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战国赵为王 >

第354节

战国赵为王-第354节

小说: 战国赵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楚的体内毕竟也流淌着老秦人的血液,暂时的蛰伏虽然是允许的,但是老秦人的最终目标永远不是缩居在关中一隅。

    子楚相信自己一定会像那些百折不挠的秦国先王一般突破这该死的赵国钳制,最终问鼎中原!

    看着芈宸那满脸不爽的神色,吕不韦脸上露出了快意的笑容,一转头正好对上了蔡泽投来的友善目光,两人相视而笑。

    “或许是时候找个机会去纲成君府上拜访一番了。”吕不韦在心中暗自想道。

 第六百零二章 胜利的匈奴人(第一更)

    燕国,汾门城。

    二十万燕国军队背靠着北易水据守在这里,牢牢的阻挡着准备从此地北上的三十万赵齐联军。

    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但是城外的积雪才刚刚消融不久,泥泞的土地颇为难行,或许这便是赵齐联军并没有立刻开始进行攻城的原因。

    紧张的气氛自从城池被包围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悄然的在这座城池之中蔓延着,毕竟过去数年以来燕国在和赵齐两国之间交手的战绩并不足以让城池之中的燕国军民感到安心——虽然对齐国还偶有胜利,但是燕国对上赵国的时候就是不折不扣的全败了。

    更何况以如今赵国的强大,任何一个国家在面对赵国的大军之时都会本能的感到畏惧。

    年轻的燕军主帅乐间站在汾门城的城头,静静的注视着西南和东南方两座大营,这两座大营延绵不绝在汾门城外犹如两条巨龙首尾相连,充斥着乐间的所有视线。

    在乐间拒绝了来自赵国的拉拢之后,燕太后和乐间都已经知道一场大战难以避免。

    于是蓟都之中立刻就发布了最高级别的动员令,燕国各地的官员们在上峰的死命令之下以最高效率飞快的行动了起来,仅仅用了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成功征召了并组成了一支二十万出头的部队进驻了汾门城。

    这已经是燕国国内最强大的、可以说是倾尽所有的一支军事力量了,如果这一战败北的话,那么燕国境内就真的是完全任凭赵齐联军驰骋纵横了。

    对于这一点,乐间心中清楚,并且相信在城外那座大营之中的庞煖和匡梁也很清楚。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齐联军才在这座城外做出了要一战定胜负的姿态,摆明了就是要以这一次的攻城战来彻底的瓦解掉燕国之中的防御力量。

    一名看上去颇为稳重的燕国将领站在乐间的身边,多少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昌国君,敌军来势凶猛,这一战想必会十分艰苦啊。”

    乐间微微点头,道:“艰苦是必然的,但赵齐联军行无道之征,必然为诸侯所谴责,只消在此守卫至冬天,赵齐两国自然退兵。”

    乐间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心中多少有些苦涩。

    要知道如今春雪方融,正是燕国境内最佳的春耕播种时刻,然而大量青壮聚集此地,加上战火纷飞的现实,今年的燕国想必将会迎来一个歉收之年了。

    即便能够成功守下来,那也是一种对于燕国的极大削弱啊。

    乐间的心中其实非常的清楚,这一战燕国能否从赵齐联军的兵锋之下生存下来,除了自己必须要死守此地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要得到援军。

    如果没有援军的话,以燕国自己的国力对抗齐国其实都是一件颇为勉强的事情,更不要说再加上一个巨无霸赵国了。

    乐间几乎向所有国家都派去了使者,希望能够求得援军来拖延赵国的兵锋,但说实话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究竟会有哪些国家响应他的求援请求。

    “总之,尽人事听天命罢。”乐间看着城外已经开始集结的两支敌军,心中默默的想道。

    站在乐间身边的那位燕国将军就没有乐间这么坚定了,毕竟在他看来,如今的燕国如此的羸弱而赵国却如此强大,面对着赵国的兵锋,难道真的会有援军吗?

    援军其实还真是有的。

    在距离汾门城数千里之外,黄河西岸的贺兰山阙之后,一场大战正在展开。

    六万匈奴骑兵高声的呼喝着,在雄浑的号角声之中发动着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在他们的对面是整整八万月氏骑兵,在蓝田和白云的映照下,月氏和匈奴这对宿敌又一次的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

    如今的匈奴大单于名叫都隆奇,乃是先前匈奴诸部之中的浑邪王,在击败了白羊王之后成功上位。

    不得不说这位都隆奇单于登位之后做得相当的不错,在当时被李牧打败的情况下,都隆奇单于并没有选择继续南下,也没有选择西进,而是趁着东胡产生内乱的时候趁机东进。

    在一番大草原上的合纵连横之后,都隆奇单于收编了大量的东胡部落,并且一战击溃了东湖王所率领的七万精骑,将东胡人的势力进一步的压缩,同时让匈奴人重新成为了漠南草原东部的主宰者。

    但是这对于匈奴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草原上的民族生来就是为了战斗和劫掠而生,既然东边的劫掠对象已经被打败,那么他们的目光自然就转移到了西边。

    作为匈奴人的死敌,月氏人盘踞在贺兰山到阴山的广阔草原之中,这片在后世被称为河西走廊的地带,成为了匈奴人的下一个目标。

    于是就在寒冬过去之后,都隆奇单于趁着月氏人不备的情况下突然从匈奴王庭南下河西走廊,一路上劫掠了无数月氏大小部落。

    月氏王韦希什卡在得知了匈奴人南下的消息之后率领八万精骑北上,和匈奴人在贺兰山西侧的大草原上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

    弓弦不停的绷响,无数箭矢犹如雨点一般在双方的阵地之中起伏,勇士们挥舞着马刀英勇无比的冲锋,许多人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但是更多的人紧紧的沿着战友们开辟出来的道路冲了上去。

    大战整整持续了一个白天的时间,月氏人凭借着数量和战斗力上的些许优势牢牢的压制了匈奴部队,看上去胜利就在眼前。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两万名乌孙骑兵在首领军须靡的率领下突然出现在了战场之中,犹如一柄尖刀般重重的插入了月氏人的侧翼。

    月氏人阵脚大乱,在半个时辰的战斗之后开始溃散。

    匈奴和乌孙联军趁机追击,整个追击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的时间,鲜血染红了整个草原,无数月氏精锐或被联军生俘,或当场被联军斩杀,月氏王韦希什卡率领着数千残兵败将逃脱。

    在这一场追击结束之后,匈奴大营之中迎回了所有胜利归来的勇士们,一场盛大的庆功会由此展开了。

    在苍茫的天穹之下,无数篝火熊熊的燃烧了起来,联军的将士们在火堆旁边载歌载舞,空气之中充满了马奶酒的芬芳。

    他们尽情的欢庆着胜利,并且将这种胜利视为上天对自己的恩赐,时不时可见有人喝醉了酒,然后将身边那些战战兢兢的月氏女人拖入营帐之中,男人的大笑声和女人的哭喊声传了出来,为所有听到这一幕的匈奴人增添了许多酒兴。

    在匈奴人的王帐之中,都隆奇单于正在款待着乌孙首领军须靡。

    “来,为了我们的胜利,让我们一起喝了这一杯酒!”满脸络腮胡的都隆奇单于豪迈无比的大笑着,举起了手中那个由月氏贺兰翕候的头盖骨所制成的酒杯,朝着面前的军须靡致意。

    坐在都隆奇下首,脑袋后方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军须靡同样微笑着举起了手中的白骨酒杯:“能够和单于一起击败月氏人,是我们乌孙部落的荣幸!”

    两人同时举杯将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随后相视大笑。

    都隆奇单于眯着眼睛,盯着面前的军须靡笑道:“月氏人的失败如今已成定局,不知道乌孙部落接下来的打算如何?”

    军须靡心中微微一动,知道这是开始讨论瓜分地盘的时刻了,于是他不露声色的对着面前的都隆奇笑道:“乌孙和匈奴乃是兄弟,自然是听从兄长的安排。”

    这就是将瓜分月氏人地盘的权力让给了匈奴人。

    其实不让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现在的匈奴人在俘虏了这么多月氏人之后已经膨胀到了差不多十万部队的规模,远远不是只有两万人马的乌孙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谁强谁做主,这是草原上通行的最高准则。

    都隆奇单于哈哈一笑,显然对于军须靡的识趣感到非常的满意。

    又斟满了一杯酒喝完,都隆奇单于这才缓缓的对着军须靡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你我之间便以焉支山为界,焉支山以东归我,焉支山以西归你,如何?”

    “焉支山?”军须靡闻言微微一愣了一下。

    如果按照这个方案的话,那么乌孙人只能够获得大约五分之一的月氏人土地,而且还是最为鸡肋的那些,绝大部分丰饶的草原统统都被匈奴人所有。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不公平的分配方案。

    一丝怒色在军须靡的脸上闪过,但是这位乌孙的首领很快就掩饰住了心中的怒火,反而露出了笑容:“既然单于都已经分配好了,那么我们乌孙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很好!”都隆奇单于哈哈大笑,再一次的举起了酒杯:“让我们为了匈奴和乌孙之间的友情而干杯!”

    军须靡同样举起了酒杯,强笑道:“以天神的名义,祝福匈奴成为整个草原的支配者!”

    都隆奇单于笑着点点头,突然道:“对了,为兄不日便将引兵东进,追杀韦希什卡的任务就要交给贤弟了。”

    “东进?”军须靡的心中微微打了个突,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单于莫非是想要进攻赵国?”

    都隆奇单于哼了一声,道:“那是自然,赵国人在数年前击败了我们匈奴,那是我们匈奴人的耻辱!这样的耻辱,只有用鲜血才能够洗清!我会率领我的人马在这里休息半个月,半个月之后便会开始进攻赵国,让赵国人明白我们匈奴的强大!”

    都隆奇单于的话掷地有声,显然对于这一次战争的胜利充满了无比的信心。

 第六百零三章 贤掸的美好生活(第二更)

    赵国,朔方郡。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便是这座大草原最真实的写照。

    贤掸的日子过得很惬意,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自从投降赵国以来,所有的白羊部族之人就被完全打散了,分散在了河套和朔方两郡里的一个个定居点之中。

    作为白羊部落的王子,贤掸并没有享受到任何的特殊待遇,同样也和妻子孩子一起分配到了一个距离定西城大约八十里地的定居点之中。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贤掸对于赵国人这种再明显不过的分拆方案是感到十分愤怒的。

    但随着时间慢慢的过去,贤掸突然觉得,这种每天只需要放放牛羊,然后晚上就可以回家陪老婆孩子,根本不用担心朝不保夕的生活其实也还不错。

    只需要每年上缴一批牛羊,然后就可以换得足够渡过寒冷冬天的粮食,这对于之前的贤掸来说,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

    除此之外,每逢元旦节的时候,赵国的官吏们总是会送来一些酒肉,算是赵国对定居点之中居民们的慰问。

    虽然这些酒肉并不算多,但是每一次定居点之中的居民总是会很热情的招待官吏们,而平日里板着一张死人脸的官吏们也总会放下一切架子和定居点之中的居民们载歌载舞,打成一片。

    定居点里并不是只有像贤掸这样的匈奴人,还有林胡人、楼烦人、东胡人等等。

    不过根据那些官吏们的说法,这些定居点之中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人种,有的只是赵国人。

    不知为何,贤掸发自内心的同意这些官吏们的说法。

    贤掸的儿子头曼已经长大了,虽然走路都还有些摇摇晃晃,但是每一次都能够用响亮而又奶声奶气的声音叫出爹爹两个字,这让贤掸非常的满意。

    总的来说,生活很不错。

    虽然说从堂堂的白羊部落继承者沦为一个定居点的亭长总是让贤掸觉得有些怪怪的,但是贤掸并没有任何想要回到过去的心理准备。

    现在的贤掸拥有着一百只羊、五十头牛和十匹马,这并不是一笔多么贵重的财富,但是对于贤掸这个四口之家来说,已经足够了。

    赵国的官员们在大力的提倡春耕,并且派发了不少农具。

    贤掸在马上是一把好手,放牧也是完全不在话下,但是当他面对着那些稀奇古怪的,名为曲辕犁的农具之时,仍旧有些不知何从下手的感觉。

    不过当贤掸知道只需要五十亩地的草场就能够用半年的时间种植出足够自己一家人吃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