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第36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日,也先就打算复刻金人灭宋的传奇一战,也想用相似的手段给予明国朝廷以绝大压力,最终让他们不战而溃!
他的这一计划确实差点就成功了。要是没有于谦他们拦着,恐怕大明君臣便会鲁莽地选择迁都。而一旦失去了城池的保护,出逃的君臣哪怕真有兵马保护,也一定不可能是凶悍且灵活的蒙人骑兵的对手。
只是三日的休整之后,不少渴盼一战的蒙人将士就有些按捺不住了,不少人都前来见也先,向他频频请战。就在他也感到踌躇时,关城南边的守军突然来报,说是有大明的使者到了。
“这是来求和的么?还是说明国朝廷已经答应我们的要求,肯拿出那笔银子来赎回他们的皇帝了?”心里转着念头,也先还是一摆手,命人将来使带到自己面前。
不一会儿,面色有些苍白,看着有些战战兢兢的礼部侍郎戚如海便来到了也先的跟前。
其实,本来以戚侍郎的身份,他压根就不用来冒这样的风险。可是因为当日一时糊涂,居然选择了支持迁都一说,却让他在朝中位置变得尴尬起来。事后,就算是他的下属,看他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鄙夷,这让他极不是滋味儿。
戚如海很清楚,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所以天子还不会拿此事来追究自己。可一旦击退强敌,一切重回轨道,秋后算账,自己的处境可就相当不妙了。从王振党羽最终的结果,他就可以知道眼下龙床上坐的这位可不是个善茬哪。
所以戚如海必须为自己的将来考虑,为朝廷立下功劳以改变天子对自己的成见。正好,陆缜又跟天子提出了一个拖延时间的策略,朝廷需要派人来跟蒙人谈判,于是身为礼部官员的他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冒险而来。
在接下这一使命时,戚如海还一阵庆幸呢。可是,真当他一路颠簸地赶到紫荆关,见到那些凶悍无礼的蒙人,现在又身处这些家伙的包围中时,依然忍不住一阵后悔,自己的这一决定实在太冒险了。毕竟不来最多丢官,可来此,一个不好说不定是要丢命的呀。
但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都已经到了也先跟前,他也就没有退缩的道理了。所以在被也先的目光上下扫视的时候,戚如海很快又恢复了镇定,不亢不卑地回看着对方,略一拱手:“大明礼部侍郎戚如海见过也先太师。”
见来人从一开始的惊慌到迅速镇定,也先也不禁有些高看了这个官员一眼。不过他的脸上依然带着丝丝杀气:“怎么,就你一人前来,没带什么东西么?我要是记得不错,我派人去北京可不是为了让你们派个使者来这儿见我哪。”
心头猛打了个突,但戚如海的面色依然入故,回道:“太师有所不知,你们所提的要求确实太难了些……”
“太难?”也先哼了一声:“三十万两银子对你们明国朝廷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数目,拿这点银子换回你们的皇帝难道还贵了不成?”
“我大明天子的价值自然远不止这区区三十万两银子,只是……如今新帝已立,落在你们手中的已是太上皇了。如此,朝廷是没有任何可能从国库中拨付出三十万两来赎人的。”戚如海忙给出了解释。
“这是什么意思?”也先还真有些听不懂对方话里的意思了。
戚侍郎倒算是好说话,当即按捺着性子跟对方解释起大明朝廷和皇家之间的区别,以及国库与内库银两归属的区别。末了才总结道:“虽然陛下有意赎回上皇,可这银子是断然无法从国库拨出。而内库中的银两,因为之前的战事已消耗得所剩无几,实在拿不出三十万两银子的巨款来。”
也先总算是明白了他想要传达的意思,可也因此感到一阵恼火,这明国朝廷也太繁琐了些,居然连拿出点银子都这么麻烦。不过,他也从对方的话语里听出了一些意思,便问道:“那你们皇帝的意思又是什么?”
“就是希望太师您能降降价,要是你们只收十万就能把上皇归还,陛下还是肯拿出这笔银子的。”
“十万两……你道我们是在做买卖么?居然敢如此讨价还价!”也先顿时勃然而怒,低喝一声。
这一下发威,确实让戚如海吓得不轻,身子都轻轻地颤抖了一下。但职责所在,他只能硬顶着上了:“太师息怒,我们陛下也是出于无奈,才不得不派下官前来相商。当然,要是太师肯宽限一些时间的话,比如以三年为期,则我们陛下还是可以拿出三十万两银子来赎回上皇的。”
好嘛,这人质还能用分期按揭来赎回去的,这也就陆缜这个穿越者能想出来的说法了。也先是彻底不知该怎么反应才好了,只能恨恨地盯了对方几眼,才说道:“那你们现在一共能拿出多少银子来?”对他来说,已失去天子身份的朱祁镇确实没有了任何价值,要是能借机从明国朝廷手中榨取些好处,还是不错的。
当然,在拿到钱财后交不交人,那就要看他的心情了。很可能因为对方交上的银子数字不到三十万,我们的太师会感到不高兴,翻脸不认。
“十……十五万两……这已是宫里减缩之后能拿出来的最多的银两了。”戚如海在略作犹豫后,还是把数字往上抬了一抬。
“那就这样,你们先准备下十五万两送来,我可以考虑把人交还。当然,那剩下的十五万两银子,以及这个,你们明国朝廷都得如数交付。”说话间,也先又把之前朱祁镇在被围时认下的那份盟书也递了过去。
有些意外地接过此书,草草一扫之后,戚如海的脸色又是一变。他实在很想大骂对方卑鄙了,如此背信弃义的行径,简直都不知该如何评说才好了。
原来他早就与上皇签下了盟书,然后反手却又袭击了大明军队。现在,却又拿出此书来逼迫大明朝廷承认,这等出尔反尔,却还想让对方承认的做法,实在用无耻二字都难以形容了。
可是在对方的面前,在门外皆是虎视眈眈的蒙人战士的环境里,戚侍郎终究不敢发作,只能有些尴尬地道:“此事下官怕是做不得什么主,只能回去禀奏陛下之后再行决定了。”
“那你就回去和你们的皇帝好好说说吧,还有,尽快把那十五万两银子送来这儿。要是我们等不及了,说不定就会亲自去北京城拿去了。”也先看了对方一眼后,深含威胁地来了这么一句。
听了这话,戚如海倒没有太大的反应,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看来自己此行的目的算是达成了。
只要给对方一个大明无心交战的信号,并用赎金一事来扰乱对方,则必能拖延几日,给北京的防御工作争取时间。
待戚如海满心欢喜地离开后,也先脸上的贪婪之色已一扫而空,反而露出了深思之色。对方虽然掩饰得不错,但依然难逃其法眼,这是拖延战术哪。
正是因为看出了这一点,他才会拿出那盟书以为试探,果然对方居然没有一口回绝,这就说明其用心根本就不在此。
“既然你们想拖,那我便不能让你们如愿了,必须尽快出兵了!”也先已暗暗有了决定……
@@@@@
抱歉,中午突然有事出去了,所以这一更直拖到了现在才发。。。。。。但不影响晚上的更新。。。
额。。。貌似这一下跟本章章节名都可以呼应了。。。。
第516章 枕戈以待(上)
(全本小说网,HTTPS://。)
也先的这一判断还算准确,但他终究还是稍稍慢了那么一步。(全本小说网,https://。)
要是他在攻陷紫荆关后不作停歇,直接快马轻骑杀奔北京,则大明都城必然会大乱,从而让他们有一线机会。可这三天左右的休整固然让蒙人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但也为大明争得了喘息的机会。
此时,从山东、河南与河北三地而来的勤王兵马已抵达京城,并在朝廷的认可下进驻城中各要紧门户。虽然这些兵马多是没怎么上过战场的备操兵,但终究是受一段时日操练的,在各自将领,以及京城本地武官的指挥下,倒也能把一切防御之事都干得井井有条。
而随着这加起来足有五六万人的军队开进京城,原先有些慌乱的京中百姓的心也总算是安定了下来。
本来,当紫荆关被蒙人所破的消息在京中不胫而走之后,城内百姓全都人心惶惶,许多人都生出了逃离北京以避兵灾的念头了。只是因为朝廷随即下达严令,严禁任何百姓随意出城,并加强了城门处的守御和查证,这才没有让大批百姓逃出城去。
可即便如此,依然难以安抚住惊慌的民心。哪怕各衙门纷纷出告示,派专人在外头宣讲,依然没有多少效果。毕竟大明这一回实在是败得有些太过凄惨了,居然接连两场可以决定存亡的大败,换了谁都会对守住北京一事生出怀疑来。
外省这几万勤王兵马的及时抵达确实解了京城的燃眉之急,不然说不定京城真会在敌人杀到之前就自己个儿先乱了起来。而几万兵马的进驻,终于让百姓对守住京城重新有了信心,也就不再争吵着要逃出城去了。
不过,城中百姓所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些赶来的外省兵马自己个儿心里却很有些发虚。他们中有许多人都没上过战场,又是赶了远路而来,早已把锐气消磨得干净,此时在城头也不过是虚应其事罢了,真要是蒙人大举攻打城池,还真不知他们能不能顶得住呢。
这一点,在于谦代天子巡视九门守军,鼓励军心时,就已明显感觉到了。因为这些人,无论是将领还是寻常兵卒,看自己的眼神里没有决绝,反而充满了忐忑与讨好之意,看着他们全不像是士兵,倒更像是一群农民。
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些备操兵本身就是农民,只是农闲时才会被聚起来稍作操练而已,无论作战的能力,还是心理素质,其实都是不够的。说他们是民兵都有些抬举他们了,这不过是一群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农民而已。
这种散漫的军事操练习惯,终明一朝一直都是存在的,甚至相比起来,如今还算好的。至少真正的卫所官军尚有一定的战力,等到嘉靖朝之后,除了北边的边军之外,地方卫所官军便彻底沦落,最后就跟捕快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说,张献忠、李自成这样的明末起义者所以能够成功,也是大明自己作出来的。不然以这些泥腿子率领的农民军,又怎么可能把整个大明都拉进战争叛乱的泥潭里去,最终让东北的后金捡了个大便宜呢?
当然,这一切都是百年之后的事情了,如今摆在于谦面前的问题,还是在于这些勤王兵马只是个摆设,在御敌上怕是有些困难。
现在再对他们进行操练显然是来不及了,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从军心士气上入手。毕竟这次赶来京城的兵马里多半都是青壮年,只要他们有勇气去和蒙人作战,总还是有些机会的。
想明白这点,于谦立刻上奏天子,请他从国库里拨付出一笔赏银,以及酒肉来犒赏勤王兵马。同时,还命人把一直储藏在兵甲库房里的那些甲胄兵器全部取出来,一一分发到每个将士的手中,让他们换上本来该属于京师三大营,甚至是禁军的装备。
这一举措,还是有着不小作用的。当这些兵卒拿到自己得忙上一年才能获得的饷银,吃过以往就是过年时都吃不到的美味酒肉,这些人心里对天子和朝廷的感激也就上来了,纷纷直言要誓死守卫北京城。
同时,在换上那些更加精良锋利的甲胄兵器后,原来看着没什么精神头的兵马也隐隐然有了一丝精锐的感觉。当然,这只是一个表象,真要验出他们的成色,却还得在战场之上见分晓。
对于这样的表面文章,寻常官员和百姓还是很感安慰的,但于谦心里却知道,花架子终究难当大用,如今指望的只有这些将士在真到了战场上时,能有勇气去和蒙人一战了。
只是这一愿望确能成真么?
当陆缜来到于谦的公房跟前请见时,于部堂的脸上便挂着这么一丝忧虑。直到听见陆缜的声音,他才抬起眼来,点头道:“是善思哪,可是那些兵马又有什么要求么?”
这段时日里,京城官员里最忙的当数陆缜了。于谦作为决策者只是动动脑子动动嘴,而他这个郎中却得四处走动,把于谦的一个个想法都落到实处。
就是把饷银兵甲等物送到军士手中这一要事,于谦也只是在某处露个面而已,更多的,还是陆缜这个侍郎代表天子和朝廷来加以落实。而一旦军士有什么要求,也会先反馈到他这儿。所以于谦才会有此一问。
陆缜忙一摇头:“倒不是兵士们又提出了什么要求,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