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炮的抗战岁月-第40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朦胧的夜,小小的屋子,黄昏的灯,淡淡的温馨酝酿出了浓浓的幸福感。
这一夜,李四维搂着两女娇柔的身子,依旧睡得踏实。
可是,长官部的会议室里却灯火通明,一夜未灭。
紧急作战会议一直开到了天明,却也没能达成共识。
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军委会驻滇参谋团的代表赞成了英方的提议――放弃平满纳会战,改在曼德勒与敌决战。
史迪威将军虽然认为杜长官提出的三策之一――该行“东枝会战”才是挽救缅甸战局的良策,却也不能左右英方的意见,最后只能提出,“应再电上峰请其从速核准,以便施行。”
可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还没等“上峰核准”,西线局势却都生巨变。
四月十四日,日寇第三十三师团占领东墩枝、敏贡,迫近马圭,英缅连忙放弃马圭,随即炸毁仁安羌油田,仓惶向北后退,其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一部共七千余人后退不及,被日寇第二一四联队之力和溯伊洛瓦底江而上的日寇第二一三联队一部包围于仁安羌油田。
十月十六日,被困于仁安羌地区的英军突围失败,亚力山大将军于黄昏时分亲赴漂背司令长官部求援。
可是,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都在东线视察,迟迟未归,急得亚历山大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夜渐深,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的车队终于开到了长官司令部外,亚历山大将军听到动静慌迎了出来,神色凝重。
“阿历克斯,”
未等亚历山大将军说话,史迪威将军便沉着脸望向了亚历山大将军,满脸冷笑,“您深夜来访,一定是因为您听说我们马上就要发动平满纳攻势,给我们送坦克和炮兵部队来了吧?我们真要十分感谢你了……”
“乔,”
面对史迪威将军的挖苦,亚历山大将军不禁面皮一红,“非常抱歉!我现在拿不出坦克和炮兵部队来支援你们的攻势作战。相反,我还要请求你派新三十八师去解救被日寇围困在仁安羌的英缅第一师。”
说着,亚历山大将军已是满脸恳切,“那里有七千多英军官军翘首以盼,渴望你们派兵去救援他们脱险!伦敦和新德里在向你们呼救!请你们赶快行动吧!救兵如救火啊!”
史迪威将军一怔,面色也凝重起来。
仁安羌是缅甸最大的油田,也是中英缅联军最最要的战略能源基地!
至此,西线局势已然岌岌可危,第五军侧翼完全暴露在日寇的兵锋之下,平满纳会战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四月十八日,就在三十八师前锋部队对仁安羌的日寇发动突袭的前夕,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被迫做出了“放弃平满纳会战”的决定,并下令第五军向密铁拉和漂背一线集结。
四月十八日,漂背的天光一如既往的美丽,李四维和往日一样在营地里巡视着,步履轻快,笑容满面,却不知那战云正在往漂背飘来。
“团……团长,”
日上中天,李四维刚从补给连的营地里出来,赵信便气喘吁吁地找了过来,递给了李四维一份命令,“司令长官部刚送来的命令,让我们……”
赵信话音未落,李四维已经抢过来命令匆匆看完,一摆手,“马上去通知各部主官……”
“排长已经派人去了!”
赵信撂下一句,连忙又往补给连营地跑去,“俺去喊刘连长……”
“团长,”
见状,刘天福顿时精神抖擞,跃跃欲试,“又要开战了?”
“龟儿的!”
李四维回头瞪了他一眼,扭头便往团部走去,话语间透着凝重,“这一打……怕就停不下来了!”
“停不下来了?”
刘天福一愣,连忙追了上去,满脸不在乎的笑,“那才好,早些打完早些回中国!”
李四维脚步一僵,声音苦涩,“灰溜溜地回去吗?”
李四维的声音不大,刘天福却听得笑容一僵,“团……团长,你是说俺们要……”
刘天福话音未落,李四维却又迈开了脚步,匆匆地往团部去了,只是那脚步看上去却有些沉重,每一步都溅得尘烟翻腾。
西线的部队被围了,东面的部队稳不住阵脚,南面的部队也只得退了。
可是,这一退,天晓得要退到哪里去?
第三八九章大溃败之始
(全本小说网,HTTPS://。)
四月十八日,漂背艳阳高照洒下万丈金光,清风徐来荡起阵阵清爽的涟漪,一派大好天光。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六十六团团部会议室里,众将匆匆赶到,刚一进门便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凝重气氛。
李四维坐在主位上,默默地抽着烟,清秀的脸庞上神色有些阴沉,浓眉微蹙。
待众将陆续入座,李四维扔掉了烟头,强自振了振精神,一扫众将,缓缓开了口,“刚刚接到司令部命令:平满纳会战已经取消。”
“咋又取消了?”
众将一怔,纷纷叫嚷起来,“俺们在同古没有打就撤了,到了平满纳又不战而退,再这样退下去……”
“好了!”
李四维脸色一板,烦躁地摆了摆手,目光缓缓扫过众将,扫过那一张张隐含不满的脸庞和那一双双满是不甘的目光,轻轻地叹了口气,“这是命令!”
众将神情一滞,尽皆默然。
军令如山!
命令既下,除了执行命令,还能怎么办?
战略决策出自高层将帅,岂容基层军官置喙?
“兄弟们,”
李四维再次环顾众将,艰难地张了张嘴,“不出意外……准备撤退吧!”
“撤退?”
众将都一震,神色巨变,紧紧地盯着李四维,“团长,你是说……”
李四维轻轻叹了口气,满脸苦涩,“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吧!”
这并不是李四维的担心,而是前世的他熟知的历史――第一次远征军入缅以惨败告终,数万将士魂断胡康河谷野人山中。
众将忧心忡忡地散去了,李四维默默地摸出烟抽了起来,神色凝重。
“团长,”
郑三羊望着李四维,神色犹豫,“自满清以来,我国积弱百余年,这次出师缅甸兄弟们都憋足了劲,想着扬威异域,一雪百年之耻,士气可用,断不会落得……那般结局!”
“三羊,”
李四维扔掉了刚燃了一半的香烟,轻轻地摇了摇头,望着门外明媚的阳光苦笑不已,“我明白兄弟们的心情,也明白士气可用,可是……我们都只是棋子啊!”
在世人心中,将军都该威风八面,士卒们都该骁勇彪悍,可是,每一个将士都清楚,自己在战争这局大棋中不过就是棋子罢了!
棋手太臭,棋子又该如何求胜?
郑三羊听得一怔,无言以对。
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陈怀礼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闻言,“嘭”一拳砸在了桌子上,忿忿地骂了一句,“他娘的,老子……老子……哎!”
作为百余年来第一支出国作战的中国军队,远征军的将士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想要扬威异域,奈何……他们只是局中的棋子,进退全不由自己!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沉重,李四维又摸出了一支烟点上,缓缓地站起身来,默默地往门口走去,浓眉微蹙,步履沉重。
两世为人,李四维自然清楚远征军第一次入缅的结局,知道英军在乔克巴当耍的手段,也明白腊戍失守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他一直想要做些什么,阻止那场悲剧。
可是,要怎样做,才能改变阻止那场悲剧?
现在就去找罗长官,告诉他英缅盟军即将在乔克巴当谎报敌情?
可是,英缅军第一师现在正被围困在仁安羌,眼巴巴地等着新编第三十八师去救援,罗长官又如何肯相信刚刚获救的英缅军会摆救命恩人一道!
现在就去找罗长官,告诉他,日寇会自东线长途奔袭腊戍,切断远征军的退路,最终让数万远征军将士魂断野人山?
可是,远征军人才济济,罗长官和杜长官本就是军中宿将,还有参谋团那一干高参,自然明白腊戍于远征军的重要性,又岂会没有防备?
世事多艰,最让人绝望的便是:很多事,明明早已知道结局,却无力改变!
远征军入缅已有月余,一干将帅早已把英缅军的尿性摸得清清楚楚,可是,哪怕还有一丝希望,也没有人想失去这个盟友。
所以,无论英缅军找什么借口托词,他们都得信!
所以,即使英缅军擅自放弃马圭后撤,最终陷入仁安羌之围,新编第三十八师将士也得拼命去救!
四月十七日,新编第三十八师孙师长亲赴前线,制订了救援方案:由齐副师长亲率一一二团自坎纳特方向侧击仁安羌之敌侧背,并联系英军第十七师和装甲第七旅自纳貌方向侧击仁安羌之敌,救援主力向宾河大桥方向发动突袭,争取一举歼灭宾河北岸之敌,并趁势攻入仁安羌,夺取五零一和五一零两处制高点……
十八日拂晓,各部据此方案发动突袭,一番苦战直至午后,第一一三团顺利肃清宾河北岸之敌,并控制了宾河大桥,但因各部伤亡过大,屡次渡河均未成功。
十九日临晨四点半,宾河大桥桥头堡东侧小高地上的密林中,孙师长相继接到了各部汇报:“准备完毕,敌未察觉!”
“打!”
孙师长大手一挥,霎时间炮声轰隆,枪声乍起,寂静而漆黑的夜幕被震得粉碎。
一番激战将近午时,一营顺利攻占仁安羌,二营夺下了五一零高地,三营控制了五零一高地,仁安羌之敌丢下一千二百多具尸体、大批军火物资以及五百多位被俘的英军文职人员,由水、陆两路仓惶而逃……
已经忍饥挨渴数日濒临绝境的七千多英国友军得救了,可是,一一三团五百二十二位将士永远倒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当刚刚获救的英军将士,拖着极度虚弱的身体,抱着救他们出生天的一一三团将士泪流满面之时,将士们惊讶之后,也不禁泪湿眼眶。
仁安羌一战,一一三团将士击溃数倍于己之敌,救出七千多英缅盟军,用他们的英勇善战轰动了英伦三岛。
按理说,事已至此,英缅盟军总该和远征军同心同德了吧?
可是,接下来的事却让远征军将士心寒了!
在李四维心中,四月十九日是个重要的日子,在他的记忆中,就是在这一天,英缅盟军从乔克巴当发来的一条虚假情报让远征军失去了最后的战机,最终一败涂地。
时近正午,六十六团各部已经最好了撤退准备,李四维带着刘天福出了驻地,直奔司令长官部而去。
“哒……哒……哒……”
司令长官部渐近,李四维缓缓收住了缰绳,神色踌躇起来。
“团长,”刘天福也减慢了马速,满脸疑惑地望向了李四维,“咋了?”
“天福,”
李四维遥望着司令长官部的方向,嘴角浮起了一丝苦笑,“你说……要怎样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自己的想法尚且不易,何况要改变别人的想法?
“呃……”
刘天福一滞,望了望李四维泛着苦笑的侧脸,一咬牙,“团长,俺不知道咋样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但俺知道,你改变了俺的想法……以前,俺就想当个无法无天的大架杆,现在,俺想当个堂堂正正的军人了!”
“呵呵,”
李四维回头望了刘天福一眼,笑容变得轻松起来,“听你这么一说,老子倒有了几分信心了!”
说着,李四维一抖缰绳,策马直奔司令长官部的方向而去,“走,老子这就去试试……”
可是,要以一团之长去劝司令长官改变想法……只怕不易!
但,不能有多难,李四维都得去,只求问心无愧!
两人两骑匆匆赶到司令长官部,却被告知罗长官正在开会,李四维只得在院子里等着。
等待从来都是件让人焦躁的事,李四维在院中一角来回踱着步,心中却在盘算着该如何说服罗长官。
突然,李四维心中一动,停下了脚步,抬头望向了会议室的方向,神色明朗起来。
“杜副长官,你必须执行命令!”
也就在这时,会议室里响起了史迪威将军愤怒的吼声,“第二百师必须马上开赴乔克巴当,你们不去,英缅盟军就要撤走了!”
“即使乔克巴当真的发现了三千日寇,盟军有新编第三十八师掩护撤退已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