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要塞之贼主天下 >

第105节

要塞之贼主天下-第105节

小说: 要塞之贼主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崇焕去了辽东两个月,虽然没有捷报传来,但是流寇的事情终于有了一个结果。李自成和张献忠全部投降,剿寇大军已经各自回了本省,天下间除了辽东,好像突然就这么风平浪静了。

    这让姬正德心里一下子放宽了,这些日子的笑容明显都多了些。虽然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的奏表还在源源不断的从各地送上来,可是在姬正德看来这些都不要紧。

    只要平定了流寇,然后袁崇焕再用五年时间平定辽东的话,自己心情一好,说不定还能再活个十来年。

    只要内外平定,没有大事发生,姬正德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再让大明帝国继续传承下去,至少可以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把他完整的交到子孙手中。

    可是前两天的一封由锦衣卫送上来的密报让他这心里又开始泛起了嘀咕。

    根据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的禀报,这封密报是锦衣卫大同千户所千户沈炼通过锦衣卫的通道秘密报上来的,

    密报的内容是说在辽东出现了一支抗清义军,这支义军战斗力十分悍勇,跟鞑子作战数次,每次都是大败鞑子,并且斩杀了鞑子汉八旗大将佟养性,而且奇袭了辽阳城,短暂的将明军丢失打五年之久的辽阳收复,最终迫使正在进攻大同城的鞑子撤军。

    而且这支义军在鞑子南下的时候,还四处收拢庇护辽东百姓,使百姓免遭鞑子屠杀掳掠。

    鞑子恼羞成怒,出动三万大军在其睿王多铎的带领下围剿这支义军。义军在其首领江川的带领下力克鞑子大军,生擒鞑子大将鳌拜并且施以车裂之刑,以解民愤,最终迫使鞑子撤军。这次大败使鞑子内部开始不稳,蒙古各部以及朝鲜都开始蠢蠢欲动,鞑子忙于安定内部,因此无力南下。

    而且这支义军粮草自筹,兵器盔甲自行打造,全部都是其首领江川散尽家财才拉起来的一支义军。而且义军纪律严明,仁义爱民,没有抢掠过任何百姓,仁义之名在百姓之中交口称颂。

    而且义军首领江川每每救护百姓之时,都以大明天子之名而行。江川屡屡提及,自己一心报国,想为国征战,但是却苦于报国无门,只能散尽家财自行组织义军以抗击满清鞑子的暴虐。

    看到此处,大明皇帝激动的拍着御案大呼真乃义士也。

    要是这样心怀朝廷的义士再多一些,那什么流寇鞑子何愁不平,天下何愁不安定。

    看到此处,姬正德已经起了爱才之心。这乱世之中,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会打仗的人才。现在这个人才就摆在了自己眼前。

    而且这个人才还一心报国,知道朝廷困难,都不找朝廷要一丝一毫的银钱,散尽自己家财筹建义军,这种胸怀更是天下少有。

    最难得是这位每次庇护百姓的时候都以自己这个大明皇帝的名义去做,让百姓们感念皇帝的恩德,朝廷的恩德,这种不贪功,不求名的义士真是天下无双。

    这简直都可以称为国士了,姬正德如此在心中赞叹道。

    可是看到密报的最后面,却让他眉头皱了起来。

    密报上说大同督师袁崇焕听闻义军之名后,心生嫉妒,诬以贼寇之名,要求义军首领江川自缚投降,江川怒而拒绝。

    因此袁督师决议带兵围剿义军,此事大同百姓已经议论纷纷,都为义军鸣不平。臣沈炼恐生出祸端,让报国义士寒心,让天下百姓寒心,故特将此事始末报与陛下,请陛下及时定夺,以免造成萧墙之祸,为鞑子所趁!

    看到此处,姬正德虽然略有不信,但是一想到自己信重的那位袁督师的确不是个心怀宽广的人,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

    一个是抗清义士,一个是自己信重的大明督师,这两个马上就要打起来了,现在唯一能制止的就是自己这个皇帝了。

    可是如何制止调教呢?他一时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人老了,很多时候就没有年轻时候那种果断明晰了。

    “传几位内阁大学生来东暖阁议事。”皇帝想了想,对着旁边伺候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吩咐道。

 第五十三章 大明皇室的魔咒

    不多时,大明内阁首辅温体仁和其他四位内阁大臣都到了乾清宫东暖阁。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弯着腰轻轻走进里面的暖阁,对正在榻上闭目小憩的皇帝轻声唤道:“陛下,几位阁臣都来了,在外面候着呢。”

    老皇帝慢慢睁开眼睛,伸出一只手,王承恩赶紧上前去扶着皇帝的后背将他搀扶起来,然后在后腰处塞了一个软垫子,让老皇帝靠着坐了下来。

    “承恩呢,朕可真是老了啊,这白天瞌睡越来越多了。”老皇帝一边用手捶着腰,一边絮叨着。

    “陛下可一点都不老,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天下臣民可都盼着您万万岁呢。”王承恩接过话头陪笑着道。

    “你这个老王,就知道说这些话糊弄朕。这天底下哪有什么千岁万岁的人呢,朕能活到现在都已经不亏了。你可知道,我姬家的列祖列宗们从来没有活过四十岁的,朕算起来都是活的最久的一个了,已经知足了。就在刚才,朕还梦到了先帝跟朕说话,说朕也该放手把这担子交出去了,让朕和他们一起去那个地方享清福呢。”

    老皇帝指着也是双鬓白发苍苍的王承恩笑骂了一句又絮絮叨叨的说开了。

    王承恩从皇帝当皇子的时候就开始侍候他了,听见皇帝的话,不由的鼻头一酸,跪下来带着哭腔道:“陛下,您可别再说这些话了,这宫里宫外,天下臣民都指着您呢。”

    老皇帝看着这个跟了自己一辈子的老内侍,心中也有些酸酸的,摆了摆手道:“好了,朕不说了,你也别掉泪了,一把年纪了,让人看见笑话。”

    王承恩这才起身,擦干眼泪,躬身立在旁边等着皇帝吩咐。

    “去吧,把他们都叫进来说话。哦,还有太子,也叫来一起听听。这江山,迟早都要交到他手上的,他得知道这些。”老皇帝喘了一口气,慢慢的说道。

    王承恩出去把几个阁臣都叫了进来,几个人行过礼之后,就坐在皇帝赐的锦墩上,等着皇帝发话。

    “几位爱卿,等太子来了,朕一起说,有件事要你们一起议一议。”老皇帝有些浑浊但却依然带着精明的目光在几位阁臣脸上扫了一圈慢悠悠的道。

    几位阁臣互相看了一眼,都不知道什么事情还要把太子叫来一起听,起身齐声道:“臣等遵命。”

    过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太子姬思远也到了,跟皇帝和几位阁臣互相见礼后坐在了皇帝御榻左手边的位置。

    “今儿叫你们来,是因为有一件事朕一时难以决断,所以让你们议一议。承恩,把奏表拿上来。”皇帝开口道。

    王承恩锦衣卫大同千户所的密报,先交给了内阁首辅温体仁。

    温体仁一边看一边眉头跳动,看完后脸色又恢复了平静,把密报交给了次辅詹志泽。

    几个阁臣看完之后密报才到了太子姬思远的手中。

    姬思远如今才二十出头,正是年轻的时候。若不是他几个哥哥都半路夭折了,这太子也轮不到他这个庶出的皇子身上。

    这姬家皇室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从太祖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很短命,都活不过四十岁。不光是皇帝,其他皇室子弟都是一样的短命。

    所以这个大明王朝虽然才二百多年,但是已经经历了二十七个皇帝了。

    直到当朝皇帝姬正德才破了这个魔咒,他一直活到了五十多岁还依然好好的。

    姬正德本以为自己已经打破了这个魔咒,可是谁成想他的儿子们却一个个还是摆脱不了这个魔咒。他的长子活到了三十八岁,正值春秋鼎盛时候,却忽然生了一场暴病就没了。

    后面的几个儿子们都是同样的情况,都是一场大病之后就没了。

    饶是老皇帝一生经历了不少风雨动荡,可是还是被这几次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给折磨的日渐憔悴了。

    他有时候在想,到底他们姬家的祖先做了什么孽,老天爷竟要姬氏子孙世世代代遭受这夭寿的报应。

    所以,每次看着姬思远这个硕果仅存的儿子,老皇帝就开始担心他哪一天就忽然跟他的哥哥们一样就离自己而去了。

    而奇怪的是,姬家的女儿们却一个个都是长寿之相,就说姬正德自己的亲姑姑,先帝的妹妹,大明长公主姬瑜现在还依然健在,已经高寿七十二岁了,身子依然硬朗的很,比姬正德这个侄子看起来都硬朗的多。

    这些事情让他越来越觉得这大明江山是不是注定不是他姬家的子孙能够守住的?

    但是每次这么一想,他又觉得不甘心。朕是大明皇帝,朕是天选之子,朕就不信老天爷就如此不眷顾我姬氏子孙。

    半年前他还在想着老天爷真的是不眷恋姬氏,让这天灾人祸,流寇鞑虏都来给自己添乱,看来真的是要夺了这大明江山。

    那时候的老皇帝都有些心灰意冷了。

    可是从袁崇焕平定流寇之后,他又开始觉得老天爷终究是眷恋他们姬家江山的。

    这不,在袁崇焕之后,辽东又出了一位散尽家财一心报国的义士,带着义军屡败满清鞑子,这岂不是上天又给老姬家送来的又一个救星吗?

    看来老天爷终于要睁眼了。先送来一个袁崇焕,帮着平了流寇,又送来一个江川,重挫鞑子,这两人简直就是老天爷给姬家,给大明王朝送来的及时雨啊。

    只是没想到自己如今视为股肱之臣的袁崇焕竟然跟这位义士生了龌蹉,两人竟然掐了起来,这让老皇帝又头疼起来了。

    老皇帝当了二十多年皇帝,这制衡之道玩的比谁都精明。之前是要用袁崇焕,所以不惜高官显爵送上,但是心中最深处未尝没有一点戒备和猜忌。

    只是看遍满朝文武,却找不出一个能跟袁崇焕抗衡的人。而且偏偏袁崇焕还一心要当孤臣,所以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有可能结党营私的路给堵了,这让皇帝就算想制衡也找不到借口。

    如今倒好,老天给自己送来一个江川,而且还跟袁崇焕不对付,这简直就是打瞌睡就有人给送枕头。

    老皇帝越琢磨,这眼神越亮,心中大概已经有了一个主意。只是他还是想听听这些阁臣和太子们的说法。

    之所以叫阁臣们来,其实也是给他们一个发泄怨气的机会。毕竟之前自己把袁崇焕捧得那么高,袁崇焕又立志要当孤臣,这些人心中早都有怨气。

    他们对着自己这个皇帝不敢发,只能把怨气发泄到袁崇焕身上了。所以这次就给他们一个发泄的机会,也趁机敲打一下袁崇焕,让他知道天威难测,日后做事要更加小心些。

    毕竟这天下事情不能全指望一个袁崇焕,其他人的情绪还是该照顾就得照顾的。

    当了二十多年皇帝,对于人心的把握,是老皇帝最得意的本事。

    “陛下,陛下”,王承恩的轻唤声把老皇帝从思绪中拽了出来。

    “哦,都说说吧,这件事怎么处理?”老皇帝把一条腿换了个姿势,开口问道。

 第五十四章 震怒的大明皇帝

    “陛下,臣以为天降如此义士,乃是陛下洪福齐天,大明历代先帝庇佑,才能生出如此义士义师屡败鞑子,廓清辽东,实乃陛下之福,大明之福,天下之福。臣为陛下贺!”

    首先站起来的是内阁首辅温体仁,此人虽然是内阁首辅,但是却也不过五十岁出头而已,保养的极好,面皮白净,身材高大,眉目舒朗,颌下三缕长须,一副风流气度,是大明官场上有名的美男子。

    不过这位温首辅可不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草包,否则也当不了这大明首辅。要知道,当今皇帝在位二十七年,光是首辅就换了四五十个了,平均每个人的任期也就半年时间。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位陛下喜怒无常,而且猜忌心重,一般人伺候不了。

    而这位温首辅两年前当上首辅之后,却一直稳稳当当的,没有任何要被换掉的迹象,可见其人之本事。

    而温首辅最厉害的本事就是揣摩圣心,从来不做主动出头的那只鸟,皇帝不喜欢事情绝对不做。皇帝喜欢的事情小心的做,总之就是把中庸之道发挥的淋漓尽致。

    当然,这位的眼光见识也是有的,皇帝咨询的时候也能说个一二三四来,所以会做人,有见识,还足够低调稳重,这几条让他这个首辅当的稳稳当当,破了景润朝首辅任期不过半年的死咒。

    他这番话看起来像是奉承话,但是却也极有讲究。先把一切的功劳都按到皇帝头上,而且半句都没有提袁崇焕跟江川冲突的事情,显然是一招稳稳当当的投石问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