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第7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狭窄的船桥上面人挤人,货挨货。
不敢惹事的百姓就是想让,也腾不出空间。
“叭叭叭——”
那个少尉司机一边狂按喇叭,一边偏着脑袋对着前面挡路的百姓,满嘴‘麻痹,麻痹’的大骂。
“不急,反正也不远,要不了半个小时的路程;过了桥就快了。”
杜剑南实在看不过去这个二十出头的叼**孩子,对着一个六七十岁,扛着沉重的劈柴,要到北边城内的老人这么脏言秽语。
就忍不住沙哑着嗓子说了一句。
一缕怒气涌上那个少尉的脸上,他刚准备回头,不软不硬的‘刺’杜剑南几句话。
后面坐着的高家辉,满脸带笑的轻声说道:“咱们是军人,不是土匪,不要让老百姓当面畏惧你,背后却骂你,连累你祖宗十八辈跟你一起遭罪。”
高家辉这话可比杜剑南说得狠的多了,不过那个少尉愣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再也不敢狂按喇叭,咋咋呼呼。
而是老老实实的开着车子,慢慢的顺着人流前进。
高家辉笑着望着杜剑南问道:“杜队长怎么会说要不了半个小时,你知道去哪里?不要说出地名。”
“信阳的公鸡煲可是一道名菜;这过河以后,除非去湖北,别的似乎也没有什么去处。”
这个时候,杜剑南才觉得这个四十出头‘高家辉’少校,似乎并不简单。
要知道自己刚才说‘要不了半个小时的路程’的时候,坐在前面的秦华腾和那个司机都是无动于衷,显然是在心里不知觉的已经认可了杜剑南的话。
而这个高家辉,却立刻看出来更深的东西。
明显是一个心思缜密反映灵敏,而且十分注重情报分析的人。
“了不起!杜队长不愧是咱党国空军王牌第一;在南昌城北敢一对六十一,别人只看到这里面敌我之间力量悬殊的差距,还有杜队长巨大的勇气,不过却都忽视了杜队长的‘谋’,有勇有谋,党国的精英栋梁啊!”
那个高家辉一脸欣赏的望着杜剑南问道:“要是我没有记错,杜队长还不是党员吧?”
“老子是中共预备地下党员!”
杜剑南在心里嘟囔一句,刚准备开口,就听到一个女人惊喜的喊声:“铁蛋,铁蛋!”
震得杜剑南浑身一哆嗦。
原来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胖女人,右手扒着车门,嘴巴大嚷着都快伸到杜剑南的耳朵上面去了。
槽!
你谁呀?
谁‘铁蛋’?
老子我特么还是原子弹中子弹呢!
被震得直发晕杜剑南刚要发怒,马上就发觉事情不对在哪里。
“我槽,这也能遇得到?”
这个女人的头像,飞快的在杜剑南的脑子里闪烁,随即就找到了对应的信息。
原来是‘杜剑南’的大姨。
“大姨,你怎么在这里,你怎么这么胖了?”
杜剑南虽然不想喊这声‘大姨’,可是既然占有了这具身体,又冥冥偶遇,总得喊一声。
不过他记得自己这个大姨嫁到了固始,因为太远,每年就是过年才走动一次。
而且记忆里她虽然并不瘦,但是也没现在这么胖得离谱。
看到杜剑南遇到了亲戚,那个司机不用提醒,就停下了车子。
桥上车子四周的人也不走了,一个个睁大着眼睛瞧稀奇。
“吓,你还不知道啊?你大姨和你大姨夫,你小老表两口子,都来跟你家干了。”
那个胖女人一脸得意的嚷道:“自从去年夏儿打仗,你当飞行员的消息城里城外都知道了,人人都买咱家的豆腐吃;到了今春你在武汉,南场,打了几百架鬼子的飞机,咱家的豆腐都买疯了,人人都要吃一吃咱家的‘爱国豆腐’。”
“就是,就是;少爷,现在在咱这信阳地面儿,谁家要是红白喜事不用咱‘杜记爱国豆腐’,都能让乡亲们指着脊梁骨给活活骂死!”
后面一个身穿青袍子,手里拿着一个算盘布袋,腋窝里夹着账本的老头子,一脸的傲然谄媚。
“这是老忠,咱家的账房,可是一个‘好算盘’。铁蛋,你这是上哪儿,中午在家吃饭?我好给你妈说这事儿。”
‘杜剑南’的大姨,依然是一脸的高兴。
“账房?你们这是——”
杜剑南突然有了很不好的想法。
“给对面三里河送豆腐,顺便收一收上旬的账;你看——”
那个胖女人得意的指着后面一溜儿三辆空了的独轮车:“这是今早三里河的豆腐车。”
“是杜飞官回来了!”
“打下来几十架鬼子的杜飞官回来了!”
“什么几十架,再乱嚼舌头老子扇你的大脸!是几百架知不知道?几百架!”
“杜飞官真给咱信阳长脸,不是有他,全世界谁知道咱信阳是哪地儿;我过桥就去买一斤,不!——三斤‘爱国豆腐’,咱也爱国!”
“那你可得快点,人家现在的‘爱国豆腐’卖的快地很,排队都不一定能买到!现在谁家婚丧起屋来子,桌子上要是没一大碗‘爱国豆腐’,都没脸见人!”
顿时,整个船桥都沸腾起来。
并且,这种沸腾以着极快的速度,朝着南岸的三里河,北岸的信阳老城传播而去。
——
“嗡——”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吉普车在两面夹山的公路上,一路南驰。
杜剑南铁青着脸色,默默吸烟。
‘杜记爱国豆腐’。
这六个字,如同六个大巴掌,在不断的扇着他的大脸。
他杜剑南不介意因为自己的出现,让这个‘杜剑南’家的豆腐卖的供不应求。
可是一旦用‘爱国’,来进行道德‘绑架’这里的老百姓。
成为豆腐店的牟利工具。
甚至已经十分扭曲的,改变了这一地界的习俗习性。
把原本很严肃神圣的事情,进行表象化娱乐化金钱化的低级转移。
这却是杜剑南万万难以忍受的事情。
而且,假如杜剑南预料的不差,这家‘杜记’的猛然崛起,至少断绝了这城里及其周边十几家豆腐店的活路。
现在正是抗战的艰难时期,民生更是处于破产前的悬崖边缘。
杜剑南不禁想起了商丘城里面,那些逃荒无奈卖儿卖女的人。
打开记忆的闸门。
这具身体的家庭,在信阳城也算是小康水平,不然哪有闲钱供应他到南京上大学。
而且在当飞行员以后,除了这两个月战乱四起(关键是已经换了灵魂),之前他经常给家里寄钱。
也就是说,家里根本不缺钱。
当然,想挣钱是人之常情。
但是,即使不打‘杜记爱国豆腐’这个牌子,生意就会很好了。
何必要做得这么狠?
“咔!”
杜剑南低头挡着风,点起一支烟。
总希望事事简单,干净,没有什么牵挂和桎梏。
好一心一意的跟鬼子决战在蓝天。
可是,
“唉!”
春风吹拂,青烟遇风而散。
杜剑南长叹一口气。
人生之事,真是十之八九,皆不如意。
第一百三十一章 其实你并没有那么重要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来回耽搁,吉普车到了柳林镇,就已经接近中午。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此地距离河南…湖北的交界线,中国九大名关之一,‘青分豫楚、襟扼三江’的武胜关,还有30千米的路程。
距离‘雄鸡一唱天下白’,中国‘四大避暑’圣地的鸡公山,还有15千米的路程。
在一处两山夹持的山口公路上,一群宪兵正在一个临时哨卡,检查来往行人。
山口公路两旁,停着两辆英国的卡登…洛伊德m1931轻型水陆两栖坦克,封住山口。
炮口直突突的指着北方的公路。
在山岭两边的山脊延伸线上,还布置着很多的哨兵。
杜剑南注意到在右侧大约300米的山顶上面,架着一挺民24式水冷重机枪,机枪班的七八个士兵,正在山顶生火做饭。
车子停在哨卡,检查完证件,继续南行。
才走了不到5里,又是一处临时哨卡。
哨卡两边堆着沙袋阵地,里面架着两挺重机枪。
杜剑南就是一头猪,现在也可以确定,老蒋上鸡公山了。
只是,这光头没事儿,叫自己过来干什么?
要知道自己可是芝麻大的一粒‘空军中尉’而已,什么时候居然这么有面儿了?
杜剑南想得一脑子的浆糊,干脆不想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全是山,全是树,别的什么都没有。
“自从外国传教士在山上起楼,经过三十几年当地政府的持续清缴,这沿途早已匪患绝迹,不过大山太深,没有百姓敢单独居住。”
这个高家辉似乎能很高超的把握人心,笑着问道:“杜队长似乎没有走过这条路?”
“年轻时几乎都没出过信阳郊区,后来到南京上学,是坐船走淮河,之后加入了南京交通兵2团,然后坐火车走津浦…陇海到洛阳参加航校;去年考上笕桥回来一次,不过还是乘船。”
杜剑南偏头望着高家辉问道:“高少校也是航委军令厅的?”
“呵呵,杜队长好眼光。”
高家辉笑着赞了杜剑南一句,却不再说下去。
“酿的,绝对是个死特务!估计名字什么,全是假的;只是你特么的找老子干什么?”
杜剑南心里想得发累,再加上刚才在信阳城南船桥遇到的不快,所以也不想再说话,开始闭目养神。
不久,吉普车到达鸡公山脚下的火车站,杜剑南发现在整个车站一带,集中了不下一个精锐旅的兵力。
到了车站,高家辉和他的司机随即开车离开。
而杜剑南则是和秦华腾一起,傻呆在车站外边,根本都没人管。
“杜队长,现在大家都在忙着接驾这事儿,毛厅长的命令是到了山上找侍从室的陈处长,听从安排;让你委屈了。”
秦华腾和杜剑南饿得肚子直闹腾,在山下的一个百姓家里,花钱让做了两大碗青菜面条充饥。
秦华腾看到杜剑南狼吞虎咽,不由满脸的歉意。
“什么歉意不歉意,战争时期能有一碗饱饭吃就不错了,你还没见过现在商丘那边逃战乱的百姓有多可怜。”
杜剑南大口喝完最后一口面汤,抹嘴问道:“那个高家辉是什么人,怪里怪气的?”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猜的和杜队长猜的应该差不多。”
秦华腾不愿意直接说出他的答案。
“这是搞什么?又把我们调过来,又让这些狗(够)——忠心耿耿的人来陪我一路?”
杜剑南打了一个‘嗝’,很辛苦才把‘狗?的’三个字,改了意思。
“你也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你别乱猜,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秦华腾不露一点的口风。
下午三点,一列火车轰鸣着开来,然后在鸡公山站停了下来。
杜剑南和秦华腾当然没有靠近的资格,只能远远的瞻仰光头的风采。
之后,就是近两百轿夫,抬着四五十挺坐着大佬的‘滑竿’,上鸡公山。
到了山上,已经是霞光满天。
杜剑南和秦华腾两人顾不得欣赏西边的景致,就去找陈布雷要任务和安排。
结果陈布雷直接打发一个副官出来,告诉杜剑南和秦华腾,明天下午3点陈处长有时间。
之后就剩下杜剑南和秦华腾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他麻痹!”
忍了这么久,‘小蝼蚁’杜剑南终于忍不住的低声破口大骂了一句。
只这一句低骂,就把旁边的秦华腾吓得脸色卡白,骇得半死。
无奈之下,没有任何人搭理和安排的两人,只得灰溜溜的跑到了山上的北街,花钱寻了一家百姓家里,搞定了这两天的伙食和住宿事宜。
晚上杜剑南吃了百姓做得山里竹笋炒熏肉,野蒜炒鸡蛋,吃得香甜又饱。
见秦华腾不愿意出门观风景,杜剑南就只好一个人出门溜达。
其实,他就想进那个防空洞去看一看,心里甚至渴望着一种奇迹。
结果一路被宪兵盘问,到了花旗楼附近,直接都不让他过去了。
“好,老子去美玲舞厅,去怀怀旧!”
梦想落空的杜剑南,气呼呼的朝着美玲舞厅走去。
结果还没走近,又被宪兵告知,‘此路不通’。
杜剑南无奈,只得去欣赏‘鸡公石’。
远远看去,上面点了不少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