郡王爵,是值当的!”李辅国笑着解释道。
别看国公与郡王爵只差一级,但却是质的变化,可以称为‘王爷’了,而郡王虽然又比亲王差一级,可毕竟带了一个‘王’字,是非皇族顶级爵位,意义可比什么太子太师大得多。
肃宗李亨想了想,觉得也是,怎么也比给李飞郡王爵或者更多实权来得强,才不太情愿的勉强答应。
圣旨很快发了下去。
虽然只给了李飞郡王的禄田与食邑,而没有给李飞郡王的名头,但却有与郡王同级的太子太师与其他十几个虚职,普通百姓和将领和分不出其中实质区别,光是数量就足以将他们唬住。
果然,灵武朝廷上下士气得到不小的提振。
看到这一幕,肃宗李亨心里稍稍舒服了一些。
接下来仍旧有许多困难要解决。
第一次出兵收复关中与长安城,不仅遭遇惨败,而且还损失兵力超过八万,灵武朝廷的实力一下子变得空虚了起来,别说继续收复关中和长安城了,就连应对反军可能朝灵武发动的进攻都会很吃力,如此看来,大唐何时才能平反?
房琯主持出征遭到惨败,不仅宰相之职被罢免了,也不适合继续做领兵平反的主帅了,得另选其他合适的人选。
肃宗李亨随即召开朝会商讨新的领兵主持平反的人选。
这可是决定大唐未来命运的事情啊,有了房琯的前车之鉴,不管是肃宗李亨还是其他文武百官,都认清现实了。领兵打仗还是需要有经验的将领更加合适。谁也不敢再提另一个没有领兵经验的人来做这个平反主帅了,哪怕这个人地位比当初宰相房琯还高。
一番赛选下来,人数就那么几个,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山南道节度使鲁炅,以及先前的北路军主将李光进。
李光进不说也罢,其本来也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战绩,只是因为出身不俗,爵职都很高的原因,才被房琯看上提议做了北路军主将。虽说三个主将,刘贵哲与杨希文最后都投降了反军,只有李光进没有,应该表扬,但不代表就直接冒险让他做平反主帅。
鲁炅曾经在哥舒翰麾下听命,跟随哥舒翰立下赫赫战功,一路升迁成为山南道节度使,并且前段时间成功守住南阳不使襄阳,江陵等地被反军威胁,战场经验也算极为丰富,不管是战功,还是经验都不俗。
最后是郭子仪,做为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自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