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兵锋 >

第221节

三国之兵锋-第221节

小说: 三国之兵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闻言,洒然一笑,抬手挥退一众近侍黄门,下阶立于堂中,直视马超,沉声道:“朕自登基伊始,先是受制于董卓,再逢傕、汜之乱,继而辗转复归东都,于路惊惶困顿,百官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后得曹操迎入许都,改元建安。。。想朕崎岖危乱之间,飘薄万里之衢,萍流蓬转,险阻备经,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言至此,复转唏嘘,接着道:“朕虽身陷囹圄二十五载,但中兴汉室之心从未或忘,终致使国舅董承、国丈伏完先后族灭!朕夙夜忧叹,故常思天命不属,人力何及?然待回返东都后,方知民心亦不附,朕方悟先贤之言:天定可胜人,人定亦可胜天!今唐公应天顺人,宽仁济世,天心民意集于一身,自然无往而不利,实不必心怀疑忌。若唐公仍觉放心不下,朕愿着即诏告天下,自除尊号,禅位于唐公!”

    马超见天子言辞恳切,不似作伪,竟不知如何接话,暗自寻思道:“这刘协也真是的,话说的也太直白了点,弄的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放下了还是以退为进,别有用心。。。”一时拿捏不定,皱眉沉吟不语。

    天子本为聪慧之人,见此,心下了然,遂微笑道:“此乃朕肺腑之言,唐公不必犹疑,若觉突兀,不妨暂且搁置,待大局已定时,再议不迟。”

    马超闻之,顿觉汗颜,拱手道:“多谢陛下!”

    天子摇头道:“朕自入东都以来,一应所需皆无短少,且可随意走动,胜却许都十倍,以此论之,朕更应谢过唐公才是!”

    马超连道不敢,又寒暄几句后,即拱手请辞。

    天子略送几步,便即回转,径入内室,说与皇后知晓。

    皇后闻说,黛眉轻蹙,问道:“陛下提及禅位之时,那马孟起果真只是道谢而已?”

    天子颔首道:“正是!其人并无丝毫喜意,但好似面带羞赧之色,却不知为何?”

    皇后闻言愕然,稍作思忖后,沉吟道:“不想,那马孟起征战半生,却难得不失赤子之心,虽目无尊卑,无视纲常,但沉毅骁勇,杀伐果断,且言行如一,宅心仁厚,远非魏王可比!想必日后,必不薄待陛下,是故,依臣妾之见,陛下此去长安,万不可暗接士族,以免触怒其人!”

    天子见说,先是默然不语,继而长叹一声,道:“也罢,便依皇后之言,然朕尚有四子三女,日后恐泯然众人矣!”

    皇后闻之,展颜道:“臣妾闻马孟起亦有五子三女,其长子名马靖,字国安,年十八,却未曾婚配,陛下只需将曼儿予之,招其为婿,复有何忧?”

    闻此言,天子先是一喜,继而苦笑道:“朕亦闻马靖非但骁勇善战,且智略出众,实为文武全才也!然其乃马超长子,恐多有不便之处。。。”

    皇后见说,嫣然一笑,摇头道:“陛下或以为不便,然臣妾却料定马孟起必然应允!”

    天子讶然,连问为何?

    皇后见问,先起身上前,扶天子坐定,继而微笑道:“纵观马孟起之过往,其所言所行,看似有悖纲常,然无不与圣人暗合!虽兼蓄百家,但仍尊崇儒术,细思其理政之法,不外乎天下大同四字,上至陛下,下至黎民,在其眼中皆无分别,故臣妾以为,此事其断无不允之理!”

    天子沉吟片刻,皱眉道:“话虽如此,然朕禅位之后,马靖必为太子,异日登基为帝,只恐曼儿难得善终。。。”

    皇后闻之,正色道:“臣妾闻马孟起虽有妻六人,但不论门第,皆一视同仁,以平妻待之,且恩爱有加,和睦融洽!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想必马靖必不负曼儿!再者,马孟起年未及不惑,陛下实无须多虑。”

    天子见说,思之有理,遂然其言,寻思待入长安后,便寻马超提及此事。。。

    次日,马超令芒中领三千骑先行,自领丁禄并帝后百官等为中军,使黄四铁押后,一行浩浩荡荡,往长安进发。

    刘璋引牵招、阳朔、秦义等司州众官送出十余里方回。

    五日后,大军抵达函谷关,马超寻思不如往武关一行,遂手书一封,遣人急送长安,交予李开;再令丁禄领兵护送帝后百官先往长安,自引芒中并三千铁骑径奔武关。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74章 论将略事后诸葛

    (全本小说网,。)

    武关,魏延收整残兵,除韩德领两万步卒镇守樊城外,关内只余三万余人,顿时心丧若死,便令李顺谨守关城,却终日独坐帐内,竟气郁成疾。

    这一日,众将正于帐内探望,轮番劝解,魏延却犹若未闻,只卧于榻上,闭目不语。法邈见其形容枯槁,暗自忧急,乃出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何至于此?再者,魏、吴两军伤亡倍于我军,眼下于禁所部已不满三万,周瑜更是远遁襄阳!若非顾及百姓,且不利守御,关内铁骑足以荡平南阳,此皆为将军之功也。。。”言至此,忽闻“咣当”一声!

    众将一惊,抬眼视之,乃是魏延随手将兜鍪掷于地上!但闻其嘶声道:“本将寡谋少智,被周瑜弄于指掌之间,如今折尽大军,罪在不赦!本欲前往长安领死,但羞于面见唐公!你等竟言称本将有功,欲愧杀本将乎?!”

    关平闻之,当即下拜,拱手道:“此战乃末将因怒动兵,欲雪私恨所致,并非将军之罪!末将累及将军,愿已死谢罪!”言毕,拔剑便欲自戕!

    左近李顺大骇,急上前抢下长剑,厉声喝道:“定国何为?!”

    魏延见此,大怒!喝退一众将校曲长后,乃戟指关平,斥之道:“是非功过自有军法司论断,若自死,懦夫所为也!”

    关平伏地叩首,大恸不止。

    魏延示意李顺、法邈将之扶起,继而顾谓三人道:“本将素来自视甚高,每常抱怨未逢明主,不得重用!然自归唐公后,便得领武关守将之职,麾下精锐大军十万,自忖当可横扫南阳,兵临许都,继而全取中原,一则答谢唐公知遇之恩,再则遂平生之志!不想,先被曹操调虎离山,再遭周瑜釜底抽薪,战死同袍累计十数万,却寸土未得,试问本将何颜再与诸将同列?!若非我军尽以唐公之法操练,皆骁勇善战,且兵坚甲利,本将早已身首异处矣!以此论之,本将非但知遇之恩未报,反再受唐公活命之恩也!愧恨交加之下,故而闭帐苦思致败之因,并非颓废消沉,更无自戕之念!若此番罪不至死,本将必雪此恨!”

    三将闻言,顿觉振奋,齐下拜道:“末将等愿随将军,誓死雪恨!”

    魏延挥手令其等起身,就于帐内商议日后进兵之法。忽亲军入报,言称唐公将至,离关已不足五十里!

    四人闻报,俱各一惊,一时不知如何面对。良久后,魏延长叹一声,令亲军取绳索,将自己及关平等将尽皆捆缚,押往营外十里跪迎!

    少时,马超赶至,见此情景,鞭指道:“你等此举何意?”

    魏延以头抢地,愧声道:“末将等智略短浅,中计损兵,故自缚请罪!”

    马超闻之,暗忖道:“这魏延太倒霉了,要么碰上曹操,要么对阵周瑜,而且兵力都处于劣势,能守住武关也算是有功。”思及此,便欲令其等起身,忽又觉不妥,遂扳鞍下马,踱至其等面前,沉喝道:“你等力保武关不失,何罪之有?!”

    魏延见问,因双手被缚,故以头支地,挺起上身后,再次叩首,答道:“末将轻视吴军,使其有机可趁;贪功冒进,致使关防空虚;累战无功,导致损兵折将,实有辱我军兵威!故犯有误军之罪,当明正军法,斩立决!”

    马超闻说,微微颔首,令左右去其等之缚,沉声道:“你等折尽大军,论罪本应斩却,然念在你等重创敌兵,使其无力来犯,故死罪暂且记下,着各削军衔一级,仍司其职,以观后效!”

    四将闻之,大喜,忙再拜叩首,言称定然将功补过!

    马超挥手令其等起身,谓之道:“若文长听闻吴兵偷袭武关时,并不回兵,只遣人传令李顺所部回救,却全力攻打宛县!如此,非但大军无恙,亦可尽灭魏军!至于吴兵,即便其等攻破武关,但皆为步卒,又能奈我军何?再者,武关尚有万余守军,战力岂是吴兵能及,又岂能轻易破关?故为将者,贵在审时度势,权衡轻重!一旦定计,则勇往直前,切不可瞻前顾后!你等以为,此论若何?”

    魏延等愧色满面,拱手拜服,继而请马超入关。

    马超见之,挥手道:“孤另有要事,须赶回长安署理,届时再发精兵五万,还望你等知耻而后勇!”言毕,转身上马,引亲军疾驰而去。心下却暗自得意道:“老子这一出算不算事后诸葛亮?哈哈。。。唬得魏延一愣一愣的,等援兵到了,还不照死了打?这就叫请将不如激将!”念及此,愈发开怀,几欲放声大笑!忽又忆起战死之七万军卒,顿时复转郁郁。却不知正因其今日之言语,致使魏延日后独领三千铁骑,横跨豫扬二州,直取徐州腹地,成就收取中原第一功!

    却说丁禄领军护卫天子车驾一路西行,因道路平直宽阔,不五日,便抵达潼关,就于关内歇住。

    安顿已定后,丁禄便往见天子问安。

    见礼已毕,天子笑道:“朕观潼关群山嵯峨,峰峦如聚,远眺河水奔腾浩荡,波涛如怒,又见青山葱翠,鸟语花香,竟不似人间!故欲驻跸关内,游览数日,顺带等候唐公,未知丁将军意下如何?”

    丁禄自无不可,拱手领命。

    次日,天子领一众嫔妃,皆着便装,驱马车十余乘,出关随意游览,丁禄引三百骑随行护卫。

    潼关临近华阴县治,人口稠密,故而行不十里,便见阡陌田垄。又时值仲秋,百姓皆忙于秋收,原野间自然一片欢腾。天子何时见过如此盛景?遂约停车驾,抬脚便下至田间,惊得一众宦官大呼小叫,忙不迭跟上。

    天子回身斥退其等,却唤丁禄近前,谓之道:“朕欲下田与百姓同乐,还请丁将军卸甲,否则,恐惊扰百姓!”

    丁禄大笑,拱手道:“末将等未从军之前,亦为百姓也,本为一家,何来惊扰之说?若陛下不信,还请移步,末将便随侍左右,看百姓是否惊怕?”

    天子闻言讶然,即沿田埂前行,丁禄顶盔掼甲,按刀相随,亦步亦趋。

    田间劳作之百姓望见,乃直起腰身,遥遥大呼道:“这位将军稍待,我等这便前来见礼!”言毕,招呼左近人等,疾奔上前,拱手道:“不知将军有何吩咐?”

    丁禄挥手道:“本将系引贵人游览,并无别事,你等不必多礼,自去劳作便是!”

    其中一人大笑接话道:“将军恁不赶巧,若于农闲之时,我等少不得奉上酒肉,款待将军!”

    丁禄闻之,佯作大怒,抬脚便欲踹之!

    那人倒也乖巧,就顺势翻爬在地,继而起身告罪。众百姓轰然大笑,自去劳作不提。

    天子见此,顿时嗔目结舌,半晌无语。。。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75章 游华阴民心立现

    (全本小说网,。)

    却说天子驾至潼关,见山河秀丽,景色宜人,遂起游兴,即引丁禄随行护卫,却惊见百姓竟不惧军兵,讶异之余,乃唤住一老者,问之道:“敢问老丈,家中田地几何?缴纳税赋后,可有结余?”

    老者微微施礼,捋须道:“好教尊驾知晓,老夫有五子三女,皆已成家,各有良田近百亩,水旱各半,税赋仅十取其三,岂能无有结余?”

    天子闻之,愈发惊讶,又问道:“未知究竟结余几何?”

    老者见问,盘算道:“依县府公文,厘定旱田亩产八石,水田倍之,以老夫长子为例,其有田百亩,收成便是一千二百石,去除赋税三百六十石,结余八百四十石!”

    天子闻言不解,摊手道:“若县府厘定有误,亩产不足八石,奈何?”

    老者大笑,就于手边筐篓内取出草席,平铺于地,谓天子道:“想必尊驾绝非我唐国人氏,且安坐,待老夫详细道来!”

    天子见此,略微愣怔片刻,便依言坐定。

    那老者又于筐内将出酒肉,并招呼丁禄入座共饮。

    量丁禄岂敢与天子同席?遂推辞道:“某家乃护卫也,不敢入座,老丈自便。”

    老者闻之,亦不勉强,自顾为天子斟酒,口中言道:“此酒乃长安佳酿,名曰西凤,比之醪醴,更显甘冽清醇,回味悠长!传闻以唐公改良之酒方酿造,酒成之后,唐公曾亲自试饮,赞不绝口,且留词半阙,曰:一滴西凤酒,十里草木香!老夫多说无益,尊驾一试便知!”

    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