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秦帝子婴 >

第37节

秦帝子婴-第37节

小说: 秦帝子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林转变的彻底让子婴,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在赵林眼中,子婴默不言语,一定是在思考自己的价值。当即继续言道,“小人愿亲往城外招降所部赵军。”

    虽然以神州卫的战力,同等兵员的情况之下,子婴有着足够的信心可以战而胜之。然而如果能够兵不血刃的招降城外赵军,避免神州铁卫不必要的损伤,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如若你能招降城外赵军,我可亲自向王翦将军求情保你性命!”子婴说道。

    “城外赵军皆吾部属,招降易耳!”

    听完赵林的话,子婴环顾了下四周将领。

    赵林新降,子婴自然不会放其自己前去招降赵军,这便需要秦军方面派人一同前往。

    所选之人,自然是重中之重,不但要武艺高强,以便情况有变之时随时能够制住赵林。还得有一定的随机应变的处置能力,必要时能安抚住赵军,这就需要此人在秦军之中有一定的地位。

    还没等子婴下定主意,彭越便便站了出来。

    “公子,彭越愿随之前往赵军劝降,还请公子恩准!”

    彭越加入神州卫以来,虽然子婴对其信赖有加,动不动就各种封赏,有些难得的美食也会想着派人送给彭越的母亲一份,让老人家尝尝鲜。

    然而越是这样,越是让彭越感到十分的羞愧。

    因为至今为止,彭越同他率领的神州铁卫,还没有在正面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干过一场,也可以说他彭越至今为止寸功未立。

    眼瞅着司马尚的骑兵已经屡立战功,彭越可以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此情形实在是有愧子婴的信任。

    故而一听到子婴的话,当即便想到这是一个报答子婴的机会,便请命而出。

    虽然彭越不论是身份还是武力都可以说是这次劝降的最佳人选,然而子婴所想的确是此行万一有什么意外,折损了彭越这名汉初三大名将,那可真是损失大了。

    不过看彭越态度坚决,子婴也不好说些什么,只得同意了彭越的请命。

    “此行诸事彭将军可自作决断!”彭越临行前子婴说道。

    “越必不负公子重托!”

 第74章 最后的军魂

    彭越的行程可以说是有惊无险的顺利完成。

    剩余的五千赵军,在知晓主力尽丧,柏人已然易主之后,也已经明白此战赵军已经输了。再加上此次出征的统兵大将赵林亲自出来命令他们投降,没有多大阻碍的放下兵器投降了秦军。

    然而此时在另一处的战场,战斗却进行的惨烈无比。

    赵军被数倍于己的秦军所围,却只是各自为战,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恐怕只有“屠杀”二字,配得上如今的情景。

    一排排的赵军仿佛就像稻草一样被收割,有的怀着满腔的血性迎着秦军冲上前方,立马便会被数只战戟屠戮,没有统一的命令,如此情境之下更多的赵军选择后退,退到别人的后面去。更是让挤做一团的赵军更加的难以动弹。

    然而,此时却有一支赵军驰援而来。

    一马当先的正是赵军老将李情。

    赵林逃亡之时,被李情所阻。便命李情率一卒人马前去救援被围赵军。

    赵林以为,李情绝对不会照令行事。带着区区百人去就救援,那不是救援那是送死。

    然而赵林想错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他一样如此的贪生怕死。

    李情接命之后,便明白过来,想要赵林回心转意,救援赵军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然而被困的赵军却都是他李情的袍泽,是他的后辈,是他的兄弟。

    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秦军所杀戮,李情实在难以接受。

    而且李情此时已经完全对赵林和赵葱失去信心,哪怕跟着逃回去,也不过是苟延残喘数日,这五千人马绝对是守不住柏人城的。

    到时候还是要死,还不如现在轰轰烈烈的同袍泽死在一起。

    至少自己问心无愧!

    李情可以说是赵军之中的老将,但论年龄甚至比司马尚还要年长。他自己的亲卫恰好一卒(100人),这些都是随他征战多年的老兵。

    虽然时光不再,但他们的血液依然是火热的。

    老将李情便率领自己的这一帮老伙计,奔赴了救援的路上。

    临近战场,这支一百人的小队便被游弋在战场周边的秦国骑兵发现。

    虽然是老卒,然而持戟而来的坚毅丝毫不弱于年轻的将士。

    当即便召集了数倍的人马阻拦其接近战场。

    “有我无敌!冲……”

    老将军李情大喝着,拔出长剑。当即便率领着这一百老卒向着数倍于己的秦军骑兵发起了冲锋。

    虽然只有区区百人,然而此时此刻在老将军李情的率领下,恍惚间却有了一种勇往无前,可击穿万物的气势。

    一百名老兵竭嘶底里的高喊着,用尽自己全身的气力冲向了秦军。

    “冲!”这一次是秦军骑兵将领的命令。

    一个照面,赵军老卒加上老将军在内,便只剩下了十余人。其余的人都已经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有我无敌!冲……”

    高喝的依然是老将李情,赵军仅剩的十余名再次冲向了秦军部队,两只相差悬殊的队伍再次碰撞在了一起。

    这一次,活下来的仅仅只剩下了老将军一人。

    “有我无敌!冲……”

    老将军将长剑高举,再一次转身冲向了秦军。

    “起剑,冲!”随着这支秦军将领的命令,数百名秦军骑兵纷纷举起了手中的长剑,数百人向着最后的一名赵军——老将军李情发起了冲锋。

    对于一名真正的将军,此时此刻恐怕也唯此举,配得上老将军的谢幕。

 第75章 邯郸城破

    此一战,赵军除了极少一部分投降之外,赵国北境五万人马绝大部分都化作了尘埃。

    柏人一破,拔掉了通往邯郸路上最后一颗钉子,邯郸以北赵国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大规模的抵抗力量。

    王翦同子婴率领部署,马不停蹄的日夜赶往邯郸城。

    北路军马被全灭的消息传回,本已在苦苦支撑的南部长城防线,顿时一溃而散。大将颜聚不知去向,南部赵军死的死伤的伤,在秦军的追击之下逃回邯郸城的只有十之一二。

    秦王政七年的冬季,秦国南北两路人马在邯郸城下会师,将整个邯郸城团团围住。

    赵国整合了逃回来的残兵,将城内所有贵族的私军家仆等成年男子全部集中到一起拼凑了五万人马方才守住了邯郸城。

    战国时期的冬季极为寒冷,而此时又没有棉花等保暖之物,故而北方极少有战争会选在冬季。

    然而此次秦国大军哪怕在严寒的冬季依然没有退却,仍然死死的围困着邯郸。

    虽然邯郸城不是第一次被围,然而确实第一次如此的无助。之前不论是齐国的围魏救赵还是信陵君窃符救赵,总会有另外的强国出于各种考虑出手相助。

    而且前几次赵国底蕴仍在,至不济如果放弃北部防线,还有北境据守的十万大军可用。

    可是如今纵观天下除了国力未损的齐国,已经没有哪一个国家有能力救援赵国,然而齐王建却铁了心的要同秦国交好,对赵国的境遇根本无动于衷。

    而赵国境内,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有生力量,能够救援邯郸。赵国最后的精锐在这一年里已经损耗殆尽。

    邯郸坚持下去的唯一希冀便是,齐国或者说是楚国哪怕是已经被打的半残的魏国,能够出于唇亡齿寒的道理出兵救援自己。

    冬去春来,转眼间已经来到了秦王政八年,这半年里秦军数次攻城,皆无功而返,只得继续围困下去。

    邯郸城高墙厚,可以说是战国时期一等一的坚城。

    前259年至257年的那次邯郸之围,秦军累计四十余万大军围困邯郸三年,都未能攻下仅有十万守军的邯郸,反而战损过半。

    城还是那座城,依然是那么的厚重,五万守城人马看起来依然不少。

    然而守城的已经不是那些血气方刚身经百战的赵军,而是一群刚刚拿起武器的家仆私属。

    统兵大将也不是百战百胜的老将廉颇,而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赵国宗室。

    若不是邯郸城过于高大,易守难攻。就凭这些刚刚招募的兵卒,是怎么也守不住的。

    撑过麦收,有了军粮,说不定哪个诸侯就会来救援赵国。

    这便是赵王迁母子现在的唯一希冀。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由于战损过大,邯郸城内的平民也开始被强制征调登上城头。

    春天过去,夏天来了。可是邯郸城内苦苦等候的援军依然没有一点的踪影。

    而且有一个更为紧要的问题摆在了赵王迁的案上,城内粮食已经撑不了多久了了。

    赵国前年刚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旱情,去年开始又连番的大战。今年虽说调雨顺然而邯郸却处在秦军的铁壁合围之中,根本没能得到一点补充。

    邯郸城内的存粮,用到现在已经所剩无几。

    明眼人一看便知,内外无援,粮草将尽,恐怕赵国要步韩国后尘,成为第二个被灭掉的大国了。

    这种形势之下,邯郸城的夏天仿佛有一种暗流在涌动。

    郭开便是其中最为积极的一员。

    毕竟在他看来,他可是有着秦军大将王翦的承诺,会保他安危。故而积极地联络赵国高官向赵王进言,投降秦军。

    秦王政八年八月,邯郸城在弹尽粮绝,又看不到一点援军希望的情况之下,赵王迁下令开城投降。

    邯郸一破,赵国境内其余的城池根本不足为虑,基本上秦国兵锋一至便立马开城投降,毕竟连君王都已经降了,他们在坚守一是没有力量,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至此,赵国末期的军事强赵国,宣布灭亡。

    不论之前的战争,如果从单单秦赵长平之战算起,秦赵之间三十余年间大小战争无数,之间也各有胜负。邯郸数被围困;赵国所发起的最后一次合纵攻秦也曾攻打到过咸阳附近的蕞城。

    几十年间两国都有数十万的军队埋骨沙场,赵国可以说是秦国一统道路上最强大的阻碍,牢牢了堵住了秦国东进的道路。

    经过几十年的消耗战争,这块石头现在终于被搬走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先前逃出邯郸的公子嘉听闻邯郸城破后,立即遥祭宗庙,在一帮逃出邯郸的遗老遗少的拥护下,占据代郡,自立为代王。

    不过刚刚取得胜利的秦军显然还没有空闲理会于他,毕竟代郡苦寒地寡人稀。

    赵国最为繁盛的中原地区,已经全部归秦所有。

    而且更为重要的一件事是,秦王政听闻攻下邯郸后,大喜之下已然摆驾东来,要在邯郸城这座,原先自己随父亲当了多年质子的城市里,检阅秦军悍卒,也是想借此向其余四国彰显秦军的武力。

 第76章 报仇

    子婴没忘记,邯郸的大牢里还关着鲍生这位有着经世之才的谋士,一进邯郸子婴便以此乃故人的说辞,想要将鲍生放出。

    如果没有子婴,此次不要说灭掉赵国,说不准他王翦坟头草都已经老高了,何况子婴此次立的功劳实在是太大,几次重大的战役均是在子婴的谋划之下取得的胜利。

    区区一介囚徒,王翦自是不放在心上,哪怕子婴将整个邯郸的囚徒都放出来,恐怕他也会当即应允。

    也幸好子婴行动及时,如果若是等一切理清楚再去救出鲍生,恐怕也只能去收尸了。

    由于邯郸粮食急缺,有限的粮草要优先供应部队,邯郸大牢内的囚徒,自然是能给一口绝不给一口半吃,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城破之前甚至已经连续数天没有一点吃食了。

    子婴赶到邯郸大牢之时,鲍生已经在那饿的躺在地上进气少出气多,眼瞅着就要饿死了!

    赶忙将鲍生救出,修养数日方才恢复过来。

    由于赵王迁是主动投降,在没有得到秦王命令的前提下,除了不允许出城外,王翦对赵国宗室和大臣并没有过多的限制。

    邯郸城破的第四天,方一破晓,一队马车在数十名家仆的护卫下,离开了邯郸。

    急匆匆逃离邯郸城的正是赵国权臣——郭开同他的家眷一行人。

    在赵国破灭的过程中郭开可以说是出了大力,赵国两大良将廉颇和李牧可以说是先后都栽在了郭开的手上,王翦虽然极为看不起郭开的所作所为,然而看在其发挥的作用的份上也没有为难与他,故而他在此刻仍然可以出得城去。

    如果不是在赵国假相的位置上,又恰巧碰上了如此昏庸无道听信谗言的赵王,郭开此人可以说是治国安邦一无是处,完完全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