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战国赵为王 >

第231节

战国赵为王-第231节

小说: 战国赵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多明天早晨,咸阳城之中就会得到有北方敌寇入侵的消息。

    李牧勒住了马缰,让胯下因为奔驰了一天而有些疲惫、汗出如浆的骏马缓缓的停了下来,冷冷的看着面前的烽火台。

    作为曾经在高阙塞之中服役了数年的老兵,李牧当然知道烽火台的点亮意味着什么。

    但他不在乎。

    年轻的赵国将军嘴角微微一勾,露出了一丝嘲讽的弧度。

    “区区一道死城墙,又如何能够阻挡吾赵国大军的脚步?传令下去,今夜吾要在肤施城中宿营!城中秦军一个不留!”

    肤施只不过是一座小城,小到只有一百名秦军士兵驻守此地,区区一百名守军对于两万大军来说显然根本构不成任何的问题。

    攻城仅仅持续了两刻钟的时间结束了,随后又过了一盏茶时间,李牧就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进入了肤施小城之中。

    看着摆在面前的八十九具秦军无头尸体和八名俘虏,李牧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看。

    “还有四个人呢?”

    一旁的一名赵国二五百主赔笑回答:“将军,许是这支秦军编制不满。”

    “胡说!”李牧狠狠的瞪了这名负责攻城的二五百主一眼,声音甚至比这春夜的风还要冷上几分:“本将军不管汝用什么方法,都要把这剩下的三个人找出来!”

    一个半时辰之后,三颗血淋淋的人头提到了李牧的面前。

    “很好,从何处寻来?”

    “烽火台附近有一山洞……”

    “干得不错。”李牧拍了拍面前这名累的已经连站立都有些勉强的二五百主,凌厉的目光扫了一眼面前所有的中高级将官:

    “有长城防线在,吾大军入境的消息是万万不可能瞒得过秦国人的。但如果可以的话,本将军希望秦国人越晚知道我们这支兵马的数量越好!只要秦国人不清楚我们的数量,那么就一定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杀光站在尔等面前的每一个秦国人!”

    “大王在来信之中亲笔告诉本将军,若是此战得胜,那么赵国从此便一飞冲天。若是此战败北,或许赵国便要重蹈了那秦国之覆辙!所以本将军今日在这里就要告诉尔等,凡是有那不尊军令者,一律军法从事!尔等可都明白了!”

    一阵短暂的沉默过后是整齐无比的应答之声。

    “诺!”

    “很好,既然如此,那么便解散休息,明早集合继续南下!”

 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张(第四更)

    第二天早上,李牧便率领着自己的两万骑兵大军马不停蹄的继续南下了。

    从区域划分的角度来说,李牧此刻所在的地方既是曾经的魏国西河郡,也是如今的秦国上郡。

    这整个秦国上郡,说起来其实都属于地广人稀的地带。

    毕竟这里曾经是属于义渠人的地盘,而义渠人早就已经被秦国人或杀或迁移的给吞并得差不多了。

    另外一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这里过于靠近原先被林胡人所占据的河套地区了。

    一个常年饱受胡人侵扰之苦的地方,很显然是不可能指望会有太多人居住的。

    不过这样的地方对于李牧来说,其实也有着一定的好处。

    在邯郸这样人多眼杂的地方,即便是五百军队的调动都瞒不过有心人的耳目。

    但是在河套、在上郡这样的地方,只要拥有着足够的人手,任何的消息和情报都是能够封锁下来的。

    至于封锁消息的手法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把斥候远远的放出去几十里的范围,然后杀掉一切不属于赵国军队的人就是了。

    在李牧那严酷无比的命令之下,两万赵国骑兵踏平了一路上见到的所有村庄,杀死了碰见的每一个可能会传递讯息的秦国人,从而完美的达到了让秦国人根本不清楚这支北方赵军具体情况的目的。

    也就是在这一天的中午时分,一名斥候来到了李牧的面前,先是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朝着李牧高声禀告:“将军,前方五十里便是高奴!”

    李牧微微点了点头,从怀中拿出了一份看上去颇为古旧的地图端详了片刻,突然下达了一个命令:“传令下去,全军转向西南!”

    “啊?”李牧这个命令一下,他身边的不少将官都有些懵逼了,脸上纷纷露出了极其惊讶的表情。

    对于这些将官们的诧异神情,李牧当然是看在眼中,但是却没有任何想要解释的欲望。

    依照常理来说,李牧如果想要南下的帮助廉颇的话,那么就应该一路经高奴、固阳、雕阴、彭衙、汪、元里南下,又或者沿着繁庞、少梁南下,这样才能够从侧面给正在王城和廉颇对峙的王龁来上狠狠的一刀,从而帮助到廉颇大将军所率领的赵国主力部队。

    但是这条进军路线虽然看上去是最近的选择,但其实它也有自己的问题在里面。

    这问题就在于这条路线一路上要经过太多的秦国城邑,而李牧麾下的这两万骑兵又缺乏攻城所必备的重武器,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盔甲的轻骑兵。

    让轻骑兵下马拿着弓箭去攻城,这绝对会让李牧成为史书上的千古笑柄。

    李牧相信,如果咸阳方面在知道了有一支赵军骑兵从河套郡南下之后,秦国的君臣们一定都无比的希望李牧选择这条看似一马平川,实则险阻重重的道路。

    所以李牧当然不会这么做。

    李牧自有主张。

    李牧打算绕过洛水,从洛水西岸顺着洛水一路疾行,不去管在关中平原东部正在激战的廉颇或者王龁,而是直扑秦国关中的核心地带!

    更加绝妙的是,和洛水东岸那曾经被魏国经营过的西河郡故地不同,洛水西岸的这几百上千里地,几乎就没有任何像样的秦国城邑。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快则两天迟则三天,李牧就能够率领着麾下这两万骑兵出现在秦国人的腹地,给秦国最宝贵的关中盆地来上狠狠的一刀!

    严格的说,这其实并不算是李牧的主张。

    这个主张来自于李牧怀中的那份古老的地图,而这份古老的地图是赵丹命人送到李牧手中的。

    但赵丹也不是这份地图的绘制者。

    这份地图的绘制者乃是赵丹的爷爷、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

    李牧现在所走的路线,正是当年胡服骑射拓地千里之后雄心勃勃的赵武灵王亲自实地勘察并绘制出来的路线!

    当年的赵武灵王就是从云中郡出发,沿着洛水西岸一路南下,最终抵达咸阳,然后以赵国使者的名义和秦王稷见面,最后大摇大摆的离去。

    如果没有沙丘宫变那场最终导致赵国元气大伤的悲剧,那么或许赵国骑兵的铁蹄早就已经沿着这条赵武灵王亲自走过的线路踏入关中腹地。

    但,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伟大的武灵王,他的努力并没有被白费,在赵武灵王去世整整三十八年之后,一位年轻的赵国将军终于率领着两万精锐无比的赵国骑兵踏上了这片土地,并将以赵武灵王亲手绘制出来的这副地图作为指引,直捣黄龙!

    李牧珍而重之的收好了地图,抬头望天。

    一轮烈日在天空的正中央,夺目的光芒让李牧完全睁不开眼睛。

    当年的赵武灵王,岂非也是如此的光芒夺目,如此的不可一世?

    但就是这样一位不世雄主,却在正值盛年之时被司寇李兑和公子成率兵围困于沙丘宫之中三月有余,活活饿死!

    马背上的李牧闭上了眼睛,心中暗暗祈祷。

    “武灵王,若在天有灵,便请护佑吾等马到功成,护佑赵国此战必胜!”

    当睁开眼睛的时候,李牧的眼中焕发出了无比的神采。

    “传令下去,遣两千骑兵一路沿着洛水以东南下,沿路大造声势,务必要让秦国人那便是吾等之主力!其余一万八千骑兵随吾转向西南,不到日落不下马,直指关中!”

    在李牧的命令下,一万八千名骑兵带着滚滚烟尘改变了方向,犹如一条黑色长龙转向西南。

    诚如《孙子兵法·兵势篇》所言:“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如今,李牧就要率领着自己麾下的这两万骑兵,充当一支让秦国人完全意想不到的奇兵南下,在一个秦国人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出现,然后再给秦国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惊喜!”

    李牧纵马疾驰,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目标——栎阳!”

 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国君,是否救赵?(第一更)

    燕国下都,武阳城。

    年轻的燕国相邦乐间一路走来,无数侍卫侍女朝着他躬身行礼,但是这位素来和善的相邦今日却视而不见,脸上的表情看上去颇为凝重。

    乐间走到大殿之中的时候,年轻的燕国太后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

    “臣乐间见过太后!”乐间恭恭敬敬的朝着太后行礼。

    “昌国君,请坐吧。”燕太后清冷的声音传入了乐间的耳中。

    等到乐间坐下之后,燕太后开口道:“辽东之事,进行得如何了?”

    自从掌权之后,燕太后和乐间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荣蚠和原先那位燕王安的所有党羽给统统清除,不给他们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

    经过这一年时间下来,如今的燕国可以说已经完全被燕太后和乐间一派的人给掌控住了。

    但凡事总有例外,半个月之前,燕国辽东郡太守突然起兵反叛,要讨伐乐间和燕太后。

    燕太后所问的便是这件事情。

    乐间答道:“回太后,臣已经命人率军前往平叛,不出半月辽东应当便会重归我大燕国之手。”

    燕太后轻轻的嗯了一声,道:“是否有人在背后怂恿?”

    乐间点头,道:“根据一些线报,臣以为东胡和箕子朝鲜或许有煽风点火的嫌疑。”

    年轻的燕太后哼了一声,一双凤目之中闪过一道煞气:“东胡,箕子朝鲜?真是好大的胆子!他们便不怕大燕国出兵讨伐?”

    乐间道:“如太后允许,臣愿亲自率兵出征东胡、箕子朝鲜!”

    燕太后沉默片刻,轻轻的摇了摇头:“不可,如今国内不稳,怎可轻易出击?”

    乐间想了想,开口道:“请太后放心,最多不过三年,臣必定能够率军出征,令东胡和箕子朝鲜知晓大燕国之威!”

    虽然说燕国一直以来位居华夏边陲之地,但是不管怎么说那也是战国七雄之一,比起东胡和箕子朝鲜来说显然是要更胜一筹的,所以乐间还真就没有太把这两个敌人给放在眼里。

    话题结束,大殿之中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过了半晌,心中暗暗纳罕的乐间悄悄的把头抬起来,却正好对上了一对极其温柔的眸子。

    乐间心中一跳,慌忙低下了头去,心脏不知为何一下子跳得厉害。

    又过了片刻,燕后清冷的声音再度响起:“今日早些时分,有秦国使者进宫求见。”

    乐间深吸了一口气,再一次的抬起了头,却发现燕太后的神情无比的端庄,眼神透着丝丝威严,完全就是一副太后对臣子的做派。

    难道自己刚刚看错了?乐间心中暗自纳罕,开口道:“那秦国使者莫非是来谈及结盟攻赵一事?”

    燕太后淡淡的说道:“正是。以昌国君之意,该当如何?”

    虽然说名义上是燕太后摄政,但是实际上如今燕国之中的大部分事情其实都是乐间这个相邦来拿主意的。

    这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这位燕太后今年都不到三十岁,而且是女儿之身,从小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关于治理国家这种事情,唯一能够信任的人又是乐间。

    所以乐间如果不成为燕国的权臣,那反倒是一件怪事了。

    乐间听了燕太后的话之后想了一想,道:“回太后,以臣之见,这攻赵之事暂不可行。”

    燕太后嗯了一声,突然又开口道:“以汝之见,这攻赵之事迟早都要行之?”

    乐间的心中突然有些犹豫,因为他很清楚燕后和那位赵王之间的关系。

    但乐间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道:“回太后,若是赵国此战败北,对于燕国来说亦是一个好消息。”

    燕太后问道:“此话怎讲?”

    乐间答道:“太后,如今赵国乃是天下最强国,由此强邻在旁,燕国岂能无忧?只有将这赵国削弱,方才符合燕国之利益。”

    燕太后哼了一声,道:“可是汝应当知道,大王之王位乃是那赵王出兵相助得来。若是老妇命燕国趁赵国之危而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