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汉的光芒 >

第217节

大汉的光芒-第217节

小说: 大汉的光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刘彻立即释然了,

    丞相也有脾气……

    这并不意味是个好消息,

    因为这说明朝廷的水变深了。

    大家纷纷睁大了眼睛,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都想听听他怎么说。

    庄青翟今日之反应分外敏捷,不等张汤回过神来,就在刘彻和朝臣面前,爆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陛下!臣奉诏四时祭祀于陵园,失盗之事当然自有臣责,臣不敢推托,因此臣痛定思痛,连夜进行搜查,现已经查明,此案便是御史大夫张汤与商贾合谋而为!”

    庄青翟这话一出口,他并不着急详说细节,而是冷静地环顾了一下四周。他等地是大家的反应。

    果然,

    朝臣之中响起一阵骚动,

    风向变了……

    对众大臣来说,如果丞相都忍不了了,那必是两虎相争,得重新站队。

    这些刘彻知道,

    但懒得搭理……

    “啧啧啧,老夫真没想到,堂堂御史大夫,竟干出这种鸡鸣狗盗之事,真乃我朝奇耻。”

    “呵,这平日里标榜清廉,清风两袖,你看看今日……”

    不过这样的结果,绝对是刘彻没有想到的,在现代的时候,他又没有研究过这两人。

    虽说张汤为人刻薄,善于逢迎,心里总是不那么坦荡,觊觎相位也由来已久,这些他都了解。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李蔡犯案后,他思之再三,最终选择了庄青翟继任丞相,因为张汤太能搞事了,不适合位极人臣,刘彻一点也不放心他。

    可要说他与别人合谋盗取先帝寝园瘗钱,这让他难以置信。

    张汤来到庄青翟面前,冰冷地质问道:“无凭无据,丞相竟然就敢信口雌黄,诬陷下官,真是乱了朝纲,就不怕陛下治罪么?陛下!你要相信臣,此乃丞相诬陷之词,请陛下明察!”

    事关外朝两大重臣,刘彻也不得不谨慎,万一出了点差错,殃及的人可就多了。

    “庄青翟!你看着朕说话,此事……果真与张汤有关么?”

    “陛下,臣身居宰辅之位,对汉律了然在心,一片丹心从未撒谎,这一点太子殿下也知道,岂能随意诬陷他人?”

    一听到扯上刘据,刘彻嘴角抽搐了一下,紧接着问道:“可有证据?”

    “这是臣审理张大人旧友、商贾田信的口供,请陛下圣览。”

    庄青翟说着,就从袖间拿出一卷绢帛,毕恭毕敬地递给包桑。

    刘彻大体上浏览一遍,这上面不但有作案的时间、地点、经过,甚至还有嫌犯的画押,这个准备可真够充分的,刘彻不由得多看了庄青翟几眼。

    田信在口供中说,他在盗掘陵寝瘗钱时,不料被张汤发现。

    于是,他便与张汤商议,将所盗之钱藏起来,等将来事情平息,再与张汤平分。

    说地有理有据,

    刘彻放下口供,沉吟了一会儿,便问道:“朝廷之机要事,向来与民相隔,不能轻易泄露,这商贾是如何知道的?是否有人勾结商贾呢?”

    张汤抿嘴回道:“也许……有吧?额,依情况看是有关”

    “嗯,好,那就请御史大夫来告诉朕,此人又是谁呢?”

    张汤知道,此时说错一句话,将会给自己带来杀生之祸,于是他不说话了,选择了沉默。

    “好个张汤!”

    刘彻阴沉着脸道:“你乃当朝御史大夫,位居三公,竟然如此下作,蔑视先帝,盗取瘗钱,该当何罪?”

    说虽这么说,其实刘彻自己心里都打鼓,张汤真的有必要这么干么?这对他能有什么好处?

    不过刘彻为了查个一清二楚,还是又问道:“盗贼何在?”

    庄青翟道:“现在他正在长史王朝府中,看押着呢。”

    “张汤!”

    刘彻愤懑地将口供掷向张汤,厉声道,“证据在此,你有何话可说?”

    张汤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他有点不知道该怎样解释眼前发生的一切。

    一切来得如此地突然,以致以“见事风生”而自信的他,竟一时间无法将许多细节串成一个完整的情节。

    他无法相信这些事情与自己有关,可事实摆在面前,连他目前都无法推翻。

    可他就是想不通,这些证据……又是怎样造出来的。

    他绝望地跪倒在刘彻面前道:“陛下圣明,臣乃区区小吏之子,能有今日,全赖陛下。

    臣虽位居三公,却始终洁身自好,不敢放肆,一向谨言慎行,为着大汉朝着想,未有私心,岂可有此污行?今日丞相所言,乃是诬陷,还请陛下……明察!”

    毕竟张汤曾以执法严峻,给刘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竟他曾以办事干练,赢得了刘彻的青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刘彻反例真希望廷议能有助于廓清案情真相。

    “众位爱卿!”

    刘彻扫视了一圈殿内的群臣,接着说道:“朕将此案交与廷议,众卿有何看法,不妨一一奏来。”

    刘彻的话一出口,张汤就颓然跌坐在地,他知道自己算是完了。

    一招棋错,

    终受制于人……

    这些年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得罪了多少人,陷害过多少人,排斥了多少人,现在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正因为如此,后来有案件他都尽量不在朝堂议论,而习惯于事后单独奏禀皇帝。

    可是今天,

    他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听起来很平静的声音更是让他感觉到大殿在摇晃。

 第四百二十六章 重臣又毁

    这是卫青的声音,他不紧不慢地从怀中掏出一札上书,直接呈送给刘彻说道:“此臣前日到太医坊诊病,路过北阙,恰逢廷尉中丞减宣,他交给臣下的,他说经过多年查访,当年的李文一案,实为张汤与鲁谒居合谋所为,造下大错,希望臣能帮忙。

    他之所以慑于张汤权位,要微臣转呈陛下,实为张汤把持朝政,故作非为,还请陛下明察。”

    张汤只觉得大殿的横梁塌了,直朝着自己的胸口压过来,他顿时昏厥了,连大将军都不容他,他已经无望了……

    张汤的入狱,直接一扫大臣万马齐喑的局面,无论是朝堂上还是各署中,一旦笑声多了,就代表同僚之间走动多了,说的也多了。

    但作为外朝宰辅的庄青翟,操控了一切,却没有丝毫轻松。

    刘彻已几次在朝会上就盐铁和币制的变革进展太慢而斥责外朝,极言其能力不足。

    他也清楚在瘗钱被盗案中靠刑讯逼出来的狱词也很虚弱,一旦陛下回头知道了真相,把案一翻,那么很显然,他的头随时都会挂在长安东市的高杆上,死状难看。

    他现在急需要做的,就是要做几件实在的事情,通过立功奠基,来提高朝野对新政的信心。

    可早年倾心于黄老,后来改学儒家的庄青翟,就是个书呆子,一心苦读大道理,实际上对农商关市之道根本不懂。

    他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苦思冥想,为什么自己宵衣旰食,却在新政上毫无建树?难道是真不行……

    直到三个月后的一天,他实在忍不了了,和长史们外出踏春时,就把这个问题提到朱买臣面前。

    朱买臣是个明白人,呷了一口茶后,笑道:“丞相应该知道的,这不是勤政廉直就能推动新政的,若是用非其人,越勤政,咳咳咳,说不定离目的越远呢,不可过于清正。”

    庄青翟想了想,觉得这话是有些道理,但还是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比如他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的,于是便问道:“你说说眼下该怎么做?”

    “依下官看来,这新政嘛要继续往前,须倚重两个人。”

    “这……本官知道了,你说的可是孔瑾和桑弘羊二人?”

    “对!不是下官夸海口,只要给他们后盾,一个孔瑾或桑弘羊,足以当一百个大臣。”

    “好!”

    庄青翟的眉头顿时展开了,他来回踱着步子道,“再过两天就是桑弘羊闭门反思出来的时候,到时候,你约他们两位到城外踏青,老夫要向陛下推荐他们,让他们重新出现在陛下面前,大放光彩。”

    “好!”

    看着日色已近中午,朱买臣起身准备回府,脚刚刚迈出丞相公署,却被庄青翟拉住了,只见他神神叨叨地道:“若是能就新政拿出一些新举措的话,老夫也就在陛下面前说话,更加踏实了。”

    朱买臣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道:还用你废话,就干练这一点说,讲真,你比起张汤,那距离,简直差远了。

    单凭张汤可以力压群臣,

    这一点,没几个人做得到。

    若不是卫青站出来,

    结局还是个未知数……

    清明节后的第五天,刘彻便在庄青翟的陪同下,到渭渠巡视漕运了。

    行前,他在庄青翟提了一嘴下,特意口谕给孔瑾和桑弘羊随行。

    当包桑传完皇上的旨意离去时,孔瑾和桑弘羊无言相视许久,两人有种预感,他们的机遇再一次来临了。

    三个多月的冷板凳,

    叫人心焦……

    春雪融过之后,渭河的水也涨了不少,站在那水监公署的楼台上,举目远眺望向下面,那儿虽没有汹涌波涛,却也是浩浩荡荡,不绝于眼前。

    漕运船只只是在渭渠口入渠转向东南,傍南山而去,而撼天动地的号子,响彻云霄,随风在渠河之间回响。

    ……

    这情景和歌声,让刘彻想起前任的大司令来,他由衷地感慨道:“朕自推行新政以来,大司农中有所建树者,惟韩安国与郑当时耳。

    当年年纪老迈的郑爱卿对朕承诺三年通水,结果,哈哈哈,还提前开了漕运。”

    庄青翟听得出陛下是借着追怀故人,亦是曲折批评当朝的臣僚们怠于政事,不思进取,比如桑弘羊就一脸通红,羞愧不已。

    他忙在一旁说道:“郑大人一世英名,实为臣等之楷模。”

    不料刘彻接下来的话,却让庄青翟无论如何也不敢回应了。

    “虽说张汤盗先帝陵寝瘗钱,罪该万死,哎!然朕每每想起他的勤于政事、严于自律来,还是难以释怀,他真是糊涂啊。”

    刘彻之所以迟迟未处决他,

    正是这个道理……

    从水监署的楼上下来,刘彻和一干大臣沿着渭渠岸柳行间缓缓前行。

    柳叶很瘦,透过树隙,可以看见因为无雨,麦子显得十分低矮,刘彻的眉毛又“锁”了起来。

    他在心里埋怨死去的严异,就觉得庄青翟此时推荐大司农重新掌权,很及时。

    刘彻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孔瑾和桑弘羊道:“丞相的奏章和你们的上书朕都看过了,今日要你们随朕出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陈奏。”

    孔瑾上前一步道:“郡国之所以感到盐铁官私合营不便,不在新政本体,而在转输遥远,资费甚高。

    臣近来思虑,朝廷若能在盐铁产地设均输官,以京都实价就地收买,屯于官署,贵则卖之,贱则买之。

    既可以使富商大贾无所牟利,又可以供给百姓之需求。如此,则盐铁官私合营名则符实,利在朝廷。”

    刘彻又向桑弘羊问道:“爱卿呢?你也是这样看的么?”

    桑弘羊回道:“孔大人所言,亦臣之所见,只是臣以为,我朝元光年间所铸白金,因郡国铸钱一直未能有效禁止,致使真假混淆,不仅使钱币失控,造成物价上涨,而且使朝廷失信于民。

    因此臣建议将铸钱回收,再用以精制,以利这新币推行。”

    此刻,庄青翟也在旁边建议道:“陛下还可再次强令天下,重申禁令,警告郡国诸王,非上林三官钱不能行于天下,犯者重罚,以儆万民!”

 第四百二十七章 属于乌孙国的倔强

    刘彻最后还是默许了……

    其实,从刘彻的决定之中,真正最受鼓舞的还是庄青翟。

    一大劲敌落幕,又加上助推大司农一把,多了一个队友少了一个敌人,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做多少次都是舒服的。

    他最希望刘彻能因为新政的顺利推进,从而淡化对瘗钱盗窃案的印象,那么他给刘彻留下来的,必定都是好的一面。

    当晚,他立即兴冲冲地回到相府,就是要朱买臣、王朝和边通一起饮宴,借此庆贺风波的平息。

    众人一片欢腾,推杯换盏间,已经是三五瓶酒下肚,面色红酒。

    可在场四人中,朱买臣却显得不那么乐观,他知道皇帝不是那么容易健忘的,不会因一废二,该记的永远会记住,因为一旦翻案,刘彻总是会一一算帐,确保举措正确。

    而且这朝廷也不是平湖秋月,水波不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