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笑枕江山 >

第121节

笑枕江山-第121节

小说: 笑枕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冬天仿佛在一夜之间骤然降临。十月初,天气转晴,风中已经送来了冬的寒意,大街小巷里四下飘荡着一种梅花的幽香,留心轻嗅,酣畅淋漓,树枝上只有几片黄叶还在贪恋着枝头的滋润,微风一来,枯叶翩翩起舞,园子里从稍远的地方看,就能发现蒙上的一层淡黄的枯色,很多季节花卉都凋谢了。

    万物已经悄然入睡,仿佛一切都被蒙上了一层安宁,就如同大唐朝廷里现在的局势一样,隆冬在及。

    然而此时此刻,陆飞却留恋在那个街灯点点、充满祥和的夜晚。

    他发现自己居然在思念杨三妹……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女子。熟悉,是因为独特的美丽让人过目难忘;陌生,是只见过一面,而且只是帽子掉下来的那一瞬间,半张脸已叫人难忘怀。权力和情感在他的心里交织、繁杂,让他得有点迷糊,是的,可能这就是人生,总有东西在等着他去选择,就像现在,他不能为了儿女私情去抛开一政事。

    走在满是鹅卵石的园中小径上,陆飞有些恍惚,就在这诸事冗繁的这些天里,他很少去看黑云和巧娘,不是不想见她们,只是不想在她们面前强颜欢笑,努力装出来的镇定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河东五州脱离大唐王朝的消息已经在城里闹得沸沸扬扬了,今天早上还听刚刚从外面买菜回来的素娘和黄蓉闲聊这事,说什么是不是叛军要打到汴梁来了,说朝廷会不会北上平叛,还说如果朝廷要打仗了是不是会派郎君上战场等等云云。

    这些女人不关心也不想去弄清朝局,她们只关心自己的郎君安不安全,以后还会不会像往常一样在日暮时分下值回府。

    每每想到田重进的叛乱之事,陆飞就会不由的想到那个一直让自己牵肠挂肚的前唐公主李思思,那个经历过国破家亡、欲求救兵不得不委身他人的可怜的女人,时至今日,难得今天的大唐也要重蹈前唐的覆辙?

    陆飞不想经历这种的失败,他和他所关心的都承担不起这样的失败。

    身边很冷静,陆飞回回头,这才想起白娘子今天没在身边,锦衣卫已初具规模,她有很多公事要处理。

    脚步凌乱,不知不觉间人已来到了后园的湖心小亭里,看着那水中的自己的倒影,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身上的官服是越穿越尊贵,只是危险也水涨船高。

    他正百无聊赖地胡思乱想,忽然听得一墙之隔的后街上响起了“哒哒哒……”非常急促的马蹄声。城池里这种马蹄声给人的感觉就是有什么急事。

    果然,不一会,侍女田甜来报,说是政事堂参知政事薛居正来访。

    陆飞一听倒是诧异,薛相公好像这还是头一次来自己府上,这种朝廷重臣和殿前司大将私下相会之事要是放在前朝只怕就是聊女人都有丢官罢职的危险,好在这是新朝。

    陆飞换上常服,匆匆来到前厅,还没入内便见薛居正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在厅中走来走去,额头满是褶皱。

    “薛相,有何急事吗?”陆飞一入内便是开门见山,没有用那些俗套的寒暄之词。

    薛居正就更直接了,连礼节都省了,直接上前拉着陆飞的胳膊,一脸焦急的道:“听说几日前殿前司议事,陆将军想派人去河东联络议和之事?”

    陆飞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一指边上的座椅道:“薛相公请坐,有话慢慢说。”

    薛居正却是一本正经,道:“朝廷危难之际,坐得太舒服又有何用?”

    陆飞一听,不禁是皱起了眉,哼哼一笑道:“薛相莫不是在说陆某坐视不理此事?”

    薛居正也一扭脸道:“我没这么说,我只是想知道陆将军是不是打算和河北议和?”

    陆飞也不去管他,自顾自的坐到一旁,缓缓道:“看薛相公这态度是不赞同议和了?”

    其实陆飞从没有考虑过议和之事,他只是想拖延一下时间,好让自己能在这段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扩充实力,多到能和田重进战场决雌雄的实力。

    薛居正摇摇头,直言道:“我反对,自古何曾听说过朝廷和叛军议和之事,就算要议,那也只能在叛军势穷之时接受朝廷的城下之盟,哪有仗还没开打朝廷就先服软的,我不赞成,决不赞成。”

    陆飞听得哈哈一笑,道:“薛相忧国忧民之心,陆某钦佩,议和之事尚不定论,这个消息你是从何而来?”

    “从何而来?”薛居正一阵冷笑,一指外面道:“这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连菜上卖炊饼的小贩都知道了,可我这个堂堂宰相却是刚刚才知道,陆将军何不直言相告,议和之事到底有没有定下来?”

    “呵呵!”陆飞吸气一乐,站了起来,道:“议和还不到时候,不过我想派人去河东找田重进聊聊,这事却有其事,只是人选还未定。”

    薛居正沉默了片刻,随即正色道:“这么说陆将军真的有议和的打算了?”

    “我不是说了吗,还不到时候,只是过去聊聊?”陆飞没办法和他解释清楚,他能告诉别人是要等到自己独揽兵权才行动吗?

    “聊聊?聊甚么?”薛居正的脸色变得很难看,看得出来他真的很关心朝政。

    **

    西陲的太阳从巷口照进来,地面上一个影子被拉得很长。三顺耷拉着脑袋往家走,看着地上的影子,神情落寞。脑海中又闪过战阵上斗志昂扬的呐喊,激动人心的冲锋;那喧嚣的气息,热血奔涌的勇敢心情,在这破落的巷子里渐渐又随风而逝,仿佛在遥远的地方。

    三顺回到家,表妹就迎上来,兴奋地说着铺面的事。他都没听进去。

    他回来就把表妹娶作媳妇了,还办了酒席……以前三顺一门心思想的就是有钱了,回来娶分别时送他荷包的表妹,然后让家里的人有饭吃。现在什么都满足了,有铺面有地、还剩了钱,家里这些要吃饭的嘴至少不再担心挨饿;但他不知道回事,仍然高兴不起来。

    这时一群人在堂屋里七嘴八舌地说起话来,商量怎么找佃户、怎么收租,铺面做什么生意。

    表妹碰了三顺一把:“你想在做点什么买卖?”

    三顺愣了,他忽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干,便随口道:“俺会耕地……”

    表妹摇头道:“种地收成少,不如在东京做买卖。做买卖还轻巧一些,看着铺面不用下力。”

    三顺不吭声了,他不知道自己会什么、能做什么,也觉得成天守在铺子上没啥意思,十分迷茫……想当初在军中,俺们干的是攻城灭国的大事,敌国皇帝都在俺们的马蹄下胆战心惊;再想想现在,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用。

    “俺不想离开禁军了!”三顺忽然说道。

    表妹愣在那里,片刻后忙劝道:“咱们家有地有产,战场上多险,表哥何苦还要去卖命?”

    三顺一本正经道:“没那么容易死。捧日军右厢两万人,在江南大小打了多次仗,一共也没死多少人,二十个人也死不了一个。禁军军饷高,俺一个人的军饷,比做买卖收地租要多,还没算奖赏!”

    过得一会儿他老|娘、姨娘都上来劝,却劝不住他。三顺担心拖延时间、辞职的名单会被报上去,赶着就要去军营。

    ……营寨守门的守卫认出三顺,便把他带到营署,营署门外还有一二十个衣衫褴褛的人被看管在那儿,三顺不知是些什么人。进了屋子,一个魁梧大汉正坐在上面的位置,便是指挥使孙胜,旁边还有些部将和三个褴褛的汉子。

    孙胜转头看过来:“三顺,你啥事?”

    三顺闷闷道:“俺想留下来,做个杂兵也行……”

    孙胜顿时打量了他一番,问道:“从军就是卖命,你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三顺点头道。

    孙胜便不再理会他,转头看向一个壮实的年轻人。那人一身又脏又破,头发上还沾着灰土和碎草,一股怪味儿扑鼻而来。孙胜问道:“哪儿的人?”

    壮汉道:“德州。”

    孙胜又问:“德州何处?”

    壮汉道:“陈家堡。”

    孙胜又问他叫什么名,他说叫陈成。孙胜便叫他把上衣脱了,那汉子顺从地扒掉脏衣服。孙胜的目光打量了半裸的身体,点头道:“底子不错,胸大膀圆、腰细,看样子也是能干活的人。门槛那里有块石头,你举给老子看看。”

    陈成二话不说,大步走过去就抱那块石头,“嘿!嘿……”喊了两声没抱起来。

    “哈哈……”几个部将笑出了声。

    陈成一脸难堪,红着脸道:“这石头我肯定抱得起来!不过我们从河北步行到东京,沿途要饭,实在饿得没力气了,将军给我一张饼吃饱了再试!”

    孙胜的目光下移,见陈成的脚上是一些干草破布拿绳子系着的,便抬手做了个手势,亲兵便去拿吃的去了。孙胜又转头沉声道:“把张都头叫来。”

    张都头便是幽州城的一个军使(都头),宋帝北伐至涿州附近,张都头带着一伙汉儿趁机抢了契丹人的牧场马匹,跑来投奔了宋军。他的手下陆续收了很多河东北部籍贯的士卒……易州在几年前也是属于辽国的地盘,孙胜想让张都头查查陈成这些人的身份来历。

    不多时,一个圆脑袋大汉就进了营署,一问那陈成是陈家堡的人,张都头顿时一拍脑门:“末将听说上面正有将军在四处打处哪里有陈家堡的人,敢情这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呀。”(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0147章 改革

    (全本小说网,。)

    中原改朝换代的消息不久也传到了辽国,对于此时辽国朝野上下倒是没什么趁乱而动的想法,辽国自太祖阿保机创立至今,中原大地上已经经历过三次改朝换代,相反从最近几十年来看,每一次中原的天地变色对辽国来说不是什么好兆头。

    从当年大周代晋之后,历任中原王朝的皇帝对北方辽国都是一种虎视眈眈的态度,大有北上吞并的想法,而且大周皇帝还曾御驾亲征过辽国,再后来大宋代周,宋天子对辽国也是攻伐数次,每一次都打得两国筋疲力尽。

    如今大唐又代了宋,还不知道这大唐的皇帝对辽国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这是,辽国王庭召集群臣,商讨应对新生大唐之策。

    辽国在很多年前已经接受并有向汉家文化靠拢的意图,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上至辽国朝,下至民间百态,汉化的痕迹已经十分明显,就连辽国上京临潢府的宫殿建筑都与中原没有多大出入。

    从游牧民族渐渐变成了半游牧半畜牧农耕民族,辽国也和中原一样对筑城而居很重视,几乎抛弃了草原民族的习性,高大的城池,严密的军事防御,机动灵活而又强大的骑兵,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大周和大宋都不能在短时间之内击败辽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辽上京,是辽国历代皇帝一年之中逗留时间最久的地方,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契丹和汉文化的交集,市井的繁华并不比中原汴梁逊色多少。

    当然,辽人不管多么崇拜汉化,可骨子里还是流淌着千百年来的草原血性,上京的皇宫群里,几个几座巍峨主殿鹤立鸡群,在这几座宫殿的外围,大大小小分布着数百座大帐,它们是契丹贵族和保卫皇宫的卫士的居所,是为斡耳朵。

    从辽国的政治格局来看,此时的辽国很像中原王朝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国内的实际掌权者都是由皇帝分封的贵族来统治,将辽国划分为大大小小不等的千户和万户,辽国百姓对辽国皇帝没有被直接统治的义务,他们只对统治他们的千户或万户交粮纳贡,承担战事需要。

    当然,辽国皇帝是这些贵族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每有战事,辽国皇帝便向辽国各贵族发出号令,让他们各自召集部族加入皇帝的军队作战,战后按军功进行分配战利品。

    辽国百姓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战斗力十分强悍,几乎能做到全民皆兵,到了后来金国,这在历史上有一个称号,称为大金蒙安谋克制,和后世的清八旗制十分类似。

    百十年后,成吉思汗创立大蒙古国也是采用了这种军民合一的制度,一直到大元的建立,直至到后来朱元彰推翻大元建立大明时,这种制度也被延续了下来,成为了大明的军制,被称为卫所制,其卫所的统兵者都是由大明的勋贵们世代延续,大明的军队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边关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内地八分屯田两分守城,但这种军民合一的制度并不适合中原民族,长期的农耕劳作早已经让军队丧失了作战的能力,所以,大明这种卫所制仅出现几十年后就已经形同虚设,国家的正规军作战渐渐被募兵制所代替。

    辽国创立的这种军事制度之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