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颠覆三国记 >

第575节

颠覆三国记-第575节

小说: 颠覆三国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黄顺,没有选择武力强行统一,而是通过经济手段,用票行做武器,成功拴住了所有部落。任何一个部落,要想在河西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使用票行的票据,与票行打交道。相应的,他们就只能接受票行的领导和管理。

    河西的人口,赶不上中原一个州,但架不住河西全民皆兵。所以,中原政权里面,蜀汉坐拥西川和汉中,能够凑出十五六万兵马已经是极限。而河西人口不过蜀汉一半左右,却能拼凑出二十万的雄兵!这就是游牧的优势。

    农业文明一旦与游牧民族碰撞,战场之上很难占得便宜。就算农业文明一时间出一两位名将,也仅仅是能够抵挡的住一时,断然抵抗不住一世。

    黄顺从一开始,就立下解决游牧文明和农业文明冲突的崇高理想,其眼光当然不仅仅看着十几年,十几年的光景,而是一看就是一百年,几百年下去。所以,黄顺知道,光靠强兵,始终无法与游牧文明相抗衡,要想子孙后代平安,就必须另想办法。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38章 河西诸事

    (全本小说网,。)

    起初的黄顺,并没有想到什么一劳永逸的好办法,所以黄顺才会一遍遍往边疆跑,与游牧部落交朋友,与他们交往,奉行的仍然是老祖宗兵法上的要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后来,黄顺发现,光做到知己知彼还是不够,还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行。幸好黄顺有梦的帮助,几千年后的世界里,人们是如何解决了游牧与农业文明冲突的,那些宝贵经验,黄顺都可以拿来借鉴。

    但虽然如此,严格说,黄顺还是没有想出好办法。当初决议推行票行制度,也并不是冲着解决这个根本大问题去的,而是仅仅为了尽快在河西敛财,一统河西而已。

    谁能想到,规划中的票行业务一旦正常运营,竟能收到如此奇效!不但河西尽归祖蓝和祖桂所掌握。就是票行深入关中的那些州县,财政上也被票行完全掌控,那些县令,现在不但听令于朝廷,还得听令于票行。朝廷可以罢他们的官,票行可以断他们的生路,两方面他们谁都不敢得罪。

    票行的威力如此巨大,黄顺想过在中原继续推行票行制。但黄顺思来想去,还是放弃这一诱人的做法。

    票行在河西能够成功,是有着河西诸多独特的优势。在河西,所有人只看重军事,看重牛羊,对表面上不值一钱的金银财宝不怎么看重。但中原就不行。而且,中原聪明人太多,有实力的人也太多。一旦黄顺开出票行,马上就能有大把的人跟上开票行,那样,就把堪称国器的票行生意做成普通生意了。这是黄顺所不愿意看到的。黄顺宁愿统一后再推票行,也不愿意把好好地票行给废了。

    这样一来,黄顺想到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把自己在河西攒的这股巨大的实力利用起来。还有一点,黄顺不愿承认,但心里却一直留着:就是祖蓝和祖桂已经拥有可以左右天下走势的力量,他们会不会生出异心?如果他们真有异心了,黄顺还有什么别的招应对吗?

    当初留祖蓝和祖桂在河西,看重的就是祖蓝和祖桂的忠厚,但人是会变的。就像一个各方面都正常的男人,让他跟一个妩媚妖娆的美人暗室里住一晚,能够把持住,很正常,但常年累月呢?黄顺相信,没人能够一直把持的住。

    同样,巨大的权力摆在面前,唾手可得。黄顺相信,只要正常人,就难以忍住伸手的诱惑。所以,黄顺才着急,急着打通河西的通路,与河西联系上。

    如果祖蓝和祖桂真有自立的异心,一时半会也不是那么容易成事的。票行掌握在刘子羽手上,那边还有呼延部和俟奴部的力量。祖蓝和祖桂需要将他们一一收买,才有可能成事。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和金钱的。

    所以,短时间内,黄顺不虞河西会发生什么变化。但身为上位者,虽然用人不疑,但肯定要做好完全之策,最好是让手下人远离异心的悬崖,这是保护自己,同时也是保护他们。

    在河西,黄顺没有很好的规划权力制衡,所以才会有这些隐患。虽然当初黄顺按照权力制衡的大原则做出了大致的分工,但并不细致,真要执行起来,有很多的空白区。如果祖蓝和祖桂膨胀起来,将这些空白区的权力全部抓在手中,那祖蓝和祖桂就可以轻易的压过刘子羽,压过呼延部和俟奴部。

    一旦河西崩塌,那黄顺驰骋中原最大的倚仗就消失了。夏吟坊就不再那样光芒四射了。所以,迅速摆平河西的隐患,是黄顺的首要之务。

    表面看,河西隐患的处理与黄顺的汉中行并没有多少关系。从汉中打通西凉,是个慢活,解决不了急务。但实际上,黄顺早在自己行动前,就已经有动作了。

    萧凝的手下本来是一大批精锐刺客。现在留在成都,帮着萧凝组建锦衣卫的,只有那么几个头目,剩下的,都被黄顺派了出去,派往河西做暗影工作者去了。

    梦中的历史中,锦衣卫的名声并不是很好,但在黄顺看来,锦衣卫从成立的初衷来看,还是很有必要的。错就错在梦中的皇帝偏听偏信,只信锦衣卫,不信大臣。后来锦衣卫实力大了,皇帝也是一根筋的另行成立东厂监督锦衣卫,后来又设立西厂监督东厂。结果就是监察机构越来越庞大,搞得人人自危,不敢做事,只求自保了。

    在黄顺看来,锦衣卫只拥有暗中调查的权力即可。调查出大臣造反的证据,只能呈报皇帝,由皇帝定夺如何处理。这样,锦衣卫的权力就远没有历史上那么大,皇帝也可以掌握最全的信息,从而能够做出最佳的决策。

    萧凝手下那批刺客,个个都是精英,让他们去做这样的暗影工作,实在是有些屈才。但没办法,黄顺身边的人多是汉人,只有萧凝那帮人西域人居多。在河西,汉人的面孔太过扎眼,只有各种西域人,才能不被人注意。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所以,汉中之行虽然重要,却并不是那么的急不可待。所以,黄顺才能把行程一拖再拖,但却必须要走上这么一趟。就算江东的事情再重要,成都的事情再重要,黄顺也要放下,走上这一趟。为此甚至拿出了旅行结婚的概念。

    与往常一样,黄顺出行,最重要的安排就是安全。这次黄顺即使襄阳实际的主人,还是夏吟坊坊主,又是蜀汉的武威侯,排场当然更为庞大。黄顺的亲卫就足足有三千人之多。

    这么多人,当然不全是保护黄顺的。因为听说曹真可能进攻汉中,所以,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刘禅,都强烈要求黄顺多带一些精锐人马前去汉中,还向黄顺保证,此行所有费用,朝廷一律报销,不用黄顺花一个子。

    这种情况下,黄顺当然乐得多带人。就是远在汉中,黄顺的调查对象,甚至对黄顺此行有所顾忌的魏延,也一定程度上希望黄顺能够多带些人马过来,帮助防御汉中。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39章 路上插曲

    (全本小说网,。)

    原因很简单,魏延虽然坐拥汉中地利,但对手曹真,可是曹魏朝中名将,与魏延战场之上有过多次交手,魏延并不占上风。而且,曹真运作进攻汉中已有多年,此时方定下决心付诸行动,定然是做足了一切准备。再加上进攻的突然性,魏延身边又多了两位朝廷的监军掣肘,魏延并没有多少信心能够挡住曹真的进犯。

    但黄顺来到汉中,情况就不一样了。黄顺是懂兵的,自己关于防御的一些布置,就可以先与黄顺协商,定下方略。这样,自己的用兵,就等于有了黄顺的背书。两位监军再想从中搞事情,魏延就可以搬出黄顺来压监军的嚣张气焰。而且,让黄顺见识了监军起到的反作用,说不定,黄顺回去跟皇帝把事一说,监军从此撤了也说不定。

    当然,魏延有求于黄顺的事实,并不妨碍魏延继续给黄顺在打通河西和汉中通路的事情上给黄顺使绊子。一码归一码,魏延分的很清楚。当然,魏延更清楚,这事拿来利用一番可以,如果要一条道走到黑,使绊子到底,那就不符合魏延的利益了。

    诸葛亮已经是蜀汉丞相,黄顺也是蜀汉的武威侯,现在,街头小儿都知道,朝廷是荆州帮当道。魏延虽然是封疆大吏,手握兵权,但也不能,更不敢跟荆州帮作对。魏延给黄顺弄不痛快,不过是想着待价而沽罢了。

    再说黄顺,带着这么多人出发,与大军出征无疑,所到之处,一切军需都有地方供应。地方官伺候的很是殷勤,根本不需黄顺操什么心,只需安排一下行程,剩下的,下面的人和地方官员就全包办了。

    本来以为如此大张旗鼓的赶路,路上应该不会遇上什么事了,谁知偏偏还是摊上了事。

    这天路上,黄顺正窝在自己的豪华大车厢里,头枕在李晴的大腿上,闭目养神。突然,轻微的颠簸不见了,竟是停止了前进。黄顺没有睁眼,说不定又是这里的什么村落出人犒军了。黄顺一路上已经见多了。开始时候,黄顺还亲自出面接待,后来就懒得动了。这回,黄顺也不愿动弹。

    李晴拿着一本书,坐在那里看的津津有味,丝毫没有受到外面的影响,更不会起身去查看究竟。

    过了很大一会,队伍仍然没有重新前进的意思,黄顺神也养过了,瞌睡也过去了,心里就有些不耐烦起来,嘴里嘟囔着,正准备下车瞧个究竟,彭威恰好走了过来,告诉黄顺:前面有人拦路,貌似需要帮助。

    黄顺不耐烦道:“需要帮助,你们打发不了吗?难道这样的小事还要我出面不成?”

    彭威说道:“事情是不大,但就是耗费时间。我们的时间却是耗不起的。按我的意思,就此不管不顾,继续往前走就行了。可几位夫人也在旁边,她们想留下帮忙,所以打发我来告知少爷一声。”

    彭威这么一说,黄顺的好奇心与上来了,回头招呼了李晴,一起上前面去看个究竟。

    队伍前后拉的很长,走的过程中,黄顺已经从彭威那里得知了事情的大概。

    此事的主角是一位山里的姑娘,十六七岁,与村里的另一位男青年从小青梅竹马,长大了自然发展到私定终身。但姑娘长得挺漂亮,十里八乡的有些名气,家里长辈自然希望攀高枝,就给姑娘说定了一家财主的亲事。姑娘当然不乐意了,几次反抗无效,便准备铤而走险,筹划着与男青年私奔。

    家里此时当然看得紧,私奔哪能那么容易成功。而且,财主家一定一个穷青年竟然敢跟他们抢媳妇,一怒之下就报了官,罪名就是拐卖人口。官里自然是受理了,青年就此被打入大牢,头一天就挨了五十棍子,差点没打死。

    姑娘几天后想办法进去探监,见第一眼就哭了。那男青年挺有主意,估计是早盘算好了,他告诉姑娘,要想救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等黄顺的大队人马经过此地时,拦路喊冤。除此之外,其他人没用。

    黄顺的大名,老百姓里面流传的很多,姑娘自然也听过。得计便从此留意黄顺人马行程的消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她等到了这一天。

    对这些事,黄顺本来是懒得管,自古儿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是不错,但父母做的也未必就是错误。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种事情,外人最好少插手。

    但这事已经撞到了萧凝、呼延康她们手上,女人当然更同情和支持女人,她们要管,黄顺也不好说什么,且看看事情的后续好了。

    黄顺走到前面,见到了那位故事中的姑娘,哭的梨花带雨,果然有几分姿色。黄顺微微摇摇头,对萧凝和呼延康她们明言:这事,她们想管,可以,咱们可以在这里安营扎寨,但他是不想插手的,由着她们去处理好了。

    萧凝她们等的就是黄顺这句话。黄顺话音刚落,萧凝就冲着扈氏兄弟吩咐道:“叫上你们的兄弟,跟我们走一趟。咱们主持正义去!”

    扈氏兄弟个个都是没事还想找出点事情的主儿,碰上这样的事,个个兴奋的脸上通红,麻溜的集合了队伍,浩浩荡荡的跟着往县衙的方向开去。

    他们还没到,县官就听说了消息,带着县衙里的当值衙役远远的出迎。县官看到姑娘带头领路,哪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上来就赔笑着解释其中缘由。

    萧凝、呼延康、曹珊三人骑马走在前面,目不斜视,竟是对县官不管不顾。县官虽然尴尬,但还是一路小跑着跟着,嘴上不停的解释着。希望三位姑奶奶能够听进去一句半句的。

    来到县衙,三女自然占据了县官的官位,堂堂县官,反而站在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