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假太监-第1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当年李成梁在辽东也是可以呼风唤雨的,而他所采用的办法也是养匪自重,所以至始至终朝廷都不能把他怎么样。
现在看来,这姓叶的阉贼也是要走这条路了,而且看他的架势,却是要比李成梁玩的更大。
想明白了这点,皇太极点头对安费古扬笑道:“那就如阉贼所愿吧!事情交给你了,你可代我行事”
安费古扬忙点头答应,却听皇太极又道:“二哥也可以出征了”
上次会议的时候,皇太极就命代善准备出征朝鲜,只是冬季粮草运输不便,现在宽甸那边的粮草军队都已经集结完毕,是时候可以征讨朝鲜了。
代善也躬身领命,随即道:“大汗放心,臣会多抓些朝鲜人回来的”
皇太极笑了,这是之前就说好的,此次出征尽量减少杀戮,多以抓人和劫掠为主,这样不但可以充实建州的人口,修路的劳工也有了。
与安费古扬签订了条约后,程瑜一面飞报叶珣,自己则向抚顺关赶去。
这件事是由他负责的,招工文书已经准备好,奏报到了沈阳后,叶珣就会命人贴出去,然后有报名的劳工在沈阳官府领取一定薪酬后,就将直接赶赴抚顺关。
天气已经逐渐转暖,工程也可以开始施工了。
程瑜不知道的是,叶珣此刻并不在沈阳,而是去金州卫了。
金州卫的一侧就是朝鲜,叶珣是说过不参合皇太极攻打朝鲜,却没说过给危难中的朝鲜人民开辟一条逃亡的生死线。。。
第277章 金州
金州卫是大明在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卫所,由于大明一直奉行禁海政策,再加之明朝仅有的水师船只都停泊在登州,所以金州卫根本就没有水师,甚至是大型船只都没有。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朝廷不重视,再加上位置过于偏僻,让之前的金州卫军户们过的跟叫花子似的。
还是叶珣主政辽东后,才渐渐加大对金州卫的投入,让这里有了几分军营的氛围。
金州卫现有两千多军户,所有人口加起来不足万人,这里没有指挥使,甚至连总兵参将都没有,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千户负责管理这里。
叶珣来之前并没有通知任何人,时至今日,他已无需靠立威来统领部下,之所以不声不响地来,是想看看真正的金州卫是什么样。
之前在京城任职西厂的时候,就已经通过张维贤了解了一些海运的事,所以未来的金州卫,将作为辽东的发展重点,建成一个集军事和贸易于一身的海港。
刚进三月,严冬尚未走远,冰冷潮湿的海风吹在身上,甚至比冬天的西北风还要寒冷。
叶珣骑在马上放眼望去,远处一个镇子模样的地方有炊烟升起,其余大部分地方都是白茫茫一片。
早有斥候告诉叶珣,前面就是金州卫,没有警卫,没有游哨,外围甚至连栅栏都没有,这也叫卫所?
叶珣暗自摇了摇头,他知道大明的军户过的都很苦,尤其像金州卫这样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方,所以他不打算追究这里军官的责任。
叶珣命侍卫去找金州卫的千户,他自己则带着侍卫纵骑向海边奔去。
后世的辽东弯是不冻港,但叶珣知道明朝现在尚处在小冰河时期,近海会不会结兵他也不知道,所以打算亲自去看看。
金州卫的驻地离海边不远,只半个多时辰,叶珣一行就到了海边。
果然不出叶珣所料,远处虽有海浪的咆哮声,近处还是结了一层参差不齐的冰块。
见此情景,叶珣的眉头又皱了起来,朝鲜那边应该快开战了,必须得尽快在这里建一座码头,以便接运朝鲜百姓过来。
正琢磨间,身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回头望去,却见除了自己的侍卫,还有十余骑身着明军服色的兵将跟着过来,看最前面年纪最大的武将,应该就是这里的最高军官了。
一群人到了叶珣不远处,纷纷甩蹬下马,然后快步来到叶珣马前单膝跪地。
“莫将金州卫千户孙彪,参见叶公公”
说话的这个叫孙彪的千户,年纪大约在五十左右,身材不是很高,身上套着厚厚的夹袄,满脸风尘之色,如果他不是穿着军装,很容易让叶珣把他当成渔民。
金州卫这种情况怪不得孙彪,叶珣也不是来找茬的,跳下马扶起孙彪。
“都起来吧!朝廷把你们丢在这,是朝廷对不住大家,也是我叶某的疏忽,弟兄们辛苦了”
对于普通的军民来说,有时候要的并不一定是什么特殊奖励,一句贴心的问候,往往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了叶珣的话,孙彪的眼睛顿时就红了,颤抖着嘴唇道:“公公,我、我们。。。”
叶珣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不要再说了,转身面向大海,道:“孙将军,可知道这海边什么时候能解冻?那里有深水港?附近可有造船厂?”
孙彪显然没想到叶珣会这么快进入主题,微微一愣,立刻答道:“回公公,想要船只靠岸的话,无需等海水解冻,从这里往南三十里,有一处港湾可以停靠千料大船,不过怕是要让公公失望了,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造船厂,登州那边倒是有”
跟叶珣想的差不多,继续道:“我打算在这里建一座造船厂,需要大批造船工匠,工钱是登州造船厂的三倍,若能给我办好这件事,你就是金州第一任知府”
孙彪吓了一跳,朝廷明令禁止造船,叶公公这么做,得到朝廷同意了吗?
还有什么金州知府?听叶公公的意思,显然是要将金州卫变成金州府了,虽说知府比千户的官职高多了,可怎么听都感觉像是听故事似的呢?
孙彪不是没听过叶珣的事迹,只是金州卫这边的消息实在过于闭塞,以至于让他对这位神奇的叶公公了解并不是很多。
叶珣回过头很认真地对孙彪道:“孙将军,这是你的机会,掌握住了,福荫子孙,如果你觉得为难,本公也不会难为你,但金州卫的指挥就得换人了,我的时间有限,从这到返回金州卫驻地的路程,就是你做决定的时间”
听了叶珣的话,孙彪不由一脸苦色,升官发财谁都愿意,可问题这还是大明天下,若自己跟着叶珣走,将来万一朝廷怪罪下来,能有他好果子吃吗?
可如果他不干的话,这位叶公公会不会翻脸?毕竟太监的名声都不怎么好,而叶珣留给他考虑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叶珣也不催他,自己需要的是一个有冲劲、有闯劲的官员,这个孙彪的年纪实在有些大了,如果孙彪不肯跟着自己干,那就只能让他靠边了。
半个时辰的路程说远不远,叶珣一行在孙彪的陪伴下,很快就返回金州卫驻地。
进了驻地叶珣才发现,里面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除了卫所还像点样子,整个军镇连间像样的房子都没有。
叶珣身边有两百侍卫,一下多了这么多人,想要找个住的地方都难。
叶珣没有难为孙彪,而他也从来都不是喜欢享受的主,当即命侍卫们搭建帐篷,孙彪只负责烧柴等取火之物即可。
距离金州卫最近的就是广宁,安顿好之后,叶珣立刻传令驻扎在广宁的张起,向金州卫运送各种物资。
同时命孙彪在军镇招募人手,他要先改善这里的生活条件,吃饱穿暖是第一要务,人心安定了,才会有心情去干其他事情。
忙碌中孙彪没有向叶珣表明到底接不接受金州知府的官职。
叶珣知道这不是默认,而是一种沉默的对抗,也就是说,孙彪不打算配合叶珣了。
叶珣也很有默契地没再提这件事,他刚来,对这里的人还不是很了解,而这件事也只有本地人来干才最合适。。。
第278章 帮手
就在叶珣带人准备打造金州新城的时候,三万女真大军在代善和扈尔汗的统率下,如蝗虫般铺天盖地的杀入朝鲜。全本小说网;HTTPS://。m;
事实上鸭绿江以南的大片朝鲜国土都已经被女真梳理过无数遍,已经没什么油水了,也同样组织不起什么像样的抵抗,所以女真大军如入无人之境,大军分进合围,十几天时间就杀到了朝鲜都城。
随着女真大军挺进的,则是无数被俘获的朝鲜百姓,被源源不断地送回建州。
在送往建州的路上,朝鲜战俘们就被分成几部分,妇孺送赫图阿拉,青壮则直接送到为修路临时组建的集中营。
皇太极嘴里说着不在意,事实上他也很看重这条两家合力修建的官道,尤其是那处榷场,所以要尽快将准备工作做好。
让代善等人没想到的是,在朝鲜都城下,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
在这里,朝鲜军民将不死小强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叶珣卖给他们的那些火器也都派上了用场,一次又一次地打退女真人的进攻,城墙下堆满了女真人的尸体。
这种情况让代善和扈尔汗很是意外,两人研究了一下,与其大军都围在这,还不如去朝鲜其他地方搜刮一番。
打定主意后,大军一分为二,代善继续围困汉城,扈尔汗则率领一万大军绕过汉城,向朝鲜纵深杀去。
代善和扈尔汗不知道,此时的朝鲜君臣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光海君为首的投降派,另一派则是以绫阳君李倧为首的抵抗派。
而汉城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可以说完全是抵抗派的功劳。
李倧一派是清一色的亲明派,但他们比较反对光海君一味地讨好叶珣,认为那样是对宗主国的不敬,所以在逐渐掌握朝廷的话语权后,就派人去大明京城求救,而不是像光海君一样去求叶珣。
不去求救不行了,朝鲜最富庶的地方都在南边,若让女真这么祸害下去,那朝鲜才真的完了。
陆路已经被女真封死,而且去大明京城最快捷的方式还是走海路,所以第一个知道朝鲜求援的是登莱巡抚陶朗。
藩属国有事,陶朗自然不敢耽搁,派人送走朝鲜使者后,还没等他喝口热茶,就有下人来报,辽东叶公公派人求见。
听了下人的禀报,陶朗不由吓了一跳,作为一个封疆大吏,他怎会不知道叶珣跟朝廷之间的猫腻,却万想不到这个已经不容于朝廷的太监,怎么会找上他?
有心说不见,却听下人又道:“叶公公派的人说是来给大人送礼的”
陶朗别的本事没有,贪污受贿却是一个顶俩,听说叶珣派人来给他送礼,那还管什么忌讳,立刻就命人把叶珣的使者叫进来。
时间不大,就见下人引领着一个风度翩翩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这那是什么叶公公派来的人,其实就是叶珣自己。
想在金州建造船厂,材料并不缺,北方原始森林里有的是参天古树,最缺的却是造船工匠。
如果单是招募工匠,自然无需叶珣亲自出面,但建造船厂不是小事,想要瞒住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与金州一海之隔的登莱。
大明王朝禁海已久,虽然很多官员都在偷偷经营着海运,但偷偷干和明目张胆的干,完全是两个概念。
叶珣本已不容于朱由校,如果再把建造船厂的事闹得天下皆知,那他真就成过街老鼠了。
以叶珣目前的实力来说,虽然不惧怕任何人,但也必须要考虑一些看不见的影响,因为终有一天,他还是要返回大明中枢的。
陶朗看着面前这个神态自若,丝毫没有向自己跪拜施礼的年轻人,不由皱着眉头疑惑道:“叶珣派你来干什么?”
叶珣微微一笑,变戏法似的从怀中掏出一个锦盒,递给身旁陶朗的下人,然后道:“请陶大人先看看礼物,然后我们再谈”
下人将锦盒交给陶朗,陶朗打开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只见里面赫然放着一沓银票,票面是一千两的,粗略估计,这沓银票怎么也得两万两左右。
将锦盒重新盖好放在自己面前,陶朗眉开眼笑地道:“你家叶公公太客气了,同朝为官,有什么事言语一声就是,下次可不行在这样了”
叶珣一直观察着陶朗的表现,如果陶朗不收银子,那他也不会表明身份,随便编个理由应付一下就走。
但陶朗的表现已经证明叶珣没有看错这个人,那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微笑道:“可否让在下与大人单独聊几句?”
“都下去吧!出去把嘴闭严实了,若有人胡说八道,本官定不轻饶”
陶朗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叶珣的请求,而且还不忘警告了手下几句。
叶珣不由暗自摇头,还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也不知道这家伙花了多少银子买的这个官,这是要变本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