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4-第8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陕西在****由校现在正在给乞活军做动员。
“在历史曾经有一支军队也叫乞活军,虽然他们完全是由当时的流民组成的,但他们却是中国历史上公认最凶猛强劲的农民部队,为什么乞活军会有这么高的评价?那就只有一点,乞活军的悍不畏死。”朱由校大声对五万乞活军说道。
“乞活,顾名思义,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也,其悲壮凄惨情形可见一斑。当时正处于五胡乱华时期,汉族差点就要亡国灭种了,北方幸存下来的流民为了活下去,他们组建乞活军,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心中仅存一念:敌死我生,所以他们才能让敌人闻风丧胆,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武悼天王冉闵就出身于乞活军。”
“你们中许多人可以说曾是帝国渣渣,一无是处,甚至为祸一方,但经过一年多训练,你们现在正式成为了一名帝国的军人,但是否是一名合格的军人,还需要去战场上检验。朕要求你们决不能辱没了‘乞活军’三个字。”
“新年过完,你们即将奔赴战场,朕要你们拿出悍不畏死的决心,此战许胜不许败,在战场上,朕允许你们使用任何手段,朕要求的只有结果。”朱由校大声强调道。
……
跟乞活军训完话,朱由校又找到孙传庭:“待平定此地之后,朕决定设立成都都督府,管辖云,贵,川,西藏以及缅挝五省的军事,秦良玉出任都督一职,你协助秦良玉依照京师都督府对成都都督府的军队重新进行整编。”
“诺。臣会全力协助秦都督完成军队的整编。”孙传庭说道。
“此事在平定孟密孟养之前要绝对保密。”朱由校强调道。
“臣明白。”孙传庭点头说道。
见完乞活军,朱由校便出了一趟武器制造局。现在武器制造局正在按照朱由校的要求尝试制造膛线枪。
“陛下,膛线枪管的生产废品率极高,而且极其耗时,生产一根膛线枪管所花费的时间比生产一根普通枪管所花费的时间要多数十倍,所费钱钞也比生产普通枪管多出数倍。”毕懋康说道。
膛线枪管生产不难,难就难在现在全靠手工打磨。
“弹药的生产怎么样?”朱由校问道。
“只要明白了生产过程,此类弹药的生产倒不是问题。”毕懋康说道。
“陪朕一起去试试枪。”朱由校说道。
这次试枪是毕懋康亲自试的,在武器制造局待久,毕懋康一手枪法也练得不错了。这次试枪一连试了三枪,第一枪的距离是一百步,第二枪的距离是两百步,第三枪的距离是三百步,毕懋康三枪都击中了目标,当然吸取上次熊廷弼试枪的教训,这次目标都比较大。
“四百步外的目标能否击中?”朱由校问道。
听到朱由校这个问题,毕懋康也是一愣,能击中三百步外的目标,这比以前燧发枪的射程足足提高了数倍,难道朱由校还不满足吗?
毕懋康也不敢多想,他回答道:“四百步外,要击中目标就很难了。不过此枪一旦大规模装备军队,一万人当可横扫天下。”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启枪
(全本小说网,。)
“现在制作了多少支?”朱由校赶忙问道。古代一步的距离相当于现代的一米三到一米五左右,三百步可就接近四百五十米了,在这个距离一旦步兵阵型布好,形成密集射击,骑兵根本无法靠近。
“只不过七支而已。”毕懋康老实地回答。
“这么少!哎……”朱由校难免心里非常失落。朱由校知道如果不解决枪管生产的问题,根本无法大规模装备军队。
“目前在武器制造局中,只有两个人能保证膛线枪管的生产成功率能达到五成以上。”毕懋康回答道。
“为什么只有两个人?”朱由校问道。武器制造局可有数千人。
“无他,唯手熟尔。如果其他人多练,也是能达到,只是非几日之功,需经长年累月的积累。”毕懋康回答道。
“赏,每人赏银百两。另外传旨,如果有人能解决膛线枪管生产的问题,赏银千两,封县子。”朱由校说道。
在明朝时候,明朝爵位只有公、侯、伯三等,男、子两等爵位被革除,朱由校有意恢复这两等爵位,用来赏赐为大明做了贡献的普通百姓。
“臣代工匠们谢陛下赏赐!”毕懋康施礼说道。
“李永贞……”朱由校喊道。
“臣在。”李永贞躬身跑到朱由校跟前。
“武器制造局全体上下,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以确保武器制造局的武器制造不会被泄露出去,另派重兵守卫武器制造局,严防有人窃取武器制造局的秘密,凡泄露武器制造局秘密者,斩立决!”朱由校下令道。
“诺。”李永贞回答道。
“陛下,此枪还无名,还请陛下为此枪赐名?”王礼乾在边上轻声说道。
“就叫天启枪吧。”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陛下圣明,此枪本就来自陛下的想法。”王礼乾微笑着拍马屁说道。
“毕局正,到明年年底能生产出多少支这样的天启枪?”朱由校说道。
“在不影响其他武器生产的情况下,到明年大概能生产出三百到五百支。”毕懋康说道。
“可以,明年上半年先给朕一百支装备到龙腾军试试效果。”朱由校点头说道。
“臣领旨。”
……
朱由校迎来了自己来到大明之后的第二个除夕夜,现在还没有年夜饭的传统,但朱由校却在后宫已经开始实行了。
团圆饭自然是全家人在一起吃,小小也被邀请过来了。朱由校的妃嫔太多,肯定不可能用后世圆桌的吃饭,他依然采取的分餐制,只是采用分餐制,座位就特别有讲究了,朱由校和张嫣肯定是坐在首席的。
范慧妃是皇贵妃,坐在左手第一位。而右手边的第一个位置,也是妃子的座位,只是去年团圆饭的时候,这个位置上坐得是王良妃,王良妃是跟张嫣一起被选入宫,入宫便是良妃,起步高。
但今年情况就不同了,任容妃生有儿子,这右边第一位的位置王良妃也不好坐了。
“容妃妹妹,这个位置你来坐,我坐你的下手。”王良妃谦虚地说道。
“良妃姐姐,这个位置去年就是你坐的,今年肯定还得你来坐。”任容妃谦虚地说道。
任容妃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就一直独自用餐,从不离宫,悉心照顾朱慈炅,已经数月没有一起用餐了。这次朱由校的团圆饭,她肯定是要参加的。
“还是妹妹坐吧。”王良妃依然不肯落座。
“容妃,你就坐吧,等下皇上就来了,皇上不喜欢宫里有任何不和睦的。”张嫣轻声说道。
“诺。”任容妃点头说道。
任容妃就在右手的第一位坐了下来,左手边的第二位便是李成妃,而剩下都按各自的封号坐好,小小身份不明,没有任何封号,肯定只能坐在末位。朱由校本来想将小小安排离他近一点的地方,但被张嫣阻止了,如果这样的安排的,明天小小就不能去凤求凰了,否则的话,刘宗周等人第二天就会来死谏了。
还好,朱由校从去年就开始全家一起这样吃饭了,而且朱由校也没什么架子,所以所有的人都不是太拘谨。
吃过年夜饭,便是守岁,这个年代没有春节联欢晚会,也没有电视,唯一的娱乐的就是搓麻将,自从麻将兴起之后,“杀手与捕快”的游戏在宫内已经退居第二位,呈现出没落的现象。
朱由校对于搓麻将没什么兴趣,在坤宁宫待了一会儿,他便独自离开了坤宁宫,对于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他有很多事情要规划。
“陛下,天气寒冷,你怎么独自一人坐在这里?”张嫣给朱由校披上一件衣服说道。
“还好,就想出来走走,现在什么时辰了?”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亥时一刻了。”张嫣说道。
“马上就是新的一年天启六年了。”朱由校轻声说道。
“妾进宫也快五年了。”张嫣轻声说道。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两年来,帝国依然是风雨飘摇,没有根本性变化。”朱由校说道。
“皇上诛奸邪,行新政,励精图治,苍天定不会辜负皇上。”张嫣安慰道。
“苍天?!苍天现在在要帝国的命,明年的灾害只会更加的严重。但朕不怕,朕就是要跟这贼苍天斗上一斗。如果天敢拦朕,朕也会手握天子剑,率领帝国亿万百姓将这天给劈开了,朕要这天也不敢逆朕。”朱由校冷声说道。
“皇上……”张嫣轻声唤道。
“王赛儿,你来宫中也有几个月,朕答应你的一切,朕可办到?”朱由校突然问道。
“皇上自然是一诺千金。”王赛儿恭敬地回答道。
王赛儿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仇视朱由校了,尤其他弟弟现在生活得非常安稳,她也不想他弟弟再过那种刀口舔血的生活。
“你们闻香教潜伏在帝国这么多年,都不曾被发现,可见还是很有真本事的,从明日起,你去东厂报道,领掌班职,替朕收集情报。”朱由校下令道。
“诺,只是民女……臣手上无兵无卒,该如何收集情报?”王赛儿轻声说道。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六十六章 宁锦大捷(求订阅)
(全本小说网,。)
“你可以去孤儿学堂挑选一到两千名人员,加以培养,朕给你两条收集情报的路子,第一条就是凤求凰,第二条就是勾栏院,尤其是勾栏院,是情报最重要的来处。”朱由校吩咐道。
“诺。”王赛儿说道。
“记着所有的人不到万不得已,绝对只能卖艺不卖身。”朱由校冷声说道。
“诺。”
“你先下去吧。”朱由校说道。
“臣告退。”王赛儿说道。
“明年朕要大范围的推行新政,极有可能会引起地方藩王,甚至是豪强的造反。”待王赛儿离开之后,朱由校看到张嫣欲言又止的样子,他不介意地解释道。
“皇上要再次削藩?”张嫣诧异地问道。
“不止是削藩这么简单,此事成则可暂保帝国上百年的平安,如若事不成,可能两三年之内,朕的皇位都可能会不保,到时候可要苦了你们了。”朱由校略有所思地说道。
“无论成败与否,妾都与皇上共生死。”张嫣坚定地说道。
……
1626年丙寅年,即天启六年,朱由校迎来了他到大明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对于朱由校来说,将是极有意义的一年,这也是朱由校一直在等待的一年。朱由校要在这一年借助“天人感应”之说,完整将他的新政全部推行出来。
只不过现在朱由校正忙着迎接新年,皇家礼仪太过复杂,朱由校虽然去年已经参加过一次这样的仪式,但今年他依然还有点不适应。
正月初六,朱由校收到辽东急报,“奴贼希觊右屯粮食,约于正月十五前后渡河。”看到这份急报,朱由校感到历史上的宁远之战要来了。朱由校记得在历史上,辽东宁远之战的爆发是因努尔哈赤想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一举拿下辽东,而现在的朱由校并没有易帅,没有易帅自然就没有撤军,可为什么努尔哈赤还毅然出兵锦州和宁远呢?而且历史宁远之战会不会变成锦州之战?
关于宁远之战,具体情况朱由校已经记不太清,他只知道此战明军取得“宁远大捷”。
辽东的急报,让原本喜气洋洋的新年显得有点压抑,原本在新年之后就要开拔去云南的乞活军也被内阁强行要求留了下来。从初六开始,辽东急报每日不断。朱由校并不打算干预辽东战事,他下旨,辽东之事由孙承宗全权负责。
正月初十,努尔哈赤从十方堡出边,前锋已至广宁附近地方打围,孙承宗令赵率教领三万大军驰援锦州,此时锦州还在大明手里,是锦宁防线最重要的一环。宁锦之战已经拉开了序幕。
正月十四日,努尔哈赤亲率六万八旗大军,号称二十万出沈阳。孙承宗令各地小堡撤兵,归并大城,坚壁清野,合为御敌。正月十七日,努尔哈赤渡过辽河,逼近锦州和宁远。锦州的守将赵率教和宁远的守将袁崇焕,参将祖大寿,副将左辅、朱梅等人决定死守不退。
后金军渡过辽河的消息,终于传遍了整个北直,现在整个京师上下,无一不在讨论宁远之战。朝会上已经在讨论封锁京师之事了,但被朱由校拒绝了。
正月十九日,后金兵围锦州,南功宁远。此时的朱由校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