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舰队 >

第635节

大明舰队-第635节

小说: 大明舰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兴珠苦苦相劝道:“大帅,我们可以去两淮,还有淮河,还有运河,都是我大清水师活跃之地。”

    “淮河运河?我们的船怎么过去?飞过去?船丢尽了,朝廷还会给我们银子造船?”施琅摇了摇头,“施某已经决定了,以吾一人,换各位逃生。你传令下去,让弟兄们拼死最后冲杀一次,把船都毁了,然后上岸逃生!从今往后,大清水师不复存亦!”

    南京号战列舰上,张煌言看到大群的清军水师战船不退反进,飞蛾扑火一样向自己的船队冲来,他很是奇怪的问了句:“鞑子有何企图?”

    “不过最后一搏罢了!一锤子买卖的事情!打垮了他们这一轮进攻,水战便胜了!”张玉坤冷笑一声。

    清军这最后一次拼死冲杀,看起来似乎有些悲壮,一条条大小战船不要命的冲了过来,不断有船只被炮弹击中,打成了碎片沉入水中。不过清军的冲击也就坚持了那么一下,很快攻势就疲软了。后面的清军船只不再拼死冲杀,船上的水手纷纷往江中跳,有些人砍断了自己船的桅杆,还有人提前点燃了火攻船。

    “刚刚鞑子还勇往直前,这就认输了?”张煌言摇了摇头。

    “实力决定一切!”张玉坤道。

    张煌言表示赞许的点了下头,确实是实力决定一切。明军就这样打呆战,硬碰硬,就好像铁锤砸鸡蛋一样,一路从南京砸到了安庆。若不是拥有绝对实力,明军的打发完全可以从扬州那边打过去,夺取两淮,占领徐州,安庆的清军就成为一支孤军。西路明军再把襄阳给拿下来,到时候安庆的清军不投降都没退路了。

    不过拥有强大实力的明军根本不需要玩什么阴谋诡计,反正硬碰硬的一路推上去,所到之处都是碾压过去。

    下游明军逆流而上的同时,上游明军顺流而下,明军长江水师舰队势如破竹,一路冲杀到了清军安庆水师大营外,对施琅的老巢发起了攻击。

    车船和内河炮舰对准清军水师大营的水寨大门猛烈轰击,数发炮弹翻滚着砸了上去,木质水寨大门立即粉身碎骨,变成了飞散的木屑。明军各种战船对着水师大营内一通猛烈的炮击,把烧红的炮弹发射到清军大营内。

    灼热的炮弹击中了营帐,点燃了帐篷,清军水师大营立即燃起熊熊烈火。

 第二十六章 施琅兵败

    “你们几位兄弟赶快逃命去吧!即便向海寇投降也无妨了!能活下来就好!”施琅让林兴珠和自己的部将放弃水师逃命。

    “大帅,要走一起走,即便是一起降了伪明,也胜过等死啊!”一群部将苦苦相劝。

    施琅苦笑一声:“施某已经没有去路了!若是施某降了,他们也要杀某,京城的皇上还要杀了施某一家大小!事已至此,唯有以死效忠朝廷,给家人一条活路吧。你们却不同,伪明海寇没有指名道姓要你们的脑袋,你们可以去降了他们。”

    “大帅!”林兴珠、罗士珍、何应元、刘沛、曾成等一批部将落下眼泪。

    “你们不要管施某了,快走吧!”施琅做了个请走的手势。

    林兴珠、罗士珍和何应元等人跪在地上磕拜之后,含着泪离开的施琅的中军大营,但还有刘沛和曾成不肯离开,还有施琅的一批亲兵也不肯走。

    “你们为何还不走?”施琅怒道。

    刘沛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大帅待吾等恩重如山,吾等岂可苟且偷生!”

    “活下去!”施琅怒吼道,“汝等唯有活着,方可为本军门报仇!还不快走!”

    刘沛和曾成跪在地上,向施琅磕了头之后,抹着眼泪退出大营。

    出了大营,刘沛对曾成道:“大帅待我等恩重如山,如今大帅要殉国,你我岂可丢下大帅独自逃生?还不如同贼人拼了!”

    曾成点了点头:“对!同贼人拼了!我等虽然劝不了大帅,但可以死在大帅前面!”

    清军水师大营早已火光冲天,营帐纷纷被点燃,一片火海中,不时响起了几声火焰猛然膨胀的轰鸣声,几团巨大的火球从大火中喷涌而出。大火蔓延到火药库,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火光冲天的大营好像发生了地震一样剧烈的震动。

    时值东南风季节,明军是从南向北开炮的,首先点燃的是营区南面。大火借助着风势,一路向北烧去。

    “快走啊!”

    “明狗要上岸了!”

    “往水里跳!”

    乱成一团的清军水师辅兵慌不择路,在火光冲天的大营内来回奔跑,很多人身上已经起了火,被烟熏倒在地上;还有人被倒塌下来的帐篷盖住,有人被断裂掉落下来的木头砸在身上。更多的人是极力想要逃离火海,有人从陆上的北门逃出,有人跳进水里。

    刘沛和曾成各带着十几名亲兵来到岸边,解开两条还未起火的小船。

    “杀明狗!”两条小舢板向水师大营外庞大的明军舰队冲去。

    成排的炮弹下冰雹一样落了下来,江面上腾起无数冲天水柱,飞溅的水花落下来之后,这两条小船从江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水面上只剩下一堆碎木板。

    “这鞑子,是自己找死来的!”刘国轩说了一句。

    明军放出了小船,在江中打捞落水的清兵。那些正在水面上浮浮沉沉挣扎的清兵看到明军小船过来,都纷纷游了过去,老老实实当了明军的俘虏。

    通过了对俘虏的审讯,刘国轩得知,施琅并没有逃走,还在中军大营内。

    一名部将疑惑不解的问道:“施琅这狗贼,当年为了投降鞑子,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要了,今日怎么反而不逃命了?”

    “这狗贼也是知道自己没有活路了吧!他若是回去,鞑子朝廷不进要杀他,还要杀了他一家!当年在我们这里,他自己已经跑了!如今他都无处可逃!”刘国轩冷笑一声,随即下了命令:“杀入鞑子大营内!务必找到施琅狗贼!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岸上的火势已经逐渐减弱,明军登陆之后,杀入了清军大营内。

    施琅的中军大营早已被烧毁,明军来到中军大营,只找到了十几具被烧成木炭一般,完全认不出人样的焦尸。

    “这里,可有施琅狗贼的尸体?”明军把俘虏的清兵押了过来辨认。

    一名清军军官见到一具焦尸边上残破的铠甲碎片,再看到那顶头盔,还有身边的腰刀和玉牌,哭泣道:“这便是我们的施军门。这块腰牌,便是军门的。”

    明军军官从焦尸边上拾起腰刀和玉牌,在手中翻看着,只见玉牌上面写着一行小字:大清长江水师提督。边上还有两个大字,写着施琅两个字。再看那腰刀,是一柄宝刀,虽然刀鞘都被烧坏了,但明显是一柄不是普通人能够用得起的好刀。

    其实这柄削铁如泥的宝刀,还是东番产的钢刀,有少数刀出口到清廷那边,清廷给配上了好的刀鞘,再镶嵌上玉石宝石之类的,就变成一柄宝刀。

    刘国轩、陈永华等人赶来,看到了施琅的遗物,长叹了一声道:“施军门,当初你为了投降鞑子,连家人都不要了,只为自己寻求荣华富贵。可是今天,你还是落得如此下场啊!早知今天,何必当初!”

    一名明军士卒拔出刀,要割下施琅的首级,可是尸体都已经被烧成焦炭,变得又硬又脆,刀子割上去,烧得漆黑的人头就变形了,那名士卒无奈,只好放弃。

    清军俘虏之中,有不少收了施琅恩惠的军官,听说施琅已死,都泣不成声,战俘营中哭成了一片。

    天色逐渐昏暗下来,长江南岸江边,一条人影从江边的芦苇丛中钻出,看看周围没有巡逻的明军士卒,这条人影才小心翼翼的上了岸。此人身上穿着普通清兵的衣服,头上留着金钱鼠尾辫,腰间有一柄短刀。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家都以为已经死去的施琅!

    施琅上了岸,挥刀割下头上的辫子,接着又把身上的清兵衣服脱下来,丢进江水中,只穿着一条只剩下半截的裤子,一脚深一脚浅的往山中缓缓走去。

    其实被烧成焦炭的尸体,是施琅从军营中找来一名体形和自己十分相似的兵。施琅这种人可以不考虑家人死活,但是他自己却不肯死。于是他让不肯走的亲兵都自尽之后,去找了一具兵的尸体,给尸体换上自己的衣服,再把尸体丢进中军大帐中,然后点燃大帐,自己却换上小兵的衣服溜了出去。

    施琅跳进江中,避开了抓俘虏的明军小船,游去了南岸。他不敢回北方了,因为回去的话也是死路一条,还要连累了家人。

 第二十七章 攻安庆战前

    施琅走得累了,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来,他摸了摸只剩下半截的裤子,藏在里面的一块金锭还在,他放下心来。

    想起被自己丢弃的金银财宝,施琅就觉得一阵心痛。从京城出发的时候,施琅身上带的银子不是很多。接管了水师之后,他没少捞银子。只可惜那么多银子根本带不走,他只好忍痛把银子都丢掉了,身上只带着一块金锭。北方是回不去了,南方虽然是明军控制的地盘,但是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施琅就选择往南走。身上也不敢带太多金子,因为听说南方贼匪横行,带着太多金子很不方便,万一命没了再多金子也白搭。所以他只带上一块金锭和一小块碎银子,再带上一些铜板零用。

    “天下之大,何处是我施琅容身之地啊?”施琅在心中哀叹。

    尽管荣华富贵全都没了,可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了自己能够活下来,施琅连自己的亲兵都牺牲了,用了这个李代桃僵之计,方才脱身。至于为何让不肯走的亲兵全都自尽,是担心知道的人多了,难免会有人说漏嘴,这件事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才是最安全的。

    可是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呢?找个山村隐姓埋名了?那不是施琅想要的生活。当山贼盗匪?别看现在江南乱,估计明廷很快就会出手镇压了,当山贼肯定没活路,他又不是那些小蟊贼,可以被招安。

    突然施琅想到了一条路子:有了!去海外之地淘金去!听说海外都是金山银山,改名换姓了,上一条去海外的船,去了外面赚到足够的钱,然后找一个小国逍遥的过一辈子。

    想到这里,施琅就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凭借着自己早年海盗生涯学会的一身本事,施琅风餐露宿,砍了竹子自制了猎弓,渴了就喝山泉水,饿了就打猎物,沿着一条小路一路往东走,走了五日,到了一座叫石埭的山区小县城。这里原来的清廷知县早就跑了,附近山中的山贼下了山,打出明军旗号,山贼头子摇身一变,变成了大明的县令。

    这种小地方没人认得施琅,而那些山贼也有心想要被招安,占领了县城之后,不再劫掠百姓,而是像模像样的学官府维持当地秩序。

    施琅来到这里,取出身上的铜板买了衣服,又把碎银子换成了铜板,之后又弄来假发和假胡子,把自己扮成一名老头,然后一路往东去了。

    ……

    安庆城下,明军已经全部登陆,经过了五天的准备,明军在城外挖掘了壕沟,修建兵营,拉起木栅栏,并搭建土台,做好攻城前的准备。

    江边码头上,明军辅兵忙忙碌碌,从船上搬下一件件分解开的模块化攻城武器,这些攻城武器都是按照统一的规格制造的,运输的时候拆分开来,需要用的时候,组装起来即可。另外还有一批辅兵在附近山林中忙碌,打造一些简易攻城武器。

    王余佑在一群亲兵们伴随下,走进了位于枞阳门外的万佛寺。三天之前,为了争夺城外这一块高地,明军和清军在万佛寺内外展开了一场争夺战,清军遭到明军火枪和手雷攻击,抵挡不住,最终败退回到城内。

    在万佛寺的激战,摧毁了部分建筑物,但是这座宋朝修建的古刹大部分建筑物都完好无损,登上寺院内的万佛塔,可以鸟瞰安庆全城。

    王余佑登上了万佛塔,站在塔上,拿起望远镜观察城内。这座塔高二十丈,原本这座塔是安庆城外的制高点,是双方争夺的重要地点,可是士气低落,武器又远不如明军的清军,根本无心防御,只是抵挡了一下就撤退了,而且这座塔还是一座石塔,不容易烧毁,结果万佛塔就几乎完好无损的落入明军手中。

    “军师,鞑子水师全军覆没,城内鞑子已经士气全无,只要末将带人猛攻,必可一鼓作气,拿下安庆!”站在边上的王'辅'臣拱了一下手。

    王余佑摸着胡子道:“鞑子虽然无心在城外拼命,可是安庆城池坚固,城内鞑子仗着城池尚能固守,还是再等上几日,等东番产的新式炮弹送到,再攻城吧。”

    新式炮弹,便是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