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177节

大明略-第177节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再往前追,前方就是京城城守卫,一侧还有朝廷大军的扎营之地,兄弟们人马有限,恐怕……”,一名千户急忙上前向阿帖木尔建议:适可而止。

    “有何所惧?有何所惧啊?”,阿帖木尔一通训斥:“城门口怎么了?扎营之地又怎么了?若他们真有那本事,我们又如何能一直打到这里?”。

    “将军,话是这么说,但朝廷若真正举全城而反击,恐我们不敌啊”,那名千户环视四周,而后上前向他附耳道:“若继续追上去,是要违背大汗帅令的,将军三思啊”。

    “去去去,都滚回来……”,一说到俺答汗的命令,阿帖木尔也不敢再放肆了。

    “走,喝酒去,老子今日心情极差,一会谁也不许耍赖”,阿帖木尔对几个随从又发了通脾气,而后便借酒消愁去了。

    原本军中是禁止饮酒的,只是今日又是谈判,又是开战,方才刚刚被打败的朝廷大军退去,一时半会当暂无交战,况且以他的脾气秉性,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相信,这也是军中大多人的想法。

    就在阿帖木尔刚刚开饮之时,鞑靼军中开始换防,刚刚将朝廷大军击败,加之连日以来的连连大胜,大多人颇为轻松自得,守卫自然要松懈许多。

    一名鞑靼校尉正站在墙边“放水”,才喝了点就来尿意,真是扫兴。

    完事后,他急忙提起裤子,四下望望,准备往回走去。

    就在他抬头那一瞬间,似乎隐隐看到了什么。

    “不对啊,这才开始喝呢,就醉了?”,他使劲揉揉眼睛,再次定睛望去。

    这次,他确定看清了。

    只见一队人马正冲杀过来,人人手执弓箭,腰挎战刀,战马一侧一个圆圆的箭筒,另一侧则是长长的兵器,有大刀,也有长枪。

    为何这些人可长驱直入、视若无人?军中守卫的兄弟呢?

    “坏了……”,双方开战以来,从未有过这等场面,这小子竟细细看了一番,这才反应过来。

    “来人啊,有……”,那名鞑靼校尉话未出口,却见一支快箭飞来。

    弥留之际,他才瞥见四周的兄弟皆被放到……

    这支人马势如破竹、来势汹汹,三百人、三百骑。装备极其精良、将士甲胄在身、弓箭刀枪在手,一阵剑雨之后,敌军岗哨皆被射杀。

    长枪阵***番摆开,腰间佩刀依旧,利刃还未出鞘,腾腾杀气直逼而来。

    “报,将军,东门外突现一股敌军,来势异常凶猛,我们五百多个兄弟被……,被杀了”,守卫匆匆而入,立刻向阿帖木尔禀告。

    “什么?五百多兄弟被杀?朝廷何时有过如此勇猛的兵马?”,阿帖木尔饮酒正在兴头上,听到这个消息却是大吃一惊,原本想训斥一番前来报信的守卫。

    不过,门外的喊声起,他也无须多问了。

    “快,速调三千精兵,务必将这支人马拿下”,阿帖木尔只觉眼前微微一晃,这才使劲摇摇头:“快,取老子的战甲、长枪来”。

    来到院中,阿帖木尔见四下一片慌乱,凭借多年从军经验,仅此一看便知来者不善:他麾下将士明显不占上风。

    “奇怪,朝廷何时有如此精悍的将士?”,又是这番疑惑,阿帖木尔急忙跨上战马。

    才走几步,却见一道身影快速袭来,先是单人单骑,临近之时,却听战马一声长鸣,马背之上那个人影腾空而起,连连翻跃。

    片刻间,却见一柄长枪迎面而来,直逼脸面。

    “贼将,那里逃?”,循声望去,声音似乎是从那寒铁枪头而来。

    “快,保护将军,保护将军”,鞑靼军士立刻围了上来。

    ……

    “报,西门附近发现大量敌军,来势异常凶猛……”。

    “报,南门附近又见大股敌军,所向披靡,我军死伤无数……”。

    这一刻,鞑靼驻军大营一片慌乱,阿帖木尔慌忙调兵,赌住东门的攻势,谁知西门再次来袭,俺答又调兵遣将。

    惊魂未定之际,却见南门叫喊声起……

    鞑靼南下以来,一路所向披靡、连连过关,此次却被打的四零八乱、极其惨烈。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乃‘奇兵’也。

    一阵厮杀声后,却听鞑靼守卫再次来报:“北门发现大股敌军,只见旌旗飞扬、战鼓如雷”。

    “不好,北营是大汗所住之处,敌军定是奔着大汗而来”,俺答汗急忙下令:“各路人马立刻来北营增援”。

    此令一出,鞑靼将士纷纷向北而去。

    ……

    “千户大人,北门外是支疑兵,兄弟们也就是挥旗擂鼓、虚张声势而已,若敌军真的冲出来……,我们是否增援?”,朝廷一名百户立刻向宗武禀道。

    “不用了,只要北门的弟兄们不杀进去,敌军绝不会冲出来。朝廷大军就驻守在不远处、京城的守卫也随时可来增援”。

    宗武望着一片慌乱的敌营,心中激动之情难抑,脸上却依旧平静如水:“明日,终于可好好谈判一番了”。

 第265章 撤兵(上)

    次日清晨,仲逸早早来到朝中。(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近日以来,他不用去翰林院当值,在朝中专司鞑靼此次直逼京城一事的始末。

    “师兄果真勇猛,昨晚以千余人的兵马,大闹鞑靼军营的消息很快传开,城内外传的沸沸扬扬,如今军中士气高涨,一扫之前的阴霾,正好可大干一番”。

    当然,仲逸心中大喜,还有另外一个缘故:师兄此次有勇有谋,一展大明之威,更现凌云山之风。

    好样的,大快人心……

    谈判,不管唇枪舌剑,亦或铁齿铜牙,大多是建立在强大的实力之上,真刀真枪得来的东西,远比谈判可靠的多。

    否则,再好的口才,再好的雄辩,那也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作为朝廷新任的钦差副使,又专司双方谈判交涉事宜,仲逸之前与魏书办的那番言论,更多是从长远之计、多方局势来看判断。

    说到眼下的形势,自没有师兄昨晚的一支奇兵来的彻底、有效。

    “若今日再谈一次,呵呵……”,昨日似乎意犹未尽,仲逸打算今日继续坐镇。

    领了钦差的头衔,仲逸也可出入一些原本无法进出的地方。

    同样,也可见到一些原本无法见到的文武之官。

    “仲大人,别来无恙啊”,一声似曾听过,却又极为不友好的声音传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肥硕的身段。

    不用说,来人正是严嵩之子…………………工部侍郎严士蕃。

    “哦,对了,仲大人如今是朝廷的钦差副使,恭喜啊”,见仲逸并不理睬,严士蕃却依旧说笑一番。

    “工部,就真那么闲嘛?大白天的不办差事,竟在这里说笑?”。

    仲逸本就对此人没有什么好感,据他的直觉:此次皇帝朱厚熜下旨核查鞑靼兵临城下一事的始末,或许背后另有玄机。

    以严氏在朝中经营多年、盘根错节的关系,难保不在此事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勾当。

    既有严嵩的参与,势必会有严士蕃的影子。

    反之亦然。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严士蕃打着他那内阁首辅老爹的幌子,来做自己不可告人之事。

    既是如此,不能打草惊蛇,上次博野县之事就是一个例子:没有十足的把握与确凿的证据,是绝对动不了严氏父子的。

    “哦,我倒忘了,严大人只是个工部的侍郎,上面还有尚书大人,人家才是一言九鼎的人物”。

    仲逸知道严士蕃主动来搭讪,无非就是说落自己一番而已。

    “仲大人此言甚是,在这一点上,正如此次朝廷委任的两位钦差一样:一位正使,一位副使”。

    严士蕃笑道:“侍郎为副,副使亦然,我们都不是那个一言九鼎的人物”。

    末了,他刻意指指二人:“如若不然,你我都为何如此‘闲’呢?哎……”。

    “有个做阁老的老爹,再闲也无人说三道西”。

    仲逸连连摇头:“下官可不行啊,昨晚朝廷大军出其不意攻打敌营,仲某还要着手准备第二次的谈判事宜,圣命难为啊”。

    “严大人,仲某告辞”,仲逸实在不愿与眼前之人多说半句话。

    “仲大人多虑了,这第二次谈判嘛。恐怕,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吧?”,身后的严士蕃冷冷一句。

    “哦?”,仲逸轻轻收住才迈出的脚步。

    严士蕃缓缓走上前来:“昨晚,朝廷已派人谈判完毕,剩下的事儿,就不不劳仲大人了”。

    “哦?我倒忘了,钦差副使,仲大人”。

    昨晚?已经谈判完毕?他这个专司谈判的钦差副使,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原本,仲逸想大声质问一句:你算老几?朝廷的旨意,是你严士蕃说了能算的吗?

    说来也怪,朝廷只任命一个钦差副使,而那个正使却一直并未公开。

    如今看来,昨晚谈判之事,或许正是这位正使所为。

    再看看严士蕃的表情:十有八九,这个正使,又与严氏什么纠缠不清的关系吧?

    但话未出口,却被生生的咽了下去。

    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只要稍稍动动脑子就能看出:此事定是真的。

    当然,也不是他严士蕃能决定的。

    “年轻人,终究还是年轻人”,严士蕃终于出了上次在翰林院的那口恶气,心里甭提多来劲了。

    “严大人,哦,不,严侍郎,原本以为你还是个人物,没想到这么沉不住气?”。

    仲逸很快从方才的那番话中:嗅出另外之意。

    “严侍郎大概忘了,仲某此次这个钦差副使的头衔,除了参与双方的谈判之外。还有一个差事………………到大同、北直隶、甚至于京城,逐一核实:此次鞑靼直逼京城一事的始末”。

    仲逸一字一句道:“圣上早有旨意:无论何人,无论哪个衙门,无论这些人、这些衙门背后之人是谁?都……………………一查到底”。

    “圣虑甚远、圣虑甚远”,尽管得意,严士蕃也总算是没有忘了,自己是皇帝的臣子。

    既然大家都已摊牌,仲逸也无所畏惧将此事直接挑明。

    若严氏父子果真在此事中有所牵扯,也正好提前敲打敲打。

    此刻,已不是打草惊蛇,而是……………………引蛇出洞了。

    “当初,仲某在翰林院大喊道:朝中有奸臣,奸臣误国。如今万岁已下了旨意,查的就是这个奸臣”。

    此刻,仲逸上前一步,反问道:“严侍郎,不知,这奸臣是谁呢?”。

    “你?……”,方才还有些得意的严士蕃,脸色立刻大变。

    估计此刻,他的肠子都悔青了吧?

    “年轻人?年轻人怎么了?你去江边看看,后边的浪啊,一直在推着前面的浪,直将它推到沙滩上,拍死……”。

    末了,仲逸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哦,对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十几个兄弟,此次又与仲某一通前往,他们,可都是年轻人啊”。

    哈哈哈……

    事已至此,仲逸也只得搬出朱厚熜这张王牌,这是一张至高无上的牌。

    至于锦衣卫北镇抚司,那是他的一道护身符:有这些身着飞鱼服、腰跨绣春刀的神秘组织在。

    你严士蕃动一个,试试看?

    对仲逸来说,与上次博野县之事一样,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短期之内,严氏是绝对不会动手的。

    如今,又有了朱厚熜的旨意,锦衣卫北镇抚的暗中相助,那些所谓的‘灭口’之类,是不可能了。

    还说什么呢?先回翰林院吧。

    ……

    “仲翰林,你领了朝廷钦差副使的差事,为何这么快就回翰林院了?”。

    才到了自己那个堆满书册的屋中,程默便立刻迎了上来。对于他来说什么钦差正使、副使的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位七品编修回来,就有人与他说话了。

    “哦,是默大哥啊”,仲逸从他手中接过才沏好的茶。

    “就好这一口,我这上好的西湖龙井,还就得你默大哥的手法泡才行”。

    这些西湖龙井,还是穆一虹养父的东家所赠,否则他也没有这个口福。不过,程默泡茶的手法确实了得。

    仲逸笑道:“你有所不知,这个钦差副使,有两个差事:一是谈判,一是去北直隶等地,核查鞑靼南下逼京之事的始末”。

    “那还谈不了?”,备好茶水后,程默也开始与仲逸说起话来,只是,他依旧在一旁毕恭毕敬的站着。

    “都给你说多少回了,没有外人的时候,坐着说话就行,我一个小小的七品翰林,哪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