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大唐少年郎-第46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因军令如山,法令如天,不敢也不能违背。
算如此,到了今日,大唐将士发现自己以人为之力,战胜了如此凶猛的黄河,心也情不自禁的涌现出自豪的情绪,一个个抱在了一处,欢呼雀跃。
秦风看着控制住的水势。又看了一眼一地泥泞水位已经让推下去的黄河沿岸,也跟着露出了欣喜之意。诚然他们都是半吊子,但面对这滔天的水患。他们能够问心无愧的说一句,尽了最大的努力,做到了最好。
这天,今天职日的牛进达大步走了来,身后领着一名衣裳华丽的士,他右手横在胸前,手平慎重的端着一份黄壳小硬本。
牛进达说道:“大将军,这位是太子殿下派来了解情况的。带来了殿下的手谕。”
秦风点了点头,对着那士道:“我们这里情况得到了控制,你回去后可告诉太子殿下。说在过两三日,水位降至一定的程度,我们这边的人可以全部投入到救灾的行列。”
“如此,真是太好了,太子、魏大人他们也进展得很胜利。这还多亏了大将军堵住了决口。事不宜迟,在下这回去,让太子殿下与魏大人他们也高兴高兴。”那士十分激动,他也由衷的高兴着,说着,将手谕奉之后,便告辞而去。
“请便,不送了。”
“下官告辞。”
秦风待士走后,看着李承乾的手谕。面大致的表明了他们的救援情况,秦风看完,便笑着对身后的人说道:“太子传来了消息,他们的救援行动进行的很顺利。除了个别地方内涝严重。无力救援以外,周边的百姓都得到了妥善的救治。依照殿下说的。那些百姓对我们感激的犹如再生父母。”
当彻底的解决了水患,已是两个月后的事情了。
**********
长安皇宫太极殿。
李世民已经一动不动的坐了将近一个时辰了,看着面前依旧堆积如山的奏章案,非但没有任何的疲累,反而有一种由衷的愉悦,仿佛天下大势在这小小的案桌,在这奏章案里,每批阅一本有那梦寐以求指点江山的感觉,那种滋味不足以与外人倒也。
这些天,好消息接踵而来,先是虎贲军押着高建武来朝,而后,又是大唐的军队成功的阻住了黄河决口好消息,这次不但成功的解决了水患,也让一些说他有失恩德、获罪天、请求天宽恕的家伙们乖乖的闭了嘴巴。
这时,他看的正是李承乾、秦风、魏征等人的联名奏。
水患带来了沉痛的伤害,却也留下来宝贵的资源。
那灾害所带来的烂泥是最天然最纯净的肥料,因此也有一句古话“洪灾过后,来年必是大丰收”。
是以由李承乾牵头,大家一起疏朝廷,请求免去受灾地今年的赋税,提议修筑加固堤坝,将洪灾地开垦为农田,重新择址重建陕县。
一条条款福利,激发了受灾的百姓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向往,一个个燃起了全新的希望投入了灾后重建去。
李承乾决定离开了,灾区大小事情走向了正轨,他也不打算继续久呆下去,也不可能在河南继续耗下去,他于是号召三军打算撤离。
这消息一传开,整个河南震动了。
十万受灾百姓夹道相送,十数万四周未受灾害影响的百姓也赶来瞻仰义勇之师,若不是这群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家园又岂能保得住?
二十多万百姓排成了如长龙一般的队伍,前不见首后不见尾,欢送着历史第一支抗洪救灾的军队。
作为总指挥,太子李承乾走在了最前头,山呼海啸一般的“太子千岁”响彻天地。李承乾望着路那一张张充满着感恩、真诚、下跪等种种情绪的质朴的面容,李承乾感慨万千的心想:“日后我若登基为帝,必将勤政爱民,为天下竭尽所能解决水患,让全天下,万万千千的百姓再无水灾之祸。”
在他之后是魏征、秦风、牛进达等一干大将,也受到了热烈的欢呼。
在他们之后走在最前头的是左武卫、左卫、左领卫,这是李承乾刻意安排的。
这些将士此次救灾的表现归纳起来,唯有十二个字:“功劳最大,名声最少,默默付出”。
他们在这次救灾跟着秦风出力最大,也最辛苦。不是在第一线对抗黄河决堤口岸,是在第二线挖掘堰塞湖,或者深入堰塞湖搜救。或许因为不够贴近百姓,获得的赞誉什么远远不其他军队,但李承乾知道没有秦风与这三卫没有现在抗灾的大胜利。
他在在这方面显得很公正,给了三卫将士相应的待遇。
三卫下与秦风接触的时间不长,对于他揽尽苦事累事的做法很不理解,直到现在他们接受万民欢呼的时候才有所明悟:阵杀敌是保家卫国,这与洪水抗争何尝不是保家卫国?
同样的保家卫国,何分彼此?
aa27052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99章:终!!!!!!!!
(全本小说网,。)
第599章:终!!!!!!!!
救灾大军班师还朝,回到长安时,受到了长安百姓热烈的欢迎。
李世民在朝会了着重的褒奖了大家一番后,笑道:“最后散朝之前,朕要当众嘉奖一位爱卿,他为我大唐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他这话一出口,满朝武立刻便知道了李世民口的这个他是谁了。
大多数的目光都聚集在秦风的身。
嫉妒、羡慕各种情绪都有。
作为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他升官的速度即便称之为火箭飞空,也毫不为过。
李世民道:“这个人朕也不例外点名了。对于他的表现,你们也应该看在眼里。不但兵不血刃的替我大唐收回了前朝丢失的故土,更在水患来临之际,当机立断,挽救了十数万百姓,挽救了我大唐庞大的损失,挽救了十五万无法以财富计算的生命。朕这里希望你们都能够向他一样,有责任感,有担当,成为我大唐的栋梁之才。”说着他脸容一正道:“秦爱卿前听封。”
“臣在”秦风来到了大殿央,弯下了腰。
李世民脸挂着笑意,道:“冠军大将军秦风受命为幽州大总管,率孤军深入虎穴贼窝,游走于敌军内部,仅以三百余将士的牺牲,一举夺回了前朝牺牲数百万将士而无得不高句丽北部广袤领土。水灾爆发,秦风挽救百姓与水火,功高至伟,特授刑部尚书一职。另赏黄金百两,以资鼓励。”
秦风傻眼了,忙给李世民打着眼色,不是说好的嘛,闲职,怎么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给了这么一个逆天的职位。
这可是相当于国家检查院院长级别的官职啊。与一次提到的吏部尚书,更有威力,因为刑部干的是专门找官员碴子的事儿。
郡臣倒是不意外,一次,秦风差点成了吏部尚书,现在吏部尚书由李道宗担任,秦风改任同等级别的刑部尚书也在意料之、情理之。
可是,李世民的封赏还未说完。只听他继续道:“冠军大将军秦风,怀克敌之心,陷阵摧坚,计不反顾,鏖斗屡合,丑类败奔,灭二国,掳二王(颉利、高建武),功高至伟,特加封辽国公……”
授以国公的爵位,即让群臣哗然,又在情理之。
以秦风的功绩任国公,那是没有半点的水分。但是他只有十八岁,十八岁的少年人官居一品国公爷,古往今来,未有一人。
秦家一门两国公,登时成为了赤手可热的名门望族。
其他人也各有封赏,不过李承乾,已经高居太子之位,封无可封了,只是受到了嘉奖。
在皇宫,李世民设宴为凯旋之师接风,只要是有些身份的将领都在邀请之列,诸多武大臣也授命作陪。
…………
二十多年后
“老师,你快些开讲吧,今日我们可不会要求早下课的。”
秦仁——秦风最小的儿子,作为班长,眼神泛着别样的异彩,替一群小家伙,促崔起了秦风,今日他反倒是有些担心,课程若是结束的太早了,反而会很无趣了。
微微一笑,坐下抿了一口茶,两鬓斑白秦风终于是准备课了。
“今日讲的与其说是军事,倒是不如说是历史、人物和心理。夫战者,攻心为。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物,你要对历史那些成功的人物,有一个正确而又全面的剖析。”
“我所要讲的人物,非是我大唐的众多臣武将,而是更早一些的东汉末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混战夹杂着的心计、智谋,是一辈子都无法学尽的知识,很多的谋士和枭雄,也是复杂性格的矛盾结合。”
原来讲的又是历史,还不是他们听战事具体,听到这里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变得兴致泛泛起来。
平日里,老夫子们可是没有少给他们巩固史记之类的典籍,没想成一向与众不同的秦风,方才回来,又要重复这个让他们觉得枯燥无味的话题。
秦风扫了一眼众人的表现,也知道他们心所想为何,他倒是不着急点醒这些小家伙,反而是低沉了声线,缓缓的吟诵了起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刚刚吟诵完毕,便是将所有的视线都吸引了过来。
此时罗贯还未出生,《三国演义》也尚未问世。陈寿的《三国志》便是流传下来。对于三国最直观的解读。
秦风虽是照猫画虎一般。以《品三国》的周郎开头,也不会让人有一种被气死的周瑜,实在不值一提的先入为主感官。
对于这些个小家伙来说。周郎已经是他们心不二的英雄人物了。
将曾经看过的《品三国》,选择性的略去了关于《三国演义》部分的引述,加之自己对于周瑜的理解,秦风以剪短直白的语言,分析了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智与计。
一开始的时候,或许大家听的还不是那么的心。
可当内容逐渐深入,直白的话语,也引起了众人心许多的共鸣。
当讲到真假曹操的时候,史学院前来听课的其他老师也不禁是为秦风的话语所深深吸引,酣畅之余,也不禁拍案叫好。
“今日的课程,暂且讲到这里,不过我想要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那是回去写一篇你们对于历史人物的理解,当然典籍所记载的正统印象不要写了,历史的书写,总有些时候会遗漏一些正确的感官,你们只需要写出自己的感性理解行,何为感性理解,站在你感情面的喜恶来书写好,至于错与对,待到交了作业,留给大家来探讨。”
“老师,不若你再多一会课吧。”
“老师,你多说一会吧,让我们这些粗人,也涨涨化人的见识。”。。。。。。。
见秦风不准备讲下去了,这可是将诺大学堂里面的人群急坏了。
再讲三国显然有些不合适了,倒是不如讲一些能够理解的东西出来。
“那么我给你们说说,海外那些国度,关于战争的故事吧。”大海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个无神秘的地方。
一听秦风要说海外国度的事情,一众人顿时来了性质。
血性方面,讲的是斯巴达三百勇士,计谋方面,则是讲述了特洛伊木马的故事。
虽然对于故事古怪的名字,众人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但故事所要阐述的精神,却是通过秦风的讲述,表达的很清楚。
当你只有三百人的时候,是否敢面对数以万计的强兵悍将。
降?还是不降?
民族的血性,在于挣脱奴性的枷锁,永远没有人能够强迫骄傲的民族低头,即使战斗至最后的一兵一卒,国之土地绝不容他人染指,我们定当寸步不让!
至于那巨大的木马,可曾被大唐的将领们所想到过,大家的战术思想,还只是停留在,用兵,缓兵,疑兵,侧重点还是在人面。
思想是永远不能被桎梏的东西,不学会思考,永远不能成为战场的艺术家,战争不是靠着人数能赢下的。
有时候说不得一堆稻草人,能借到一船的箭支,所谓计谋,是要让思想飞的天空还要高。
听完这个两个故事,喝酒的人不禁勤快了几分,国子学的学生们,眼神则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渴望。
或许是知道,现在的刺激,还不够深刻,不足以让他们褪去纨绔的外衣,秦风索性是再次唱起了《精忠报国》。
雄浑壮阔的旋律,终于让热血的小家们拍案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