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舰队 >

第521节

大明舰队-第521节

小说: 大明舰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去快回!”这名绿营兵还算和气。

    刘丰原本是永兴县一位农民,可是在两个月前,却被一群如狼似虎的清兵冲入家中,说要招募民壮修建工事,于是刘丰就被抓到了这里。

    刚刚来的时候还好,农历四月份的武昌还没开始热,甚至还有点凉,在那种天气下劳动不会太受累,怎么说还能吃饱,而且吃的并不比家里吃的差。

    刘丰是没有自己田地的雇农,属于那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给地主打工混一口饭吃。主人家里给吃的除了番薯还是番薯,每天都是半饱不饿的。而来到工地上,好歹是番薯和杂粮饼放开吃,偶尔还有香喷喷的烤土豆。

    最令刘丰高兴的是,工地上的伙食里面有一种菜,是一种红色的东西,吃到嘴里,香辣可口,头一次吃可能觉得太辣了,后面居然吃上瘾了!比他们湖北人平日里喜欢吃的茱萸可是好吃多了。

    茱萸,是一种辣味食品,湖广一带,四川、贵州等喜欢吃辣的人们,在明末辣椒来到中国之前的调味品。

    这时候的湖广工地上,清军给民壮们吃上了辣椒。

    辣椒的口感比茱萸好多了,深受当地人欢迎。

    除了辣椒之外,还有一种神奇的物品,更是令刘丰惊叹不已:那是一种被人称之为红毛泥的东西,用船运过来的时候,是一袋袋牛皮纸包装的粉末,可是这种神奇的东西加了水,加入碎石头和泥土,搅拌均匀之后,却能变得和石头一样坚硬!真是神奇的好东西啊!

    红毛泥是用来修筑堡垒的,湖广清军在城外修筑了无数的土城兵营,各土城兵营之间用壕沟连接,而在壕沟和壕沟之间,又修筑了星罗棋布的堡垒。这种堡垒不大,长宽各一丈五尺,高一丈,开有射击孔,里面可以容纳十名火枪手,能轮番射击。

    薛凤祚和梅文鼎师徒发明一种叫虎翼铳的新式火绳枪,这是一种把三根枪管用铁丝捆绑在一起,中间有一根可以转动的铁芯,后面的击发装置和鸟铳一样,扣动扳机,火绳压入药池内,发射出弹丸。打完一枪,用手转动铳管,然后再次扣动扳机,又能完成一次击发,可以连发三枪。

    其实虎翼铳,就是一种高级改进版的三眼铳,不过无论是精度还是射程,都超过三眼铳,有火绳枪的精度和射程,威力比三眼铳大多了,射速又不输给三眼铳。

    虽然这种新式火绳枪较为沉重,士卒背着行走不方便,但是和堡垒配合,却是一种效果相当好的防御武器。

    薛凤祚和梅文鼎除了发明虎翼铳这种防御利器外,还发明了三眼炮和七连铳两种新式防御武器。

    三眼炮,是把三根五十斤重的炮管连在一起,可发射一磅重的弹丸或者霰弹,士卒用火把轮番点燃三根炮管,可以连发三炮。七连铳,就是一种七管火铳,七根铳管后面有火门,由两门士卒操作,一人负责瞄准,另外一人手持火绳,对准火门戳进去点火,七连铳可以连续发射七发子弹,单发子弹的精度、威力同火绳枪差不多。

    不管是虎翼铳,还是三眼炮、七连铳,射速虽然快,但是都存在一个装填特别麻烦的问题。不过在结合了堡垒和壕沟之后,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按照周培公的计划,发射火器的射手们躲在堡垒里面,通过射击孔向外面开火。堡垒后面的壕沟里面,专门有人负责装填子弹。堡垒内的射手发射完,把打完弹丸的火器送出去,后面壕沟里面的士卒再把装填完的火器抬进堡垒内。

    至于修建堡垒的红毛泥,其实就是水泥。

    随着水泥产量增加,南洋公司已经放开了水泥的出口限制,允许把水泥卖到清廷那边。

    由于上海港的快速兴起,水泥的使用早已不是秘密,清廷早就知道,南洋有一种叫红毛泥的好东西,只要用水混合了,等到干燥之后,就变得和石头一样坚硬。一开始清廷根本买不到这种好东西,但是后来在南洋公司放开之后,清廷就能通过各种渠道,高价买到了不少红毛泥。

    有了红毛泥,使得清军修建堡垒就成为可能。另外,红毛泥还能用来修建炮台,用红毛泥来当粘合剂,把石头、砖头粘在一起,效果可是比糯米泥浆好多了。有了红毛泥,在武昌城外还修建了不少新的炮台。

    尽管刘丰已经来了两个多月了,可是武昌城外的工事群规模特别庞大,两个多月下来,只不过完成了一个皮毛。进入炎热的夏天之后,清军并没有停止施工,而是强迫民壮们顶着烈日赶工。

    “有人晕倒了!”正当刘丰打了水回来,就听到有人在叫喊。

    一名遍体鳞伤的民壮倒在壕沟中,刘丰认得这个人,叫赵三狗,刚刚来的时候还好,可是天气炎热起来之后,赵三狗干活的速度越来越慢,为此没有少挨监工的皮鞭。

    几名清兵赶了过来,其中一名什长模样的人伸手摸了一下赵三狗的脉搏,又把手指头放在人中前探了下,说道:“已经没救了!抬出去,挖个坑埋了!”

    清军什长说这话的时候面无表情,气候转热了之后,累死的人特别多,几乎每天都有人倒在烈日之下。

    “军爷,这鬼天气实在太热了!能不能行行好,在黎明和傍晚干活?要不然,大伙们都要累到了。”刘丰壮着胆上去央求。

    那名清军什长转过头来,冷哼了一声:“这是上面总督大人的命令!必须要赶工!在贼寇来到武昌之前修好工事!若是耽误了军机大事,这里所有人都要掉脑袋!”

    刘丰无奈,只好转身,扛起锄头继续干活。说起来他干活还是比较卖力的,不仅从来没有挨过鞭子,而且还成为民壮的小头目,行动也较为自由,累了还能歇一口气,去附近打点水来喝,或是坐在地上抽一支烟。

    每次抽烟的时候,刘丰看着清兵抽的那种南洋红双喜牌香烟,羡慕不已,那种烟他抽过一根,是一名关系较好的什长给他的,味道特别醇正,口感好,只是价格太贵了,一包烟就要二十个铜板。刘丰抽不起那么好的进口烟,只能抽假冒的红双喜烟,那种假烟很便宜,五个铜板一包,但是口感差了很多。

    天气越来越热,每天都有人倒下,就连刘丰这样的小头目都承受不住。不过所幸的是,他被调去了江边一座山头修筑炮台,那边有树荫,条件好多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 修复灵渠

    刘丰被调到了黄鹄山,这是一座长四里,高二十余丈的江边小山,这座山是武昌的门户,若是被明军攻下黄鹄山,在山上架起大炮,武昌全城就处于明军炮火威胁之下。

    为了稳固武昌城的防御,周培公提议,在黄鹄山修建炮台。

    毕竟红毛泥价格昂贵,在黄鹄山上修建炮台还是用老办法:在山上开采石头,使用糯米和泥浆粘合,在山上修筑大小炮台八座,铸造五千斤重炮搬运上山。一旦开战,山头的重炮可以居高临下,封锁武昌附近的通道。

    韶州城下,明军正在做攻城的准备。

    拿下了韶州,沿着武江往上游走,即可抵达南岭的南麓。翻过南岭,就是湖南了。

    “报!”一名密探走进中军大营内,向王新宇递上了最新的情报。

    王新宇看了一遍,把情报递给王余佑:“清狗也学聪明了,从我们南洋公司购买水泥,去修筑碉堡工事,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守住武昌?”

    王余佑接过情报看了一遍:“鞑子是学精了!好个以武昌为中心,周围土城拱卫,堡垒星罗棋布,沟壑战壕密如蛛网!火器时代,如此阵型,恐怕是最好的防御手段吧?”

    “等我军打到武昌城下,还需一年时间。”王新宇道。

    “一年内,鞑子工事岂不是更加坚固?”王余佑问。

    王新宇很自信的笑了笑:“破坏永远比建设容易!鞑子花了那么多银子,从本藩这里购买水泥回去修建工事。他们却不知道,这一年内,本藩可以造出多少新式火炮?就按照一个月一门的速度,等我们打武昌的时候,就有十二门线膛炮了!加上现在的四门,共有十六门线膛炮,我们还能造更大口径的线膛炮!”

    水泥的堡垒是很坚固,但是清廷钢铁产量少,舍不得用铁芯来加固混泥土,这样的水泥堡垒本来坚固程度就比不过明军的堡垒。更何况,王新宇手中的线膛炮,就是用来对付清军堡垒的最佳武器!

    目前陆军使用的线膛炮是三磅线膛炮,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要在这一年内造出口径更大,威力更大的线膛炮也不是不可能。

    原本王新宇就不想再多造落后的大口径前装线膛炮,只想着等到蒸汽机问世之后,解决了技术难题,直接上后装线膛炮。但现在看这个样子,清军在武昌大兴土木,或许有必要造两门到三门十二磅前装线膛炮陪他们玩玩。

    不过距离攻打武昌还早得很,目前最重要的,是先攻下韶州。

    韶州城内并没有多少清军,只是知州顽固不化,明军喊话一个时辰也不肯开城投降。于是王新宇下令,做好攻城准备。

    攻打小小的韶州城,也不需要太多准备,一百多门各种大炮架起来,对准城头轰上一阵,接着就驱使尚之信和尚之孝的降军,扛着简易云梯往前冲就是了。

    炮声隆隆,泥土横飞,韶州城箭楼土崩瓦解,城门轰然倒塌,城墙上被砸出坑坑洼洼的弹坑,女墙垛口都被轰出一段段缺口。猛烈的炮击,打得城头清军根本站不稳脚跟。

    “进攻!”负责指挥攻城的曾养性一声令下。

    粤军扛起简易云梯,呐喊着向韶州城发起进攻;后面的闽军跟上,用鸟铳弓箭,掩护粤军登城。至于琼州军自己的主力部队,只要开开炮,用线膛枪打几枪冷枪,其他的士兵都可以搬张凳子坐在那看热闹了。

    不过一个时辰,韶州城破,清廷知州自尽,城内乡勇和民壮被打死五百余人,其余的两千多人投降。

    王余佑走进州衙内,见到悬在梁上的知州尸体,冷哼一声:“螳臂当车,不自量力!连清狗的精锐主力都败了,何况尔等土鸡瓦犬?”

    五日之后,明军抵达乐昌城下。乐昌县令主动打开城门,向明军投降。十日后,广东最北的县城平石县城,也是兵不血刃的落入明军手中,平石县令开城投降。至此,明军已经打开了通往湖南的大门,下一步就是攻打郴州了。

    平石到郴州,没有较大河流能够提供明军水师通航,所有的粮草辎重物资都只能是走陆路运输。不过好在夺取了广东的王新宇已经拥有不少人口,可以从当地老百姓当中招募大量民壮,由民壮来担负起运输任务。

    ……

    广西灵渠,这里曾经是从珠江流域通往长江流域的重要通道,从永乐二年到成化二十三年之间多次修复,但是又多次遭到洪水破坏,灵渠航道堵塞,已经无法通航。

    刘国轩站在灵渠边上,看着灵渠的水缓缓流过。麾下一批水师将领们正在派遣人手,对灵渠进行测量,准备着手修复灵渠航道。

    即便是原来可以通航的灵渠,在几个掐脖子路段的航道宽度也不过才两丈八尺宽,水深四尺,仅能通航蜈蚣快船以下的小型船只,明军水师的大型内河船只无法通过。倘若要让目前明军大量使用的内河纵帆战船和内河浅水炮舰能够通过,至少需要四丈宽,水深八尺的航道,这样就必须进行规模浩大的施工,才能满足明军水师通过的要求。

    若是按照计划,武昌之战将会在一年之后展开,那么留给刘国轩修复灵渠航道的时间也就只有七八个月的时间。

    想要在七八个月之内,完成如此浩大规模的工程,可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经过勘察,刘国轩判断,要让灵渠可以通过内河纵帆战舰和内河浅水炮舰,这至少需要招募五万民壮,进行两年多的施工作业,方可让灵渠达到通过大型战船的要求。若是招募十万民壮也要一年多的时间。

    如果招募更多民壮呢?那是不可能了,因为灵渠就那么长,施工的人再多了的话,也摆不下了。

    当年隋炀帝挖掘的运河,是动用了百万民工,用了三年时间挖通。但是隋运河多长?百万民工可以一字摆开施工;灵渠才多长?能够容纳十万民工同时动工差不多是极限了。招募的民工人太多了,不仅粮食供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而且还影响了当地生产,将会造成怨声载道,给老百姓留下很坏的印象。

    “五万,最多只能招募五万民壮,加上我们自己的随军民壮,八万人同时动工!”远道而来,赶来广西挑选地方官的首辅郭之奇坚决不同意招募更多的民壮。

    当年隋炀帝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