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抗战之血染长空 >

第376节

抗战之血染长空-第376节

小说: 抗战之血染长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诚转呈王若卿建议:

    蒋委员长:据炮兵第16团王团长若卿报告称,我军决兰封口,引黄河水淹日寇,其计甚佳。——开封为河南政治中心,首应破坏,免致资敌。

    陈果夫,——

    当天夜晚,老蒋下达命令,于明日在汉口召开会议,‘商议据敌大计’。

    通知一下,许多的国军大佬,顿时就明白了。

    放心了。

    什么叫做‘据敌’,如何‘据敌’?

    当然靠那滔滔洪水。

    此计一出,河南百万大军,顿时转危为安。

    而靠着这个天然屏障,说不定战事就要暂告停歇一段时间。

    至于那些处于洪水覆盖地带,上千万老百姓的死活。

    又有谁管,谁在乎呢?

 第六百四十四章 残阳如血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6月1号上午,蒋介石在汉口召开军事会议。/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明确提出炸开黄河。

    ‘策定豫东大军向豫西山地战略上之转进,同时决定黄河决口,作成大规模之泛滥,阻敌西进。’

    决堤的任务由第1战区司令长官负责组织实施,地段选在中牟与郑州之间的赵口。

    随即,电报发到程潜的第1战区司令部。

    程潜命令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安河防处处长兼河南省修防处主任陈慰儒,立刻到司令部议事。

    接着,就是一席简短的对话。

    “蒋委员长命令掘开黄河大堤,放出河水阻挡日寇。”

    “河兵都是沿岸农民,深知黄河掘堤的严重性,他们世代守堤,是不会动手掘堤的。”

    “那么我派军队去掘,请你们去指导。”

    “既然一定要掘,请先发迁移费,让堤下居民搬家。”——‘让堤下居民搬家’

    对话完毕,程即批发一万元迁移费,交由郑州专员罗震发放。——‘一万元迁移费’,钱好大!

    在对话的时候,两人都主动的‘忽视’了一个要命的问题,不说程潜的钱好大,不说只装模作样的口头通知极少数的百姓。

    此时正值收麦子的时候,豫东南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在割麦子,打麦子,哪有一人愿意就这么放弃那黄灿灿的麦穗,举家逃难?

    然后,程潜给商震,万福麟去电,命令决堤。

    得到电令,商震的第20集团军总部工兵营,万福麟53军的一个步兵团,快速的向着中牟县黄河赵口河堤行军。

    6月2号上午,两支部队到达赵口,在大堤内侧开始建造伪装掩体。

    决口黄河正式开始。

    这是杜剑南记忆里面,似乎除了关羽水淹七军。

    也就是老蒋,别的也没谁了。

    不过关羽的作战目的是水淹曹军,而且是遇到洪水顺势而为。

    虽然淹死的百姓不少,然而远远比不上老蒋的魄力。

    当然,在后世很多人说,‘水淹七军太缺德,淹死了多少无辜百姓,不久就兵败被擒,斩首,真是报应好快,大快人心!’

    ——

    6月2号,陈盛馨,王远横,游中击,庄灭寇,4人的禁闭时间结束。

    而按照行程,信阳5·26空战,烈士的遗体将在上午送到武汉。

    早晨9大队出操,早饭以后,得到王家墩航委转来的消息,日军大校机场除了6架飞机起飞分散侦查,没有其他异常,可以参加接灵。

    得到消息,9大队随即全体集合。

    驱车奔赴汉口车站。

    到了汉口车站,已经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花圈,白色的布条横幅标语。

    人人面带凄色,很多哭红了眼睛。

    信阳机场防空连烈火和炮弹中,誓死杀寇,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英勇的事迹,感染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

    “呜呜——”

    上午10点,一列火车从北而来。

    车上载着机场场兵部队,防空连完好的机关炮,高射机枪,大量的机场军火,以及郁达夫这些机场留守人员,方天舒,陈雷,王一山,柳达通,李万瑞,卢友华,——的遗体。

    火车缓缓停下。

    一个个车门打开(货车大木栅栏双开门)。

    一群头上缠着白孝的场兵,满脸悲凄的抬着一副副棺木,走下火车。

    无数纸钱,高高抛起。

    “哇——”

    那些接灵的战死亲人家属,嚎啕痛哭。

    无数人跟着落泪。

    ——

    接灵以后,轿车,汽车,在前面缓慢开路,场兵轮流抬棺,在数万百姓的哭涕,沉默送行里,一路走向王家墩机场。

    这条出城之路,不过10里,却缓慢的走了5个小时。

    所过之处,两街人群簇拥默哀。

    更有无数嚎啕大哭。

    如果说方天舒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蓝天之歌。

    那么陈雷和他的防空连勇士们,则是用生命,烈火,永不停息的炮击,视死如归的战斗,奏响了一首焚炎之怒。

    在中途,9大队很快就加入了抬棺的行列。

    甚至王璐璐,都用瘦弱的肩膀,满脸的泪水和满头的大汗。

    和王璐璐并行抬棺的杜剑南,深深的看了王璐璐一眼。

    在他的记忆里,似乎就是在6月3号的公祭前,渔民在长江边发现了陈怀民的尸体。

    这个姑娘现在已经搞这么悲痛了,到时候,可怎么是好?

    下午4点,消息传来,渔民在汉口下游岱家山水边,发现一具身穿中国飞行服的尸体。

    自武汉空战以来,陈怀民是中国空军飞行员唯一一个没有找到尸体的人。

    事情显然不言而喻。

    王璐璐当时就晕死过去。

    杜剑南命令一辆车子,把昏迷的王璐璐送到王家墩机场医院。

    随后,杜剑南,陈盛馨,杨梦青,梁添成,周海,陈振华,赵茂生,吴炳华,徐俊峰,这9个原来4大队的战斗机飞行员,驱车赶往发现地点。

    到了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30许,岱家山那处水域外围满山的人群。

    当地驻军建立了隔离带,杜剑南一群人停下车子,进入隔离区。

    看到董明德,许玉书,刘志汉,刘宗武,王玉琨,都在里面。

    一副担架放在岸边,盖着白布,里面是一具尸体。

    “怎么样?”

    杜剑南的声音在颤抖。

    董明德满脸悲色的点点头:“飞行服上面的编号确认是的。”

    在这一刻,杜剑南的心都在结冰。

    他缓缓走了过去,艰难的蹲在那副担架边。

    浑身颤抖。

    “每次飞机起飞时,我都当作是最后一次飞行。与日寇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在选择成为战斗机飞行员,翱翔蓝天的时候,我们都料想过将来会有这一天,但是我们没有退缩,依然坚定的选择。”

    “为了理想,正义,自己坚持的事业去战斗拼搏牺牲,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千秋万载谁人不死?为了这份高尚和坚持,虽死无悔!”

    “我怕死,但是为了国家,为了空军的荣誉,我不惧死亡。”

    “兄弟,你——”

    杜剑南颤抖着声音,艰难的说道:“就这么去了?”

    陈盛馨,杨梦青,梁添成,周海,陈振华,赵茂生,吴炳华,徐俊峰,默默的走了过来。

    笔直。

    敬礼!

    “嘎——”

    一辆汽车从远处驶了过来,车门飞快的打开,一对中年男女,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女孩,还有一个航委官员,一个陆军军官。

    下了车子。

    那个女孩疯了一般的跑了过来。

    随即,大哭嘶嚎。

    不知不觉,西边开始落日。

    残阳如血。

 第六百四十五章 你是一个军人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6月3号,日军16师团攻占杞县,陈留,通许。(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同日,在汉口,举行了空军殉国烈士追悼大会。

    在路上,王璐璐满脸泪水。

    哭的再次昏死过去。

    2号晚上,杜剑南就下令苗乔渡江,并且叫来了王璐璐的哥嫂。

    杜剑南让苗乔和王璐璐的哥嫂,把昏迷的王璐璐送回家,给苗乔下了死命令,一步不离的盯着王璐璐。

    在公祭大会上,杜剑南拒绝了之前张有谷的提议,没有出面讲话。

    虽然陈怀民,方天舒,陈雷,王一山,柳达通,这些人的战死,是死于日寇。

    然而杜剑南的心里,却充满了愧疚。

    在公祭大会上,烈士家属代表讲话。由陈怀民的哥哥陈天和致词。

    他也刚从前线回来。

    “——,记得英国的纳尔逊将军,在临死之前,用他最后的一滴眼泪,掉落在图上,给他的战友们以胜利的启示。我兄弟给全国同胞的启示是:‘四·二九’的那一天,空中的一团火光。这火光印在我们的脑子里,将永远不会忘记。这火光照亮了我们的民族,使我们中华民族走上幸福自由的道路。怀民烈士在青山附近的江边,他的血,要由长江流到东海,由东海流到全世界。”

    最后,众烈士安葬在武昌青山矶头。

    《大公报》报道,他们之所以选中这个地方,是因为青山矶头左接东湖,右凭大江,正面对着天兴洲,极目远眺,武汉三镇在望,其旁还有无名烈士墓。葬在此处,英灵有伴,不患孤寂。

    ——

    杜剑南来到王璐璐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点。

    此时,她痴痴的坐在窗前的桌子前,望着窗外的葡萄藤。

    那株葡萄藤枝干遒劲,分支布满了大半个小院落,洒落无数绿荫,挂满了青涩的一串串小果子。

    窗外的斑驳阳光,落在她被太阳晒黑的脸蛋上,反射着眼泪的明光。

    眼睛珠子一动不动,犹如凝固。

    让人心疼心痛。

    桌子上面放着一张信纸,一支钢笔。

    写着一首诗。

    “为你,我爱恋发狂,为你,相思成疯你不知。今生能否再见你?我只愿在你唇边再沾,那我一生也幸福。”

    泪水滴满信纸,字迹在泪水里面晕染。

    “你是一个军人,立志卫戍国家,抵御日寇的侵略。既然是一名军人,请你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为了你能报效国家,已经花费了大量珍贵的燃油,一架战机的价格是3。5万美元,每一次试飞,都以着它的使用寿命在计算。”

    杜剑南给苗乔做了一个眼色,让她出去别再这里碍事,不过这丫头也红肿了眼睛,根本就没抬头看杜剑南。

    他只好说下去:“我看了你的机时,高向空带你升空6次,5个小时,你知道这5个小时要用去多少的燃油,多少的战机部件损耗?这都是全国,乃至世界华侨,省吃俭用省出来的,是让你学会飞行,学会战斗,去打日寇!”

    王璐璐的眼珠子动了动,呆呆的望着杜剑南。

    “自开战以来,中国上百万同胞,死于日寇的杀戮,有多少军人失去了亲人,挚爱,他们如何不流泪,如何不伤心?然而他们所做的是握紧了手里的枪,要去杀鬼子,要让杀人者血债血偿!而不是从此一蹶不振,只会流泪和逃避,任由刽子手得意的逍遥法外,继续作恶杀戮,践踏中华领土,凌辱我中华人民!”

    怒色,在王璐璐的眼睛里面酝酿。

    她站了起来。

    ——

    当天下午3点,杜剑南,王璐璐,苗乔,返回南湖。

    晚上8点,在机场召开全体会议。

    杜剑南首先发言。

    “自5·26空战已经过去了8天,这些天,我一直在检讨。”

    语惊四座。

    下面数百机场人员,都是一脸惊讶的议论纷纷,搞不清楚杜剑南这是什么意思。

    就连在上面列席的张有谷,郭汉庭,梁添成,张顺谷,刘明羽,郁达夫,郭震海,刘向明,江画,赵哲兵(彭连华不愿意离开信阳,走了王泽明的路子,编入了李宗仁第五战区信阳部队),也都是一脸的茫然。

    “5·26日军轰炸,是我估计错误日军对9大队的仇恨,没有让机场人员全部远远撤离,所以才遭受如此巨大的伤亡,对此,我需要承担错误。”

    “这么说就有些过了,军人本来就应该坚持在自己的岗位,躲,能躲到哪里去?军人都远远躲避,那么信阳城的百姓,这武汉三镇的百姓,还有全国无辜被炸死的百姓,他们之前应该怎么躲?”

    张有谷显然不认同杜剑南的观点。

    “对,况且之前机场非战斗人员,已经尽可能的散开躲避,杜老大,杜队你这是正常的疏散范围命令。”

    梁添成接着说道:“不然下次鬼子来空袭武汉,南湖机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