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公子-第2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从善抱宁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林仁肇太危险了。
其实李煜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林仁肇不能再用了,以前他就经常怂恿自己主动进攻大宋,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是给大宋进攻唐国的口实,他暗中投降了大宋。
以前有自己弟弟的信,现在自己的弟弟又亲自证实,和林仁肇接触的人正是大宋皇帝岛额心腹,还是他喝醉的时候说出来林仁肇的事情,那么林仁肇投降宋国的可能性就有大大增加了。
“来人拟旨,除林仁肇的一切职司,闭门在家,不准和任何人接触,违者以大逆不道论处。”
李煜也狠,直接将林仁肇一撸到底,而且不准和任何人接触。
这还没有什么,说不准和任何人接触,但是这也没有保证。
但是违者就已大逆不道论处,这就有点严厉了。
大逆不道是可以诛九族的大罪,李煜平时柔柔弱弱的,毕竟也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也有自己的威势。
“带着朕的贴身卫士去,如果他要反抗当场格杀,不要以为朕不敢动他,裴厚德你亲自去。”
李煜临了又补了一句,裴厚德急急忙忙的走了出去。
“从善,现在朕也只能信任你了,你暗中调查林仁肇有没有背叛我们大唐,有的话一定要证据,否则会引起动乱,而且朕刚刚拒绝了大宋的邀请,不知道大宋下一步行动是什么,所以朕任命你为大唐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负责掌管一切军事,直接向朕负责。”
还是自家人靠得住,这是李煜心中最直接的想法,毕竟是亲兄弟,即使你造反当皇帝一那还是李家的人,没有问题。
这比外人强多了,外人他是不会相信的,不仅是他,我们也是如此。
李煜这一道圣旨引起了轩然大波,首先毫无征兆的废除了林仁肇的一切职务,让刚回金陵的李从善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这一切都是李煜乾坤独断,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在以前李煜可都是将这些事情拿出来和大家商议,这一次却没有。
而且将军方的重臣给直接拿下了,现在林仁肇的府邸外面都有禁卫军把守,这就让人会产生无限的遐想了,可是这一举动让很多大臣不解,甚至有大臣直接跟李煜干上了,导致李煜最后的威信也丢掉了!
直接让李煜杀了三位大臣,这也是赵匡胤最想看到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六一章 争辩
(全本小说网,。)
大李煜自从成为皇帝以来,基本上没有独立做出来过重大决定,都是和大臣们一起商议。
这一次却是乾纲独断,将林仁肇罢免了,这在李煜执政的过程中几乎是没有遇到过的。
“咳咳,这一次陛下到底怎么了,将林将军给罢免就算了,为什么还让禁卫军把包围他的府邸,这就是变相软禁,这其中除了什么事情?”
在一个大臣的府邸,李平十分担忧的说道。
“按理说不大可能呀,陛下仁厚不会这样对待臣子的,而且林将军对我大唐忠心耿耿,不行我一定要上书为林将军辩解。”潘佑立刻说道。
潘佑和李平是唐国的执拗之人,为了国家他们什么都敢做。
在他们眼中林仁肇和他们一样都是忠臣一心为国尽忠,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所以他们要为忠臣鸣冤。
“咳咳!”李平不停的咳嗽。
“本官和你一起联名上奏,林将军不能再出事了,否则就要折我大唐的擎天柱。”李平不停的咳嗽,说话都不利索。
“李大人你都这样了,先不要管这些,养好身体,这些交给我就行了,相信我,一定会说服陛下的,李大人你要好好休息。”
潘佑在李平的府邸待了也没有多大一会,就离开了,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而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李煜和李从善的手上有很多关于林仁肇的情报,这些证据都指向他,通敌叛国这是大罪。
“六哥这些东西真实性如何,这真的不是一件小事,通敌的罪过那是要诛九族的。”李从善和李煜一样心也比较善良,而且林仁肇还是军方大将,一定不能有闪失。
“这些都是龙卫按照调查的,不会有错,幸亏发现早,不然真的出事情了。”
李煜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林仁肇朕是奸细,也多亏了自己弟弟知道的早,不然火锅不堪设想。
听到是龙卫,李从善也就没有再说其他的,龙卫是他们李家秘密训练的,只听命于皇帝,一般绝对是不会出错的。
“那就直接处斩就算了,不要牵连其他人,毕竟我们大唐现在也禁不起折腾,现在北方大宋还有蠢蠢欲动,我们内部不能乱。”
李从善从汴京回来,自然知道汴京那边的动向,宋国对唐国灭亡之心根本就不死,甚至开始有调兵的迹象了,所以李从善提前回来了。
“好,立刻召集大臣们,朕要将这件事宣布。”
李煜此刻也变得雷厉风行,让大臣们立刻上朝,自己要宣布处决林仁肇。
从林仁肇撤职到找到证据才过了一天,这效率真不是一般的高。
这也是李煜最爷们的一次,可是在朝之上,却遇到了不少的阻力,很多大臣都反对,都说林仁肇是冤枉的。
其中以潘佑的反应最大。
“国主,臣相信林将军是不会背叛我大唐的,一定是有人故意陷害林将军还请陛下明察。”
潘佑相信林仁肇的人品。
满朝文武大臣,其他人他不敢说怎么样,但是这林仁肇他是绝对相信的。
那绝对是大宋的一员虎将也是一员猛将。
而且林仁肇还是自己亲自推荐的。
后周显德三年,后周军攻打淮南,中宗李璟,命鸿胪卿潘承祐到泉州、建州召募勇士。潘承佑推荐了前永安节度使许文稹、静江指挥使陈德诚以及郑彦华、林仁肇等人。
中主任命林仁肇为将军,让他率偏师救援寿州。林仁肇攻城南大寨,又破濠州水栅,被擢升为淮南屯营应援使。
当年八月,周军正阳浮桥建成,扼住南唐援军的进路。林仁肇亲自率领一千敢死士,用船载着薪柴牧草,乘风放火,欲焚毁浮桥。不料,风向转变,不利火攻,周军大将张永德趁机进战,唐军大败。
这时,林仁肇单马殿后,并将张永德射来的箭矢全部挡开。张永德大惊道:“敌军有能人啊,不可轻敌。”便不再追击。后来,南唐向后周割地求和,林仁肇被任命为镇海军节度使,不久又改镇武昌。
潘佑可以说是林仁肇的伯乐,怎么不知道林仁肇的为人呢?
这只是说林仁肇的勇武,可是人家对大唐是忠心耿耿。
建隆元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并平定迅速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叛乱稳定了局势。
但是也造成了宋国在淮南之地的兵力薄弱,这可是一个机会,淮南之地根本就是唐国的,如果趁着宋国兵力薄弱一举拿回来也是可以的。
林仁肇身为将军自然知道这些,甚至亲自化装去查看了一下淮南各地的兵力部署情况,等到准备好开始向李煜进言了。
在开宝三年,林仁肇私下向南唐后主进言道:“淮南兵力很弱,宋国又连年用兵,先后平定西蜀、荆湖、岭南,千里奔波,士卒劳累,这正是可乘之机。陛下只要给臣数万兵马,臣就能夺取淮南。陛下可以对外宣称臣起兵反叛,那么臣若成功,淮南归国家所有,臣若兵败,陛下便灭我满门,以此表示陛下并不知情。”
这句话说得很就很明了,林仁肇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着想,为大唐尽忠。
他向理由分析了一切可能行,并且还给李煜撇清了关系,如果成功这是国家的大幸,是陛下洪福齐天。
如果不幸失败了,那就更好办了,就说是林仁肇起兵反叛,不听指挥,李煜将林仁肇给斩杀,灭满门就行了。
所以说这些对李煜对唐国都十分有利。
可是李煜毕竟胆小听后,惊道:“你千万不要胡说,这会连累到国家的。”不久,林仁肇便被任命为南都留守、南昌尹,实际上是远离了金陵。
“这一切都是朕亲自去调查的,怎么会有错,林仁肇欺君叛国罪证确凿,还有说什么?”李煜也不耐烦了,他一直很讨厌潘佑,这个人太不懂事了。
“陛下,臣的意思即使是陛下的人去调查的,可是他们难保会有遗漏,还请陛下慎重呀,毕竟林将军是我唐国的最能征善战的将军,如果出错那真是亲者痛仇者快。”(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六二章 无力回天
(全本小说网,。)
君“潘大人你怎么能够跟陛下这样说话呢,你真的不顾君臣之礼吗,还不退下。”
徐由一听立刻就出来反对了。
“你也是一个奸臣,就知道逢迎拍马,一点也不能给国家的带来福气,留你这样大臣何用,陛下请三思。”
“陛下,臣要弹劾潘佑诽谤臣,请陛下为臣做主。”徐由一听不乐意了,说自己的奸臣,那可不行。
“徐由你不是小人吗,你看看你自从在朝中给大唐做了哪些好事,当初韩熙载大人的铁钱政策要不是你怎么会失败,现在你还毁掉我大唐的顶梁柱吗?”
潘佑唾沫星子横飞,周围的人都远远的躲开,潘佑要是开喷了,那还了得,大家都领教过,所以还是赶紧的躲开,省的被殃及。
“你胡说,韩熙载当时铸铁钱政策是陛下下令废除的,怎么是我,潘佑你可不要胡说。”徐由像是被踩了尾巴一样,立刻反驳。
当初唐国铜钱上涨,韩熙载主持铁钱,可是徐由暗地里进谗言,李煜最终还是动摇了,结果废除了铁钱政策,唐国损失惨重。
现如今被人提及,徐由也十分心虚。
“够了都不要说了,此事不容许在意,林仁肇通敌叛国,明天午时处斩,任何人在敢上奏和林仁肇同罪。”李煜大手一挥,直接下朝,大臣们根本就没有插嘴的机会,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李煜就已经走远了。
潘佑气的直跺脚,圣旨很快下来,林仁肇通敌叛国,诛九族。
潘佑去大牢见到林仁肇的时候,林仁肇正用血书写奏章,他要向陛下鸣冤,自己没有背叛大唐,没有背叛陛下。
潘佑将这份血书呈给李煜的时候,被李煜一把扔到一旁,并且下令不允许任何人去探望。
也不让潘佑在进宫,但是潘佑并不死心,一连上了六次奏章,措辞严厉,有点让李煜下不来台。
这只是一下午的功夫。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潘佑又率先站了出来,手中捧着自己的奏章。是他再一次上书。
一听到潘佑这个时候还上书,这李煜的脸都快绿了这之前潘佑已经上了七次的书,李煜也是反感了,现在他又一次要上书了,满朝的文武也是愣了。
听说潘佑昨天下午一连六次上书,为林仁肇鸣冤,这是第七次了,真够疯狂的。
“呈上来!”李煜无奈的说道,他自己总不能说不要吧,所以让太监将潘佑的奏章给呈上来。
裴厚德自然是亲自去办这件事,而且他很有经验的开始念道: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臣乃者继上表章凡数万言,词穷理尽,忠邪洞分。陛下力蔽奸邪,曲容谄伪,遂使家国,如日将暮。古有桀、纣、孙皓者,破国亡家,自己而作,尚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则奸回,败乱国家,不及桀、纣、孙皓远矣!臣终不能与奸臣杂处,事亡国之主。陛下必以臣为罪,则请赐诛戮,以谢中外。”
裴厚德念完这些奏章脸也白了,还有满朝的大臣,这潘佑单子也太大了一点吧,居然敢这样说陛下,这不是大逆不道吗。
其实凭这道奏章中的大逆不道之言,就足以治潘佑的死罪,这潘佑的胆子也太大了一点吧,满朝的文武没有一个不感到这潘佑真的是胆大包天。
李煜也是震怒了,这个潘佑的胆子真的是越来越大了,这个时候还敢说陛下是一个昏君,朕是那样的人吗?
其实李煜真的是这样的人确实和昏君查差不多,但是要是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这些事情的话,他也受不了,他也是生气了,这个潘佑真的是不知道好歹。
潘佑去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按照自己应该做的去做,什么都没有想,自己的一腔热血也准备洒在了这朝堂上了,他算的是上是南唐最后的一位直臣了吧。
“潘佑你好的胆子,以前念你是忠臣,忠诚耿直朕才没有对你怎么样,但是你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居然敢对朕说这样的话,你是不是觉得朕不敢拿你怎么样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