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我不是汉献帝 >

第32节

我不是汉献帝-第32节

小说: 我不是汉献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允卧房的女子,那身份恐怕也不一般。

    秀儿端着药碗退下,留下刘协与王允在房中说话。探望病人嘛,无非就是问问病情,安慰安慰病人,多余的话刘协也不想说。

    “王师不必担心朝廷的事情,钟元常很能干,把所有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王师只需要安心养病,等病好之后,朝廷还有重用。”

    “唉~圣上也不必尽说好事,老臣历经的事情多了,什么坏消息都不会打倒老臣。”王允叹了口气,对刘协说道。

    刘协闻言苦笑不得,对王允说道:“王师,朝里最近真的没事,不是因为有事了我才跑来看望你的。”

    “真的无事?”王允还是有些不信。

    “能有什么事啊?朝廷的运转一切正常。”

    “陇西也无事?”李傕派人前来催粮的事情王允是知道的,只是可惜他在知道这件事的当天晚上病倒了,这件事也就只能交给刘协来亲自处理。

    “没事,我派贾文和带着十万石粮食去了一趟陇西,如今李傕等人正忙着攻打枹罕的宋建呢。”

    “宋建?就是那个自称平汉王的逆贼?”

    “对,就是他,不过他这个平汉王也做到头了。”

    “……圣上是如何说服李傕等人去攻打宋建的?”王允沉默了一会,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把此时交给了贾文和,要知道其中详情,那还得等贾文和回来以后才能知道。”

    “……圣上,那贾文和可靠吗?”

    “挺好啊,虽然也有私心,可这世上哪有没有私心的人。只要不过分,那就值得托付重任。”刘协点头答道。

    “圣上还是要多多任用那些品行纯良之人才是。”王允劝道。

    刘协不想在这时跟王允发生争执,便随声附和道:“嗯,王师说的是,不知王师可有什么推荐?”

    “圣上可知河内司马家的司马防?”

    “司马防?他是谁?”刘协并不知道司马防,毕竟后世的三国类游戏中基本没有出现过这个人。司马防,司马懿的父亲,刘协知道司马懿,知道司马朗,但对司马防,那就不了解了。所以当王允提到司马防的时候,刘协显得很茫然。

    “司马防,字建公,司州河内温县人,曾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如今正闲赋在家。此人性格耿直公正,圣上既然有意加强吏治,那司马防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嗯,王师既然推荐,那改日我就亲自登门拜访,说什么也会请他回朝担任要职。”刘协见王允这么介绍司马防,心里也不由有些动心,而且刘协刚才还无意中想到了一点,那个司马懿好像也是家住河内温县,保不齐就跟司马防沾亲带故。

    虽然诸葛亮在后世的评价很高,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为了汉室鞠躬尽瘁,可刘协说实话却不怎么喜欢诸葛亮。这诸葛亮聪明是聪明,可就是有点太专权。当然当时的环境也是造成诸葛亮专权的原因之一,刘备忽然挂了,少主年幼,诸葛亮当时不专权,蜀汉保不齐就因为人心涣散而彻底玩完。可之后诸葛亮所做的事情就让人有些不能接受,人都说扶不起的刘阿斗,可身为相父的诸葛亮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刘禅昏庸无用,到底是诸葛亮疏于管教还是有意为之,那已经是无人知道,但自刘备死后蜀汉人才匮乏,那也是事实。

    蜀汉不是无人可用,而是诸葛亮太能干了,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揽了过来,他是能办好那些事,可这样一来,也就导致其他人失去了锻炼了机会。等他一死,可不就无人可用了。而比起诸葛亮,刘协更喜欢司马懿。这司马懿虽说篡了曹魏的江山,可曹魏的江山不要是篡了刘汉的嘛。严格来说,司马懿算是给刘汉报了仇的才对。

    嘴上答应了王允的举荐,但在出发之前,刘协是肯定要让人去调查一下有关司马防的事情的,而这种事情找谁都不如找李儒合适。当年为了帮助董卓掌权,李儒对朝中百官都做过详细的调查,家庭背景,个人喜好,李儒都是一清二楚。既然王允说那个司马防做过洛阳令还有京兆尹,那应该也是当年李儒需要调查的对象之一。

    ……

    “主公此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吩咐?”李儒见到刘协时正在吃饭,赶忙放下饭碗问道。

    “不是什么要紧事,你先吃饭。”说到这,刘协找了个位置坐下,又对李儒补了一句,“注意休息,不要把身体累坏了。”

    “多谢主公关心,不知主公找属下何事?”

    刘协见李儒不肯继续吃,也不再劝,当即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李儒听后想了想,对刘协说道:“主公要问这司马防,属下还真有那么一点印象,他倒是的确担任过洛阳令和京兆尹,不过在属下随董卓入京之前,他就已经卸任了。主公怎么忽然想起问他?”

    “还不是司徒向我举荐了此人嘛,司徒说我要是想要加强吏治,那司马防必不可少。眼下司徒有病在身,我也不想让他为这事影响养病,不过具体这个司马防是个怎么样的人,我还是需要提前弄清楚的。”

    “原来如此,还请主公容属下仔细想想。”李儒点点头,对刘协说道。

    “你慢慢想,不着急。”

    ……

    等了好一会,李儒才开口对刘协说道:“主公,这司马防的为人想必司徒已经跟主公说过,属下就不在此饶舌了,属下就跟主公说说这司马防的家庭好了。”

    “好,你只管说。”

    “这司马防育有八子,长子司马朗……”

    “等会。”刘协打断了李儒的话。无视李儒不解的目光,刘协问道:“你刚才说谁是司马防的长子?”

    “司马朗,字伯达。”

    “……他的二儿子是不是叫司马懿啊?”

    “正是,主公从何得知?”李儒纳闷的问道。

    “呵呵,呵呵,没事,你继续说,他另外几个儿子都有谁?”

    李儒不明白刘协为什么忽然变成这样,可刘协让他说,他能不说吗?当即便将自己所知的有关司马防的事情统统告诉了刘协。从李儒的口中,刘协知道了司马防这个人的详细情况,并且根据李儒的建议,想好了如何招揽司马防的对策。

    司马防这个人的规矩不是一般的大,家教极严。司马朗、司马懿这些当儿子的只要司马防在家,让坐才敢坐,让起赶紧起,乖得就跟小白兔一样。尤其可以推断,司马家在教子这一块应该是属于严父慈母型。

    刘协想要招揽司马防,首先就是必须要保证不能失礼,其次就是看看这司马防是否有颗忠汉之心,这很重要,若是这司马防心无汉室,刘协是说什么也不会做出引狼入室这种事情的。毕竟这司马防的后人篡了曹魏的江山,刘协可不想在日后给子孙留下这么个隐患。

    “可惜文和还没回来,若是他此时在长安,倒是可以让他陪主公走上这么一遭。”李儒有些遗憾的对刘协说道。

    “别尽说这没用的,对了,等文和回来以后,你也准备一下。”

    “……主公,属下如今还是不要抛头露面的好。”李儒闻言一愣,随即对刘协说道。

    “想什么呢?我当然不是要派你去做抛头露面的事情。”

    “那主公这是……”

    “益州的刘焉快要完蛋了,他派人来请求朝廷放他两个儿子回去见他最后一面。”

    “那主公是想要……”李儒有些明白刘协的意思了。

    “刘焉如今还有三个儿子,其中幼子刘璋最是无用,你是玩阴谋诡计的好手,想办法让他继承刘焉的家业,这样朝廷在日后收回益州的时候会遇到的困难也会少许多。”

    “那刘范跟刘诞二人要如何处置?”

    “……别让人怀疑朝廷。”

    “属下明白。”(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十八章 益州乱

    (全本小说网,。)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这是说人在不同年龄段的状态,刘焉如今正在知天命的状态中。自黄巾之乱担任幽州太守算起,刘焉这辈子也算是戎马一生了。

    刘焉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同样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汉室宗亲。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并起,这中间就有刘焉的功劳在其内。因为造成各地军阀割据的建议,是刘焉向朝廷提出的。

    在刘焉向朝廷提出“废史立牧”的建议之前,各地的最高长官任然是刺史或是太守,中央对地方有着直接管辖权。而在采纳了刘焉的建议之后,地方最高权力归属州牧,各地也就由此摆脱了朝廷的直接控制。

    刘焉做了益州牧,本来他是想要自荐做交州牧的,可就是因为听了当时朝中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刘焉这才改变主意,向朝廷请求担任益州牧。

    益州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名,加上又有险关峻岭作为屏障,益州的确是个可以积蓄力量,坐观天下大变的地方。不过刘焉去的不是时候,益州当时贪婪成风,刺史郤俭是个凭借钱财买官的昏庸无能之辈,在刘焉启程前往益州上任的时候,郤俭被自号黄巾的马相、赵祗所杀,当时要不是益州从事贾龙接引刘焉入益州,刘焉能不能做益州牧还不一定。不过刘焉之后做的事情就有点不厚道,在坐稳了位置以后,他首先对付的就是当初将他迎入益州的贾龙。

    益州即便是天府之国,可年年战乱,天府也会变地府。好在刘焉当时还没有昏头,在平定了贾龙的叛乱之后,开始与民休息,益州的百姓也随之过上了几天安稳日子。

    刘焉是个有野心的人,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因为董扶的一句话就改主意来这益州。他深知汉室江山势微,这益州有天子气,又是当年汉高祖的发迹之地,那他刘焉坐了益州牧,自然也就有机会荣登九五。

    自朝廷采纳刘焉建议废史立牧后,益州也就成了刘焉的益州,虽然都姓刘,可刘焉却一直想着过把皇帝瘾。但同时刘焉心里也明白,这时候登基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汉室虽弱,但气数未尽。想贾龙当时与自己关系亲密无间,但在自己向其透露了一点心声之后,立马就与自己反目成仇。虽然平定了贾龙,但刘焉也不敢再贸然行动,毕竟当初反对自己的不只贾龙一人,只不过自己行动迅速,那些暗中反对自己的人才暂时没有露头,可难保在自己想要称帝的时候这些人不会跳出来。

    刘焉如今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没有几天活头了,刘焉不想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朝廷送来了封王的旨意。王与帝也就是一步之遥,而且天子年幼,保不齐就会遇上什么意外,只要天子出了意外,那已经封王的刘焉再进一步也就显得顺理成章。刘协不知道,这世上巴不得自己出事的不是别人,就是远在益州的刘焉。

    在刘焉看来,就凭王允那帮朝中老臣,保不住天子,哪怕是有被称为天下第一猛将的吕布在侧,同样也不安全。刘焉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西凉军的李傕郭汜反应过来,与朝廷反目。

    可事不如意常八九,西凉军的李傕郭汜偏偏就那么蠢,竟然没有察觉到朝廷的虚弱,恨得刘焉不止一次的想要派人去告诉这二人真相。当然这也只是想想,刘焉为了可以顺理成章的称帝,身上的污点是半分也不能有。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要是叫人知道自己私底下与西凉军联系,还是免不了成为众矢之的。

    眼看着朝廷越来越安稳,刘焉也就越是心急如焚。他年岁大了,总是着急难免就会出状况。岁月不饶人,哪怕是有擅长养生之道的卢氏为其调理身体,刘焉还是病倒了,而且这一病就是不起。

    刘焉感觉自己寿命将尽,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就摆在了刘焉的面前,而这个问题就是继承人问题。刘焉有四个儿子,之前出任益州牧时刘焉仅将最喜爱的三子刘瑁带在身边,其余三子都留在洛阳为质。可惜三子刘瑁不是个长寿之人,随刘焉入益州不久就因为水土不服而丧命。后来朝廷为了显示封王的诚意,让法衍带着刘璋来了益州,刘璋也就此留在了刘焉身边,但刘焉的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如今还在长安。

    刘焉并不喜欢刘璋,总觉得刘璋优柔寡断,为人懦弱,一点都不像自己。可总归是自己的种,所以刘焉也没有亏待儿子。可在继承人这个问题上,刘焉毫不犹豫的将刘璋排除在外了。

    在刘焉心目中最合适的继承人是三子刘瑁,可惜刘瑁已死,而刘璋又不堪大用,那长子刘范以及次子刘诞也就成了刘焉的选择。为了能让朝廷放自己的两个儿子回来,刘焉对外称病,说自己时日无多,想要临终前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