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聊天群-第7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虏余孽在攻上本州之后,就一直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大战果,努力往石见银山攻过去。等他们打到离石见银山不远的地方时,德川幕府才明白建虏余孽的企图,连忙放弃了四国的敌人,调兵遣将围了过去。
但是,一开始的时候,德川幕府的军队还是连战连败,根本抵挡不住满清余孽的攻击。根据钱富贵的奏报,再结合崇祯皇帝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之所以战局会这样,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这些满清余孽都是和大明打惯了仗的精锐,悍勇的作战风格,以及身材上的优势,让他们对上倭国矮子,具有很大的优势。
第二,倭国的主力,其实是配备了火绳枪的步卒而已。但是,满清余孽早就在和大明的战事中,总结出了如何对付火器的方法。因此,火绳枪的低效,并没有给满清余孽造成多大的伤害。
第三,因为德川幕府是篡位夺权,害怕其他大名有样学样,就从第一代的德川家康开始,竭力压制其他大名。那些丰臣秀吉时代有实力的大名,等到这个时候,都已经被德川幕府削弱地差不多了。从原本历史上的岛原之乱就能知道,德川幕府第一次派出十来万军队去镇压天主教徒的叛乱,结果却大败而回,第二次纠结大军,是围得天主教军队没有粮食,才算是镇压成功的。其战力由此可见一斑。
第四,德川幕府的军队,是有各地的大名派兵组成的。如果打顺风顺水的战事,倒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对上满清余孽的强悍,各地大名就有小心思了,谁也不想自己死战,为德川幕府而牺牲了自己的实力。
因此,满清余孽的联军一直打到石见银山附近时,德川幕府的军队才算抵挡住了其攻势,站住了脚跟。能打成这样,也亏了德川幕府还没有腐朽,调整了作战重心。先是派水师重新截断海峡,没有让九州的后续敌人源源不断地开进本州岛。另外,德川家光也发狠,与其可能丢失石见银山,不如拿出一部分来激烈各地大名用心拼命!
当然了,这个时候,满清余孽一口气打到石见银山附近,也是有些疲惫,必须要休整了。之前打得那么卖命,一是要趁德川幕府反应过来之前多占点便宜。另外一个原因,是多尔衮要救四国岛上的多铎,他只有在本州打得狠了,德川幕府才会无法顾及四国的多铎,这样多铎那边才能安全。
如今在倭国的局势,满清余孽不愧是打惯了仗的,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不过,有一点出乎了崇祯皇帝的意料,他私聊问钱富贵的情况时,就听钱富贵回奏道:“陛下,最近几天,德川幕府改变了战术,让多尔衮有点头疼了。”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好奇地问道:“如何改变战术?”
“德川幕府在正面囤积重兵,但并不积极交战。”钱富贵或许是历练出来了,禀告军事方面,也能侃侃而谈了,“但其在满清的侧面以及后方,却调集军队加强了攻势,似乎是专门攻打天主教军队,而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战果。”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补充道:“那些天主教军队其实都是农民而已,守城还可以,但一旦到了野外,基本上都不是德川幕府军队的对手。多尔衮正在商量,想让豪格回援,保护侧翼!”
崇祯皇帝皇帝听了,不由得微微一笑,很好,就要这个效果。
满清余孽就算再厉害,人数也有限。这次战事,虽然节节胜利,可一样有人员消耗。如果没有天主教军队的帮助,满清余孽就是无根的浮萍而已,就算把倭国都打下来,也没法统治。
这么想着,他便交代钱富贵道:“你就以石见银山为诱饵,让豪格不要妥协,等后方的天主教军队损失大了之后再说。”
“陛下,这不用属下劝,豪格自己都不想走。”钱富贵连忙回答道,“豪格的眼睛,也已经盯上了石见银山,多尔衮让他回援时,他就已经开骂了,说有了好处就想把他甩开,他才不干!”
“呵呵,这样就好,让他折腾吧!”崇祯皇帝听了,笑着吩咐道。这个豪格,存粹是个猪队友,压根就没有学到皇太极的一点精明。打仗冲锋还可以,但要是决策什么的,就只能是呵呵了。要不是自己在暗地里帮他,估计早就被多尔衮给吞了。
不过就眼下来说,倭国这边,一切都按预定目标进行,很好!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又转移了注意力,目光转到了唐国那边。如今大明暂时的敌人,也就这两处地方而已。
他点了唐王的图标,私聊他问道:“莫卧儿帝国那边,有什么动静了么?”
“回陛下,和之前一样,只是在嚷嚷着说臣黑心,给了天价的赔偿金额,说要给臣好看。”唐王是带着笑意回答道,“不过臣派去莫卧儿帝国的细作说,莫卧儿的主力在北方和波斯帝国争夺坎大哈,似乎僵持不下。”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这样最好了。想了下,他又对唐王交代道:“孟加拉省,要趁这个机会多花心思经营,对于那些穷人,奴隶,要给予好处,至于那些在莫卧儿帝国时候就享受好处了的,我们大明也给不了更多好处,这些人,没有足够的诚意,就趁早解决了。”
“陛下圣明,臣也是这么想的。”唐王听了一喜。
其实,他之前确实是有这个想法,因为底下已经有臣子给他建议了。但是,他有点没底,就怕孟加拉省一下乱了。不过如今有崇祯皇帝撑腰,那他的胆子就自然就大了,顾虑也没有了,一口就答应下来。
崇祯皇帝关了和唐王的私聊,看了下杨嗣昌那边,并没有去联系。
天山那边,之前追击漠北残余的军队已经回来了。如今整个天山周边,全是大明的。由杨嗣昌镇守,满桂统领军队,一边整编卫拉特诸部,一边修筑城池。暂时也不会有战事。
这么算起来,接下来的重心,该是好好治理国内了!等大明的综合实力再上一个台阶,就可以再扩张一波了。
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打开聊天群的空间,看了各地编辑户籍的情况。
在户籍的文件夹下,又按省份设有多个文件夹,省下面还有州府,县,乡等子文件夹。每个文件夹内,又有具体的细分和一份总结的报告文档。
此时,崇祯皇帝点开,就是看这些总结的文档。
在做这个事情之前,大明户籍人口,一直在五千万左右。如今,崇祯皇帝看到总结的数目,已经登记在册的有一亿一千万多了,整整翻了一倍左右。
不过从评估上看,应该还有五千多万左右没有登记完成。这些没有登记的人中,大都逃于山林之中,小部分是躲在外籍。
崇祯皇帝想了一会,便下旨摆驾文华殿,招内阁辅臣议事。
没过多久,在京内阁辅臣便都到了文华殿。
一般来说,有重要的事情,才会这样议事。因此,温体仁等人都有点好奇,不知道又有什么事情?
见礼之后,崇祯皇帝便微笑着对他们说道:“众位爱卿,朕考虑了下,如今趁着大明新的户籍制度在实施,打算规范婚姻。以后,大明百姓的婚姻状况,也一律登记在新户籍之下。凡结婚,必须在官府报备,出婚书证明。唯有如此,才受大明律法保护。私约,一律不予承认!”
这些内阁辅臣,就是千想万想也没想到,皇帝竟然说出了这么一番话来。
《大明律》规定,男女双方定婚,需要“各从所愿,写立婚书,依礼聘嫁”。
而《明会典》又有规定:“凡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
这些其实是有男女双方家族自行决定,就算是正式的了。与此对应的,还有一种叫私约,是指明知男方有老,幼,残,养,庶之情,女家却情愿缔结婚姻。男女不经父母之命,自行约婚。这种私约,是官府不允许的。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都没有经过官府认证,也就是和官府没关系。在原本的历史上,中国最早的由官府颁发的结婚证书,是满清时候的龙凤帖。
就是男女在订亲之后的七至十天内,双方应当去当地县衙领取龙凤官帖并纳税交款。帖上的内容包括:定婚人的姓名、年龄,双方家长、主婚人和媒人的姓名,而且均需签押、盖章,以示郑重。经官府认可,盖上大印,证明婚姻已经取得合法手续。
当然了,崇祯皇帝此时提出这个事情,并不是为了收取税款。
首辅温体仁就有点纳闷,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可是为了逃婚之因?”
就以前那种婚姻,就存在弊端。因为定下婚书之后,还要迎亲,这才算走完整个流程。如果在迎亲之前,男方逃走,女方就只有傻等。像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为此,在元朝时候,曾有过规定,类似这样的,五年没有完婚就失效。不过这样一来,女方的五年青春就浪费了。
其实,不止温体仁纳闷,其他辅臣也是纳闷。
皇帝乃是九五之尊,天下那么多事情,突然之间,就为了这样的小事,然后兴师动众地召集内阁辅臣说这事,他们感觉,这是不是也太大题小做了。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处理下手头公务呢!
你皇上是好,没有刚登基那两年勤政,当了甩手掌柜。可是,我们忙啊!我们更忙了啊!
崇祯皇帝看他们这个表情,便知道他们如同温体仁一般误会自己了,便微微一笑。
1245 忠烈侯并左都督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崇祯皇帝也不让他们猜了,对他们说道:“新的户籍制度,诸卿都有权限,应该也能看到。朕想了,对于个人信息,都收集在里面会比较妥当。而婚姻则是人生大事,关系很多方面。因此,朕想着,有关婚姻这个,必须记录下来,对于婚姻也做出相关规定。如此一来,可以杜绝很多由于婚姻、男女等事引起的纠纷,诸卿以为如何?”
俗话说,食色性也,男女关系,还真是占据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
温体仁等人也理解这一点,最为关键的是,这个新的户籍制度,实在让他们大开眼界。通过聊天群登记的户籍制度,不但有每个人的详细资料,还有照片等信息,官府回头查起来,对于每个人的信息就一目了然了。
当然了,如果要按照皇帝所说来搞的话,确实是个大事情。因为涉及到所有人,就比如温体仁他们自己,老夫老妻什么的,也要重新登记拍照之类。这样的大事情,也难怪要和内阁商议。
崇祯皇帝没等他们回话,就又补充道:“当然了,每个人的信息,也可以分门别类设置,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都要设置对应的权限,只有朕允许的人,才能浏览。朕对此事考虑良久,觉得此事大大有利于我大明的稳定。温卿,你是内阁首辅,你以为如何?”
被他接二连三地灌输,又有新型户籍管理的冲击,对于这样的事情,温体仁等人一时都无法深入去思考。
不过崇祯皇帝的话语中透露出了决断,又有他以前的事情在前,无不证明他的决策具有前瞻性,都是英明的决定。温体仁在没有非常大的冲突之下,也不可能违背圣意,因此,稍微想了会,便附议了。
其他内阁辅臣也和温体仁差不多的状态,都没法深入去想这事带来的各种影响,最终,他们都同意了。
既然同意,崇祯皇帝便把这个事情丢给内阁,让内阁去商讨这事,拿出一个章程来,细化大明专门的第一部婚姻法。
其实,这个时代的人都不知道,崇祯皇帝其实在这里挖了一个坑,让他们跳下去了。
自古以来,每个王朝,都是权贵势力左右朝局,随着时代的演变,到了后来,就是门阀世家左右朝局,影响帝国,再后来,就是官宦世家。不管是什么形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小家影响大家,即宗族影响帝国统治。
别的不说,就说婚姻吧,这是人的一生中最大的事情。但这和官府屁事都没关,由男女双方的家长,再上升一点,就是和宗族势力有关。
崇祯皇帝把婚姻关系的确定,具备法律效应的这个,纳入官府,由官府说了算,这其实是在夺权,夺宗族的权。如果明面上提这个的话,哪怕是内阁辅臣,他们也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利益而反对。但崇祯皇帝根本不提这点,只用明面上的理由来说事,这潜藏的夺权,就很少有人能认识到了。
其实,宗族势力是非常强大的,哪怕到了后世,也是一样。后世有伟人也认识到这些,就用运动来夺权,但若干年后,就又有抬头的