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170节

大明略-第170节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樊文予,真是嘴快。

    “什么钦差正副使?就是朝廷临时所派,专门督办一桩命案而已”。

    见众人如此热情,仲逸也不想扫了大家的兴,只得试着转移话题。

    “对了,方才不是有人说我偏心吗?这样,改天,王家酒楼定一桌,好酒好菜尽管点,我这个少东家……………做东,如何?”,仲逸立刻轻松起来。

    “好好好,我正想改善改善,最近嘴角都起泡了”,罗英和小地瓜立刻说笑起来。

    老姜头亦是笑而不语。

    他们三人心照不宣:再也不提钦差之事。

    罗英本就县衙差役出身,小地瓜之前在为罗龙文做事,对朝中之事也略知一二。老姜头虽未接触衙门,但在当铺经营多年,阅人无数。

    不用说,他们的少东家这个‘钦差’定是遇到什么事儿了。

    ……

    “师弟,你何时有得那块紫水晶?怎么从未听你说起过?”。

    出了若一当铺,二人正朝师兄宗武家中走去,仲姝这才问起方才之事。

    “这个?”,仲逸一脸笑意:“天机不可泄露……”。

 第253章 实话实说

    傍晚时分,街上行人依旧。全本小说网;HTTPS://щWW。TAiUU.COm;相比白日,此刻似乎更热闹些。那些因中秋佳节而回京走亲访友之人,自然要到四处游逛一番,家人也少不得一起陪着上街。

    大酒楼也好,小菜馆也罢,陈年佳酿自是待客之道,小店散酒也未尝不可。

    档次排场暂且不说,既有亲朋来访,下馆子定一桌,是必须的。

    多日不见,原本想与师兄宗武痛饮一番、不醉不归,不成想才碰几杯,他却被千户所的人叫去。

    说是有事。

    身为千户所的千户,宗武自要前往,军务不同于普通衙门的差务,刻不容缓。

    师兄走后,仲姝便与林姚姚随意说笑起来,当她看到那支白玉紫水晶的发簪时,惊讶不已。

    “这羊脂玉质地不错,紫水晶更是极为难得”。

    “是何人所赠,逸儿吧?”

    “你师兄整日忙于军务,上次倒是为我买了一支,不过是很常见的那种”。

    女人啊,总是这些事情。

    好在,师姐来自凌云山、

    而眼前这位阿嫂林姚姚,即便有个当指挥使的叔父,也算出自大户人家,但依旧不能超然物外。

    ……

    从师兄家中出来后,仲逸似乎意犹未尽。

    “师姐,咱们,去赏月吧?”。

    仲姝苦笑道:‘赏月?街上人来人往,再说了,今晚也不是中秋之夜啊?’。

    “我知道城中有个地儿,人少、也清静,风景也不错”仲逸笑道:“是夜景也不错”。

    走吧,反正难得外出一次,还是夜景。

    上次应该是在济南府,当时他们二人黑衣夜行,只为去驿站找那只蓝色的翡翠鸟。

    “师弟,我想回凌云山,师父年事渐高,需要人照顾,这么多年东奔西走的,还是凌云山最适合”。

    穿街过巷,避开来来往往的行人,此处确实安静许多。

    师姐的这个决定,倒是令仲逸有些吃惊。

    “当年,从义中村到凌云山时,我只有八岁,那个时候,师父五旬出头的年纪。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也才六旬之余。长命百岁之人虽不多见,但并非没有”。

    仲逸笑道:“凌云山仿若仙境,以师父修身养性的至高境界,可比南山不老松”。

    “那穆大娘呢”。

    “穆大娘身在凌云山,无琐事烦心,她也会长命百岁。况且还有卫叔叔,他只比我们大十几岁而已”。

    仲姝摇摇头:“可我还是想回去,或者向师父一样:云游四海,做些自己想做的事”。

    这时,仲逸突然停下脚步道:“师姐,必须要这样做吗?我……不舍……”。

    “师姐心中那个位置,永远属于你”,仲姝莞尔一笑:“为了师父著书立说的毕生心愿,我想出去看看:无论凌云山,还是其它地方,那怕天涯海角”。

    “那你打算何时动身?”,仲逸知道:师姐做出的决定,自然不会轻易改变。

    凌云山的人,皆是如此。

    “这个嘛”,如同当初被问及紫水晶时仲逸的模样,仲姝也故作神秘道:“天机不可泄露”。

    “快看,月儿好圆啊”。

    ……

    “仲大人,别来无恙啊”。

    各怀心事、走走停停,不经意间,仲逸与仲姝二人已到家门口,却见有人早就候在那里。

    “石大哥?哦,不不,石大人,怎么会是你呢?快到屋里说”,仲逸的确有些意外。

    石成微微一笑,并不所动。

    他身后的两名随从并不陌生,前段时间一起去博野县的四名随从中,就有他们二人。

    此言一出,仲逸立刻觉得似有不妥:若一个多日未见的老友,突然出现在面前,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更何况他们也算是生死之交呢?

    但眼前的这位‘石大哥’,来头太大: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千户大人。

    这些人,除执行秘密任务外,剩下的就全是…………………秘密了。

    要说交情,难啊。

    堂堂锦衣卫的千户,能在博野县听他差遣,如今又能叫一声‘仲大人’,已格外开恩了。

    “进屋就算了,我这次来,是请仲大人进宫的”,石成如实说道。

    “请?进宫?”,仲逸诧道:‘就此刻?’。

    “仲大人,我们的规矩,你是知道的:奉命行事”,换做别人,石成绝不会解释这一句。

    仲逸哪里知道?皇上在夜晚传唤臣子议事,已不是第一次了。

    “是是是,这就去,走吧”,仲逸将随身携带之物交于仲姝,立刻随石城而去。

    “石大人,上次与我们同行的靳大哥,到底是不是你们锦衣卫的?”,才走几步,仲逸又忍不住问了。

    “我的的规矩……,既是仲大人问”,石成微微道:‘可以这么说,我们都是替圣上办差的’。

    谁说锦衣卫的人个个冷酷无情?石成不就是个例外吗?

    毕竟有过一段交情嘛。

    尽管,他说了等于没说。

    之后,一行四人,便没有了任何一句言语。

    “仲大人,说句实话,你这人:厚道、有谋、无私,办差没的说,兄弟们都服”,快至宫门口时,石成突然开口了。

    “哦?”,一时不知此话何意,仲逸只得微微应了一声。

    “面见圣上,你实话实说便是”,石成继续道。

    “那是自然,此次多亏石大哥等你鼎力相助,仲某自会实话实说”,仲逸立刻应道。

    “案情是一回事。实话实说,还包括另外一层意思:心中想什么就说什么”。

    这算提醒吗?

    石成今日确实破例了。

    “若照此理解,那便是最忌妄加揣测了”,仲逸心中微微一怔:他对石成是心存感激的,石成侍奉皇上多年,自然深知圣意,虽是一句简单的提醒,但已实属难得。

    昨晚在袁府时,袁炜特意提醒:千万不要提到此案背后的严氏,近二十名朝廷命官被牵连,大多有严氏背景,圣上不会让另一方的徐阶一家独大。

    况且,即便查到背后之人,也只是严士蕃而已,真正的大树是严嵩。

    仲逸心中暗暗道:‘袁炜的这这番话,又算不算是:一种揣测呢?’。

    这里边的门道深着呢。

    无论袁炜,还是石成,他们大多依据在朝中的经历,来判断时务。

    可是?就在迈进门槛那一刻,仲逸终于拿定主意:我是来自凌云山的。

    ……

    “立律法之威严,还世间之真情。仲逸,你觉得此次博野县的差事,办的如何?”。

    连日以来,仲逸一直在等着面圣,不成想见面之后,被问到的却是这么一句。

    这不是当初那‘情与法’的谈话吗?

    “不怎么样”,仲逸索性使起性子来。

    有靳睿、石成等全程参与,想必嘉靖帝对此事的来龙去脉,早就了如指掌,关于具体案情……………………多说无益。

    “哦?说来听听?”,嘉靖帝似乎并未龙颜大怒。

    “据微臣在博野县、保定府,甚至按察司查到的线索来看,严士蕃在此案中才是那个背后操控之人,不将他法办,如何立律法之威严?繆小虎虽得以释放,但他在狱中受了那么大的冤屈,真情还如何传扬?”。

    此刻,仲逸既未按照袁炜的嘱咐而言,更无法将心中所想全部说出。

    “那,依你之见,此案该如何?”,嘉靖帝依旧心平气和。

    “继续查下去”。

    ‘既然此案当初由微臣主办,如今又涉及到刑部,那就请樊大人回避,从县、府一直到按察司,一路查来,为何到了刑部却停下来了?’。

    仲逸似乎有些委屈道:“微臣心有不甘,只要再给十天期限,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哈哈哈,你这是在埋怨朕吗?”,嘉靖帝笑道。

    “微臣不敢,只是一路查来,证据确凿,只要刑部的人如实招供,定能揪出背后之人”。

    仲逸只能放肆到这个地步了。

    “紧凭严士蕃打声招呼,能治他什么罪?他并非三法司的,定个失察?还是徇私枉法?”。

    嘉靖帝果真随和,言语间竟如同一个县衙的知县。又似一位老者与青年之间的对话。

    “仅仅一桩小小的命案,严士蕃随便打声招呼,就有这么多人听他差遣,其中还不乏三品四品的,甚至更高的衙门。

    这么多年来,他严士蕃做所的事就这一桩吗?若是因为此事将他拿下,那之前做过的勾当,岂不是要销声匿迹?而隐在他身后的那些人,大多都会安然无事”。

    末了,嘉靖帝问道:‘难道,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难道,这就可立律法之威严?’。

    “这个?微臣倒没有想过……”。

    仲逸一脸疑惑,心中却连连叫好:‘眼前这位九五之尊的皇帝,果真有铲除严氏的念头’。

    圣心难测啊……

    “刑部的樊主事,已升为五品郎中,说说看,你想要什么赏赐?”,嘉靖帝终于提到重点。

    “微臣只是个翰林院的庶吉士,能担此重任就是最大的赏赐,别的,未曾想过。只是……”。

    仲逸起身拜道:“微臣恳请朝廷向繆小虎一家赏些财物,还有那些作证的村民,在衙门呆了那么长时间,也应得到贴补:当时正值秋收之际,他们地里的活儿,都耽误了”。

    “哦?自己不要赏赐,还惦记着博野县鄱家庄的村民?”。

    “哈哈哈”,嘉靖帝大笑道:“此事,准啦,准啦……”。

 第254章 正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仲逸,在督办调查博野县繆大柱夫妇被杀一案中,不辱使命、居中调度、有礼有节、弃恶扬善,擢升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次日午后,翰林院终于迎来了那道久违的旨意。

    至此,关于仲逸博野县之行,终于有了定论。

    不过,新的议论却再次开始。

    庶吉士为翰林院临时、过渡之职,而编修则是翰林院的正式职务。若庶吉士想担任此职:一般要等三年之后通过考核,被留馆之后才可以。

    而庶吉士在三年后能留馆被授予编修一职的,可谓是优中选优,非一般佼佼者可为。

    仲逸入翰林院不足一年,以庶吉士之职直接被授予编修一职,非但不用再苦熬三年之久,更是从无品佚,一跃成为正七品。

    从此以后,再也无人说他‘连个从九品都不是了’。

    不过如此破例擢升,也引起一些人非议,尤其保守的老臣,认为此举有些激进,仲逸太过年轻,难当此任。

    好在这是皇帝的旨意,私下非议的程度极为有限,很快也就听不到了。

    还有人说:让翰林院的庶吉士调查一桩命案,似有越俎代庖之嫌,这本是三法司的差事,翰林院本该做做文章、文笔、读书之类的才是。

    术业有专攻嘛

    不过这种说法更站不住脚:莫说小小的翰林院,就连礼部侍郎调任吏部,或者刑部尚书调任户部?

    难道,这就不是越殂代疱、术业有专攻吗?

    至于内阁对此事的态度,就更为蹊跷:博野县之事剑指严氏,他们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而徐阶作为主导此事的另一方推手,当然双手赞同,他还指望着仲逸日后继续对付严氏呢。

    剩下的,袁炜不会反对,其他人就更没有反对的道理:作为臣子,岂能不顺着天子的意思办呢?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也有人说仲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