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兵锋 >

第126节

三国之兵锋-第126节

小说: 三国之兵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可能打赢?!”

    李敢见马超不语,环顾众将,亦皆呆立无言,不由心下一突,暗道:“莫非本将军之计不可行?”思及此,遂下拜,深吸一口气,大喝道:“末将愿立军令状!”

    帐内本鸦雀无声,众将骤然闻之,尽皆一颤,阎圃更是惊怪不已。

    赵云斥之道:“若如此,我军铁骑尚余几何?!”

    马超亦是满面黑线,却又不便责之,遂下令道:“既然存孝献计以驼马填平陷坑,孤便将此事交由存孝署理,一月之内,定要凑齐五千匹,否则严惩不贷!”

    李敢闻令,无奈辞出,往辎重大营去了。

    待其出帐后,赵云即出列,拱手道:“存孝憨直,还请唐公勿怪!”

    马超苦笑挥手,言道:“孤视存孝如弟,岂会见怪?只怒其恃勇少谋,胡言乱语罢了。”

    众将闻言,皆暗笑不止。

    马超沉吟片刻后,再度问计众将。

    众将皆道无计可施,马超无奈,遂令散帐,寻思先对峙月余,看魏军动向再定别计。。。

    关外,魏军大营,曹操闻知马超大军已至,遂令严加戒备!不想,十余日过去,关上却仍无动静,心疑之下,遂唤众谋士入见,谓之道:“唐军坚守不战,诸公有何高见?”

    刘晔出列道:“无非待我军粮尽自退耳!然眼下将近春分,城固以东、汉水之畔皆为沃土,若魏公下令屯田,马超又如何自处?似此迁延日月,待中原大兴,或攻河北,或击关中,马超首尾难顾矣!其并非无谋之人,为何出此下策?此举着实令晔思之不透。。。”

    司马懿接口道:“子扬先生差矣!马孟起悍勇如虎,却奸狡若狐,岂能见不到此?其人自起兵以来,每战皆捷,所依仗者,骑兵之利也!现今坚守不出,乃忌惮我军之陷坑、塔楼耳!想必此时正另寻别计,安肯与我军长久对峙?!”

    曹操闻之,沉声道:“仲达所言与孤不谋而合!然孤早已准备妥当,唐军除却强攻,别无他法!马孟起纵有通天之智,又能如何?”言毕,即令散帐,待入春后,便行屯田,以为久计。

    忽贾逵出言道:“魏公!若马超绕道葭萌,恐我军措手不及矣!”

    曹操闻言,微笑道:“张任岂是易与之辈?眼下孤与马超大战,其必生隔岸观火之心!若被唐军突出葭萌,我军固然大败,然张任岂不惧马超趁势西进?且前日细作来报,刘璋已遣吴懿为将,统兵三万来援,眼下剑阁一线已不下十万蜀军!加之险塞重重,马超纵有项藉之勇,又如何得过?梁道无需多虑,只署理屯田事宜便是。”

    贾逵闻说,拱手再道:“虽如此,但不可不防!唐军精锐,魏公即便击溃之,亦恐损失惨重,届时张任、吴懿等辈定乘虚而入,但有疏虞,汉中必失!故逵请令重筑葭萌关,以防不测!”

    刘晔闻之,言道:“此计大善!然只恐张任出兵阻挠。”

    曹操略作思忖,起身道:“梁道远谋,孤不如也!”言毕,即传令徐晃统兵三万随行,若张任出兵,即迎击之!

    刘晔止之道:“魏公不可,眼下唐军蓄势待发,岂能再结怨蜀军?”

    曹操闻言,仰天大笑道:“子扬宽心,孤料定张任绝不肯轻易动兵!”

    刘晔愕然道:“魏公何以知之?”

    曹操道:“现今张任屯兵广元,阻拦唐军取道葭萌,却又遣刘璝、邓贤二将拒守巴川,何也?惧孤袭取阆中耳!此举虽得一时之安稳,然兵势已分,即便其领兵阻挠梁道筑关,亦至多万余兵力,徐公明足矣破之!子扬以为如何?”

    刘晔拜服。

    曹操挥手令其免礼,接着道:“至于马超,无有骑兵之利,何惧之有?若其强行进军,败之不难,若其拒关对峙,孤便行屯田之策,如此一来,马超进退不能,岂能有余暇攻打宛洛、河南?假以时日,中原定然大兴!马超必为孤所破!”

    司马懿等闻之,拱手齐声道:“魏公神机,世所罕及!”

    曹操面带微笑,谦逊几句后,令众人散去。

    一时间,唐、魏两军各聚大军于汉中,却按兵不动。。。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35章 袭上庸孔明定计

    (全本小说网,。)

    长安城,军务省,军政部大堂,马超麾下大员齐聚。

    李迪端坐上首,面现焦虑之色。李开单手抚额,低头沉思。诸葛亮双眉紧皱,闭目不语。法衍面带悲色,双目微红。王达、杨奇、陈克俱皆在座,亦面沉似水,双唇紧抿。

    半晌后,李开沉吟道:“诸公,孝直战死,主公失却一臂矣!眼下与魏军大战在即,然曹操多谋,所部贾诩、程昱等皆智计百出之辈!加之蜀兵窥视在侧,主公虽雄烈过人,但不擅诡谋,若不慎中计,陇西危矣!故开欲赶赴阳平关,助主公一臂之力!长安诸事便拜托诸公!”言毕,起身环施一礼。

    李迪还礼道:“文优重任在身,若往阳平关,宛洛战事何人可当之?”

    李开道:“叔明勿忧,孔明智虑深远,胜开十倍,足矣胜任开之职事!加之徐元直身在武关,令其统筹两关战事即可。”

    诸葛亮起身拱手道:“文优公主理军机细作,兼理监察院事宜,责任重大,恐亮力不能及,然眼下主公进退两难,亮愿举一人前往,或可胜任!”

    李开忙问何人?

    诸葛亮答道:“眼下河北并无战事,文优公何不调庞士元前往阳平关?”

    李开猛省,抚掌道:“若非孔明提及,开几忘却!”言毕,便欲遣人飞马传令。

    李迪止之,言道:“士元远在黎阳,接令已在十余日后,即便日夜急赶,抵达阳平关亦需月余,恐不及也!何不就遣孔明前往?”

    李开摇头道:“孔明身兼军政部参议、黄门侍郎双职,军政部职司开或可兼任之,但主公远在阳平关,黄门侍郎举足轻重,何人可代之?”

    李迪闻言默然,王达等亦面面相觑。

    忽亲军入报,言称鲜卑侯痼疾缠身,恐将不治,特请李迪、李开过府相见!

    李开闻报,略作思忖,言道:“开意已决,待见过鲜卑侯后,便启程前往阳平关,所领职司由孔明代之,还望诸公鼎力相助!”言毕,即令众人散去,却拱手请李迪先行。

    李迪略作谦让,与李开并行,出军务省后,便直奔鲜卑侯府。

    少时,二人至,步度根次子秦义出府相迎,见礼毕,涕泣言道:“家父病重,已卧床不起,故于内室相候,还请二公见谅!”

    二人挥手示意无妨,秦义再施一礼,恭敬迎入。

    入内室后,但见步度根形容枯槁,半卧榻上,双目已然无神。

    秦义上前轻唤一声,见其父不答,复又贴耳道:“父亲,二公已至。”

    步度根先时并无反应,片刻后,忽双目复现神采,见果为李迪、李开亲至,遂挣扎欲起身施礼。

    二人疾步上前扶住,李开道:“鲜卑侯有恙,宜静卧修养,无需多礼!”

    步度根奋力坐起,挥手屏退秦义及众仆从,剧烈咳嗽数声后,颤声道:“步度根本为蛮夷,蒙唐公不弃,待若上宾,虽加公侯之位,却束之高阁,并不见用!岂能不耿耿于心?故有些许阴私之举,想必文优公了若指掌!参与者只刘封、公孙续二人,余者并无牵连。”

    李开闻言,叹声道:“万幸鲜卑侯悬崖勒马,否则。。。”

    步度根苦笑连声,接着道:“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步度根自知去日无多,故据实相告,还请文优公彻查此事。。。”

    李开闻之,岂能不明其意?遂暗叹一声,肃容道:“令郎及赵胜皆与此事无干,且此事就此作罢,鲜卑侯宽心便是。”

    步度根见说,面露感激之色,继而缓缓转头,目视李迪,谓之道:“犬子秦义,立志学文,虽愚钝不敏,但胜在勤谨,还请叔明公看窥一二。。。”

    李迪嗟叹不已,点头应下。

    步度根大感欣慰,张口欲唤其子。

    李开见状,忙上前扶其躺卧,继而扬声唤秦义入内。

    秦义疾奔而入,握其父之手道:“孩儿在此,父亲何事吩咐?”

    步度根缓声问之道:“可曾往报秦仁?”

    秦义道:“父亲宽心,想必此时大哥已得讯,不日便回!”

    步度根微微颔首,竟昏沉睡去。

    秦义见此,拱手赔礼道:“家父赢弱,还请二公勿怪!”言毕,即请二人前厅待茶。

    李迪推辞道:“我等尚有公务在身,不便久留,世侄好生照料鲜卑侯,不需客套,亦不必远送。”

    秦义乃罢奉茶之念,却执意相送。

    二人出府之后,李迪问李开道:“方才鲜卑侯所言莫非蓄意谋反?竟涉及刘封、公孙续二人!后者不打紧,但刘封乃刘备义子,昔日来投时,徐庶、赵云、关平等皆甘为部下,若有反复。。。为害甚大!主公创业艰难,文优切不可轻忽!”

    李开见问,微微摇头,笑道:“步度根人之将死,刘封、公孙续乃庸碌之辈,何足挂齿?至于元直公、子龙将军等,皆志虑忠纯,与我等一般为主公心腹之人,岂能怀有二心?且长安城四门守将,皆为主公亲军出身,巡城兵丁统归王达辖制,唐公府更有千余精锐亲军,加之五千近卫铁骑,莫道刘封等辈,便是大军过万,亦弹指可定!叔明但请宽心便是!”

    李迪闻其言,心下大定,忽又忧虑道:“然文优即将赶赴阳平关,届时何人居中调度?”

    李开道:“叔明忘却大公子乎?”

    李迪微微摇头,道:“大公子虽沉稳勇毅,奈何年方十六,恐难策万全。”

    李开见说,略作思忖后,蹙眉道:“叔明所虑甚是,但汉中之战非同小可,胜则天下数年可定!然主公骁烈,若被阻阳平关日久,难免动怒兴兵,出关强攻!一旦误中曹操奸计,只恐陇西危矣!故事急则从权,有叔明等公佐之,料无大碍。”

    李迪闻言,默然片刻,又道:“或可先致书主公,直言利害,劝其坚守不出,再往调庞士元,若日夜疾行,想必一月可到!”

    李开闻之,反复权衡,终是长安为重,遂从李迪之言,火速奔回军务省,修书一封,遣快马飞报阳平关!又令亲军赶往黎阳,传令庞统接令即起行,无分昼夜,急赴阳平关!

    安排已定后,即往唐公府,求见马靖,将诸多事宜据实告之。

    马靖闻知其父现困于阳平关,进退不得,不由焦躁万分,急声道:“伯父,靖这便统领近卫军,往助父亲一臂之力!”

    李开抬手止之,沉声道:“大公子稍安勿躁,主公如今虽被阻阳平关,但若拒关而守,并无大碍,开已致书主公,请坚守关隘,待庞士元赶至,再做良图。”

    马靖闻之,心下稍安,正欲出言,忽杨氏等自侧厅转出,急声道:“唐公性急,恐按捺不住,还请文优公尽早设谋!”

    李开见之,忙躬身行礼,拱手道:“李开见过诸位夫人!主公只是一时无计击破魏军而已,并非战事不利,还请诸位夫人宽心。”

    杨氏闻说,忧色不减,连声道:“为策万全,还请文优公调兵增援!”

    李开闻之,暗觉头痛,劝解道:“主公所部已有十五万大军,且有子龙、存孝等将随侍在侧,之所以拒关而守,恐士卒无谓伤亡耳,并无需增兵。”

    杨氏大急,又无法强令,不由涕泣不止,姜氏等亦默默垂泪。

    唯辛宪英并无焦虑之色,见状出言道:“诸位姐姐无需如此,以妾身之见,文优公亦是关心则乱,想唐公身经百战,岂不明兵势?如今大军在手,猛将随行,且拒有险关,天下何人可敌?!眼见虽进退维谷,然必有定计,诸位姐姐何须忧心?文优公亦不必多虑!”

    李开骤闻此言,暗道:“此女言之有理,何不就以其言安抚诸位夫人?”思及此,遂赞道:“辛夫人聪慧,一语中的!主公智勇双全,必有破敌良策!开实乃杞人忧天矣!”

    杨氏等闻之,果然止泣。

    姜蓉粉拳紧握,扬声道:“妹妹所言甚是!想夫君自起兵以来,纵横西北,从无一败!我等实无须过于忧心,静待夫君凯旋而归便是!”

    董氏、蔡琰亦点头称是。

    杨氏面色稍缓,谓李开道:“我等妇人,不明军国大事,矢口乱言,还请文优公担待一二。”言毕,即领众女转入后堂。

    李开闻言一窒,继而惶恐不已,忙追出几步,下拜叩首道:“夫人言重了!开定尽全力!”但杨氏等并未听闻。

    马靖上前搀扶,笑道:“母亲及众姨娘已入内室矣!”

    李开尴尬起身,请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