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汉的光芒 >

第85节

大汉的光芒-第85节

小说: 大汉的光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遭受如此的打击,实在有些扛不住,在城外埋葬了她的儿子之后,回去的路上,经过宫门口,心力交瘁下,便有了臣看到的一幕。”

    刘彻沉默了,

    然后出了一趟宫,

    想了解一下,民间为什么会有这类事情发生。

    经过打听,刘彻才知道,在古代,难产率竟然是达到了可怕的百分三四十,加上各种原因,几乎每生一个孩子都是一次磨难……

    首先由于条件限制,古代孕妇很容易因难产或产后大出血,而性命不保。

    但很遗憾的是,这在当时换来的不是更多的怜惜,而会被视为“血光之灾”,孕妇分娩因此为“不洁”,在家生产是大忌讳!丈夫陪产更是奢望。

    所以从秦汉时期一直到清朝,人们往往在坟墓或道路旁,临时搭一个草棚做产房(“舍丘墓”“庐道畔”)。你是从路边捡来的,或者是石头里蹦出来的这类话并不是无迹可循,而是真真切切,因切身体会,才从古代传下来的苦笑话。

    回到宫里面,刘彻很想发一道诏令,来斥责这些陋习,但他知道,这根本就于事无补,天下人不会听从这种背弃传承的诏书,只会反感,进而引起动乱。

    最后,他只发了一道紧急命令,就是召见丞相卫绾,想好好先处理一番生育问题。

    殿内气氛明显有些压抑,踏进殿门的卫绾察觉到不同寻常之处,又见刘彻一脸铁青,小心翼翼道:“不知陛下招臣过来有何事相商,臣一定肝脑涂地,尽力为陛下解忧!”

    “哼,解忧?朕的忧虑你是解不开的,这还得朕自己尽力而为!”顿了顿,刘彻又道:“朝廷的生育令是何种内容?丞相为朕解答一番吧!”

    卫绾没有迟疑,立即回道:“建朝初年因人口过少,高祖曾下令,凡是年满15岁的女性,若是没有嫁娶,那就需要交120钱的税,而此命令一下,家中贫穷的人家迅速嫁女儿,人口数量在之后几年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高祖之后,文帝为进一步促进人口增长,直接将税提升到了600钱。”

    刘彻很清楚,600钱足够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生计了,这条计策虽然彻底解决了汉朝的人口问题,然而它也将女子沦为生孩子的工具。尽管是因春秋战国、楚汉争霸等战伐而民生凋敝,万般无奈的做法,但刘彻还是很不理解。

    “这条法令也该废除了!”

    “陛下,此事得经朝议吧……”

    又是刘彻新做的惊堂咣咣一响,“这事,朕说了算!”

    “那陛下打算施什么法令?”卫绾苦笑道。

    “战国时,越王勾践用土地招揽人口,并大奖生育的孕妇,人口的增长同样迅速,为什么朕不可以效仿他的做法,大肆称赞妇女生儿育女,奖励那些孕妇呢?

    用苛政来维持人口增长,终归是治标不治本,必须要让人们实实在在体会到好处,才会心底里默认多育多生是只好不坏的吧!”刘彻不紧不慢道。

    卫绾叹了一口气道:“这得耗费多少财物啊!”

    “这还不简单,政令是可以变的,到时候依时间改变奖励的力度不就行了?”刘彻看了他一眼,解释道。

    这是主意已定啊!自知劝不动了,卫绾回道:“既然陛下都想好了,那臣也不再多嘴了……”

    “行了,你先退下吧,朕要去写诏令了,明日就可以诏告天下!”

    这么快?卫绾发现自从跟了这位新帝后,慢悠悠的性子都被逼着改掉了。这种速度,他们做臣子的,根本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偏偏他还提前说了,

    这是最骚的……

 第一百六十四章送君一程丝绸路

    公元前140年,也就是刘彻登基的第二年,张骞出使了。

    早了两年不妨碍张骞的热情,早春洋溢着暖回大地,一年之始,再次如期降临。

    刘彻勒住马头望去,展现在他眼前的只有驰道两旁亭亭如盖的松柏,只有当年焚为灰烬的残垣断壁,只有天边云卷云匿的层叠霜天,长安早已隐没在苍茫的雾霭中了。

    丞相来了,御史大夫也来了,他们分别坐在皇上的两侧。在京两千石以上的官员一个个冠冕高耸,朝服肃整,排列在台下。齐全天率领着京师兵沿着横桥部署,岗哨一直排到横桥北面。

    这场面让张骞强烈感受到出使西域在皇上心中的分量,也带给他从未有过的荣耀,更使他知道自己肩上的使命。

    同时张骞他知道,以自己的官爵和地位,是没有资格享受如此庞大的送行仪式的,皇上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他怀中的汉节,那代表着大汉的威严,象征着陛下远播四海的恩泽,宣示着天子和谐万邦的胸襟。

    约摸在辰时三刻左右,负责主持送行仪式的典属国宣达了朝廷任命张骞的诏书。他在鼓乐响起之后,登上检阅台,向陛下行辞别大礼,然后从典属国手中接过青蓝的、缀了鲜红旌毛的汉节。

    早春的微风拂动着汉节上的红缨,摩娑着张骞的脸颊,一种温暖的感觉在血液中流淌、弥漫、扩散。

    俊杰云集的长安城给予张骞的,就是担任光禄勋寺的侍卫郎,即使是官阶和秩禄都不高,可每日沐浴着朝廷的恩泽,感受着陛下的威仪,护卫着皇宫的安全。只要他恪尽职守,迟早也会进入那两千石的行列。

    但这些都阻止不了,阻不了张骞那颗躁动的心越过城墙,飞到遥远的边塞,一拥苍阔草原,耳旁便有李广将军与陛下的传奇故事,常常让他热血沸腾。

    梦里赴关山,飞雪被铁衣一直纠缠着他,于是他醒来就不能安睡。他时常披衣望月,反躬自问:汉廷威武,我能铸几分?

    对这位先锋者,刘彻是怀有敬意的,天知道这一途有多么辛苦,丝绸之路开辟,又是何等的曲折?

    “待君归来之时,便是朕给你封侯之日!”刘彻紧握张骞的手,饱含情意的承诺道。

    远处的城墙内,是他生活了二十多年,早已扎根的故乡,张骞不舍得收回目光,热泪盈眶道:“陛下放心,臣必定不辱使命,能站着死就决不跪着生!”

    苦笑一声,从怀中拿出锦囊,刘彻凝重的看了几眼,才下定决心,将它放在了张骞手上。

    “如果被匈奴人抓住了,你就把锦囊举起来,和他们说这是朕交给单于的。

    这里有一封信,是朕亲手写的,只要它被传到了伊稚斜单于手上,就能保你顺利西行。”

    接过锦囊,张骞没有问及其他,既然陛下给了他这样东西,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这一点,张骞深信不疑。

    “臣一定好好保管!”

    叹了口气,刘彻继续道:“希望你别用上这个锦囊,另外……”

    “父亲!!!”

    一声稚嫩的童音突然从京师兵后面传了过来。

    众人皆转头望去,一个五六岁的男童从兵将中钻了出来,正探着头朝张骞呼喊,一声连着一声,未曾断绝。

    张骞心中猛得一跳,儿子怎么会来这里?陛下会不会很不高兴别人打断了他的话?

    这种时候,他保持住了镇定,呆呆的看向儿子,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得看陛下的裁决。

    “哈哈哈!”

    刘彻的大笑声,打破了众人呆愣一旁的窘境,与此同时,张骞的儿子也跑到了张骞身边,似乎也是刘彻身边……

    摸了摸小孩的额头,刘彻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对张骞以及在场众人笑骂道:“你们呆着干嘛,朕就那么像个不近人情的暴君?实话和你们说吧,他们母子都是朕请来为张骞他送行的,喏,要不然你们以为,这小孩子能跑进来?”

    点了点头,抹干净眼泪,抱过儿子,朝远处的妻子挥了挥手,张骞才苦笑道:“陛下关心臣子,臣愧不敢当!”

    刘彻只是笑而不语,

    便走开了,

    他们一家人,应该有更多的相处时间,来道别,体会这份温馨。

    长安城内的无忧府,也就是刘彻曾经建造的府邸,此时门外熙熙攘攘,围着一大群人,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妇女。她们挤在门前,只为说上一句感谢的话,来表示发自内心对大汉天子的敬重。

    之所以不是在宫墙外说,是因为她们觉得,要感激的只有当今天子,而不包括宫墙内的所有人,加上宫墙太高,他们怕陛下接受不到这份祝福。

    刘彻废除了生育令,另设多生多奖的这份诏书,给了女人们得到更多关注的机会,她们可以开开心心生育,而不用分心点应对这世上之苛刻,因为有刘彻,有天子为她们撑腰!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好几天,

    无忧府外一片欢腾,

    府内就是愁眉不展了,

    马禾儿她试过很多回,但都失败了,她根本出不了门,门口人太多了,虽然都是好意,但她有些承受不往了,这什么时候是个头,还是她连门都再出不去了?

    相比他妹妹,马志宇倒是很淡定,“妹妹你急什么啊,反正有人送东西给咱们吃,不就是在府里待几天不出门么?”

    “哼,陛下也真是的,也不过来帮咱们驱散这些人,干了大好事,就把包袱交给无忧府,这数不清的好意,承受起来真不容易……”马禾儿苦笑不已。

    “现在人们都把无忧府看成了陛下在宫外的象征,看来以后这样的事,还会不少吧。”

    甩了甩手,咬一口烙饼,马志宇无奈一笑。

    “你啊你,整天除了练腿脚功夫,就是无所事事,陛下还不任你官职么?”诺贝瞪了马志宇一眼,兴师问罪道。

    立马变成妻管严的马志宇弱弱一笑道:“陛下前一阵子找过我了,他说马上会任命我做大官,你就放心吧!”

    “唉,对了,前段时间你去洛阳干嘛?你这一来一往将近两个月呢!”马禾儿好奇道。

    “嘿嘿,陛下让我去洛阳找一个十三四岁的毛头小子,还要把人家整个家族都迁过来,我见他们已经在领命收拾,便提前回来了,要不然我还得待一两个月……”

 第一百六十五章经济奇才桑弘羊

    自周到西汉初年,洛阳人文荟萃,许多先贤的传奇事迹深深打动了幼年时期的桑弘羊。

    苏秦刺股、佩六国相印的史实,更给桑弘羊曾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出相入将、封土拜爵的出仕立功思想一直牢牢占据桑弘羊的头脑,并对“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的看法也深有感触。

    同时贾谊的“非和亲主义;积贮之重要;非放铸论(统一币制)”的政治主张也被桑弘羊所接受与继承。

    家乡独特的社会环境对桑弘羊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庭的蒙学教育与父辈的熏陶下,桑弘羊自幼对数学及商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少年时期的桑弘羊就深谙算术和经商之道,并能帮助家庭进行一些理财活动。

    景帝末年(约前142年),年仅十三岁的桑弘羊便以“精于心算”名闻洛阳。到公元前140年,他也有十五岁了,名气也从洛阳扩大到周边地区。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陛下居然知道他,自己的名气又是怎么传到长安城的呢?日理万机的皇帝,怎么会对他这样一个小有名气的商贾之子感兴趣?

    在这个商人地位极低的时代,除了有钱能使鬼推磨之外,碰上大胆一点的人,例如对商贾怀恨在心,也只要抓住了他们的把柄,去到官府告状,县令也会特别上心的去查找罪证,因为在官府的眼里,商人都是辖下贱民,所以被扳倒是轻而易举的。

    本打算将来脱离家族,去长安城谋个一官半职,但现在看来,却是没有必要了,还不如跟着皇帝的诏令,举家搬迁到长安城。

    他问过县令,只知道来传诏令的人,虽然没有官职在身,但却是陛下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之一。

    马志宇他对这个比陛下只年轻一两岁的少年,同样很好奇,并在桑弘羊家住了几日,也曾在他面前展现了武将的拳脚威风,凶猛狠辣的招式。

    与马志宇相处,对桑弘羊来说,就像是打开了异世界的大门,他知道了在枯燥的算数和经商之道以外,还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在长安城,在大汉朝最明亮的未央宫。

    未央灯火下,宫内有藏书阁藏书浩如烟海,有文臣武将笔锋利刃,更有机遇任他海阔天空。

    一路上很顺利,家族给予了桑弘羊极大的支持,得知陛下要培养儿子,桑弘羊他父亲,更是欣喜若狂,在短短的十天内就变卖家产,全力助儿子去京城发展。

    要见皇帝,总免不了紧张,桑弘羊虽然知道陛下与他年纪相差不大,可初到恢宏雄伟的宫殿园落,再联想到帝王威严,心里面根本平静不下来。

    刘彻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